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争霸天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馆陶失守

三国之争霸天下 第二百八十二章 馆陶失守

簡繁轉換
作者:魔幻四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44 来源:源1

第二百八十二章馆陶失守(第1/2页)

高干急忙吼道:“快,传令预备队,上城墙迎战!”

旁边的副将急声道:“将军,所有预备队都已经投入战斗,没有预备队可用了!”

高干闻言,这才想起所有预备队都已经投入战斗,脸上瞬间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情来。

两支部队推着云梯等攻城器械,来到城墙下。

城墙上的守军奋力射箭,但这些箭矢起不到任何作用。

飞楼的前挡板猛地放下。

数十名已经身处飞楼箱体中的重装步兵一边呐喊着,一边冲上城头。

袁绍军见状,立刻围攻上去,试图消灭对手。

但是,这些重装步兵的战力极其强悍,他们不去管对手攻来的兵刃,只管挥刀猛攻。

转眼间,袁绍军被砍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时,后续的罗昂军通过飞楼和云梯,不断涌上城头,将城头上的敌军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高干看见两边城墙相继失守,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东、西两面的城门传来了巨大的呐喊声。

高干听见巨大的呐喊声,连忙向东、西两面的城门位置望去。

这时,高干看见东、西两面的城门已经被对手突破,而防守东、西两面的军队已经被敌军杀得溃不成军。

高干急声喊道:“快退!快退!”

袁绍军听到高干的撤退命令,立刻四散而逃。

罗昂军见状,便顺势猛冲,将袁绍军杀得尸横遍野。

高干率领一小部分兵马,从北城门逃出。

就这样,馆陶被罗昂军占领了。

晚上,袁绍接到馆陶失守的消息,便披上外衣,然后向书房跑去。

袁绍一跑进书房,就看见头发絮乱,满脸血迹的高干正跪在那里。

高干看见袁绍跑了进来,连忙叩拜道:“主公!”

袁绍走到高干的面前,问道:“馆陶失守了?”

高干点了点头。

袁绍怒道:“你虽然只有三万守军,但馆陶城高河阔,城墙十分坚固,你竟然在数日之内,就将馆陶给丢了。你、你……”

高干连忙说道:“主公,并非将士们不用命,而是敌军的投石车太厉害了。馆陶的城墙被对方轰击了半日,便支撑不住了。末将虽然率军死战,但对手却从其他方向突入。无奈之下,末将只好率领军队,从北城突围而出。”

许攸抱拳道:“主公勿忧,冀州城墙全是由天然巨石垒砌而成。敌军投石车虽然厉害,但也无法动摇冀州城墙。不仅如此,冀州军队和冀州百姓所组成的民军,总兵力已达到三十万。我军据城坚守,又有何惧?”

袁绍听了许攸的话,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军兵力多于罗昂两倍,何惧他罗昂!”

说着,他看向高干,没好气地喝道:“还跪着做什么?起来吧!”

高干连忙拜谢,然后站了起来,老老实实地退到最末的位置站好。

袁绍走到主位上,然后坐了下来:“如今形势危急,我军两线作战,实在是不利啊!”

说着,他看向许攸,道:“之前审配建议以牺牲青州为代价,换取曹操相助。子远,你以为此计是否可行?”

许攸抱拳道:“其实,属下也想说这件事情。我军实力虽强,但罗昂与曹操皆是天下虎狼诸侯。我们以一敌二,实在是犯了兵家大忌。曹操出兵,无非是想乘机取利。如果主公能以青州作为筹码,必可换取曹操大军的帮助。这么一来,我们便可反败为胜。罗昂就算再强,也敌不过我军与曹军的联合进攻。”

袁绍闻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子远所言极是。那就请子远辛苦一趟,即刻赶赴青州,面见曹操,说明我的意思。”

许攸道:“属下这就出发。”

说着,他朝袁绍拜了拜,然后匆匆出门了。

袁绍问道:“罗昂有何动静?”

郭图抱拳道:“罗昂攻破馆陶之后,就在馆陶城中休整。”

袁绍点了点头,道:“这样最好。”

几天后,斥候来报,说罗昂方面的十五万援军即将抵达馆陶城。

馆陶。

罗昂站在城头上,看着北方的大好河山。

这时,庞统和宋宪来到罗昂身后,然后向罗昂抱拳道:“主公。”

罗昂转过身,看向庞统和宋宪,道:“你们来了。”

宋宪抱拳道:“主公,我接到密报,袁绍派出许攸,去联络曹操。现在,曹操已经停止进攻。”

罗昂看向庞统,问道:“士元,你怎么看?”

庞统道:“袁绍虽然昏庸,但有的时候,他却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断。属下担心袁绍会以青州为筹码,来换取曹操的罢兵言和。”

宋宪吃惊道:“这怎么可能?”

罗昂道:“这不是不可能。当今天下,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他此次出兵青州,除了捡便宜外,还要遏制住我军的扩张势头。如果曹操与袁绍联盟,我们是扛不住的。最好的结果,便是将占领过来的冀州土地给吐出去,而最坏的结果,便是那些臣服于我们的蛮族,突然临阵倒戈。到那时,整个形势搞就会翻转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八十二章馆陶失守(第2/2页)

宋宪听了罗昂的话,不禁紧张起来。

罗昂皱着眉头,来回踱着步,想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却想不到任何办法。

庞统抱拳道:“主公,依我的判断,袁绍虽然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断,但优柔寡断的性格,却是改变不了。如果我军主动撤退,放弃所占领的冀州土地,说不定袁绍会放弃现在的念头。”

罗昂闻言,心头一动,道:“好,就这么办。”

宋宪道:“如果军师没有料中,我们放弃了占领的冀州土地,但袁绍依旧与曹操联合,那我们的努力,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罗昂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退到易于防守的地形,布置防御阵线。就算袁绍、曹操联合来攻,在我军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要想攻破我军的防御,也得要掂量掂量。”

说着,他看向宋宪,道:“传令下去,各军即刻撤退,放弃占领的各处城池。”

宋宪应诺一声,然后就下去了。

冀州。大都督府。

这时,高干匆匆跑了进来,朝袁绍抱拳道:“主公,刚刚斥候来报,罗昂军放弃了馆陶,已经南撤了,而且北边也传来消息,陈宫、裴元绍大军已经停止攻打常山,全军向西撤退。”

众人闻言,大感意外。

袁绍一拍大腿,道:“这都是子远的功劳啊!定是罗昂察觉到我们与曹操之间的接触,感觉到情况不妙,才会匆忙撤退。”

话音刚落。

这时,一名士兵跑了进来,然后向袁绍抱拳道:“主公,陈宫、裴元绍已经退到了上艾,辎重物资还在撤退,似乎是要退回晋阳,而罗昂主力退到魏县之后,便放弃魏县,大军继续朝长乐撤退。”

长乐县,属魏郡,故治在今河南安阳县永和乡。

西晋初置,属魏郡,故治在今河南安阳县永和乡,到了东魏,将长乐县废黜,并入临漳县。

隋开皇十年,复置长乐县,治所南移故尧城,十八年改名尧城县。

这时,罗昂使者来到大都督府,朝袁绍抱拳道:“大都督,我家主公对之前的误会,深表遗憾,打算全军退出冀州,与大都督罢战言和,还请大都督允可。”

袁绍闻言,冷笑道:“罗昂倒也算是识时务。俗话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过,罗昂想要罢兵言和,那也不是件这么容易的事情。本都督还要与众人商议一番才能决定。”

说着,他叫来一个人,让他领着罗昂使者,先去驿馆候着。

罗昂使者抱拳道:“多谢都督。”

说着,他便离开了。

袁绍站起身,走到堂下,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袁尚冷哼一声,道:“罗昂想要罢兵言和,哪有那么容易。父亲,依儿的意思,应当继续与曹操联合,进攻罗昂,一举扫平他!”

袁绍微笑道:“尚儿能有如此气概,为父甚慰。不过,罗昂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主动撤退,固然是害怕我军与曹操联合起来,一起攻打他。不过,他及时退到有利的地方,依托地利,布置防御。如果我们发动进攻,讨不到任何好处。”

崔琰抱拳道:“主公英明。现在当务之急,是派遣军队,去接收各处城池。”

崔琰,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人,出身清河崔氏,东汉时期大臣、名士,司空崔林从兄。

崔琰早年师从汉末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官至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世子曹丕,侄女嫁给平原侯曹植。曹操成为魏公后,担任魏国尚书令,后升迁中尉。

建安二十一年,崔琰坐罪下狱,被曹操赐死。

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崇尚武功。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才开始感慨发奋,研读《论语》、《韩诗》。到了二十九岁时,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求学。学了没有一年,徐州的黄巾军攻破了北海,郑玄与其弟子到不其山躲避兵难,但那时,买进的粮谷十分缺乏,郑玄只好停止授学,辞谢众学生。

袁绍点了点头,道:“派人传令袁谭,即刻出兵接收北线各处城池,同时传令高干,率领五万大军南下,接收馆陶、魏县等城池,不得有误。”

郭图道:“主公,现在应当重新考虑对曹操的政策了。好在此事还未确定,还有转圜的余地。”

袁绍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先前是因为罗昂大军压境,我军两线作战压力太大,不得已而为之,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罗昂已经仓皇撤退,我何必要牺牲青州,去讨好曹阿瞒。

“公则,你立刻赶去青州,传我命令,改变之前的和谈条件,叫曹阿瞒把东莱郡和北海郡都给我吐出来。否则的话,就只好兵戎相见了。”

郭图躬身应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