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落脚之地 > 第十一章:军火商

落脚之地 第十一章:军火商

簡繁轉換
作者:汪楚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45:09 来源:源1

第十一章:军火商(第1/2页)

野村炊烟,木屋茅舍,小桥流水,牧童吹笛放牛,寡妇牵驴赶鸭,白菜豌豆埂头葱,禾梨杏桃篱笆柳,河边洗衣萝裙湿,姑娘一槌敲晕一条大鲩鱼,笑声回荡在哭河峡谷间。

她又开始在香溪山里唱歌,是山歌,浏转嘹亮,清脆明晰,如一只画眉在柳树枝头演唱一曲情歌,时而连绵高音,急促蜿蜒爬升至旋律巅峰,屏住呼吸,一气呵成,时而婉约断续,轻吟低诉,似微风拂湖面,波光粼粼,休憩片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付山河不付卿,哭河里驾船的渔夫们感觉这位快乐无忧的姑娘就是传说中未嫁时的王昭君。

剪掉长辫子的中国男人们却无暇欣赏,他们要加快脚步争权夺利。

离开汉口的马太爷回到群山峻岭的哭河,带领乡勇们直奔巴东县县城,争分夺秒圈地组建马家军大本营。

十八岁的四儿马霜接任牛角镇镇长。

资金技术设备合法权限一次性到位,刘悟透通宵达旦在牛角镇开办淬火兵工厂。

马太爷和刘铁匠都在抢时间,在湖北省府王**失势下台之前,二人要在巴东县和牛角镇建立牢固的根据地。

二人结盟分工,马太爷主持军政,刘悟透发展经济。

戴眼镜的马霜本是宜昌在读的学生,白皙瘦矮,但满肚子知识学问,崇尚西方现代文明,本来想去考取上海的大学再公费出国留学,却被父亲强制辍学安排到牛角镇接任镇长。

铁匠刘悟透的智慧谋略,举世罕见,马太爷也承认。

巴东马县长估计初生牛犊的马霜在牛角镇压不住阵脚,就嘱咐小儿凡事要听从铁匠的安排,并留下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的会计杨先生辅佐,牛角镇的其它旧部全带到巴东县城发展。

县城是一座城池,不是一条乡镇大街,想落地生根做大,必须有一帮嫡系人马,升官的马太爷抓紧时间在巴东县城培养势力。

马太爷与刘铁匠以兄弟相称,自然,新任镇长马霜就恭敬称呼魁梧的刘悟透为‘刘叔叔’。

汉阳兵工厂的机床到位,趁陈王贺三人还处在四川湖北两府权力高位时,拥有靠山的铁匠急于开展各种商业项目,其中兵工厂最重要。

实业兴国也是中国各地民国新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方针,在牛角镇境内,铁匠向新任镇长马霜提出三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大纲,并形成刘悟透马霜杨先生的铁三角联盟。

镇长马霜同意,三人分工明确:马霜负责招兵买马建立嫡系军队/修桥铺路/兴建水库/开办学校/木材砍伐/挖矿采石等军政事务;杨先生负责招商开办照相馆/火柴厂/服装厂/医院/邮局/西药店/银行等轻工业的事务;刘悟透独家负责水泥厂/军火厂/钢铁厂/玻璃厂/机械修理厂/造船厂/纺纱厂等重工业的开办业务,并向马霜供应军火武器。

乱世出英雄,兵强马壮者为王,巴东县长马太爷特别希望四儿马霜能短时间内培养出私人嫡系部队,他不惜从宜昌家族生意资金里抽出三万两白银的牛角镇供马霜招兵买马。

湖北省府担保的银行贷款资金到位后,淬火公司旗下的机械修理厂/玻璃厂/军火厂/钢铁厂/水泥厂/造船厂/纺纱厂七厂齐头并进,马不停蹄占地建厂,建厂后又日夜开工生产,七厂以军火厂为重点中心优先。

淬火公司也需要大量勤劳肯干的员工。

刘悟透从媳妇娘家樊篱部落招来沾襟待沽的男女青年一百六十多人,全部进厂上班。七厂依次沿哭河边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园。

1914年,一夜之间,牛角镇集市大街出现了照相馆/医院/西药铺/邮局/火柴厂/蜡烛厂/自行车铺/五金店/裁缝店/报纸摊等各式模仿西洋的生计商铺,四方赶集的群众开始接受。

镇政府也购置了一台无线电报,用于与巴东县政府和湖北国民政府联系。刘悟透也购置一台,用于做生意。

仅过去一年,陈王贺谭全部被四川湖北地方实力派军官赶下台,四人跑去广东寻找孙中山先生。中华民国的第二任大总统袁世凯开始图谋终身制和复辟称帝,全国各地新旧军队开始结帮拉派形成军阀,大肆筹资购买欧洲先进枪炮舰艇军火,急于扩充实力,东北、山西、西北、四川、广西、云南、广东。

一窝蜂开办多厂的刘悟透恰好碰上千载难逢的机遇,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三年的1914年,也就是刘悟透七厂全部建成投产的时候,欧洲突然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工业生产大受影响,军火进口受限,中**阀开始哄抢抬高价格,国内的各家兵工厂生意红火,日进斗金。

国际市场上的纱锭开始猛涨价,牛角镇刘悟透也有一家纺纱厂。

世道越乱,越能发横财,携带方便的不锈钢****也成为中国财主富豪军官土匪警官黑帮们的标配防身武器。牛角镇刘悟透的小型军火厂刚开工就成为一座疯抢的金山,订单像大风中的雪花扑飞,现金为王,先付钱再生产,一把****要价六十两白银。

淬火兵工厂成为淬火公司第一赚钱的商业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四年,这四年是中国民族企业的黄金发展高峰阶段,生产受限的欧洲开始大量高价进口中国的半工业成品,比如织布用的纱锭,出口高峰期时,一锭棉纱竟值八两白银。

刘悟透纺纱厂的半成品直接送到上海被抢购一空,根本没有在四川湖北销售,全部出口,纺纱厂暴利四年,成为淬火公司第二赚钱的商业项目。

巴东县城和境内各乡镇开始大兴土木,改头换面,建楼铺路,水库河堤,一改过去的容易火灾的木制结构建筑,全部采用经久耐用的钢筋水泥化,刘悟透已经投产了巴东县第一家水泥厂,哭河运输方便,距离又最近,水泥厂的袋装水泥也供不应求。

物美价廉的玻璃窗和玻璃酒瓶开始替代纸窗和瓷瓶陶罐,玻璃厂门庭若市。

全中国铁路修筑狂潮兴起,牛角镇钢铁厂也开始向四川和湖北两省出售铁轨,这是大宗买卖,一公里的铁路所需铁轨需要整整四艘木制帆船运输,自己拥有钢铁厂的刘悟透决定自主模生产小型柴油型铁甲货轮,置换淬火船队的低效帆船。

七厂马力全开财源滚滚四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盆满钵满的刘悟透已经成为巴东县首富。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工业半成品价格回落,盈利微博,但袁世凯已死,军事实力最强的北洋军阀分裂,全国各地的军阀开始公开占山为王各自为政,张作霖、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孙传芳、阎锡山、冯玉祥、龙云、陈炯明、李宗仁、杨森、刘湘……,无数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互相打仗争地盘,乱世中**阀割据时代正式开始,有钱的就买高价的进口军火,无钱的就买便宜的国产枪炮。

经过四年积累壮大的淬火兵工厂模仿欧洲军火生产半自动机枪/狙击步枪/榴弹炮/速射炮/山地炮/手榴弹/水雷。

牛角镇淬火造船厂开始仿制生产小型军舰,这可是财主富豪土匪们真金白银有钱也买不到的抢手货。

中**阀诸侯割据越激烈,刘悟透的兵工厂就越赚钱,他出品的常规步枪工艺精湛价格合理,深受全国地方小军阀的追捧,被溢为“小汉阳造”。

摇身一变,在刘悟透兵工厂的特殊供应下,巴东县长马太爷也成为巴东地区实力最雄厚的军阀,拥有小型军舰三艘,嫡系部队四千七百人。现在,手握看家本领,谁都不敢撤掉他的县长职位,他也不向湖北总府纳贡交税,也不遵守中华民国的各种法律规章。

乱世生存,武力就是王法,牛角镇镇长马霜也允许巴东著名企业家刘悟透建立自己的私人持枪武装队伍,用于保护工厂和家人安全,美其名曰‘淬火公司自卫队’,牛角镇居民又称为‘铁匠自卫队’。

发迹后的刘悟透只信任樊篱族人,他又派人去镜湖一袋米的娘家招聘八十名男青年当‘淬火自卫队’的士兵,一瓜葛为队长,全副武装的私家军还拥有一艘能在哭河畅通无阻的小型军舰。

树大招风,乱世土匪强盗多,见钱眼开,铁匠又重金把整个淬火工业园用条石砌墙包围住,环形石墙高四米,厚二米,周长一千二百米,每隔八米设有一个机枪射击口,墙顶每隔三十米设有一座速射炮塔,里面挖有五米深的蓄水池和钢筋水泥混凝土地下仓库。

大费周章的防御性高墙建好后,仿佛像一座临河的军事小城堡,成为牛角镇最安全的地方。刘悟透向整个牛角镇集市居民承诺:如果遇到外敌入侵洗劫集市大街时,允许全部街坊邻居进入围墙内避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一章:军火商(第2/2页)

牛角镇淬火船队的总经理一板凳向姑丈反映一个重大问题:枯水季节的哭河根本不能走一千吨级的铁甲货轮和小型军舰,且整个巴东境内的哭河流域暗礁较多,严重影响各类船只的航行。

刘悟透思考一宿后,用无线电报向巴东县城的马太爷长篇禀告:巴东境内哭河里暗礁较多,枯水季节铁甲货轮和小型军舰无法通行。建议马爷出动自己的三艘小型军舰沿河炮轰炸碎暗礁,使船只畅通无阻,好处有四,1.畅通水路,笼络民心;2.借机训练嫡系水军舰队实战能力;3.震慑巴东深山里的土匪强盗;4.向巴东周围大小军阀展现自己的实力。

此次炮轰炸礁的全部炮弹由牛角镇淬火兵工厂免费赠送。

收到刘铁匠无线电报的马太爷拍手称赞,立刻回电同意,并顺带表扬无线电报机这玩意真方便实用,怪不得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急于学习西方。

马太爷回电时特意表扬了无线电报机这种通讯设备,这也给铁匠一个商业启发:军阀混战时,战机稍纵即逝,各方要及时汇报战况位置,最快联系调动部署,通讯速度快慢比大炮机枪还重要,手摇无线电报机将是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一台一千两白银也会被中国大小军阀哄抢,而且做生意的商贾更需要,相隔万里也能快速对账和知晓当地商品价格。

无线电报机将是中国爆款产品,各地千金难求。

精通机械结构的铁匠决定模仿大批量生产手摇无线电报机和柴油型无线电报机,就在淬火兵工厂制造,出售军火枪炮时推销这两种无线电报机。

正直冬季哭河枯水季节,暗礁明显暴露,马太爷接到刘铁匠电报的第二天,连勘测前期准备都没做,直接亲自率领三艘军舰人马在巴东境内哭河航道上,看见大小礁石就地动山摇猛轰狂炸,不粉身碎骨不罢休,刘悟透也如约送来整船的烈性炮弹。

暗礁就是假想敌军,巴东历史上最刺耳响亮的军事演习开始,马太爷的军舰在哭河上耀武扬威轰炸七天七夜,过足了决战火力凶猛瘾。

暗礁轰炸后,效果立竿见影:哭河枯水季节行船的山民渔夫们突然感觉畅通无阻,纷纷夸奖马太爷是真正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巴东县军舰水军终于有了一次真枪实弹的训练,极大提高了马太爷的武力值;深山密林处隐藏的土匪强盗们被马太爷官方军队的火力威猛震慑住,一群野生山匪发二炮就轰成灰;鄂渝交界周边的大小军阀也意识到巴东马太爷是一个不好惹的狠角色,湖北国民政府也不敢摊派苛捐杂税给地方一霸马太爷。

千吨级以上的铁甲货轮开始能在哭河枯水季节畅通无阻,这对需要大宗采购原材料的刘悟透是极其重要的利好,哭河至长江的水路航线打通,意味深山僻壤中牛角镇工厂的工业成品能一次性船运至上海,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又能一次性从上海船运回到牛角镇。

刘悟透亲自拆卸美国爱迪生电信公司的无线电报机成品,日夜琢磨研究,又加以中国元素改进,简化其操作,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淬火手摇柴油两用型无线电报机’。批量生产后,成为军火采购商们的爆款,一台卖到二千两白银,四川湖北的贸易商贾也争相购买。

这款淬火牌无线电报机成为刘悟透所有工厂最赚钱最持久的单品。越高端的技术产品,别人越无法模仿生产,自己就越赚钱,天生技术狂的刘悟透决定在自己第一家工厂(淬火机械修理厂)里建立一个实验室,七大工厂的核心技术老板也必须熟知掌握。

高端工业产品的零部件太多,需要大量的零件供应商。

经营日益成熟的刘悟透认为:一枝独秀难成气候,难以抵抗狂风暴雨,必须培植牛角镇其它创业者构建成林成片配套齐全的经商制造生态系统。

淬火公司总经理刘悟透开始在集市大街挨家挨户说服鼓励街坊邻居开办经营成本较低的鞋厂/肥皂厂/服装厂/木材加工厂/被褥厂/织布厂/螺丝厂/砖厂/车轮厂/盐业公司/金属贸易公司/物流公司/建筑公司/油库。

摆摊卖菜的、磨豆腐的、砌墙泥瓦的、拉车跑腿的、修秤纳鞋的、杀猪宰羊的,一没胆,二没钱,三没技术。

为激励乡亲们大胆创业,刘悟透以整个淬火公司全部产业作担保,从宜昌‘中国通商银行’低息贷款给牛角镇居民开厂办公司。

“赚了归你们,陪了算我刘悟透!”铁匠信誓旦旦承诺。

淬火公司的成功也诱惑牛角镇的居民们也都想大展身手。

镇长马霜也贴榜各种项目招标公告:只有正式注册登记的企业单位才有资格招标承接政府工程项目,散户个人禁止参与。

牛角镇国民政府也重金从汉口聘请技术员向有志者培训传授相关行业的基本技术。

脚踏缝纫机/模具/锅炉/发动机/削铣机床/切割机/脚手架/吊篮/抽水泵也装船运至牛角镇瓦罐码头。

胆大包天的刘悟透干大的军火生意,谨慎踏实的我们就干小的螺丝加工,四通八达的长江流域航线就是牛角镇创业采购销售的大动脉,螺旋桨轮船走水路,产品货物送到中国国际大都市上海也只需七天。

从1914年开始,在中国钱庄马帮镖局长袍帆船迅速淘汰的时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档期,牛角镇在铁匠刘悟透的带领下,抓住时机,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各种工厂公司兴办,建筑队矿山船队招收大量工人,牛角镇呈现空前繁荣的盛况,方圆百里的村夫渔民纷纷来到牛角镇集市当工人,弹丸之地竟聚集几万人,沿河小镇快速发展成像宜昌一样的沿江城市。

牛角镇成为巴东县全县财政收入的顶梁柱,成为湖北省的明星工业城镇,地方军阀马太爷大力倡导全县模仿牛角镇的发展模式。

此时,晋商富户们倾囊助力,山西省被阎锡山经营得风生水起,经济发展较快,一方富足安定,鹤立鸡群,成为全中国的学习榜样,民国中央也不好插手干扰山西军政事务。

巴东县也被马太爷经营得风生水起,经济发展极快,一方富足安定,鹤立鸡群成为全湖北的学习榜样,湖北省府也不好插手干扰巴东的军政事务。

马太爷被誉为湖北的‘阎锡山’,名震长江流域,湖北省府和南京总统府也都开始拉拢巴东的马太爷,不仅减免取消巴东的赋税,而且巨额拨款援助巴东的发展,宜昌马家的生意也得全国各地官方的优待照顾。

没有顶头上司约束的马太爷终于尝到‘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甜头,称霸一方还能名正言顺,飞黄腾达的他不得不夸奖料事如神的刘悟透是‘再世诸葛亮’,一切都被他准确预测。

牛角镇的马霜也逐渐独当一面,巩固了父亲在巴东地区的权威。

热衷权利的马太爷又想更上一层楼,想做长江咽喉重镇宜昌市的军政老大,但被铁匠一语阻止:“凡事过了头,必将酿成悲剧,看看袁世凯的结局?”

已经出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又想‘更上一层楼’当皇帝,却抑郁而死,被权利**吞噬的最终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巴东民间传说:袁世凯的年龄与马太爷相仿,体型也都是矮墩结实。

马太爷醒悟,他每次都非常听从铁匠的建议,就收敛了‘更上一层楼’的权利**,发现自己也年龄大了,已过六旬,在飞黄腾达时,该为乱世中的马家谋划一个稳定可靠的未来。

有钱就好办事!经过十几年滚雪球式的暴富经营,淬火公司创始人刘悟透现在财大气粗,他派出船队把一袋米娘家镜族部落沾亲带故的二百户人家全部接到牛角镇,男女老少拖家带口一个不落近三四千人。

他又在牛角镇集市大街郊外一次性买下三千亩的荒地,免费送给迁徙而来镜族人做建房地基。

盖房用的砖瓦木材水泥玻璃铁钉,统统由刘悟透免费提供。

一个镜族人社区在牛角镇拔地而起,他们开始结伴在此落脚扎根繁衍生息,工厂上班,农业耕种,做生意,开店铺,跑船贸易,读书上学,刘悟透尽量资助。

自然,一袋米就推选成为整个牛角镇所有镜族人的首领。

十几年间,一袋米也接连生下三儿三女,老大刘邦(男),老二刘秀(男),老三刘芈月(女),老四刘裕(男),老五刘武曌(女),老六刘木兰(女)。

商业繁华的牛角镇市集大街在迅速扩大,逐渐形成一座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