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摘星台上圆鸾梦,合欢镜前

嫡明 第二百八十五章 摘星台上圆鸾梦,合欢镜前

簡繁轉換
作者:戈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1 02:46:01 来源:源1

前一天,秦良玉就派人来朱家,为新娘子“铺床”。

来人将主家卧房的被褥、床单、枕头、锦帐全部更换一新,就是桶(马桶)都换了新的,还贴了红纸。

女方派人来行“铺床礼”的同时,朱寅也派人送了一对公鸡、一只妆奁、一桌酒席去女方家,这便是“催妆礼”了。

朱家好几百人为主人的花烛之喜忙的不可开交。整个宅邸都是张灯结彩,布置的喜气洋洋。红毯一路从大门外铺到仪门,彩棚搭满了整个草帽胡同,连绵一里。

婚宴的请柬两天前就散了出去,足有五百份,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送了请柬。就是朱寅的政敌郑家,也都没有遗漏。

这几年,朱寅和宁采薇为了经营关系人脉,可没少给人上礼金。今天你家嫁娶生子,明天他家丧葬寿辰,哪一年不花好几千两银子?

撒钱如此大方,也是时候收回来了。

中庭大院的戏台也布置了,从椿树胡同聘请的昆剧大班已经进了府。还有京中的名厨、傧相、赞客、喜娘等人,也都封了银子。

鱼肉、菜蔬、瓜果、酒水、点心、茶叶,都选好的买。朱家大门大户,送礼肯定要办的体体面面,风风光光。

从西山猎户家买到的一只活雁,也嘎嘎叫着送到了府中。

十二日这天大早,卯时初刻。

朱寅沐浴焚香,身穿新郎礼服,先去祠堂“诰祖”祭祀,禀告祖宗自己要成亲了,希望祖宗保佑。

他是一家之主,还是朝廷大臣,对于礼仪当然要躬亲示范,不管心里怎么样,表面上不可敷衍。

朱寅净手之后,亲自献上祭品,在神位前祈祷道:

“列祖列宗在上:孙寅敬告祖宗神明...?依循古训,克承祖德...荫泽爱有良缘,得配宁氏采薇...愿结秦晋之好,共缔百年之约。择黄道吉日于九月十二,举办新婚大礼。”

“...祈列祖列宗神佑,俾使新婚之事,大吉大利。愿夫妻同心,百年好合。人丁兴旺,家道昌盛...伏惟尚飨!”

按礼制,诰祖之后还要有“醮子礼”。新郎父亲或者尊长在祠堂当着祖宗灵位,对新郎进行教诲训诫。

醮子礼是让新郎遵循婚礼、端正家风,和新妇琴瑟相和,善为人夫、善为人父,做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古人结婚,远不止嫁娶这么简单,而是成家立室的大礼。

可是朱寅没有父祖,叔伯,也没有族长族老,家中他最大。当然也就省去了“醮子礼”。

花开两支,各表一朵。

这边朱寅在祠堂诰祖,那边秦良玉也在为新妇宁采薇梳妆打扮、戴头面首饰,这叫“上头礼”。

接着,她一边用绞线给宁采薇开脸,一边按照礼俗叮嘱道:

“...办了这于归之喜(出嫁),妹妹就正式成为朱家妇了,要孝敬尊长祖称,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宜室宜家...”

宁采薇也走着程序,一一应承。

虽然只是个形式,可她要想明媒正娶的风光大嫁,那就万万省不得。

她本就是暴发户,要是不在礼仪上找补,只会更让人非议自己。

“妹妹真是绝世姿容,我见犹怜啊。”秦良玉看着宁采薇完美无瑕的容颜笑道。

她手中拿着一盒极品的珍珠粉,神色却有点犯难。

“妹妹,你这天生丽质的底子,珍珠粉都不用涂抹,竟是丝毫用不着。用了,反像是污了你的颜色。”

她放下珍珠粉,又从百宝妆奁中取出一盒胭脂,可是又只能放下。

宁采薇的嘴唇鲜红粉润,不点而朱,胭脂同样用不着。

秦良玉对自己的相貌也很自信了。可是看到宁采薇,她才相信真有倾城之色。

秦良玉只能给宁采薇画了个当今新娘最常用的飞霞妆,又在她额头画了一朵荷花钿。

末了说道:“你和雅虎当真就是天造地设、珠联璧合,没有比你们更般配的了。今日这桩婚事,整个京城都知道了,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啊。”

宁采薇看着面前铜镜中容光潋滟的自己,展颜一笑道:

“怕是有很多小娘子,都在咬牙切齿呢,或许嘲笑我一双大脚,也能嫁入朱家。”

秦良玉格格笑道:“那倒也是。雅虎这一成亲,也绝了很多闺中女儿的念想,自然有人恨你。但更多人却是在祝福你们,想着成人之美。”

“至于大脚...呵,她们那些娇滴滴的金莲贵女,哪里知道我们天足的好处?夏虫不可以语冰。”

两女正说话间,忽然侍女进来禀报道:“冰人郝先生到了,替男方来催妆,请新娘子出阁。

秦良玉点头道:“请郝先生在花厅喝茶,告诉郝先生,迎亲队伍一到就准时出阁。”

这也是礼仪了。新娘出阁、新郎迎亲之前,媒人要先到场,一为催促新娘出阁,二是作为见证人。

倘若没有媒人打前站,新郎直接来迎亲,女方却故意迟迟不出阁,岂不是还要新郎自己下场催促?

那就丢人现眼了。

秦良玉很有当姐姐的责任心,她是已婚女子,怕宁采薇不懂,一片好心的悄悄说道:

“妹妹,按说有些闺中私密事,是令堂该说你知晓。只是妹妹可怜,少小失恃。那些话姐姐就替令堂叮嘱与你...”

一边说一边脸色微红的从袖子里取出一轴画。

那些话,秦良玉前几天就想说。可她自己也才十九岁,成婚也就三年,哪有中年妇人脸皮够?就算她性子飒爽,有些话也难以启齿。

眼见今日拖无可拖,这才硬着头皮告诉宁采薇。

就这幅画,也是在那不正经的书肆买的。

“啊?”宁采薇立刻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眼见秦良玉神色尴尬的要打开画轴,她情急之下赶紧说道:

“姐姐,我都懂,你不用打开,不用打开...”

话一出口,宁采薇就觉得有点不妥,立刻戛然而止。

“你都懂?”秦良玉不敢相信的看着宁采薇,一双神采飞扬的妙目满是愕然。

秦良玉看的分明,这个采薇妹妹眉心未散,步态内敛,应该还是完璧之身。她为何会懂?难道她自己之前偷看过秘戏图?

宁采薇对上秦良玉怀疑的眼色,整个人都不好了。

“呃...姐姐你误会了。你肯定误会了...”

秦良玉飒然一笑,“没事,你懂就好。既然看过了,姐姐也免得再说。”

“不是...”宁采薇忽然口舌变得笨拙起来,有点着急的辩解道:“我没有看过啊。”

秦良玉的神色更是诡异,心道:“你没见过图,却说自己懂,难不成是真刀真枪...不会吧不会吧?”

宁采薇很是无语,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

叫你多嘴!

装着不知道,就让良玉姐姐打开画讲解一遍又如何?她都不尴尬,你尴尬个屁呀。

宁采薇很难给秦良玉解释。作为一个后世年近三十的现代女性,就算她没有交过男友,还是黄花闺女,却也不可能真不懂。

就算没有看过那些电影、漫画,总上过生理课吧?又不是傻子。

眼见秦良玉想的更歪,宁采薇只有硬着头皮苦笑道:

“哦,我不是做生意嘛,书画也经营的。嗯,唐寅、仇英、文征明的春图都值钱,有的真迹一幅千金呢。我怕掌柜和对方勾结用赝品骗我,当然要亲自把关一下才放心啊,所以才顺便看过,好恶心啊。”

“原来如此。”秦良玉螓首微点,“是很恶心...呵呵。难怪妹妹才十五,还是云英未嫁,就能不学自通。原来是为了经营书画...”

宁采薇的话她毫不怀疑,因为这是最合理,最容易接受的理由。

可是她下来一句话,却让宁采薇差点喷出来:

“如今世面上赝品很多。你是生意人,为了鉴别真假,怕是都看?了,比我这个人妇都懂。也用不着我多此一举的叮嘱你啦。”

宁采薇下意识的就要说没有看腻,想想这话更加不妥,也只能乖乖闭上嘴巴,神情十分委屈。

秦良玉格格笑道:“只是为了生意嘛,挣银子不丢人,你害的什么差?姐姐又不告诉别人。”

“你放心吧,姐姐不会告诉别人。”

宁采薇却是有点不信。

通过十多天的相处,她已经知道,秦良玉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子,很有男儿性格。说好点的是英姿飒爽,说不好听的是有点心大。

秦良玉人是极好的,亲切大方易相处。可要说她是个嘴巴很严的人,却又不见得。

比如她告诉自己岑秀冰的糗事,说岑秀冰小时候经常尿床。

那她会不会有一天也告诉秀冰,说自己“爱看”图?

冰人郝运来一袭新衣,打扮的十分爽利。可他却没有心思喝茶,更没有心思去想朱寅的婚事。

自己做这个媒人,也只为稚虎赚取大度的名声。他自己却没有多少好处,顶多趁这个最后的机会,再刷刷存在感。

别人是花烛之喜,自己是贬谪之愁。彼此的悲欢,并不相同啊。

他已经得到消息。再过几天,他就要滚出北京城,去四川重庆府,当个小小的知府了。

知府和巡按御史的权柄,不可同日而语啊。

重庆知府说是四品,其实就是小媳妇。光是在四川,上面就有一堆婆婆。

总督、巡抚、巡按、布政使、参政参议、按察使、副使、兵备道、盐道、学台、茶马御史,都比重庆知府权大,都能对重庆知府指手画脚!

重庆府境内,和知府平级的土司,还有石柱宣抚使、酉阳宣抚使。下面,还有一堆不太听话的中小土司。

总之,民情复杂,部族林立,还毗邻南边强大的播州宣慰司。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轻则丢官,重则丢命啊。

唉,郑氏安慰自己,说最多五年,就让自己回京升迁。要在西南熬五年啊。

郝运来郁闷的喝了一杯茶,却像是在喝酒一般。

他看到茶盏中一张失落的脸庞,忽然心中一动。

秦良玉!

秦良玉不就是石柱宣抚使夫人么?自己去重庆上任,可以和她同行啊。只要得到石柱土司的帮助,自己这个重庆知府就好当多了,或许还有机会立功,提前调回京师。

想到这里,郝运来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他看到布置喜庆的公馆,情绪也被喜气侵染了。

雅虎,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为兄也祝你和采薇娘子白头偕老。可你知不知道,皇上其实不喜欢你?

迟早,迟早!

皇上和娘娘会找个借口,寻你一个错,把你打落云端。轻则贬官流放,重则抄家下狱呀!

想到这里,郝运来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他既嫉妒朱寅,不希望朱寅凌驾在他头上。又不想朱寅太倒霉。最好是贬官外放,但衣食无忧,还能小富小贵。

昨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虽然贬为知府,可雅虎却被贬为知县,还恰恰是自己辖下的知县。那个美啊。可惜一高兴醒了,原来是个梦!

辰时初刻,朝阳东升。

黄道吉日,利嫁娶、兴宅、远行。

宫保府的中门,豁然大开。接着就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朱寅身着绯红妆花袍服,胸襟披红,纱帽簪花,骑着一匹雕鞍白马,率领六十四人的迎亲队伍,奏响喜气洋洋的《引凤调》,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的出门。

同样穿着礼服的宁清尘,带着小黑追出大门,看着朱寅的背影,奶凶奶凶的喊道:

“去了!终于去迎亲了!小老虎啊,你这次是不是真的吃软饭了?我当年没有冤枉你鸭!”

朱寅骑在马上,好像行进在云里雾里。秋光如此灿烂,岁月如此静好啊。

真的要和采薇结婚了。从今以后,就是人夫了。真的是有家室的男人了。

两世头一遭啊。

朱寅很是高兴,虽然他对新娘十分熟悉,可此时居然对新娘心生一种神秘感。十多天没有见到采薇,恍如隔世。

采薇,这个场面绝对算是风光大嫁了,你还满意吗?

他最高官位是太子太保,婚娶当然可用仪仗。太子太保虽是虚职,却是实打实的从一品。朱寅主动降了一级,用正二品的仪仗。

但见伞盖、青扇、对牌、锣鼓、旗枪开道,四驾彩绸马车在后,载着双羊双酒、三牲六畜。相身穿礼服,打着彩旗走在朱寅马侧,喜娘怀抱大雁走在朱寅马前。

当真是前呼后拥,煊赫体面,早就引得街边的百姓聚集围观了。

迎亲队伍穿行于棋盘街时,有心巴结的五城兵马司早就派人清道净街。

长安街上,不知道多少百姓夹道围观朱寅迎亲。

很多沿街商铺,竟然主动悬起朱红纱灯和彩绸,为稚虎先生祝福。可见朱寅在民间的声望。

不过,也有不少中少女看着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朱寅,心中失落无比,甚至有女子黯然神伤,自艾自怜。

这么大的场合,实在是高调了些。

可是结婚这种事是可以高调的。越高调越体面,礼金也收的更多。

一路上,跟随迎亲队伍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行至东江米巷时,已是黑压压的上千人。

等来到石柱宣抚司公馆,日光刚攀上公馆门前的灯笼。公馆中的人眼见队伍到了,立刻点燃鞭炮。

与此同时,公馆中聘请的乐班,也奏响了喜乐。

“赏喜钱喽!”傧相一声令下,立刻有两人捧着簸箕,将簸箕里的当十铜钱,往公馆门口撒去。

众人顿时一起抢着喜钱。

锣鼓喧天和鞭炮之中,朱寅的白马在公馆前停下。相上前高声道:

“新郎官人迎亲仪仗到??有请冰人答礼!”

喜娘也举着大雁,说道:“新郎官人到??请开门!”

随即,公馆大门缓缓打开,一群人簇拥着冰人郝运来出来。郝运来是媒人,他高声说道:

“新人今日晚起,眼下还在梳妆,还请新郎官人稍侯!”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新娘真的晚起,而是说新婚之日新娘仍然晚起,说明新娘不着急,不恨嫁,不想离家。

公馆侍女高声道:“新郎新郎,莫要催妆!”

相说道:“好饭不怕晚,好女不愁嫁。新娘但请缓缓出阁,新郎官人静候佳妇。请行奠雁礼!”

喜娘立刻抱着大雁上前,将雁笼交给秦良玉的侍女。

那侍女接过大雁,高高举起。

台阶之上,秦良玉的侍女朗声说道:“敢问新郎官人,诗可备好了?”

另一个侍女手持纸笔,准备记载。还有一个侍女捧着一个礼盘。

朱寅轻笑,解下腰间羊脂玉坠递给喜娘,喜娘上前,将玉佩放人礼盘。

随即朱寅吟道:“摘星台上飞鸾梦,合欢镜前照芙蓉。今宵同拜良辰月,此夜共剪烛花红。”

“彩!”围观人群中爆出喝彩。很多人不懂诗,好不好不清楚。但只要是雅虎先生的诗,那必然是好的,喝彩就行了。

郝运来不禁说道:“雅虎这首诗,清丽脱俗,用典自然,有黄山谷化铁成金之妙哉。吾不及也!”

侍女笑道:“催诗可!郎君请入内,和新娘行揖让礼!”

PS:诸位君子稍安勿躁,下一章婚礼就完全结束了。本书所有的诗全部是原创,永不用AI。这首词用了二十多分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