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老虎,你说的对!”

嫡明 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老虎,你说的对!”

簡繁轉換
作者:戈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1 02:46:01 来源:源1

(有人没看到上一章正文吧?没看到上一章正文的书友,先看上一章)

如今的皇帝,不但不上朝,而且也很少召见大臣了。

除了和太监朝夕相处,就是内阁大臣都很少见,遑论九卿。

可是他居然想召见朱寅一次。若是朱寅知道,估计会受宠若惊吧。

郑贵妃说道:“这个朱雅虎,的确是个少年大才。可他到底是不是朝廷的祥瑞,那就看他自己了。他若是能支持儿,那也是他的福气。”

她向来心思机敏。在她看来,如果连朱寅这个名气很大的常洛老师都背弃常洛,对常洛以及拥护常洛的人,就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相反,洵儿的声势就会看涨。

朱寅的态度,意义非凡。

所以,她很希望朱寅能改换门庭,背弃常洛转而支持洵儿。

只是朱寅乃是文臣,很爱面子。想必他就算改换门庭,也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不可能立刻改变态度。否则,他的名声也臭了。

想到这里,郑贵妃倒也没有立刻让朱寅投靠的意思。

此事,不能急。

万历道:“路是自己选的,有人会一条道走到黑,有人会重新选条路。到底怎么办,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他将来想入阁拜相,还不是要看朕的意思?”

他当然顾忌朱寅太过年少。却从未想过朱寅有造反之心。不是他很相信朱寅,而是自宋以来就没有文臣造反的先例,文臣也没有造反的能力。

但是,他担心朱寅将来会成为结党营私的奸臣,或者张居正那样的人。

万历斜倚在紫檀雕龙榻上抽着福寿膏,软靴有一搭没一搭地踢着榻边的鎏金铜炉,炉中龙涎香混着福寿膏的青烟,熏得他眼尾泛红。

郑贵妃斜坐在龙榻边沿,脱下手上戴着的金累丝护甲,开始给皇帝按摩腿脚,问道:

“这都上灯了,太后娘娘睡得早,皇上要晚面吗?皇上已经有段日子没去见太后了。”

按照明宫制度,皇帝应该每日对太后晨昏定省,晚上请安叫“晚面”。

皇帝摇头道:“朕乏了,哪都不想去。

郑贵妃毫不奇怪。皇帝别说很少去太后那晚面了,就是这乾清宫,都很少出去。皇上身子太重,最爱在宫里歇着。

不过,除了两个地方例外。

果然,万历刚说到哪都不想去,忽然又道:

“朕明日亲自去承运库巡视,查看账目。平日高淮管着承运库,他要去朝鲜监军了,这账目交接之际,可不能出了岔子。”

“巡视完承运库,就去西苑看水戏。”

就是高?都微微一笑。三年来,除了这乾清宫,爷爷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内承运库和西苑了。

内承运库还不在紫禁城中,而是要出东华门,往北到象房南边,距离并不近,比外朝三大殿的距离远的多。西苑也不在紫禁城,要出西华门。

可是爷爷宁愿去西苑和内承运库,也不愿去近在咫尺的外朝三大殿。

郑贵妃忍不住笑道:“高淮这才是聪明伶俐,可他真懂打仗?十万兵马的军务,那么大的事情,想想都发毛,高淮真行?”

她当然不是对高淮有意见,纯粹只是出于自己的怀疑。

柱下侍立的高却是目光期待的听着,希望皇帝也说高淮不行,然后换自己去监军。

谁知白白胖胖的皇帝点头道: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娘子,你莫看高淮白白胖胖,不像个武人,可其实他精通兵法,《孙子》、《六韬》等兵事,都是滚瓜乱熟,也能骑马射箭。当年他去抄冯保的家,亲自格杀几个阻拦的冯家私兵。”

“是么?那还真是看不出。”郑贵妃咯咯笑道,“那他去了朝鲜,一定能给皇上争口气。”

高?闻言,知道自己无法顶替高淮监军了,不禁有点郁闷。

皇帝点头:“要说监军,还是身边人好用。比文臣监军更让人放心?。”

高立刻赔笑道:“爷爷圣烛独照,庙谟深远,那些外臣知道什么?快时了,爷爷和娘娘是要看戏呢,观舞呢,还是打马吊?”

郑贵妃道:“今晚就不看了,又没有新戏出来。打几圈马吊吧。老嬷嬷,奴家想要赢你呢。”

皇帝听到打马吊,顿时来了精神,“你想赢朕什么?”

郑氏道:“奴家赢了不要金银珠宝,皇上要让输了,就把西山玉泉寺下的庄子,赏给奴家。下月就是国望的生辰,权当把这庄子赏他。”

皇帝笑道:“你这个弟弟毕竟是进士正途出身,心气高的很,自有读书人的傲骨。你赏赐他庄园,他未必会接受,多半会推辞。”

郑贵妃当然不是为了一个庄园,她趁机话题一转,嫣然笑道:

“皇上说的对,奴家这个弟弟呀,打小就正直清高,虽然有些傲气,可这就是耿直文臣的性子,他这次弹劾朱寅,也是一片公心,不可能是陷害。就算弹劾失败,也不该被罚啊。皇上打算怎么处置他?”

万历叹了口气,“他弹劾失败,还被朱寅反将一军,爆出指使他人弹劾朱寅,公报私仇,这可是朝堂大忌。廷议之上众目睽睽,朕若是不处罚他,群臣也不会放过他。”

“与其三法司给他定罪,不如朕先给他定罪,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是了。嗯,就罚俸半年,西北军功不赏,褫夺御史衔,改任鸿胪寺左少卿。下月,再让他当个副使,跟随朱寅出使日本。回国后再叙功升迁。”

“至于那个郝运来,也还算忠谨,但也不能不做个样子处置一番,不然朝臣也不会放过。就褫夺御史头衔,外放到四川,当重庆知府吧。

说话间马吊就摆好了。皇帝、贵妃、高案,再加一个女官,四人一起搓起马吊牌,哗啦作响。

万历经常和后妃太监打牌、喝酒、听戏、看志怪小说,又沉迷衽席之欲,于飞之乐,就是大臣们也都知道。

为此不少朝臣劝谏皇帝勤勉,不要嬉戏怠政,皇帝一律不听,生气了还廷杖、贬斥谏言者。

万历本来身肥胖,能躺着就不坐着。可是此时一打起马吊牌,他就龙马精神。

但见他一双又白又胖的手,抓起牌来动作麻溜,还熟练的用手指肚一捻,就知道是什么牌。

朱常洵也兴致勃勃的站在一边,看着父皇母妃打牌。

“啪!啪!”

“九万!”

“东风!”

“哈哈!胡了!”

“你们三人,坏朕一人!”

“咯咯!老嬷嬷,你是故意要输给奴家啊!”

“哈哈!朕为天子,输得起!娘子高兴就好!”

秋夜的乾清宫像只蛰伏的金兽,二十四盏珐琅掐丝宫灯,将满殿的鎏金蟠龙柱照得煌煌如昼。

“咚??”宫外鼓楼上的更鼓敲响,却是一更天到了。

宫中内外的大门,一起关闭。

各处宫门的值班宦官一起高喊道:“下钱粮喽(锁宫门)!”

皇帝等人打了一个时辰,一直打到时四刻,这才停了下来。

一阵秋风回来,宫灯摇曳不已。檐角铜铃在秋风里碎成一片呜咽。

“好了,不打了。”

万历打了个哈欠,口水都快滴到道袍上去了。

“传令!”心灵剔透的郑贵妃立刻说道,“让尚寝局安排侍寝。嗯,今夜就让胡姬侍寝,让尚寝局的女官记着,不要留种。”

郑贵妃深知皇帝的心思,也知道皇帝好色成性,每夜都缺不得女色。外面大臣劝谏皇帝远离女色,倒也不是毫无道理。

若非好色,当年怎么连母亲的贴身宫女也要染指,弄出宫闱丑闻,生下朱常洛那个都人子?

皇帝不上朝,很大的原因是夜里要的太疯、太晚,习惯了睡懒觉,早上起不来。

可是郑氏聪明,她从来不劝谏,免得皇帝以为她善妒。而且皇帝虽然好色,却不留情,不会因此宠爱哪个女子,也不会因此疏远自己。

郑贵妃一声令下,立刻有人去尚寝局传达皇贵妃的懿旨。

又过了两刻钟,郑氏就亲自服侍皇帝吃药。那药据说是很好用的春丹,是南方采买的一种珍贵新药,药效十分好,吃了之后龙马精神,骁勇善战。

最早,也是宗钦孝敬的好玩意儿。他孝敬的用光了,这又专门采买了一批。

万历吃了药,很快就有点上头了。紧接着,两个沐浴焚香过的胡姬,就乘坐障车被引导进乾清宫。

郑贵妃眼见没有时间了,赶紧问道:“再过几日就是重阳节,皇上要去万岁山么?”

原来,大明天子向来在九月重阳,会到万岁山(景山)过重阳节,登高望远。

皇帝果然摇摇头,“不去了,你和皇后陪着太后去吧。”

郑贵妃无奈,又亲自叮嘱了一番掌管侍寝的尚寝局女官,就带着朱常洵辞别皇帝,回翊坤宫去了。

她虽然宠冠六宫,却也不是天天侍寝,一个月也就四、五回。然而已经是后宫独一份了。

很快,两个胡姬就送入龙帐之中,倍极香艳,不可赘言。(此处省略一百字)

万千旖旎之中,皇帝顿时云里雾里,龙精虎猛。

掌管天子房事的女官,就直戳戳的站在大帐外面,仿佛不是女人似的,没有丝毫羞涩之色,而是一副阅尽世事的神色,淡然记载《内起居注》道:

“壬申年九月辛酉戌时八刻,上幸胡姬二人...”

这个贵为天子的万历爷,在乾清宫的日常夜晚,居然是这番气象。若是天下百姓得知,也不知作何感想。

不过大明朝的起居注制度,自永乐时期就名存实亡,不再记载皇帝日常起居,只记载朝会、祭祀等事。张居正时期短暂恢复过日常起居的记载,万历亲政后又被取消。

皇帝身边没有了起居注官时刻盯着,万历当然乐的逍遥自在。

至于女官记载的《内起居注》,都是侍寝之事,关系皇明子嗣,当然是万万不能省略的。

时光流逝中,鎏金更漏指向亥时五刻,疯够了的皇帝才尽兴了。

随即,两个胡姬又被送出乾清宫乾清宫深处的那种旖旎风光,犹如粉红的梦幻消散一空。

万历没有立刻睡下,张居正死后他耽于享乐,每夜都睡得很晚。

宫女们进入龙账收拾妥当,又换了几炉香,就献上了皇帝这几天日日要看的小说。

乾清宫谁都知道,皇上爱看小说。太监们为了讨皇帝喜欢,经常搜罗一些奇诞或香艳的小说进献。

万历拿起一本小说,看的十分入神。

秋风在恢弘的宫阙间叹息,一弯清冷的月亮,冷冷俯瞰着紫禁城。

似乎冥冥中有一双眼睛,在漠然盯着紫禁城,盯着紫禁城中至高无上的皇帝!

亥时末刻。秋夜已深。

朱府内宅含章台上,仍然灯光璀璨。暗夜无声,唯听铜漏滴答,秋虫幽鸣。

朱寅和宁清尘,同样还没有睡下。

朱寅坐在书案上,正在制作一张日本周边的地图。自制的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个个岛屿、山峦、海峡,出现在图纸上。

旁边还堆着一叠来自各地的情报密信,以及一份份准备发出的密信和指令。

这些密信和指令,都包含了文字密码,一般人根本读不懂。

感觉到肚子有点饿了,朱寅一边工作,一边端着牛奶喝一口。

小黑盘在他的脚下,似乎睡着了,可是尾巴又时不时扑棱棱的摇一下。

对面的宁清尘,也在整理自己的医学资料,同样手持铅笔,坐姿端正,心无旁骛的工作。

“清尘,你快睡吧。”朱寅抬起头说道,“你才六岁,要多睡。事情不是一天做成的。”

小姑娘低着小脑袋,“你也才十五,还在发育呢,还是注意你自己吧,骚年。

忽然堂中的铃声再次响起。

朱寅放下笔,走出内室,来到外间。

外面传来康乾的声音:“启禀主公,虎牙西北站送来的西域加急军情。”

朱寅眉头一皱,打开房门,接过康乾手中的一个蜡丸。

虎牙西北站已经建立两年,主要监测西北边军、西北蒙古、以及西域的情报。

表面上,虎牙西北站属于宁采薇的西北商社,也是以商人的名义活动。

他回到内室,捏开蜡丸取出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心中微沉。

“八月初十,伪太子朱帅锌亲率汉蒙联军奔袭八百里,突袭叶尔羌哈密城,大破叶尔羌东军,俘虏四万余人,杀叶尔羌汗国东方总督巴拜尔,攻占吐鲁番。”

“八月十二,朱帅锌在哈密城宣布继位,自称大明皇帝、天命可汗,仍然沿用天命年号...”

朱寅看了密信,神色顿时阴沉无比。

没想到,朱帅锌这个被圈养的藩王,居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虽然是在遥远的西域闹腾,可他还是称帝了!

好在,西域不是朝廷辖地,朝廷短期内不会收到这个消息。若是朱帅锌故意封锁关隘,朝廷可能很久之后才会得知西域之变。

朱寅立刻写了一份指令:

“西域之事保密,严禁传播散布...”

宁清尘问道:“小老虎,发生了什么事?”

朱寅将情报递给小丫头。宁清尘看了摇摇头道:

“这很正常啊,朱帅锌急需要地盘,当然要攻打别人。你是怕朝廷知道,拿这做文章,说你未竟全功,甚至纵虎为患?”

朱寅点点头:“这是肯定的。我真是小看了朱帅锌。他在西域搞事是肯定的,但我没有想到那么快。真就是兵贵神速了。十天从嘉峪关突袭哈密...又快又狠,有点像是铁木真的架势了。

“呵呵,不愧是太祖血脉,这是返祖啊。”

宁清尘道:“那怎么办?他都已经自称大明皇帝了,拥兵数万,还带了十几万汉人去西域,这不是小事啊,朝廷肯定会追究。”

朱寅站起来,在灯光下踱步。

“我已经下令虎牙,尽量保密。此事我们知道,是因为我们在西域有情报点。可朝廷和皇帝不知道,毕竟西域不是朝廷的地盘。可是能?多久,那就不知道了。估计最多大半年,朝廷就会从西域商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

“此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倒是有个办法,能让朱帅锌立刻败亡,只是我不想这么干。”

宁清尘十分聪明,随即就明白了,“你说的办法,是让虎牙给叶尔羌汗国提供情报支持,对付朱帅锌的西明?”

朱寅点头道:“不错,这个法子能让朱帅锌打败仗,他败不起,败个两次就完了。可我还是否决了这个念头。”

“小老虎,你说的对!”宁清尘夸赞道,“我很赞同!朱帅锌再怎么样也是宗室,他的部下也多是汉人,叶尔羌汗国是什么鬼?那是异族蛮夷。”

“宁愿西明灭了叶尔羌,也不愿叶尔羌灭了西明!”

说到这里她打了个哈欠,“困了,睡吧!明天再说。”

两人爬到千工拔步床上,一个躺在里面,一个躺在外面。

“小老虎。”宁清尘闭着眼睛说道,“你想家吗?我说的是你后世的家。”

“我在后世没有家了。”朱寅枕着自己的胳膊,望着锦帐的顶部的灯笼,“情报机关就是我的家。”

“我也算没有家。”宁清尘说道,像是在梦呓,“真要说我的家是谁,那就是姐姐宁采薇。她是宁家唯一关心我的人。”

“现在嘛,小老虎,你也是我的家。”

PS:帮叶尔羌灭西明,小老虎肯定是不会干的。仍然认为我黑万历的,可以查查高淮、高粱、陈增、陈奉这四个人的事迹。其实很多,只需要查这四个人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