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二百六十九章 什么!钦差出使日本?

嫡明 第二百六十九章 什么!钦差出使日本?

簡繁轉換
作者:戈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1 02:46:01 来源:源1

众人听说皇帝派人来了,立刻安静下来,一起看着朱寅。

努尔哈赤有点担忧的说道:“小老虎弟弟,天子降下圣旨,应该不是坏事吧?”

朱寅道:“只是口谕,应该不是大不了的事情。野猪皮哥哥,你们在这继续喝酒,我出去迎接。

虽然他神色轻松,可心中也在打鼓。

宫中没有情报提前送出,说明什么?说明拜金帝的这道口谕,下的十分突然,没有前兆。

皇帝可能是听到身边人说了什么,或者突然想到了什么,这才直接派人来传达口谕。

不然的话,自己一定会提前得到情报。如今宫中的情报网已经比较完善,圣旨的内容和皇帝、后妃的动向,很难瞒得住自己。

朱寅赶紧换了一身官服,匆匆忙忙的出了仪门,就见院门口停了一辆华丽的马车,几个小宦官和锦衣校尉静静待立左右。

朱府中门大开,朱寅身穿三品文官的常服,拱手行礼道:“臣朱寅接旨,恭迎钦使!”

圣旨有很多种,口谕是最随便的一种。但即便是来传达口谕的钦使,也不会直接进门,而是接旨人亲自出来迎接。

两个小宦官掀起车帘,露出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青年宦官,居然还是熟人。

就是朱寅当年在南京救下,并且推荐给田义得到重用的宗钦!

宗钦本就是内书堂出身的宦官,后来得罪了大?,被发配南京守陵,成为最卑贱的净军,屡遭作践。

他绝望之下上吊自杀,结果被朱寅救下,劝慰之后又推荐到南京镇守衙门,得到田义的重用。

田义回京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后,宗钦这几年也水涨船高。他年仅二十四岁,如今已经升为司礼监随堂太监执掌内书堂,在司礼监的地位仅次于四位锦?,排名第五,成为一个权监了。

当然,宗钦这几年爬的这么快,也离不开朱寅暗中的财力支持。仅仅是今年,宁采薇就已经私下送了一万两银子给宗钦,让他在宫中活动。

有了银子,宗钦很快就获得了万历和郑贵妃的赏识,开始在御前担任值班太监,参与传达谕旨。

宗钦能活下来,而且短短几年就一飞冲天,可以说完全就是朱寅的帮助。

朱寅是宗钦的大贵人,不但救了他,还给出路,给银子,给情谊,更帮他照顾宫外的家人。

所以此时宗钦见到恩公朱寅,心中既激动又高兴,恨不得立刻下拜参见。

可是,他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和朱寅的亲密关系。朱寅也暗中叮嘱过,表面上就是公事公办,保持距离。

于是,宗钦不紧不慢的走下马车,微微仰着鼻孔,神色有点傲慢的说道:

“少司马,怎么这么久才出来迎接啊?怠慢了咱家不打紧,可咱家是带着爷爷的口谕来的,少司马可是怠慢不得。”

朱寅心中好笑,脸上一片谦恭之色,微带惭愧的说道:

“宗公见谅,待生方才正在府中宴客,穿的也是燕居之服,只能先换了衣冠,才好出来恭迎。宗公请!”

朱寅这个态度十分正常,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文臣向来比较忌惮司礼监的权监,因为司礼监在皇帝身边,还掌握着最高审批权:批红。

哪怕是阁老尚书,在司礼监大?面前也谦称一声“生”,意为:可为侍从的晚生。

宗钦虽然还不算大,可朱寅也不是阁老尚书。他当众在宗钦面前自称待生,当然符合当下的惯例。

宗钦见到朱寅的态度,心中很是不安,可他是个聪明人,当下也不动声色的点点头,有点敷衍的做出一个请的动作,被朱寅请入府邸。

众人到了府中规格最高的九思堂,朱寅焚香之后,站在大堂右下首,面北拱手道:

“宗公,可以宣布皇上口谕了么?”

宗钦神色漠然的点头,站左面南,咳嗽一声道:

“兵部右侍郎、太子太保朱寅恭听圣谕!”

朱寅一边暗骂一句拜金帝,一边老老实实的跪下,叩首道:

“臣朱寅,恭听皇上口谕!”

朱寅一跪下,九思堂内外的朱家人全部跟着跪倒。只剩下宗钦等一群人站着。

宗钦摆出二五八万的样子,俯视着匍匐在地的朱寅,居高临下般说道:

“爷爷问你,你可知道你这所宅子,当年是谁的住宅?”

朱寅一怔,这是什么意思?

他只能实话实话的回答:“朱宅最早是世宗赏给邵元杰的造真人府,邵元杰死后被收回,又赏赐给了太监麦福。麦福死后,其侄麦兴宗家道败落,就卖给了臣。”

宗钦又道:“爷爷说,麦福当年掌管内帑和皇庄,奉旨修缮乾清宫、兴都显陵,经手无数金银,当年就被弹劾贪墨内帑。世庙念其是兴都潜邸旧臣,并未加罪。”

“今日朕听说,麦福当年畏惧治罪,将贪墨得来的内帑黄金埋入府中假山之下。这事你知道吗?你是不是明知此事,才故意购买麦家的宅子?仔细着回话!”

宗钦虽然说的很严厉,可心中却抱歉的很。对皇帝的做法也腹诽不已。

什么?朱寅脸都绿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派人来传达口谕,居然无中生有!

这个朱翊钧,想钱想疯了!

“臣回皇上话。”朱寅神色不变的说道,“此事臣闻所未闻,也不知道是何人对皇上言及,其实并无此事。”

宗钦道:“爷爷说,若是你不知道此事,那也不会怪罪于你。但掌管内承运库的御马监,可能会请旨来你府中搜寻一番。国家自有法度,事关贪墨内帑,既然有人提起此事,就不能不查一查。”

饶是朱寅心性过人,养气的工夫很有火候,此时也差点脱口骂出来。

威胁!这是赤果果的威胁!

不承认府中有麦福埋下的赃款,御马监的人就要来府中寻找!

这特么的是寻找吗?这特么的是国家法度?

拜金帝的意思很明确,别人今天告诉我,你府中有当年麦太监埋下的金子。你说没听过,那不要紧。可掌管内库的御马监,可能会派人来找找,你不会不配合吧?

不配合,就是心虚。

可是朱寅能配合么?怎么配合?能让御马监的人进入自己的家,寻找子虚乌有的麦福藏金?

这和抄家有啥不同?只是名义不同罢了。

问题是,朱家真有不少金子啊。这搜出来的金子,是不是就是麦福藏金?

真是以律法之名,行勒索之事!而且很具有迷惑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真有“麦福藏金”。

可是拜金帝带头收受贿赂,变着法子抄家,贪墨国库,再勒索民财不是很正常?历史上他又不是没干过!

拜金帝一定是看到了自己请假结婚的奏请,想起了自己的未婚妻子是巨贾之女,自己即将娶座金山,这才动了歪心思。

其心如贼!

拜金帝真是要钱不要脸。

他如果真要脸,还会派太监四出捞钱,留下两千万两的内帑,却老赖一般至死拖欠军饷不给?

这哪里是堂堂天子!

宗钦说到这里,不禁给朱寅递了个眼色。意思是,让朱寅承认听过这个传闻。

听过这个传闻,自己“找出来”上交,几千两黄金勉强就能对付过去。

可要是不承认,皇帝就能以“传闻”的麦福藏金为名,同意御马监的人来朱府搜寻子虚乌有的“麦福藏金”。

御马监的太监一进来,事情就闹大了。皇帝也不怕议论,毕竟外面谁敢说,一定没有“麦福藏金”?

朱寅短暂的愤怒之后,顿时冷静下来。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臣忽然想起来了,似乎的确有这个传闻,但臣从未查证此事。且容臣亲自搜寻一番,之后再如实上奏。”

这其实就是认栽的意思,忍痛出血拿几千两金子,给宫里交差,充当子虚乌有的“麦福藏金”。

宗钦也松了口气,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少司马好好搜寻一番,再上一道密揭,此事也就了啦。毕竟不是什么大事。”

朱寅强颜笑道:“好,好。”

心道,原以为自己连中三元,当了大官,就不怕被人谋财了。谁知错的离谱。

谁知宗钦的话还没有说完,继续道:

“这是第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爷爷听锦衣卫说,你精通海番之事,熟知番语?从海外归国的?”

这早就不是秘密了,所以朱寅老实回答:“的确从海外归国,对番事番语只是略懂,不敢说精通熟知。”

宗钦道:“大司马推荐的沈惟敬,不久前已经去和倭人谈判。可有海商说,洋夷有意和日本结盟,支援日本王图谋大明,此事你可听闻?”

朱寅摇头道:“臣不曾听闻。”

他听到这里,心中忽然升起不好的念头。

果然,宗钦继续说道:“大司马密奏爷爷,说中日虽仍有议和机会,可万万不能让洋夷搅合其中,更不能让日本和洋夷勾结联盟。这是合纵连横的大计。”

“可是沈惟敬并非朝廷重臣,虽然此人熟知日本,却不知洋务,难以承担重任。你准备准备,若是洋夷真派使臣去日本结盟,朝廷可能会派你为钦差大臣,代表大明出使日本,和那日本王谈判,就算议和不成,也不能让洋、

日结盟。”

“爷爷还说,打仗和议和,两边都要准备。若是能达成议和,让日本退兵回国,可封爵位。

朱寅顿时一头黑线。

派小爷出使日本?小爷想当抗倭经略使,你否了对小爷的推荐。

然后居然以小爷懂洋人,打算派小爷出使日本议和!

你特么的!

作为大明正式派遣的国使,去日本当然没有多大风险,秀吉倒也不会贸然斩杀、扣留使臣,人身安全不必太担心。

可是去日本后的那种屈辱憋闷,却肯定是少不了的。

然而,这是皇帝的口谕,言出法随,朱寅也不能拒绝。他只能骂了拜金帝好几遍,苦涩无比的说道:

“请转告皇上,臣虽然不才,却愿意奉旨出使。”

宗钦道:“那也不一定。能不能去见日本王,还要看看形势。就算能去,最快也要到十月。”

宗钦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在皇帝看来,派朱寅为钦差大臣出使日本其实是重用,是美差,是对朱寅孝敬银子的奖励。

起码皇帝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作为大明的国使,去了日本之后,日本王怎敢怠慢?一定会好吃好喝的奉承,最后捞的盆满钵满。

出使琉球,朝鲜的使臣,不都是美差么?

宗钦说到这里,这才说道:“少司马,爷爷口谕传达完毕,少司马请起。”

朱寅站起来,话中有话的说道:“请宗公去花厅用茶,稍歇片刻。”

宗钦大喇喇的说道:“也罢,那咱家就尝尝少司马的好茶。”

对跟随自己的一群小宦官和校尉说道:“你们在外面候着吧。”

接着就被朱寅单独请入花厅。

宗钦一进入花厅,眼见周围再无别人,立刻跪下来说道:

“奴婢宗钦,拜见先生...”

朱寅赶紧扶起他,“宗兄莫要如此!你我亲如兄弟,何须如此见外!”

宗钦泪目道:“虽然亲如兄弟,奴婢却不敢忘本。先生对奴婢,恩同再造,德如二天,奴婢能活到如今,还有眼下风光富贵,全凭先生所赐,只恨不能报答先生。

朱寅拍着他的手,“宗兄也俗气!你也知道,我这人最是见不得好人受苦受难,从未想过人家报答我!”

一边说,一边亲自给宗钦斟茶,开门见山的问道:

“是谁在皇上面前吹风,编造什么麦福藏金?真有这传闻,这巨宅还轮得到我买么?”

宗钦恨恨道:“就是高淮那个小人!他这是逢君之恶!知道皇上喜欢黄白之物,为了讨皇爷喜欢,就故意编造麦福藏金,怂恿皇爷下口谕,逼迫恩公出血。”

“皇爷当然清楚没有这档子事。可皇爷乐得如此,只当不知道。高淮身后肯定是郑贵妃了,她是报复先生之前在廷议上让郑国舅倒霉。”

朱寅脸色阴沉,“这种小人,迟早是个祸害。”

“谁说不是?”宗钦点头道,“就是看他会捞钱,皇帝才答应派他去朝鲜监军,以奴婢看,他去了朝鲜多半会坏事。皇上真是利令智昏。”

“先生,你就说找到了藏金,但说只有三五千两,再多咱也不能给。就当花钱买个平安吧。”

朱寅咬牙道:“给!几千两黄金虽然很多,可不给也难以过关,总不能真让那帮小人来搜寻什么麦福藏金!”

宗钦冷笑道:“皇上让先生去日本,算是补偿的意思,让先生去日本收礼呢,估计以为先生去了日本还能捞大钱,呵呵,想也可笑。”

朱寅道:“让我当钦差大臣出使日本,是石星的主意?”

宗钦点头:“的确是石星上的密揭。不过石星推荐先生,似乎是真以为先生能胜任此事,不像是故意陷害先生。广东的锦衣卫汇报兵部,说洋夷可能派遣大人物去日本结盟。石星担心此事,这才想派遣重臣去日本。”

“此事内阁还不知道,皇上看了大司马的密揭,算是敲定了以先生为钦差国使。出海赴日怕是迟早的事。”

“真是乱弹琴!”朱寅吐出一口浊气,“我想去朝鲜带兵,结果要我去日本谈判!这算什么事?真是君心难测!”

宗钦忽然说道:“皇上被高淮蛊惑,以为此人真懂军务,他哪里知道,高淮就是纸上谈兵?哼,有高淮这个监军,王师去了朝鲜多半会打败仗!”

“若真如此,将来必然换帅。估计先生到时也从日本归国了,满朝文武谁比先生更了解日本内情?到那时,先生的机会就到了。到时朝臣再推荐先生接任经略使,那就是人心所向啊。”

朱寅深深看了宗钦一眼,“宗兄还真是想的远啊。不过,我倒是希望王师大胜,狠狠教训一顿倭寇。”

宗钦摇摇头,“不瞒先生,奴婢也希望王师大胜,可皇上用人不当,有高淮当监军,不吃大亏也难。”

朱寅想了想,“高淮是提督御马监,掌握勇士营的兵权。他去朝鲜之后,提督御马监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宗兄弟,你想不想离开司礼监,去御马监当提督?”

宗钦毫不犹豫的说道:“想。我在司礼监虽然排第五位,可最少要熬好几年才能当最末位的秉笔太监。御马监仅次于司礼监,提督御马监仅在御马监掌印太监之下,还有勇士营的兵权。”

朱寅点头道:“那我就帮你运作,试试能否调你去御马监任职,接任提督御马监。”

宗钦立刻下拜道:“奴婢就不谢了,唯恩公之名是从!”

两人秘密商议了一会儿,就一起出了花厅。

宗钦到了外面,鼻孔朝天的说道:

“好了,口谕也传令,茶也喝了,咱家这就回宫了,少司马勿送。咱们走!”

语气之间,似乎微有怒意。

跟随他前来的小宦官和校尉们顿时暗道:难道雅虎先生给的礼不够重,宗公公不高兴了?

朱寅的神色也不太高兴。他送宗钦出了大门,马车还没开动,就直接转身入府。

朱寅回到遐迩堂,努尔哈赤等人正在小声交谈,神色都有点焦虑。

“小老虎弟弟,到底是什么事?”

努尔哈赤很关心的问道。

“也没什么大不了。”朱寅装作无所谓的说道,“天子说,朝鲜要出兵救援,对日谈判也要准备,大明并非穷兵黩武,天朝上国自有气度。”

“所以,天子打算封我为钦差大臣,去日本宣谕圣旨。”

朱寅说的冠冕堂皇。他当然要替万历遮掩,也没有提到皇帝勒索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

在夷狄首领面前,他必须维护大明天子的体面和威严,不能让努尔哈赤等人轻视大明、轻视万历。

“小老虎弟弟要当钦差大臣,去日本出使宣旨?”努尔哈赤一愣,想了想忽然说道:

“小老虎弟弟,我想和你一起去日本看看!”

PS:想不到吧,拜金帝要派小老虎去日本。还有,野猪皮为何想跟着朱寅一起去日本?他的考虑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