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曹操穿越武大郎 > 第陆佰肆拾叁回 狼烟席卷潼关西(玖)

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陆佰肆拾叁回 狼烟席卷潼关西(玖)

簡繁轉換
作者:神枪老飞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1 14:46:38 来源:源1

书接上回、上上回——

却说老曹下兰州,因见诸胡把汉民肆意屠戮,惹动雷霆之怒,把兰州内外胡人,凡是稍有牵连者,都尽数斩杀一空,积尸两万余,筑京观于城东。

京观虽成,怒犹难泄!

思忖数日,毅然分兵,一路亲领,按原计划去取兴庆府;

一路令李助为主将,令他收复陇右都护府故地,再杀去西夏,取肃州、瓜州、沙洲、玉门关,恢复汉唐故土。

老曹这次分兵,看在别人眼中,不免以为他盛怒之下,任性而为。

其实老曹一生征战,经验何其之丰?自他下令筑京观时,便隐隐有了此意,又细细思忖了数日,这才定计,说与众人知晓。

在老曹看来,如今之西北,党项人虽强绝一时,然而先天便有诸多不足。

一者所据土地,多贫瘠之壤也;

二者诸胡林立,争锋无止休也;

三者内乱频频,元气常自耗也;

四者强邻在侧,天时固已失也。

四不足之中,最紧要便是第四条。

李元昊建国时,辽宋根基已固,虽以雄武之才,软硬兼施,辗转腾挪,硬生生在宋、辽、群胡之间,创建西夏,但毕竟失了天时。

这就相当于游戏开新服,登录慢了人家两天,以至于一步慢、步步慢!

况且西夏人虽然肯肝,但大宋走的是人民币玩家路线,你能奈何?

加上土地贫瘠,便难以自给自足;群胡林立,便给了大国拉拢分化、令其彼此牵扯的空间;内乱频频,又始终难以形成合力——

这几点先天不足,又因宋辽的存在,而始终无法弥补:一旦见其有破局之势,立刻迎头打压,最终彻底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此近百年消耗下来,西夏其实已势微至极,幸得女真豹变、龙跃东北,天下格局颠覆,这才得了喘息之机。

正因如此,完颜兀术一来求亲,李乾顺便果断使出招打蛇随棍上,全盘接受金国指派,发动全家老少一波流,誓要把那些魂牵梦萦百年的肥美之地尽数吞下,一战定下西夏的大国之基。

老曹于此看得极为清楚,更看出大宋经营西北百年,所消耗的并非仅仅是西夏,周围诸胡亦不能免。

譬如吐蕃,当年鹰踞高原的吐蕃王朝,灰飞烟灭久矣,四大王系、二十余支政权,可谓一盘散沙。

吐蕃诸支中,以“佛子大王”唃厮啰最具枭雄气概,然而病卒之后,诸子相互攻杀,生前好容易打下的青唐基业,再度七零八落。

譬如回鹘,比一盘散沙的吐蕃更散,比七零八落的青塘更加零落。

甚么高昌回鹘、黄头回鹘……立身之本一以贯之:有奶就是娘,谁强喊谁爹。

至于诸部杂胡,实力又在吐蕃、回鹘之下。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昔日班超何以能凭三十六人纵横西域,灭国无数?

自身本事是依凭,大国背景是底气,但小国林立彼此攻伐的西域棋局,才是最重要的“时势”。

如今之西北,西夏举国大军,尽数杀入宋境,这盘棋局之乱象,略似班超当时。

因此老曹所选主将,非是猛将史文恭,亦非是忠义小李广,更非那些久经战阵的西军诸杰。

而是出身江湖,一条舌头说反王庆、播乱淮南的半仙剑客李助。

至于攻打兴庆府,老曹反复斟酌,认为兰州既已速下,西夏军又已尽出,这般局面下,是三万两千人,还是一万七千人,并无本质区别。

关键还是兵贵神速四字。

一令既发,万夫景从。

五月二十二日。

李助、马勥、王彦、吴玠、吴璘五将,引大军沿黄河南岸,浩荡西征。

同日,李怀、史文恭、马劲三将,引五千纪山铁骑,亦沿黄河,北上灵州。

四日后,五月二十六。

黄河波涛滚滚,万余将士屹立河畔。

站在他们身前的,是三四千个民夫,皆是筋骨精悍,满面风霜。

每个民夫身边,都有一名士卒,持刀而立。

刀光如雪,民夫们神色惶恐,却有夹杂着些许期待。

看官不免要问——兰州不是被胡人们杀得残破了么?何来这许多民夫?

原来数日以来,老曹麾下兵马四出,早将方圆一二百余里的船工、渔人、渡夫,尽数“请”到兰州。

其间过程,自然未必愉快。

好在这些民夫抵达后,食宿待遇,甚为优厚,让他们勉强减了三四分惧意。

不久,又有军将前来,每人发他三贯足钱,于是惧意又减几分。

待人数差不多了,有人前来告知,朝廷征发他们为船夫,运送大军,事成之后,还有厚赏。

所谓厚赏,民夫们本来未必尽信,但是刀在人手,也只得尽量让自己信以为真。

但是当彼等得知做这船夫,竟是要顺黄河而下,直抵西夏兴庆府时,还是炸开了锅!

其实老曹“奇袭兰州、沿河而下、飞夺兴庆府”这条计谋,并非自家首创。

早在元丰四年,兰州尚在西夏手中,宋神宗便有了自熙河路造船,顺黄河而下,突袭兴庆府的方略,诏令李宪“相度置船筏于洮河上游,相机率兵东下……”

李宪当即令人勘察秦凤路至兴庆府河道,回报称有一段险滩,长达六十余里,其间激流涌浪,礁石如鳞,“舟船过此,损折泰半”,风险极为巨大,李宪思忖良久,最终放弃。

前人虽弃,曹操却取。

要知老曹用兵,向来不吝行险。

譬如昔日远征乌桓,路途莫测,除郭嘉外,无一人肯加认同,便连老曹自己,得胜归来后,也大赏劝谏之人,以为其议乃老成之言。

且看古往今来名帅,似老曹一般,一生屡屡陷入危境者,着实不多。

此非老曹用兵无能,只因好行险招之故。

因为险招,往往也是绝招。

你所不敢想的,正是敌人也不肯相信的。

便似西夏人,何尝肯信有人竟会从上游沿河而下?

此时此刻,黄河岸边,有大石如龟,仰首看天。

老曹高立其头上,俯视一群渔民、船夫。

下方,焦挺仰着没表情的面孔,领着数千人,战刀出鞘,一个看一个,立在船夫们身边。

曹操喝道:“黄河北上,险滩难行,汝等皆知,吾亦知之!然而人生何日不曾艰难?汝等今日有命在,能听得吾言语,焉知明日后日、明年后年,还有命在?”

其声如雷,传荡河畔:“吾为节度使,尚不惜此身。汝等本都是风波浪里讨生涯的,何故惧之?今日便于你等明言,有那敢不从我的,一刀一个,都送伱下黄河喂鱼!若肯帮我的,打破了兴庆府,金银财宝,任你搬取!”

民夫们一阵骚动,显然最后八个字,威力不小。

老曹察言观色,继续吼道:“汝等亦不必担心吾说话不算,吾在这里,当着你等众人,当着皇天后土、浩荡黄河起个大誓——若是食言而肥,天诛之、地弃之,死无葬身之地!”

他这里说罢,时迁忽然尖着嗓子,用本地方言高呼:“干了!大将军既然这般说,我等都信你!这把干完,能换一生富贵,便是拼命也值了!”

这些人素来风波里讨生涯,胆子原本就比寻常人大些。想那险滩虽险,又非必死,若是拼上一把,立刻能够暴富,这些穷汉十个倒有八个动心。

至于剩下两个,老曹也不谈什么仁义,径直掏出刀子:你既然不想发财,必死和可能死,且选一个吧。

于是无人不从。

这时有个年轻汉子,忽然张口大叫,所说汉话,胡味十足。

他说的是:“大将军,俺不要金银,若送你们去了,求你收俺当个亲兵。”

老曹侧头望去,见这厮周身上下,晒得黝黑,深目高鼻,长得倒是英气勃勃,高不下八尺,赤身赤脚,只腰下挂了几层鱼皮,一双眼定定望着老曹,见他目光扫来,也无退避之意。

老曹暗自点头,伸手一指:“你这厮叫什么名字?哪一族人?”

汉子一摇头:“我母亲是羌族人,但他们都说我是野种,所以我也不是羌人,至于名字,我没名字,因吃得多,浪费粮食,人都叫我涨粮。”

曹操听他不认自家是羌人,暗自点头,当即笑道:“看你是条好汉,吾便答应你又如何?好!到了兴庆府,你便是我身边护卫,随我提刀去杀敌,你敢不敢?”

那汉子大喜,连忙叫道:“俺敢!当初有人侮辱我母亲,我一把短刀,杀了他们七个!可惜,我母亲也遭他们害死了。”

曹操听见是个无牵挂的,愈发大喜,面上却做出同情神色,点头道:“世间不太平,便是人杀人!不过你既然敢杀人,便随我杀出一个太平罢。我不怕你吃得多,有的是粮食给你,‘涨粮’两字,再莫提起,我给你起个名字,就按原来的读音,叫做张良!你须记住,这个名字,曾出了一个了不得的豪杰,如今给你用,却不可辱没了此名。”

“张良!”那汉子欢喜大呼:“主人放心,我绝不会辱没这个豪杰的名字!”

“主将!”曹操大笑:“哈哈哈,你个人的命,只归你个人,如今投靠我,我便是你的主将。”

张良连连点头:“主将!遵令!”

他兴奋地冲上前,来到龟石头下——眼见老曹收了他,看守的士兵亦未阻止。

“连起来!”张良努力做着捆绑的工作:“主将!把筏子都连起来,便能冲过那急流的河道。”

曹操眼前一亮:是啊!把船连起来,岂不是我拿手好戏?

原来黄河上游水急,暗礁又极多,若不下绝大气力修缮,舟船着实难行,因此老曹此次所用的渡河工具,都是皮筏。

此物以牛羊皮制成,一个个吹得鼓鼓的,七八个、十余个连在一起,上面覆以硬木或大竹,可载数人、十数人不等,

这种皮筏,浮力极佳,且扁平不易翻覆,便是撞上礁石,也难摧毁,乃是黄河上游最常见的渡河妙物。

老曹听了胡人张良的建议,猛想起前世连环船来,心道我若是把此物连起,浮力、平稳,都要倍增,难道这次还怕人来烧?

于是当即下令,船工们一起动手,十个、二十个皮筏一组,各自死死栓在了一处,轻轻放入河中,便似凭空多出块地面一般。

老曹亲自上去,来回走动,还蹦跳了几下,只觉得又轻又稳,哈哈大笑,当即令人取黄金十两,赏了张良,其他船夫见了,都不由羡慕。

张良一生,还是首次摸到金子,拿到手上,自家先惊讶了半天,随即眼都发红,低声告诉老曹:“主将,待会你所在的筏子,让我来操,莫说险滩,便是河往天上流,我亦稳稳替你掌住了筏。”

老曹大笑,高喝道:“众军上船!”

自己亦跳下高石,果然便坐了张良所在的皮筏。

扈三娘、时迁、焦挺三个,亦都牵马上了此筏。

却是多亏提前用了扎筏之计,把十余只最大最好的皮筏都扎在一处,又上了数十个精锐战兵,这才出发。

一时间,但见滔滔河上,无数皮筏扎成大筏,顺水而下。

不多时,那宽阔无比的河面,几乎都被皮筏占满,场面甚是壮观。

那些筏子在水上,并不用人费力划动,自然顺着水流飞快穿行,船夫们站定四周,一个个手持长篙,但见哪里有露出水面石头,轻轻一点,便把筏子撑开。

兵士们则都坐在筏子中央,有些胆小的或是怕水的,自然头也不敢抬,只顾低着头颤抖,而那等胆子大的,则不免东张西望,甚至冲着邻近筏子上同伴大呼小叫,乃至唱歌应答,那番热闹,便似郊游一般。

又有些扎得格外硕大筏子,专载马匹,都把缰绳系在一处,令那骑术精、知马性的骑手们看顾安抚。

这一场史无前例的黄河大漂流,到得日暮,已然飘出近百里。

曹操见天色不早,令人寻水流和缓处靠了岸,上岸点火休息,以免夜里看不清水情,平白遇险。

如此一连两三日,日出而流、日落而栖,虽有些小波澜,或是急流处人马落水,却无大的损伤。

只是途中岸上有人看见,惊愕之余,飞马便跑,老曹料想多半是西夏人,见了河上这般浩荡宋军,晓得不好,回城报信,只是陆路蜿蜒崎岖,只消他不会飞,便万难赶在头前预警。

又行一两日,水路已然过半,时至正午时,眼见筏子的速度越发快了,张良满面严肃,看向老曹道:“主将,峡谷险滩将至,可千万坐稳了!”

曹操神情一肃,晓得此行最大的考验,便在目前。

这正是:老曹决胜险中求,船在波心难调头。世上何曾有易事?人难预料是奇谋。

我以为我发出去了!我以为我发出去了!

尿了尿洗了澡才发现我没有点确定。白浪费一张珍贵的请假条!

不过!今天小弟要隆重地推一本书!

《清末的法师》!

其中有些爽点,爽度之强烈,让我忍不住想要认识作者。

并且付诸了行动,我在作家后台搜索了对方,留言结交。

这还是小弟写作网文以来,第一次主动结交同行!

聊天时发现了一个更强的共鸣——

众所周知,小弟这本书是在十万字左右时,因为大佬砵兰街肥龙的推荐,才引起关注,最终得到签约机会。

而《清末的法师》这位作者哥哥更刚!

他一个人一副键盘一条网线一意孤行,硬生生写到了三十八万字,才成功签约。

小弟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认为这本书值得更好!

正所谓:

清末民初任纵横,主角炮打紫禁城,地球虽大难容下,美帝日酋恨相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