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曹操穿越武大郎 > 小评“打虎将”

曹操穿越武大郎 小评“打虎将”

簡繁轉換
作者:神枪老飞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1 14:46:38 来源:源1

且说那《三国》、《水浒》,最早都是话本,演绎于口头,便是后来的评书。

评书有个评字,乃是评议事理。按当今阅读标准,大约类似于夹私货。

有时写到某人、某事,有感而发,不免多加几句评论,或就背景进行些解读、挖掘,有的书友以为不美,有水文之嫌,笔者细思,亦以为然。

今日写到李忠,一时兴起引申开来,忽然想到:噫,此水文也!

思来想去,不如别开小章,不入正文——同好者可以品鉴,不喜者跳过,亦不影响故事节奏,岂不妙哉?

言归正传。

说李忠此人,了不得也!

他是“九纹龙”史进史大郎的师父。

史进随李忠学的棍法,王进一言以蔽之:“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阵无用。”

看官要问:似此之辈,了不得在何处?

列位尊兄,此人之了不得,宋朝那些好汉看不大出,要到后世我辈,方能感同身受。

他了得便了得在四个字:自知之明。

这位李忠,虽然绰号“打虎将”,却不是将门子弟,亦不是富家少爷,也不曾开黑店、做私商,只是个走单帮演武卖膏药的普通江湖人,行里话叫“挑将汉”。

江湖中的好汉,多少都有些傲气、脾气,唯有李忠,格外收敛,忍让。

譬如鲁智深,对待史进,极为客气——

先是礼貌称呼:“阿哥,你莫不是史家村甚么‘九纹龙’史大郎?”

又是加以恭维:“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继而诚恳相邀:“你既是史大郎时,多闻你的好名字,你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

然后二人亲亲热热,挽了胳膊便走。

及遇见李忠,态度便有不同。

先还客气:“既是史大郎的师父,同和俺去吃三杯。”

可是李忠正工作呢,便推辞道:“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

鲁智深便有些不快,话也横着出来了:“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

李忠好生解释:“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提辖先行,小人便寻将来。贤弟,你和提辖先行一步。”

这一句话,便是普通人的自知了,“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

还有些谦卑,鲁智深乃是本地军官,在江湖上也有声名,李忠下意识也是想要结识的——这个想法,后来也一直存在。这是普通人在较有上进心时,下意识结交高端人士,编制人脉的一种态度。

但是鲁智深并不理解普通人的无奈,他是太过磊落坦荡的奇男子。当下“焦躁起来,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便骂道:‘这厮们夹着屁眼撒开,不去的,洒家便打。’”

这个‘不去的,洒家便打’,是说李忠的观众,隐隐也有些说李忠的意思。结合上面语意,便是:去便同去,不去的,洒家便打。

喀嚓!鲁提辖就把李忠好容易圈起来的场子给砸了。

李忠很生气啊。但是呢,“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急性的人。’”

好急性的人,婉约的批评一句,婉约的表达不满,给自己找個台阶儿。但是听在鲁提辖耳朵里,大概是夸奖。

接着喝酒引出了金翠莲,翠莲受了郑屠欺负,鲁智深拥有“见义勇为”和“妇女之友”两大光环,自然要伸手,他做事仔细,干郑屠之前,要先保证受害人安全,便要凑些盘缠,让翠莲父女离开此地。

可是自己只带了五两银子,便问史进借钱,说明天就还你,史进也大方,喀嚓掏出了十两银子,话也敞亮:“直甚么,要哥哥还。”

鲁智深大约觉得不大够,又问李忠借,“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然后鲁智深就只给了金家父女十五辆,剩下二两“丢还了李忠”,这个丢还,我理解是顺手扔在桌上。

这个举动是十分不礼貌的,这要搁老枪的脾气啊,咔就站起来走了,但是李忠没有,“三人再吃了两角酒”,这才散了。

没必要讨论以李忠的身份、职业、能力,拿出二两多银子多还是少——其实我以为是不少的,同样是卖艺人,宋江给了薛永五两银子,薛永感激的恨不得命都给他。

只讨论鲁智深对他的态度,肉眼可见的三个字,瞧不起。

那么李忠为啥要忍让呢?自知之明。

他知道,吃江湖饭,最重要的是认识人多。但是以他本事,结交鲁智深这种江湖大豪,他又不是林冲、史进、杨志,就只能摆出低姿态。

这样的好汉,一点也不痛快,就像老枪当年给客户提案,客户啥也不懂还出言不逊时,老枪笑眯眯给他解释的情形。

其实谁不想给他一飞脚呢?

给他一脚,是江湖,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不给他一脚,也是江湖,是小人物的江湖。

过了一段世间,李忠第二次见到鲁智深。

这时候他已经不是“挑将汉”了,是桃花山的山大王。

按李忠自述:“小弟自从那日与哥哥在渭州酒楼上同史进三人分散,次日听得说哥哥打死了郑屠。我去寻史进商议,他又不知投那里去了。小弟听得差人缉捕,慌忙也走了,却从这山下经过。却才被哥哥打的那汉,先在这里桃花山扎寨,唤做‘小霸王’周通。那时引人下山来和小弟厮杀,被我赢了,他留小弟在山上为寨主,让第一把交椅,教小弟坐了,以此在这里落草。”

看这个逻辑,鲁智深打死了郑屠,李忠得知,立刻去“寻史进商议”,商议什么?大抵是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可是史进已经走了,李忠听说差人缉捕,“慌忙也走了”,没有掩饰自己想帮忙的心,也没有掩饰自己的胆小。

不装逼,不伪饰,这份自知之明,虽然平凡渺小,但是不失磊落。

说这番话之前,鲁智深cos新娘子,暴打了周通——

题外一笔,小霸王周通,血条非常长啊!鲁智深打郑屠,三拳一个死人。

且看打周通场景:

“鲁智深把右手捏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众人灯下打一看时,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赤条条不着一丝,骑翻大王在床面前打。”

按这个描述,打了三十拳是有的,十个郑屠都死去了,周通还能趁鲁智深去打小喽啰,及时逃跑。

而且周通不仅血条长,回血还特别快,且看原文:

“爬出房门,奔到门前,摸着空马,树上折枝柳条,托地跳在马背上,把柳条便打那马,却跑不去。大王道:“苦也!这马也来欺负我。”再看时,原来心慌,不曾解得缰绳,连忙扯断了,骑着马飞走。出得庄门,大骂:“刘太公老驴休慌,不怕你飞了。”把马打上两柳条,拨喇喇地驮了大王上山去。”

被打了十个郑屠的份量,血条见底,只能爬啊,爬出房门,血条已经回了一些,于是奔到门前,等骑马出了庄门,嘲讽技能已经可以开启了,大骂刘太公老驴,接着就飞马上山,这时候基本已经回满了。

然后李忠出场,下山来为周通报仇,一交手,听出鲁智深声音——

“大头领呵呵大笑,滚鞍下马,撇了枪,扑翻身便拜道:“哥哥别来无恙,可知二哥着了你手。”鲁智深只道赚他,托地跳退数步,把禅杖收住,定睛看时,火把下认得,不是别人,却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教头打虎将李忠。李忠当下剪拂了起来,扶住鲁智深道:“哥哥缘何做了和尚?”

呵呵大笑,是表示亲切,滚鞍下马,翻身便拜,是表达尊重,扶住鲁智深,是表达关心,丝毫不在意鲁智深之前对他的鄙夷,一副你是我的好大哥模样——

如果说,拳脚禅杖,是鲁智深行走江湖的本钱,那以上表现所体现出的自知之明,就是李忠行走江湖的本钱。

这个自知之明,其实说穿就是两点,用我们做策略的话,就是定位和目标:我是谁,我要去哪。

这两点一旦明白,在某些时候适当的放低尊严,就不是不能做到了。

当年裤子一句“仰头望见北斗星”,从此抱上了大腿,也是这个道理。

这时,即使鲁智深依然看不起李忠,但也要多少给他一点好颜色了,“智深道:“太公休怕,他也是俺的兄弟。”

当然,这个兄弟含金量还很低。

虽然李忠和周通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得不得鲁智深的认同:“李忠周通杀牛宰马,安排筵席,管待了数日。”“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

送行宴上,李忠终究露了怯,听说山下有一队客商经过,要去劫了钱财来给鲁智深做盘缠,鲁智深听的不快活,趁他两个下山,来了个卷堂大会:“洒家且教这厮吃俺一惊。”打翻小喽啰,卷了金银酒器,从后山直滚下山,溜之大吉。

这个举动,让李忠很破防、很伤心,他连与人为善的原则都不顾了,大概主要是在周通面前丢大了脸,提议:“我们赶上去问他讨,也羞那厮一场。”

周通没有同意,为何这两个能做好兄弟?因为大家都是有分寸、有自知之明的人。

周通说的明明白白“罢,罢!贼去了关门,那里去赶?便赶得着时,也问他取不成。倘有些不然起来,我和伱又敌他不过,后来倒难厮见了;不如罢手,后来倒好相见。”???.

我特别特别喜欢周霸王这里的表现,其智慧和达观,超过了梁山90%的好汉,尤其是那句“我和你又敌他不过”,真是又怂又可爱。

而且周霸王是个活在当下的人,立刻就说起高兴事来,:“我们且自把车子上包裹打开,将金银缎疋分作三分,我和你各捉一分,一分赏了众小喽啰。”

哥哥,别管那秃驴老贼了,我们两个分钱吧!哈哈!

李忠这时体现出了自己的分寸感,没有因为大家是好兄弟,就觉得凡事理所应当,他说:“是我不合引他上山,折了你许多东西,我的这一分都与了你。”

周通道:“哥哥,我同你同死同生,休恁地计较。”

这两个人的相处,特别俱有现代人的特点:我可以不计较,但你不能当我应该的。而同时做兄弟该有的义气,一点也没有少。

而李忠对鲁智深的讨好,以及周通“后来好相见”的不计较,最终也收获了果实:呼延灼打桃花山,两个难兄难弟抵挡不住,只能去找自己唯一认识的江湖大佬,鲁智深。

李忠道:“我闻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在彼,多有人伴,更兼有个甚么青面兽杨志,又新有个行者武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如写一封书,使小喽啰去那里求救。若解得危难,拚得投托他大寨,月终纳他些进奉也好。”

这里又看出李忠性格为人,没有死皮赖脸求上去,而是想好了回报方案:按月交保护费。

周通道:“小弟也多知他那里豪杰,只恐那和尚记当初之事,不肯来救。”

李忠笑道:“他那时又打了你,又得了我们许多金银酒器,如何倒有见怪之心?他是个直性的好人,使人到彼,必然亲引军来救应。”周通道:“哥哥也说得是。”

而鲁智深那里得知,表现是:“智深便道:“洒家当初离五台山时,到一个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周通撮鸟一顿。李忠那厮,却来认得洒家,却请去上山吃了一日酒,结识洒家为兄,留俺做个寨主。俺见这厮们悭吝,被俺卷了若干金银酒器撒开他。如今来求救,且看他说甚么。放那小喽啰上关来。”

可惜的是,后来三山聚义、众虎归心入水泊,李忠、周通两个小人物,在江湖、绿林中磨砺出的智慧,这份知足、有度的处事态度,再也不曾焕发光彩,于征方腊一役,先后默默而死。

——其实本来想写的是,李忠这样有自知之明的人,为了帮兄弟报仇,也敢单枪匹马,拦住金国猛将,这也是此人的担当、义气所在。

只是后来想干脆发免费章算了,就信笔由缰,顺手写了这么多,也算在大结局之前,解释一下为什么偏爱周通的原因。

最后附一个金国衍庆功臣的名单吧——

金世宗以金太祖、金太宗创业艰难,以当时勋业最著名的功臣,于衍庆宫绘功臣图像:辽王完颜斜也(完颜杲)(战死)、金源郡王完颜撒改(战死)、辽王完颜宗干、秦王完颜宗翰(战死)、宋王完颜宗望、梁王完颜宗弼(战死)、金源郡王完颜习不失、金源郡王完颜斡鲁(战死)、金源郡王完颜希尹、金源郡王完颜娄室(战死)、楚王完颜宗雄(战死)、鲁王完颜阇母、金源郡王完颜银术可(战死)、隋国公完颜阿离合懑、金源郡王完颜忠、豫国公完颜蒲家奴(战死)、金源郡王完颜撒离喝(战死)、兖国公刘彦宗(战死)、特进完颜斡鲁古(战死)、齐国公韩企先(战死),特进完颜习室(战死),一共二十一人。

再定衍庆亚次功臣:代国公完颜欢都,金源郡王完颜石土门(战死),徐国公完颜浑黜,郑国公完颜谩都诃,濮国公完颜石古乃,济国公完颜蒲查,韩国公斜卯阿里,元帅左监军完颜拔离速(战死),鲁国公蒲察石家奴,银青光禄大夫完颜蒙适,随国公完颜活女(战死),特进完颜突合速(战死),齐国公完颜婆卢火(战死),开府仪同三司乌延蒲卢浑,仪同三司完颜阿鲁补,镇国上将军乌林答泰欲(战死),太师领三省事完颜勖,太傅大抃,大兴尹赤盏晖,金吾卫上将军耶律马五(战死),骠骑卫上将军韩常(战死),左副元帅行台左丞相金吾卫上将军耶律马五(战死),骠骑卫上将军韩常(战死),左副元帅行台左丞相完颜阿离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