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少年大将军 > 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请辞太保之位

少年大将军 第二千三百七十三章 请辞太保之位

簡繁轉換
作者:水刃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0:3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少年大将军 !

萱妃脸色不愉,转即释然,是啊,他已经不是当年清心楼里任凭自己揉捏的娃娃了,手握大甘兵权,还有国之重器巡检司,有资格与淳亲王平起平坐,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如今他在大甘的权柄已经胜过淳亲王许多。

“洛姐姐,往日若有得罪,还望姐姐见谅。”萱妃盈盈一礼,此番赔礼倒是真情实意,本来就没有大仇,人家玄楼还念着旧情,虽然话说得让人听了不甚舒服,毕竟不是撕破脸,留些斡旋余地总是好的,真要闹到和淳亲王那样,恐怕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说不定还会牵连到林家。

洛氏回了一礼,幽幽一叹,没有说话。

“好了,坐下说话吧,回个家而已,又不是要打仗。”兰妃责备一声,起身将李落拉到椅子上坐下。

“也算是刚刚打完一仗,我父王回来定然不高兴的很,几位姨娘可要早作准备。”李落打趣笑道。

“你又闯祸了?”兰妃美目一睁,疾声问道。

“祸天天都闯,这次的大点。”

几个人好生无语,大约也只有他把闯祸当成家常便饭。“闯什么祸了?”洛氏心惊肉跳地问。

“这个不能说。”

“还有什么不能给娘说的?”

李落歉然回道:“干系太大,说了,会死很多人。”说罢,没有理会诸女震惊的眼神,岔言道,“七皇兄继承皇位,我不日亦要离开卓城,待登基大典之后,卓城必起风波,七皇兄一向与大甘门阀过从不密,大甘六大世家,唐宋自立门户,暂且不论,太叔家自从少师遇难,这些年励精图治,年轻一辈人才辈出,渐渐有崭露头角之势,权威渐重,顾陆两家这些年在卓城看似没有寸进,不过在卓州之外,尤其是东府,势力渐盛,家道殷实,有直追金玉满堂漱家的意味,唯独洛林两大世家这几年固步自封,身居朝野不进便是退,萱姨娘,你和我娘都是出身世家,知晓其中利害,早做打算的不单是淳亲王府,还有洛家和林家。”

“楼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洛氏脸色大变,萱妃的脸色也不好看,他可不是随随便便无的放矢的人,而且一向和英王有交情,倘若他知道些什么,不足为奇,难道说英王打算对洛家和林家不利?

兰妃陷入思索之中,虽说她极少操心朝廷里的争权夺势,但毕竟心思聪慧,饱读史书,这些年在淳亲王府耳濡目染,也知晓些大甘隐秘的旧事。新帝继位,有大赦,必也有大惩,赦的都是些无足轻重,换来自己爱民如子名声的小人物,惩才是主要。皇权旁落,英王继位,不用想,定会将散落的大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或是换上自己的心腹,而洛林两家这些年与英王的交集并不深,算不上自己人。掌权夺势,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刑责问罪,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这都是最常见的罪名,天子有意,有的是人罗织罪名,有些是真的有罪,有的不过是殃及池鱼而已,拿些个门阀世家开刀,杀鸡儆猴,震慑朝堂也在帝王权术之中,若是英王真想查办洛林两家也没什么不可以,既为世家,自然知道马无夜草不肥的道理,手脚干净些还好,就怕有什么蛛丝马迹落在别人眼里,借题发挥,到时候再想弥补就迟了。

兰妃想的更深,英王继位,卓城皆在他手,兵权在握,除非有人敢兴兵造反,还要掂量着敢不敢拂牧天狼的虎须。卓城稳如泰山,他想治谁的罪就治谁的罪,能置身事外的也就只有他和巡检司。

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有备无患方能平安无事。

“谁在这里大放厥词?”采雅轩外传来一声威严怒斥,淳亲王大步走了进来,面沉似水,漠然打量着起身的李落,冷冷说道,“你倒是清闲得很。”

“王爷。”诸女齐齐起身行礼,淳亲王大马金刀地坐于主位,冷冰冰地看着他。

“父王。”

“你来干什么?”淳亲王生硬问道,洛氏噤若寒蝉,想说话,但是看着淳亲王阴沉的脸色一个字也不敢说,萱妃瞄了兰妃一眼,使了个眼色,此际也就只能是她们二人开口缓和一下气氛。岂料萱妃才刚要说话,便见李落展颜一笑,平声说道,“特意来等父王,宫里耳目众多,有些话不方便说。”

“你想说什么?我和你还有什么话说。”

“王爷。”洛氏凄然呢喃,淳亲王瞪了她一眼,洛氏便即收口,不敢再说。萱妃看了一阵无语,守着一个这么了得的儿子,非要让自己谨小慎微到这般地步,实在是不知所谓。

“我来是劝父王。”

“劝我?哈哈,天大的笑话,本王还需得你来劝!还是说你目空一切,以为这大甘离了你便不行了吗?”

“大甘离了谁都好,就算没有大甘,四境也在,我劝父王不为别的,只是请父王等七皇兄继位之后,请辞太保之位,可保淳亲王府平安。”

“大胆!逆子!”淳亲王大怒,长身而起,伸手将桌上茶杯掷在地上,碎成了数片。

兰妃也吃了一惊,没想到李落一开口就是这等忤逆的话语,一时想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李落面不改色,直视怒不可遏的淳亲王,淡淡说道:“父王不该去看那封先帝遗诏。”

淳亲王目露寒光,死死地盯着他。

“看了,就埋下了祸根,一个没有兵权的太保,知道了遗诏内容,不管谁为帝君,父王觉得会如何?”

淳亲王没有说话,此际不只是脸色阴沉,已到气急败坏的边缘,浑身轻颤,只恨不得唤来刀斧手将这逆子毙于采雅轩内。

“年少时,我曾在洛儿灵前许下誓言,有生之年定要马踏天南,为她讨一个公道回来,没想到这一耽搁竟过去这么久。七皇兄登基大典之后,我会率军南下,再会南王,还有当年福宁公主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