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19章乔荀拒绝姜娴颜面扫地(第1/2页)
“姜姑娘的救命之恩,在下以身相许都不为过,只是在下不光是倒霉的原因,只怕帮不了姜姑娘这个忙了!”乔荀眸中一暗,无奈拒绝。
“额……”姜娴眨了眨眼,指着自己:“我说我天生好运,能互补你的霉运,你也不愿意吗?咱们可以先合作,应付完官府这一波政令以后,等个一年半载以后和离也行,可以吗?我一个女猎户又未婚带娃,实在是不好找到合适的男人,而且我也不想被强行婚配给那帮歪瓜裂枣……”
乔荀想到幕后针对自己之人,他虽然很想帮姜娴,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
姜娴是个善良的好人,他不能牵连她陷入险境。
“对不起,姜姑娘,除了这个事什么事我都能答应姑娘!”
“可我现在只需要你假装当我丈夫躲过政令!”姜娴有些生气了,这个呆头鹅书生,怎么有点油盐不进?
乔荀微微退后几步,冲着姜娴深深一鞠躬如风一般疾走。
姜娴气得不轻,但也知道这时候的人思想还不懂变通,认为婚姻大事乃是一辈子的事,她无奈叹息一声,抱着糖糖往家走。
糖糖眨巴着眼睛看向姜娴问道:“阿娘,你是喜欢刚才那个神君伯伯吗?”
姜娴只觉得莫名其妙:“什么神君伯伯?神经还差不多!”
话落,她一想糖糖不会看出点什么吧,连忙盯着她问道:“好闺女,你为什么叫乔荀神君伯伯啊?他当真是文曲星下凡吗?”
糖糖摇了摇头,一脸天真无邪地回答:“不知道啊,就是看他好像话本子里神君!”
姜娴:“……”
好吧,她还以为糖糖看出什么了。
她叮嘱一句:“找神君伯伯是咱们两个人的秘密,你回去可不许告诉阿爷阿奶啊!”
糖糖乖巧点头答应,抬起小手捂住嘴巴:“嗯嗯好,糖糖保证不说!”
姜娴这才放心归家,越往山脚边人家越稀疏,渐渐看不着人。
天刚擦黑,姜娴母女俩踩着点进门。
姜顺德已经坐在院门口用木头雕刻一把小弹弓,特意在地上磨的木头光滑不刺手,还在两边用红绳子绑了一圈,这样的弹弓拿在手上就不担心木刺扎到手。
姜娴也有一把,不过早已经被她玩散架了。
一瞧见娘俩回来,姜顺德立即笑眯眯地招呼道:“乖孙女快来看,阿爷给你做了什么好东西!”
姜娴这才放下糖糖,小丫头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小嘴甜甜答应:“好嘞!”
“哇!好漂亮的弹弓啊,阿爷是做给我的吗?”糖糖发出一声惊叹,情绪价值满满。
姜顺德满脸傲娇,点头道:“当然是给糖糖的,咱们家不就你一个孩子嘛!你快拿起碎木头试试,看看怎么样!”
对于自己做的东西,姜顺德一向很自信。
糖糖立即照着姜顺德架势用力地拉开弹弓,砰的一下,射出去一个碎木头块,似乎打中了院墙,高兴的糖糖蹦蹦跳跳地拍手叫好。
“哇!阿爷你快看,我打中了!”
姜顺德笑着抱着糖糖走到挂着猎物的架子,亲自教糖糖射猎物,先学会基础瞄准,日后再去山里实践,等糖糖长大没准是比娴丫头还要厉害的女猎手。
钱氏听闻动静从屋里走出来一脸无语,但看见丈夫他们高兴也就没说扫兴的话。
姜娴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今天赚来的十一两银子尽数交给钱氏。
“娘,这是今天卖何首乌和天麻的钱!”
钱氏一掂量,估摸着十两多重,很是惊讶:“那点何首乌和天麻这么值钱啊?那岂不是比打猎猎到野味还要值钱?”
“是啊,不过珍稀的药草难得,又不是天天都能碰到的!”姜娴解释一句,又问:“对了娘,咱家现在一共有多少存银啊?”
钱氏认真想了一下,掂量着手中的碎银子:“加上你今天给我的,一共攒了快七十两银子了!”
姜娴心里有了数。
其实姜家不顿顿吃干粮,每天有鱼肉荤菜,穿衣什么的再节俭一些,估摸着还能多攒出几十两银子。
自从姜娴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别苦着嘴巴肚子,省得哪天突然一命呜呼,剩下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便宜了旁人。
姜顺德和钱氏也就看得开了,在姜娴日积月累的灌输下,早已经接受了吃好穿好,别没苦硬吃的概念。
姜娴点头,看向钱氏商量:“娘,近日村里卖儿卖女又搬走了好几户人家,他们的田地带不走自然归了村里,有几块水田位置不错,我寻思着买下来,多置办田地总归是没错的。”
“啊?还买田置地啊?咱家现在都有三十亩良田了,还有二十亩地,雇人种都种不过来,是不是不用置办那么多田地啊?”钱氏其实更想说,他们是外来户,日后——
不管以后怎样,有五十亩地也绝对足够吃用了,这年头地旱的厉害也不好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9章乔荀拒绝姜娴颜面扫地(第2/2页)
姜娴笑道:“娘,有田有地,等日后达到一定的规模咱们就专门在家中当地主,再也不用上山奔波多好啊,现在才五十亩还不够,怎么也要一百亩地才能悠哉地当地主呢。”
“我和你爹又没儿子,等你嫁出去,家里那些田地不还是没人继承,到时候都要变卖换算成钱给你带走!”
姜娴没好气道:“那我找个女婿上门不就好了,就非要把我嫁出去,好你让和我爹享受二人世界是吧?”
“你这孩子,又浑说什么!”钱氏心里嘀咕,乔家一个读书人,还有功名在身的哪里愿意入赘啊!
“嘻嘻,娘,你就听我的,明早给我拿五十两银子置办田地,保管没错!”姜娴咧嘴嘿嘿一笑,钱氏也是拿她没办法,便由着姜娴了。
不过事实证明女儿当家,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不像是丈夫当家的时候,家里清苦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一次荤腥,哪有现在的日子舒坦。
“嗯,好,明早你出门喊我一声!”
姜娴跑了一天身体有些累了,冲着教糖糖一身劲的姜顺德好喊道:“爹,我饿啦!”
“欸,我这就做饭!”姜顺德答应一声,将糖糖交给钱氏赶紧钻进厨房开始烧晚饭。
……
王氏送着堂姑婆回家以后,才回了环溪村。
一进院子瞧见两个儿媳妇谁也不让谁的样子就烦,她抬手锤了锤腿,直接往老两口住的房里一钻,竟谁也没搭理。
这倒是让小王氏和赵氏因为好奇休战。
“咱娘一大早出门干啥去了?怎么回来无精打采的?”
“不知道啊,大早上包了一块红缎子还有一斤白糖出了门,不会是给三郎提亲去了吧?”
小王氏一脸狐疑地点头:“有可能,没准就是昨天那姑娘。”
赵氏满脸好奇地看向小王氏:“大嫂你说咱娘这次能给三郎媳妇家多少聘礼?”
小王氏是给了五两银子的聘礼,还给打了一根银镯子,王家陪嫁过来一套婚床和柜子以及梳妆桌和六床棉被。
因为赵氏是乔熹回家闹着非要娶的,王氏没办法只能提高了聘礼,十两银子和一根银镯子,还给赵氏买了一身现成的嫁衣,这可把小王氏气坏了,娶回赵氏那一阵子天天阴阳怪气,最后王氏为了息事宁人只得私下带着王氏去买了一身成衣,又补了二两银子的私房钱,小王氏这才消停。
一听给三郎家的聘礼,小王氏撇了撇嘴:“估摸着也就能给十两银子吧?咱家不是刚分家么,家底就那么多,爹娘估计也没钱给更多的彩礼了!”
赵氏嘟哝一句:“那三弟媳妇进门也是舒服的,不用伺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还能白得这么一座五间屋子的大瓦房,到时候爹娘还能挣钱贴补他们!
哪像是咱们一进门就要受婆婆磋磨立规矩,天天洗全家人的衣服,起草做饭喂猪喂鸡,还要下地干活,如今分家了还要自己出力盖房子,什么活都变成自己的活,连公婆的帮衬都没了。
逢年过节咱还得给爹娘年礼,爹娘跟着三郎过,那年礼什么的岂不是自然而然落到三房头上?要说起来啊,还是三弟媳妇有好福气啊!”
小王氏一听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顿时心里不平衡起来:“凭啥她一进门就不用做新媳妇该做的事啊?还有这房子是给爹娘的,又不是给三郎夫妻俩,老二家的,你说要不我们这样……”
说着小王氏凑上前贴在赵氏耳朵边小声嘀咕。
赵氏闻言瞳孔倏地放大:“这样不好吧?”
“有啥不好的,咱就这么干!”小王氏一口反驳,满脸的坚定。
主要小王氏现在手头没钱,实在是盖不起新的砖瓦房子,要盖个黄土坯子的茅草房倒是容易,可小王氏住久了砖瓦房还真不愿意住满屋子都是泥灰,刮风下雨都要担惊受怕的茅草屋。
“啊?要是被爹娘知道……”赵氏满脸胆怯。
小王氏才不管不顾,道:“搞黄了这门婚事,咱们两家就能在这多住一段时日,你现在有钱出去选宅地基盖房子吗?”
赵氏立即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小王氏感慨一句:“那不就得了,只有搅黄了三郎的婚事,咱们才能够一直在这里住着,否则爹娘一定会拿这五间砖瓦房说事,给脸上贴金你信不信?到时候爹娘为了给三郎筹备婚事,肯定催着咱们赶紧盖新房搬走,省得叫三弟媳一进门就发觉自己受骗了。”
小王氏自认为十分了解自己的婆婆,毕竟她和王氏同出一宗,王氏不仅是她婆婆还是堂姑呢!
赵氏一脸胆怯像是不敢这么做,王氏看得气不打一处来:“赵春桃,我告诉你,你要现在不和我统一战线,到时候被赶出家门另盖新房去,我可不刚你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