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20章一家子都没安好心呐!(第1/2页)
赵氏赶紧答应:“大嫂,我都听你的,你说咋办我就咋做,你别生气啦!”
小王氏微眯眼眸,满脸的算计。
“那你先等我消息,等打听好了娘看上谁家姑娘了,咱们就背着娘去那户人家说出三郎的实情,我就不信好人家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姑娘跳霉坑!”
“都听大嫂的!”赵氏嗫喏一句,心里放心不少。
只要大嫂出马,没有她搅和不了的好事。
那她和二郎就能多争取点时间攒银子了。
而且腹中这个孩子已经满三个月了,再过七个月就要落地,赵氏还是想在老房子里生下孩子,让婆婆照顾一下孩子,不然自己可就一点婆婆的光都沾不到,大嫂家的铁蛋婆婆可是带大到如今,她作为二儿媳妇,不求多,只求婆婆能帮她带着孩子到三岁就成。
三年的时间她主内,二郎主外,怎么着都能把新房子盖起来了!
小王氏浑然不觉自己已经被赵氏当枪使,调整好情绪就往王氏的屋子里钻,打听一下王氏是不是为了昨天那个姑娘给三郎提亲去了?
赵氏突然小腹有些不舒服,赶忙回屋躺着去了。
……
桃源村,姜家。
姜顺德正在厨房里面做饭,趁着钱氏在屋子里带孩子,他冲着院子里正在刮皮毛的姜娴吹了一下口哨。
“闺女,来一下!”
姜娴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厨房里狐疑地盯着鬼鬼祟祟的老爹。
“咋啦?爹?搞这么神神秘秘的是要宣布我其实是流落在外的公主吗?”
姜顺德没好气白了她一眼:“你一天天嘴里冒出的都是啥话,我是要告诉你,今天有个媒婆带着人登门了,说是啥乔童生的娘,你昨天找人家办事了?”
“嗯?”姜娴忽然想到王氏那一双殷切又热情的眼神,心想不是吧?动作这么快?
她刚被乔荀拒绝,他娘登门求亲。
哈哈哈!
真是天助我也!
死书呆子竟然敢拒绝他,这下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你怎么推辞?
姜顺德压低了嗓音说:“你娘那意思叫我先去打听,然后看合适的话,腊月初九咱们两家一块假装置办年货偶遇,到时候让你和那个乔童生见面了解一番,要是看对眼就细谈这一桩婚事,要是不愿意那就当没发生过这回事,你咋看啊?”
姜娴嗅着厨房里的香味,顺着味道走到灶台边上抬手掀起锅盖。
“呦,红烧鲤鱼炖豆腐,这哪来的大鲤鱼?”
姜顺德赶紧去灶下添了一把柴火,得意说道:“你爹我下午去大河那边钓地,咋样?厉害吧?”
这大冬天的河都快上冻了上哪钓鱼去?
十有**是姜顺德的棋友何老汉给的,不过姜娴也不揭穿他,点头夸赞:“厉害!”
姜顺德忽然反应过来,又将话题拐回来:“不过你咋看这门婚事啊?这乔家听见爹夸你的那些话,屁股都不带挪一下的,换做别的媒婆早就告辞了,我觉得还不错,可以了解一下,不过你娘怕你不愿意叫我先瞒着你。”
“对了,你见过他,你觉得人咋样啊?”姜顺德戳叽姜娴胳膊一下。
姜娴这才回过神,想到乔荀那人,以及那独特的命格气运。
“嗯,人不错,就是可能近期有点倒霉!”
姜顺德瞪大个眼睛不是很理解:“有点倒霉?啥意思?”
“说是十三岁就考上童生,然后自那以后每次考院试就倒霉出事,耽搁了考试,这不连续六年间出事倒霉,他们村的人就传言说他文曲星的命格到头了,这辈子都没出头之日了!”
“他奶奶的!亏得我今天还觉得那个老姐姐好,合着自己儿子是个倒霉鬼,想要娶儿媳妇冲喜啊?我说咋一点也不介意你呢!”姜顺德嗓门微微拔高几分,下意识地用力摔了一下手中的火钳子。
姜娴额头瞬间布满黑线:“爹,你这话啥意思啊?你闺女我有那么差劲吗?”
姜顺德立即堆着笑脸露出一口大牙:“没有没有,我闺女当然是世间最好的女儿了,就是……就是跟寻常人家的娇闺女不太一样么,爹没说你不好的意思哈……”
“行了,爹你别说了,简直是越描越黑!”姜娴披着古代人的皮子,灵魂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可她思想再如何超前脱俗,都无法摆脱现在这个时代应有的命运。
因为到年纪不成婚真犯法啊!
以她一个人的力量还抗衡不了一整个朝代的洪流。
姜娴原先想着自己才十八岁,还有七八年的时间考虑成婚的事情,但是现在情况紧急,她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考虑婚配对象。
正好她看中了乔荀是个文弱书生又讲理,还拎得清长得也如何她的审美,不论是嫁过去做真夫妻还是假夫妻,姜娴觉得自己能拿捏住乔荀。
而且她还有糖糖这个天命福宝能压制住乔荀的霉气,奈何那书呆子跟没听懂一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
两世为人,她哪有这么尴尬的时候!
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乔家那边找媒婆登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0章一家子都没安好心呐!(第2/2页)
在她眼里乔荀倒霉点没事,自己有福宝,还有观人气运避灾祸的本领,再不济力大无穷的本领也能解决一切麻烦,简直就是buff叠满!
嫁给乔荀总比嫁给那些胸无点墨一天到晚摆着个大男子主义的歪瓜裂枣强!
若是乔荀能入赘那就再好不过了!
姜娴忽然想到,乔家大嫂二嫂不是不想供着乔荀读书,闹着分家么?
那回头可以介绍乔荀入赘来姜家啊,反正姜家没儿子,家产日后也是要留给她和糖糖的,不涉及家产纷争。
那样的话,糖糖也就不用追着问她阿爹的事了!
越想,姜娴越觉得这门婚事靠谱。
否则以自己自身的情况和家境来看,想要找一个知根知底又能和谐相处的男子,真的不太好找,要不就得等到被官府抓去强行婚配,实在婚配不了再判刑流放。
姜顺德见闺女突然陷入沉思,小眼珠子转来转去,侄女莫若父,姜顺德试探着问道:“是不是越想越觉得这门婚事靠谱?”
姜娴肚子忽然有些饿了,从筷篓里抽出一双筷子拿水涮涮,掀开锅盖夹起一块鱼肉吃着鲜香软嫩适口,就是一不注意烫的直点头:“嗯嗯,行了,这个鱼火候刚刚好,不用再烧了!”
“去去,问你个话真费劲,别耽搁老爹做饭!”姜顺德直接推开姜娴,懒得再问。
不过闺女这回愿意松口,答应相看的话,那他明儿就去打听乔荀的事,等腊月初九看这婚事能不能成,要是真能成的话,可真算是了了姜顺德和钱氏心头的一桩大事。
……
环溪村,乔家。
王氏躺在房间里的炕上,两条腿都快断了一样。
不怪她进门无精打采,实在是走太多路了,从环溪村走了十几里地去找堂姑王媒婆,再走去桃源村姜家,又送着王媒婆回家一路上说尽好话,拜托她能将这个亲事说成,再独自走回家。
这一圈走了三四个时辰,能不累吗?
但好在姜家那边没有拒绝,也答应了让两个孩子自己相看一番,王氏心中甚慰。
听到门口传来动静,是当家的带着老大老二犁地回来了。
虽说如今已经分家了,老两口除了菜园地和山脚地,其余的地已经分给老大老二家,可乔老头是个闲不住的,亲自带着儿子下地划分好区域,又帮着他们为开春的春耕做准备。
王氏赶紧爬起身走出去,瞧见进屋的老伴,赶忙跟他分享这个好消息。
“老头子,三郎的婚事有着落了!”
乔大山干一天活累得很,忽然听见媳妇这平地一声雷,瞬间来了劲头,一双眼睛瞪得如铜铃:“真的?说的哪家的丫头?三郎他答应了?女方家那边也不介意三郎这两年的倒霉劲?”
王氏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自家老头子。
“你这叫啥话,外头人说三郎倒霉,你这个当亲爹的你咋这么说咱儿子,那具体出啥事你不知道嘛,要我说都是城里那帮人眼红嫉妒陷害咱儿子,全是人为,哪里是倒霉劲惹的!”
乔大山嘿嘿笑着露出一口大黄牙:“是,是,我不该这么说咱儿子,你快跟我说说是谁家闺女愿意嫁给咱家三郎啊?”
王氏脸上露出开心的笑,指了指河对面的方向:“环溪村姜猎户家的闺女,叫姜娴,名字好听吧?”
乔大山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犹如见鬼了一样喊道:“啥子?你给咱家三郎找个女猎户啊你?你知不知道桃源村姜家的母老虎威名在外啊?”
王氏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孩他爹,你认识对面姜家的闺女啊?”
“我不认识,但是我听说过。”
乔大山什么人,十里八乡的传闻他都爱瞎打听,就没他不知道的事。
一开始是因为自己不受爹娘疼宠,周围人也都关注着大哥小弟,后来有了个会读书的儿子,乔大山才被乔家二老重视,被村里人敬重,各种夸赞的美言层出不穷,说来说去都是他乔大山有本事生了个文曲星降世的儿子。
从那以后,乔大山就格外注意外头的传言,久而久之这十里八乡有啥风吹草动他都是第一个听到的人。
平日里传言都是东家长西家短,唯独这桃源村出了个力大无穷的女猎户母老虎姜娴叫乔大山牢牢记住了,因为是桃源村唯一的女猎户,听说女猎户身高一尺八,脸大得跟圆盘似的,大眼睛大嘴巴,呼气如牛喘。
只要这个女猎户一上山,她吼一嗓子,这些野物都被她吓得乖乖跳陷坑里等着她活捉,如今十八岁根本没有媒婆登门敢提亲,愁坏了家中的爹娘。
听王氏一说是桃源村姜家猎户的女儿,那就没得跑。
因为整个桃源村就一个猎户姓姜,女儿叫姜娴,肯定和他听闻的是同一个人。
乔大山跟王氏夸大其词地说了自己听到的传闻,说完立即摆手摇头,一脸抗拒地否定这门婚事。
“不行不行,这桩婚事我不同意!”乔大山说完,还有些埋怨王氏私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