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三十八章 销售罐头(新年快乐)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第三十八章 销售罐头(新年快乐)

簡繁轉換
作者:醉倒不得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15 14:44:00 来源:源1

凌一农从外地回来了,带回来不少的订单,一下子解决了当地的蘑菇销售问题。不过他因为不想让村民受到损失,直接把收购价格定在两块钱。

很多村民知道这个价格之后,放弃了卖给赵舒城的打算,反而都是卖给凌一农,让他帮助卖菇。

赵舒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明白凌教授肯定自己贴钱了。因为他知道很多地方的销售情况,这双孢菇现在市场价格虽然是三块多钱,但是从金滩村运往其他城市,单单是运费成本要多少,如果中间商有利润,那么收购价格最高不能超过一块六。

水花觉得自己厂子的蘑菇收购现在遇到问题,说道:“永富,咱们厂子的收购价格是不是要跟着提高啊?”

“人家凌教授带回来的订单,单价据说都要两块二,就算是收菇农的都是两块。”

赵舒城笑了笑,说道:“咱们不能提高价格,这个价钱咱们要是提价的话,就是扰乱市场行情了。”

“凌教授这次可是赔大了,两块钱,他自己一斤就要贴上四毛钱,他能收购多少呢?再说了,大家都卖给凌教授的话,他自己肯定支撑不了多久的。现在双孢菇的一级菇价格在一块五左右才是最合适的,再多说不定赔的更多。”

水花听到这顿时着急了,问道:“那咋办?凌教授真的往里面贴钱了?”

在她看来,凌教授是个大好人,是来帮着村民致富的能人,不想让对方受到伤害,尤其是需要赔上一大笔钱。

“毫无疑问的,我之所以制定一块五的价格,就是因为这个价格是比较合适的。这个价格的情况下,不管是菇农还是收购的中间商,他们都不会因为价格问题出现亏本的情况。尤其是中间商,他们才是销售蘑菇的主力。只有让他们有利润,才能卖出更多的蘑菇。”

“现在凌教授把价格顶在两块钱,虽然看上去对村民很好,但是他自己能补贴到什么时候呢?你要知道他手上的都是外地的订单,各种运输费用到底有多高,凌教授贴钱肯定能赔本了,只是看他能支撑多长时间罢了。”

“可是那些中间商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他们也不会贴钱收菇售卖,到时候肯定跟凌教授产生矛盾。其次,如果他们因为觉得收菇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以后就没有人来村里收菇了,那么以后难道只能指望着凌教授帮着卖菇嘛?”

水花听到这里更着急了,说道:“永富,你一定要想想办法,咱们不能让凌教授一直往里面贴钱啊。”

赵舒城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说道:“我能有啥办法?这个还要凌教授自己想办法才行,其实只要他把价格降下来,不说降到一块五,哪怕是一块六也行。但是我们能这样说吗?村里人到时候咋看我们,是不是觉得我们为富不仁?这种事情只能等着凌教授坚持不住,他才会说,到时候咱们才能说话。”

“现在咱们说啥都会让人以为咱们是在压价,只能等到以后真相大白才行。谎言最终都会被拆穿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凌教授是一个聪明人,他肯定想得到这些,不用我们去提醒他的。”

赵舒城没有再关注这个事情,现在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蘑菇加工厂里面。现在蘑菇的罐头已经开始进入生产程序,产量在逐步提升。

接下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蘑菇罐头销售的事情,不过这个自己现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看看能不能去参加展销会,推销自己的蘑菇了。

赵舒城到了展销会,罐头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从宁夏运输到码头,之后出口的话,价格根本卖不上去,算下来是生产一罐就赔上两毛钱。

赵舒城肯定不能做这样的赔本生意,只能想办法找到其他的销售渠道。他想到了自己家门口的铁路,这是通往边疆的,可以卖到俄罗斯跟中亚等国家,甚至可以从俄罗斯卖到欧洲。

可惜自己现在没有俄罗斯方面的销售渠道,自己去推销的话,肯定麻烦的很。

赵舒城想到联系中间商的事情,不过宁夏商人很少有参与外贸的,反而是胡建跟温州的商人经常跑外贸。

“陈县令,我是安永富,金滩村的安永富,我现在蘑菇罐头销售遇到一些问题,你朋友多,我想问问你有没有在俄罗斯做外贸生意的?”

“有啊,我有专门做对俄贸易的朋友,你想要卖什么呢?”

“是这样,之前我建设的蘑菇加工厂开始运行起来了。有双孢菇罐头、双孢菇香肠、双孢菇酱料、蘑菇干等等,现在想做外贸生意呢。”赵舒城开始在电话里说起自己的打算,想让他介绍一个做外贸的朋友。

“哦这样啊,你的这个想法很好。我们胡建的双孢菇也是做成罐头出口的,不够大部分都是出口的美利坚。我问一下我的朋友,如果没有问题,我跟你说一下啊,让他去联系你。”

十分钟之后,陈金山才给赵舒城打来电话,说道:“我问了我的朋友了,俄罗斯人很喜欢吃蘑菇的,有蘑菇汤、香焗蘑菇等菜品,超市里面也有很多蘑菇罐头。”

“我问过罐头销售的问题,之前我们国家就有人售卖过,不过大部分都是从东北那边过去的。你刚才也说了,可以运到边疆,然后去往中亚甚至俄罗斯,这样算下来运费比从东北走便宜很多啊。”

“我的朋友也说了,他会抽时间去看看你的加工厂,只要你生产出来的罐头和酱料符合标准,销路问题他来解决。”

“另外,我觉得你可以看看周边的商人,我记得很多你的配套工厂老板是胡建人,你没有问问他们吗?”

赵舒城听到这里才想起来,自己的罐头厂配套工厂的老板也是胡建人,不过他们的工厂现在还没有完工,恐怕老板现在根本就不在宁夏这边。

“陈县令,他们的工厂还没有完工呢,我还以为他们这些老板都不在宁夏,这样,我也问问他们的情况,如果能多个销路的话,这样更稳妥一点。”

没过几天的时间,胡建那边的人就过来考察,他们一开始以为赵舒城这边生产的只有罐头,但是看到蘑菇肠和蘑菇酱料的时候,仿佛发现了新的商机。

这种加工的方式很普遍,但是真正做这个生意的人很少,他们也很少看到有售卖蘑菇酱料和蘑菇肠的。

这些商人都是走南闯北很多年的,所以知道这种新产品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市场,但是一旦真的开发出来,拿就是挣得盆满钵满。

当然最让他们放心的反而是凌一农,他们知道只要凌一农在这里面,那么蘑菇生产==质量就没有问题,加上有陈金山做保。他们还是很放心的。

“我们之前就有把蘑菇产品大规模出口到俄罗斯跟中亚东欧的计划,不过之前都是从东北那边走,路途远,运费高,不是很划算,利润很低的。”

“不过现在好了,你们这里有通往边境的铁路,而且县里就有车站,到时候只要生产出来运到火车上,直接就可以从边疆进入中亚,运输成本低了很多。”

他们盘算了一下,现在自己建厂生产的话,耗时耗力不说,今年自己做肯定来不及了。赵舒城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商标,今年打开销路之后,他们要是自己办厂的话,效益也不会很高。

他们最终觉得还是拿下赵舒城的产品销售权的好,这样虽然不能说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外地的销售价格掌握在自己手里,也能有很大的利润。

就这样罐头销售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开足马力生产罐头等蘑菇制品。

赵舒城为了能让机器不会浪费,直接启动三班倒,不停的招收周围的村民来工厂打工,开出的工资都是五六百元,甚至高的能达到六七百,比出去打工都要挣得多。

村里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很激动,有的人家觉得种蘑菇虽然也挣钱,但是这钱挣得太累了,所以选择去工厂打工。尤其是一些小年轻,他们忍受不了每天在大棚里面的日子,反而觉得打工更好一些。

“你去不去加工厂打工?”

“我不去,我还要种蘑菇呢。”

“种啥蘑菇啊,去工厂打工,一个月能挣到六七百呢,比种蘑菇挣钱的多。”

“你算差了,蘑菇种好了,比打工还要挣钱。”

“你是不是傻了?咋能比打工还要挣钱呢?”

“你听我跟你算啊,一茬股四百斤,要是都是一级菇的话,就是六百元,一个月可以有十次收获,一共就是六千元。种一次可以收货两个月,一年可以中两次,算下来一个月能收入一千块,比打工挣得还多。”

“那你也说了这是最好情况,万一出点啥事不就到不了,还是打工稳定一些。”

“不是这样算的,额都计划好了,如果这蘑菇真的能种好,我就跟永富一样建一个更大的棚子,这样一茬就能出菇几千斤,这样挣钱躲了把?”

虽然这样的村名都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满足庭院经济,没有多少人想要跟赵舒城一样建大棚多种蘑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