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三十九章 植树造林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第三十九章 植树造林

簡繁轉換
作者:醉倒不得了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15 14:44:00 来源:源1

这一天凌一农跟赵舒城碰面了,他有些尴尬的看着赵舒城。因为他贴钱给菇农收菇,现在市场价格还是有些混乱。今天更是因为他跟收菇的贩子竞争,直接让人打了一顿。

村民都觉得钱拿到手才安心,所以大部分人选择把蘑菇卖给加工厂,不是存到凌一农的仓库里面。赵舒城这才这么久没有跟凌一农当面说,要不然早就去找凌一农了。

“凌教授,你还准备按照两块钱收菇吗?这个价格你要贴上多少钱,你自己计算过吗?”

“你都知道了?”凌一农苦笑了一下,看着面前的赵舒城。

“我当然知道了,我既然准备做蘑菇的深加工,肯定要了解蘑菇市场行情,还有各种运费什么的问题,只有把价格定在大家都能接受的价位,我的工厂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双孢菇,菇农才愿意继续种蘑菇,收购商也才愿意到村里收菇,卖给我。”

“你现在自己贴钱收菇,还是两块钱一斤。这样的价格让很多中间商根本没哟利润,还要往里面贴钱。也就是因为现在双孢菇大丰收,你自己的冷库存放不了太多的双孢菇,他们才没有跟你计较。”

凌一农义愤填膺的说道:“我就是看不惯他们这样,明明市场上面可以卖到一块五到两块之间,他们为什么给的收购价格还不到一块钱?这样的价格对于菇农来说有点太低了,不是往死里剥削人吗?一斤八毛啊,这是什么概念?菇农平白的损失了几十块钱,甚至几百块钱啊。”

赵舒城没有拦着凌一农的吐槽,不过他也不认同凌一农的观点。赵舒城这边收菇价格一直都是在一块五,为啥没有人直接送到这里,反而在村子里八毛钱直接卖了?还不是觉得早点卖了早点心安。再有就是很多菇农的水平不行,他们的蘑菇大部分都是二级三级的,收购价格也在一块钱左右。

“凌教授,你说你也是个大知识分子,还要跟人打架。你这样真的好吗?再说了,这个双孢菇肯定要遵循最基本的市场规律吧?”

“你自己贴钱收菇,你不能让所有人都这样做吧?你要是真的觉得想让村民不受到损失,你可以计算一下你订单的受益跟成本,你自己不挣钱不赔钱的情况下,这个价格是多少。”

“到时候你可以联系物价局,把收菇的价格划定一个物价范围,比你这样跟他们对着干要好的多。其次,你也不能让中间商没有利润,没有这些商人,只靠你自己,你能卖出这么多蘑菇吗?因为你不可能一直管着销售的事情,最终肯定有其他的商人来收菇。”

凌一农不服气的说道:“我怎么做不到?我这次弄到的订单就可以把所有蘑菇全都消化掉。”

赵舒城看着他,一言不发。凌一农反而有些发毛,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你这次的订单能把蘑菇消化掉,但是你能一直贴钱补贴吗?还有,你这次的订单只能解决现在大棚蘑菇的问题,但是很多两个月之前建大棚的人,他们的蘑菇也要出来了,你还能解决吗?甚至一个月内建大棚的人,他们一个多月之后也会出菇,那么销售你也能解决?”

“您有没有算过,现在你一共修建多少大棚,等到一个月之后,出菇的产量是多少?”

“哎呀,你放心吧。这次打架也不是没有收获的。吴主任已经说了,不会让我出问题的,到时候卖菇之后会给我补偿的。”

凌一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再说了,我也是只有这一次,以后肯定按照市场规律来。不过价格肯定要在一块五左右,不然我还是要出手的。再说了,你不是开始动工加工蘑菇了,多少产量都不是问题才对。”

“不过有一点我是真的没想到,你居然想到烘干蘑菇的事情。这样就算是村民的蘑菇卖不出去,也能加工成蘑菇干。可以更长时间的保存,再也不用担心三两天就要臭了。”

赵舒城对此没有自豪,反而觉得这是应该的事情,不过没有第一时间公布这个办法,就是不想村民再盲目扩大养殖,至少也要明白养菇也是有风险的。

“凌教授,我这次来找你,不是说蘑菇的事情。你还记得你来俄们这边是干什么的吗?”

“当然是来推广蘑菇种植的啊。”

凌一农没有明白赵舒城什么意思,瞪着眼睛看着赵舒城,不明白为什么这样问。

“只有推广蘑菇种植吗?”

“额,你要这样说的话,还真有一个,那就是治理风沙,之前有点成果,就是菌草了。”

赵舒城看着对方,说道:“对了,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推广蘑菇虽然能帮助村里人挣钱,但是如果不改善这里的环境,环境继续恶化下去,我们在这里活不下去,只能继续往别的地方迁移。”

“之前我跟你也谈过治沙的问题,不过当时咱们都忙着种蘑菇,就没有深入谈,现在蘑菇的问题走上正轨了,我们啥时候研究问题了。”

凌一农看着赵舒城,问道:“那你有什么想法?”

“凌教授,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你研究的是菌草,之前你也说了,这菌草可以防风固沙。可是这菌草总不能四季常青吧?俄们这个地方除了一些植物之外,在秋冬季节肯定是草木枯黄的。这样的话菌草在冬季的时候,防风固沙的效果能不能保证?”

凌一农不理解的看着赵舒城,不明白他到底啥意思。

“教授,我是这样想的,你治沙肯定不可能只是用菌草,肯定还要配合种树才行。再说了,俄们这里的风沙大,菌草虽然能固沙,但是对于风的效果还是比不上树的效果大。”

“之前我们针对戈壁滩的地区治沙问题,我们采用的是‘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网’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方式虽然种树不多,但是起码能护住俄们村里的农田。”

“可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俄们玉泉营周边就是流动沙漠,如果不能解决这些沙漠的问题,沙尘暴还是继续会有,甚至会慢慢的侵占俄们的农田的。”

“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利用风墙将沙漠流动性控制住,减少沙尘暴的产生,但是如果真的想要一劳永逸,还是要把沙漠固定住,不让它产生沙尘暴。”

治沙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国家针对这个想了很多办法,奋斗了几十年才找到这些方法。赵舒城想到这个事情就觉得自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有底气,有能力制定并且执行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治沙工程?这治沙工程很多时候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要不然其他国家也不会不管沙漠扩大的问题。

华夏治沙70年大致经历了“全民动员、进军沙漠的起步”“国家意志、工程带动的发展”“以外促内、提速增效的推进”三个阶段。启动了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16项投资巨大、影响深远的生态修复工程。

二十一世纪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来进行绿地恢复,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贡献了全球25%的绿色增加量。

凌一农没想到赵舒城对于治沙问题也很有研究,直接说:“没想到你对于治沙也有研究,不过都是很难的事情。我研究治沙很多年了,发现一件事起,那就是沙子他是有生命的。”

水花本来在一边听着,闻言好奇的问道:“沙子还有生命?”

凌一农笑了笑,说道:“这个你就不懂了,沙子这个东西他不断的侵蚀土地,如果说单单是治理一片土地,让它绿化,要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又会被沙子重新侵蚀。”

“治沙就如同在打一场拉锯战,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多么努力,只要你们不能想着沙漠拓展,超过沙子侵蚀的速度,沙子就会重新蔓延过来。如果想真的解决沙漠扩大化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大片大片的治理,然后大片大片的防沙,这样才能阻止沙漠地扩大,甚至让他消失在这片黄土上。”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更好的放风固沙,我不了解你所说的风墙是什么,但是如果仅仅是种树的话,这样根本就行不通。因为沙子是移动的,树林只能降低风速,但是没办法阻止风沙的运动,最终反而因为树苗被风沙侵蚀,最终干旱而死。”

“治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跟很多专家都是研究这个,甚至讨论了很多次,想要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实验过很多方法,包括网格种植的方法,甚至专门的防风固沙的植被,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是用无数的人力物力,跟大自然作斗争,可是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这个治沙的事情不是依靠你一个人能完成的,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但是跟大自然的伟力比起来太渺小了。”

“永富,你有治沙的想法很好,但是这个事情投入的资金不少,依靠你的加工厂的利润,肯定是杯水车薪的事情。我觉得还是依靠朝廷的力量才行,之后整合国家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有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解决沙漠化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