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542章 贴犹太人标签

金钱玩家 第542章 贴犹太人标签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李月如睨了冼耀文一眼,没有说话。

水仙捂嘴轻笑。

张哲宪被种了荷花,佘阿贵的人动的手,原因是没了“偷”的滤镜,张哲宪在李月如心目中的形象直转而下,原来的优点减淡,缺点越放越大,到了,变得一无是处,惟一有用的就是那点事。

只不过,张哲宪也不是一个老实的主,瞒着李月如在外面偷吃,李月如原谅了一次,张哲宪并未悔改,三番五次后,李月如忍无可忍,下了狠手。

冼耀文轻笑一声,“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大街都是,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人也能找八千面首,再找过吧。”

李月如抛出一个媚眼,“我就喜欢冼先生你这样的。”

“好说,我也喜欢李女士你这个年纪的女人。三十六岁,如诗如画,历经风雨更显韵味;三十六岁,是岁月赋予的礼物,散发成熟与自信的芬芳;三十六岁,如盛夏的果实,成熟而饱满。

岁月悠悠,三十六岁的女人,如酒醇厚,每一滴都是故事,三十六载风华,李女士你比时光更温柔。”

冼耀文抓住李月如的柔荑,凑到唇边吻了一口,“月如,今晚我去你那里,记得给我留门。”

李月如一脸娇羞地抽回柔荑,轻啐道:“冼先生,当着何小姐的面,你就敢如此无礼。”

水仙嬉笑道:“李姐姐,不用在意我,你们接着打情骂俏。”

冼耀文闻了闻自己的手心,淡笑道:“莲花的香味,轻盈、优雅,芳香扑鼻。”

李月如先后给了水仙和冼耀文一记白眼,“冼先生,今日元宵,我们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我想早点回去做姜汁汤圆。”

冼耀文转脸看了水仙一眼,“是呀,今天元宵,我打算带水仙回去团圆,李女士你一个人,不如一起去我家。”

闻言,水仙的脸上绽放出迷人的笑容,心情极度舒畅。

李月如看一眼水仙,随即看着冼耀文说道:“方便吗?”

“方便。”

“叨扰了。”

冼耀文端起咖啡杯,“我们晚饭后再聊。”

“好。”

喝了两口咖啡,冼耀文和水仙改变了行程,提前去了瓦林宣传服务。

同一时间,石硖尾,冼家又在摆摊。

冼玉珍和王霞敏两人在一个台子前,台子上摆着码得整整齐齐的筛子,筛子里放着从内到外一圈又一圈的汤圆,糯米粉混合姜泥和的面皮,馅料是桂花、芝麻和红糖。

两人戴着医用手套,给排队的大人一人两双汤圆,小孩子一人三双。

“小妹妹,元宵快乐。”

“阿叔,元宵快乐。”

每一次送上汤圆,两人都会奉上祝福语。

在两人隔壁是周若云的摊子,她充当写信佬,不仅免费写信,且贴信纸、信封和邮票。

“老太太,我念一遍给你听。阿娟,这是抬头。我和小宝在香港一切安好,我在饭馆做工,工钱颇丰,且饭馆包餐,饭餸丰富,小宝在学堂念书……”

周若云隔壁,是冼耀武和钟洁玲的摊子,两人为石硖尾居民解答法律上的问题,钟洁玲单纯解答法律问题,冼耀武兼着传授如何从差馆捞人的知识。

石硖尾有不少人做小贩,而差佬的职责之一就是拉违规的小贩,总有一些头铁又跑不快的会被拉到差馆,保释、拿回摊车都有流程,不熟悉的人真不容易办。

冼耀武将流程,该找谁,台面上要花多少钱,一一告知咨询的人,至于台面下要多少意思,这可不兴说。

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也是秘密,是秘密就不能胡说。

冼耀武两人的隔壁是苏丽珍的摊子,她从塑胶厂搞来一些招工名额,HK咨询又赞助了一些名额,搞一个现场招聘会。

再隔壁还有冼氏诊所的摊子,闲着也是闲着,搞个义诊练练手。

大众安全警卫临时组建了一支拆漏队伍,拉了三车木档子和油毛毡,穿梭于寮屋之间,谁家想拆漏叫住他们即可,一两个洞立马可补,大面积拆漏不行,材料有限,好事不能只被寥寥几家占了。

在一个稍偏僻的位置,有人举着一块伊丽莎白医院的牌子,上面画着箭头,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过去,阚梅琳和两个护士待在一间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等着病人上门。

好女怕缠郎,冼耀武条件不差,加上发扬不要脸的精神,阚梅琳基本没跑了。今天这趟活,她是以伊丽莎白医院代表及冼耀武准姨太太的身份参加。

孙树澄和冼骞芝也来了,前者两边肩膀交叉背负两个大包,后者胸前挂一个小包,腰侧垂一小包,穿梭于寮屋间的小巷,见到小孩子,冼骞芝从小包里抓一把糖给对方,小包分完了,从孙树澄的大包里拿。

“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

“菜头。”

“菜头,过来,姐姐给你糖。”

往往冼骞芝抓一把糖递上,都会从腰侧的小包里抽出一张纸,帮小孩子擦拭垂挂着的清鼻涕,哪怕小孩子与她年纪相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多数时候只是谬论,穷人的孩子只是早吃苦,早早掌握粗糙的保持活着的技能,盐碱地里不容易长出玫瑰,尿尿和泥玩的小孩子擦不干净两条清鼻涕。

冼骞芝在前,孙树澄跟在后,时刻关注前面的“小大人”有模有样地同小孩子交流,心中猜想是她妈妈教得好,还是受到后爸的影响。

她自己九岁时生活在孙家钱财丰沛营造的世界里,她知道这个世界有贫穷,但仿佛离她非常遥远,她所接触的人最差亦是小康。

应该是受到后爸的影响,冼耀文那人不容易看透,享受奢华时从容如出身华族的贵公子,可他明明是刚放下裤管不久的泥腿子。

谜一般的人!

深水埗码头。

陆雁苏凭栏而立,望着甘甜果行的水果艇被两艘艇围攻,卖水果的疍家女被一桨打进海里,艇上的柚子被几支鱼叉蹂躏,黄色的皮肤被戳破,白心流出无色的汁水。

她无动于衷,不说救人,嘴里哼起著名歌星方静音刚发行几天的歌曲。

“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呀,迎着风儿随浪逐彩霞;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呀,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呀,随着歌儿划向梦里的他;嘴儿轻轻唱呀不说话呀,水乡温柔像那梦里的画。”

歌唱过半,她转脸问边上手指上戴着鸽子蛋大小金戒指的男人,“八两金,这是第几条?”

“陆经理,第七条。”

“今天元宵,我先回家,你盯着,明天告诉我几条艇遭殃。”

“是。”

陆雁苏从包里取出烟,点上,轻吸一口,看着疍家女娴熟地划着水游往岸边,她略有一点失望。

“如果淹死一两个就好了,容易做文章。”

甘甜果行异军突起,还是等来了水果栏东莞佬的反击,只是选在今天动手,下作了点,真不讲究。

待疍家女的手攀在埠头,陆雁苏转身离去,留下一缕青烟。

五点左右,冼耀文带着水仙和李月如回到欧思礼路999号,让蔡金满招待李月如,他带着水仙前往欧思礼坡。

在欧思礼坡坐落着一座圣诺犹太教堂,由犹太富商马纳塞·梅耶于1905年建造。

英籍外科医生托马斯·欧思礼是新加坡早期的欧洲种植园园主之一,尤其钟情于种植豆蔻。

1837年,欧思礼向东印度公司购买了173英亩未清理的丛林土地,将其开辟成最优质的豆蔻园之一。这个园区的划定范围包含了乌节路、格兰芝路、利安尼山路、里峇峇利路和登路。

1855年至1856年期间,豆蔻园遭受病害,重挫欧思礼的种植事业,他不得不卖掉园地,带着妻小回英国。

欧思礼路区域被马纳塞·梅耶买下,并将该区重新发展成以独立式洋房为主的住宅区。

战前的欧思礼路是欧洲中产阶级聚集区,其中不乏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地区的犹太人。

1819年新加坡开埠后,涌入很多外来移民进来讨生活、经商发财,除了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外,还有来自英国、中东的伊朗人,来自巴格达地区的塞法迪犹太人,来自欧洲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以及黑人等等。

新加坡的发展和繁荣,犹太族群也贡献了一份力量,并孕育了不少成功人士,一生未婚且已逝世的富商约瑟夫·伊莱雅士,同样已逝世的马纳塞·梅耶,以及对政治的兴趣已显露出来的律师大卫·马歇尔。

在新加坡的犹太人普遍比较富有,但当下已无犹太巨富,新加坡的富豪界浮在明面的富豪皆为华人,富到流油的英国佬早些年已是潜龙在渊。

新加坡共有犹太人不足1000之数,却人均雇佣着不下于50个雇工,且掌握着市区不少物业,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步行在欧思礼路上,冼耀文摘掉左袖的镰刀形袖扣,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六芒星袖扣换上,与右袖形成一对。

将公文包交给水仙,从包里取出“塔利特”披肩和一顶黑色的小圆帽“基帕”。

将基帕扣在头上,用一个发扣扣住,塔利特绕颈一圈,垂挂在胸前。

有一个说法,规则是给没有能力打破规则的人设立,有能力的人可以无视规则。

上一世,冼耀文的母亲是犹太人这一点需要打个问号,往上追溯,她老人家祖上不知道混了多少血统,但她出身于一个不错的家族,她说自己是犹太人,她就是犹太人。

这一世,她母亲既不是犹太人,也没有入犹太教,按道理他到了哪里都不算犹太人,但他需要自己是犹太人,所以他就是犹太人。

只需能力足够大,可以不讲道理,无视规则。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他冼耀文奶妈的孩子,因为同啜过一个奶头,会叫他一声哥,且恨不得他是亲哥。

姓房的名人说自己是房玄龄的后代,房玄龄的后人连连点头,对对对;名人再出一笔钱修缮祠堂,族长手一指,你是嫡系长房那一支的;名人大手一挥,带几个同宗出去发财,房氏拥趸齐声呐喊,“房哥想睡哪个妞,我们去绑来。”

冼耀文是不是犹太人,关键在于他给不给别人台阶,去犹太教堂晃一晃,就是他要给出的台阶。

便宜老爹是犹太人,信奉犹太教,他就是犹太人,不合理存疑的部分,自然会有人帮他夯实。

行头装扮好后,冼耀文两人路过了38号和40号,两栋洋房建筑风格极其相似,是一对双子屋,由荷兰商人赫尔曼·韦尔鲁普委托建筑事务所“LermitandWesterhout”兴建。

两栋洋房分别以希腊神话主神宙斯双生子“卡斯托尔”和“波卢克斯”命名,韦尔鲁普当年将双子屋出售给一名犹太女人提拉·弗兰克尔。

蔡家曾经租住在38号,如果不是冼耀文出资兴建了998号,38号会成为蔡光耀的结婚新居,并赋予这栋洋房非凡的意义。

瞥上一眼,冼耀文打算出资购入双子星,既为了注定消逝的非凡意义,也为了结识提拉·弗兰克尔老太太,据他丈母娘李认娘所言,这位老太太的房本可以凑出两副麻将且有富裕。

有了他的资金和物业扶持,他丈母娘深耕银会和房屋出租、寄宿公寓,在三个领域都成为响当当的人物,每个月给完蔡金满,自己还能剩下三两千,妥妥地富婆一枚。

要知道当下一般新加坡人一口气拿出一百元都相当费劲,一分钱一个的鸡蛋还有机会买到,贵的不过一分五,而且不出意外,三十年后的新加坡,百元依然可以算是大钞。

蔡金满也是小富婆,新加坡物业的租金都落入她之手,他只知道数字,钱从未经他之手。

他这个毛脚女婿的姿态已经摆得极好,仅仅缺乏时间的检验,过上一两年,他贴给蔡家人看的标签应该是粘得牢不可揭,下一步该从细枝末梢转移到主杆上,捧蔡光耀扶摇上青天。(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