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551章 上海摸底

金钱玩家 第551章 上海摸底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菜上桌后,重映了火车站画面的苏丽珍问董初宁,“初宁,你说陈秋收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说不好,但讲官话没有口音,不是在本地长大的。”

“哦,南下干部。”

苏丽珍嘀咕一声,肯定了陈秋收和林南湖两人都是南下干部,将这点记住,晚些时候要补充进交给先生的报告里。

在利口福品尝了美食,苏丽珍就近去了一间大押,花了85万买了一件死当,一台徕卡ⅢC型照相机,如无意外,应该是当年从小鬼子手里缴获的战利品。

去“报红”茶楼惠如楼打卡的路上,她买了几个胶卷,在惠如楼喝了一杯茶,各买了一提嫁女饼和老婆饼,备着路上吃。

出了惠如楼,她拍了几张风景照,又选了几个点,让董初宁帮她拍几张艺术照,摆得Pose既有摹仿林徽因,也有模仿宋美龄。

她对明星报红不感冒,碧玉年华时想过成为才女,也想过当大英雄的女人,年长一点发现她喜欢的并不是大英雄的表象,而是大英雄手里的权力,林徽因和宋美龄正是她想成为的两个模板。

靠自己成为前者已是不可能,不知靠先生能不能成为后者。

或许有希望。

先生好像不仅仅想当个简单的商人,或者不是想当个商人那么简单。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呸呸呸,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冼季,苏娥姁,嘻嘻……”

晚上,苏丽珍入住爱群大酒店,并在酒店附属的服装店购买了冬装以及一干旅途所需的用品。

况且况且况且……

翌日上午,登上10次特快列车,展开理论上最快42.6小时抵达上海的旅行。

呜呜呜~喀嚓,轰隆隆,哐当。

当火车停靠在上海站站台,实际和理论相差不大,共耗时不到42 6小时,从车里走出来,天刚蒙蒙亮,枯树、黄草蒙着一层淡薄的霜。

哈一口白雾的工夫,来接站的吴鸿安来到苏丽珍身前,试探性地问道:“冼太?”

董初宁回答:“25001。”

吴鸿安稍稍一愣,俄而反应过来,“1072,传销公司吴鸿安。”

董初宁盯着吴鸿安的脖子观察了一会,冲马来功点了点头。马来功会意上前,冲吴鸿安说了声抱歉,随即抓住其手腕,手指搭上脉搏。

吴鸿安懵了,上来就给我把脉,搞啥名堂?

少顷,马来功说道:“细数脉,肾阴液亏虚,找大夫开几副药补一补。”

逼供必刑讯,刑讯必有伤,马来功把脉的功夫半桶水,未必能把出什么病,但对气血亏虚一把一个准,吴鸿安过了刑讯关,但糖衣炮弹关要打问号。

苏丽珍脸上挂起温和的笑容,往前一步,对吴鸿安和颜悦色道:“吴先生,先生让我给你带句话,鸿安啊,胜利电影院一直在放映《思想问题》,抽时间去观影,把自己代入目空一切的美国奴化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周正华,反省自由主义,切莫陷入事务主义,深入学习集体主义。

沐浴在无产阶级的海洋,把自己受到英美资产阶级假民主、典型殖民地思想影响的民主个人主义收一收,从内心深处相信劳动创造世界。”

听了苏丽珍的话,吴鸿安的脑子变成浆糊,这主义那主义听着耳熟,串在一起,他压根听不明白是什么,只好赧然一笑。

见状,苏丽珍脸上的微笑犹如初春的花朵悄然绽放,“先生说了,如果吴先生听不明白前面的话,让我告诉吴先生,羊城刮风了,会一路北上的龙卷风,管好嘴和裤裆,别触霉头。”

大冷天,吴鸿安额头冒出细汗,避重就轻解释道:“冼太,我一直谨小慎微,没有乱说过话。”

苏丽珍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没用过的手帕递给吴鸿安,“自己小心点,擦擦汗,去酒店。”

“好,好。”吴鸿安接过手帕在额头抹了抹,随即做出请的手势,“冼太,这边走。”

吴鸿安将苏丽珍三人的住所安排在扬子饭店,《玫瑰玫瑰我爱你》的诞生地,阮玲玉自杀前在这里陪唐季珊释放了生命的最后光华。

这座饭店大概会在美国扬名,潘迪华和弗兰基·莱恩合作的唱片封面图选了该饭店的建筑造型,并随唱片附赠一本精美的小册子,里面有歌谱,也有杜撰的歌曲背后的故事。

《Rose,Rose,ILoveYou》背后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扬子饭店,而这首歌在美国已经显露出登上流行音乐榜榜首之姿。

为了将潘迪华送进美国流行音乐市场,冼耀文算是吐血大奉送,出钱出力参与唱片制作,却是不要任何收益,只要求弗兰基·莱恩带潘迪华在美国登台。

话说苏丽珍入住后,先美美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叫了客房服务,从饭店西餐厅叫了一个奶牛蛋糕。

前两年不少上海达官贵人离开这里去香港之前,都会选择在扬子饭店设宴告别,而名媛亦都在西餐厅惜别,上海和香港两地的报纸上都有名媛或前名媛感叹“到了香港,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奶油蛋糕”。

苏丽珍看过感叹,既然来了,就试试滋味。

尝了,只是一般好吃,不到夸张的程度,不知道是厨子换了,还是她缺乏那些名媛的心境。

甜了几口,蛋糕放一边,从桌面一沓报纸中取了最上面一份阅读。

来之前,王霞敏有交代,最近为先生圈的内地报纸文章主要关于农产品,让她到了内地可以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去年内地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41.1%,今年的军费开支会更多,就数月时间报上吹出来的风进行分析,军费解决之道十之**会以再苦一苦农民为主,鼓励民族资产阶级捐款为辅。

土改还在轰轰烈烈进行,再苦一苦容易出事,且去年年底为解决财经问题,刚用了两招:一是减少支出和冻结公家现金,二是减购和缓购农产品。

这会增加农民负担绝对不行,可行的办法是让农民手里的农副产品变成钱,增强农民的购买力,鼓励农民购买工业品,然后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剪出一大块财政收入。

冼耀文从中嗅到了土产交流会和物资交流会的味道,也嗅到了美金的味道。

从194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42000,到今年初的22380,冼耀文才疏学浅分析不出升值到这个数字的合理逻辑和公式,只能撇到一边不予理会,单单考虑内地对美元的需求以及罗列对外出口的产品目录。

一翻产品目录,充斥猪鬃、桐油、茶叶、鸡蛋、药材、生猪、生姜、塘鱼等农副产品,工业品如沧海一粟,他冼耀文的需求居然能占到不小的百分比。

农副产品出口以及卖花,目的是外汇,去年十一月底,对私商进口松绑,推行连锁贸易和易货贸易方式,允许私商将进出口所得的外汇购回物资进口,抵销出口结汇。

一进一出之间,直接关联战争需求,也映射到军费开支。

进,冼耀文已经是最大的走私头目,出,他早就沾手,今年是否要大手笔介入内地的农副产品出口,他得等着看剪刀下剪的角度有多斜。

汇率本身已经吃亏,总不能再让他吃剪刀差的亏。

苏丽珍一张张报纸阅读过去,将涉及农产品的文章画个圈,农产品价格快讯从报纸上剪下来。

报纸看完,她出门跑小菜场。

虹口三角地小菜场,她带着相机进去泡了半天,拍照、旁听菜价、问价,

骨碌碌,电话摇起来,要羊城,要宝安,最后只是一声切,姨太太不上西餐厅喝咖啡,往小菜场跑什么。

苏丽珍这一出,不知道破碎了几多网格老太太给自己孙子取名“镇特”的美梦。

拍了几张照片,她去了地政局,旁观他人登记土地房产所有证,捎带咨询自己可否购买市区土地用于盖住宅,得到可以从他人手里购买在地政局办理过户的回复。

买地盖房是冼耀文的吩咐,如果可以,买一大一小两块地皮,盖成一大一小的两间宅子,大的按照武康路洋房的面积来,小的百来平米的平房。

另购置一大一小的房子,大的洋房,小的普通砖瓦民宅。

四间房就是四张RGB颜色对照表,色值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他决策的变化。

离开地政局,苏丽珍的下一站是新华书店,先是对着书架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翻看1949年前发行的老书,专挑封面不那么簇新的翻,大致看一看,记下书名和梗概,并抽出几本放在一边准备买下。

一部陆士谔的《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买了两本,一本带给先生,一本她自己今晚睡前阅读。

翻过老书,再翻1949年后发行的新书。

对新书,她翻看得仔细一些,不仅看梗概,且领悟书中传递的中心思想。

书店一待就是将近三个小时,当苏丽珍走出书店已是华灯初上,她脚步不停前往西药房,探寻消治龙药粉、消发灭定药粉、氯霉素、盘尼西林等药物的供应情况。

如她所想,这些可以用于治伤的消炎类药物果然是抢手货,从柜台上很难买到,柜台下倒是可以买到一些。

在一条阴暗的弄堂里,她花七十万的高价买了两支盘尼西林,看瓶身上的标识,绝对是从先生手里流进来的,东京葡萄糖稀释版本。

她好像被宰了,刀挺锋利。

晚上九点,她的上海初摸底调查暂时告一段落,摸一摸腰间瘪了一点的游泳圈,抓紧时间找地方医肚饿。(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