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七十六章、怎么爽怎么来

金钱玩家 第七十六章、怎么爽怎么来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一个职业干久了,多少会落下一点职业病,制衣女工也不例外,除了视力和听力受损这种工人都容易得的毛病外,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机械的姿势作业,还容易患上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

另外,为了使服装面料抗皱,在生产过程中会采用尿素和甲醛进行处理,制衣女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接触面料,手和手臂处通常会反复患上湿疹类皮肤病。

以此时人们对小疾病的处置态度和处理手段而言,工作年限久的制衣女工会在手、手腕、手臂处留下较明显的皮肤病自愈残留特征,如黑点、黑斑或红点、红斑等,皮肤色泽与他处也会有明显的区别。

冼耀文在一个又一个制衣厂门口蹲点,通过职业病特征判断一个制衣厂熟练女工的占比,他不仅想着挖几个熟练女工,还想再侧面了解一下制衣业和制衣厂同行的情况。

从初始到现在,他的足迹已经踏遍30人以上的制衣厂,独立存在而不是附属于织造厂或织布厂的制衣厂并没有规模太大的,即使他规划着仅仅一开始过渡阶段要招的200人规模,就是制衣厂行业的翘楚,若是把两幢车间楼给塞满,中华制衣就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这就很有意思了,在他脑海里又有一个计划在形成,香港纺织业这块蛋糕,他有想法以他和其他两个阵营进行分配,他的野心不大,只打算吃掉六成,给其他企业留足肥美的四成。

又一个小目标呼之欲出,只不过要先放一放,先走好眼下的路。

跟着几个他认为是好手的女工来到一个摊档,见她们坐下后,他就凑上前去给每人发了一张名片,嘴里把中华制衣描绘成天堂,那里有免费就餐的食堂,有免费的医疗室,有免费的托儿所,有免费接送的班车,有非常人性化的上班时长……

一通推销,并邀请她们去屯门看看,想好了要跳槽可以给他直接打电话。

如此操作,他在不断重复,有人把他当骗子,也有人愿意去屯门的工地看看,但只能是晚上下工后才有时间,要去工地的,他把时间都约在三天后的晚上八点,并提醒对方带上可靠的男伴,到时候只要在工厂门口等候,会有车子来接。

一番折腾,谈下了一百多个意向,去除掉打退堂鼓的,要去屯门工地的人大几十号肯定会有的。

就这么着,到南方小年的这一天,已经有一百二十几号人要跟着冼耀文吃饭,腊月廿六这天,简易车间投入使用,从石硖尾招的第二批学徒女工到位,两百女工的数量凑齐,冼耀文要给217个工人发工资,每月最低薪资支出1.5万元,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开支,每月在人工上的开支大致3.1万—3.3万元。

冼耀文忙得脚底冒烟,去启德机场接收走空运过来的一小批缝纫机,把两百挂零的女工分成十个小组,临时任命十个小组长,熟练女工带着学徒女工练起来。

为了激发熟练女工的积极性,冼耀文不但给她们“带徒”补贴,还把女工们叫到一起进行协商,最终拿出一个方案:

学徒女工独立作业后,第一季度薪水的一半交给师傅,第二季度交三分之一,第三第四季度不再交钱,但厂里会给师傅发放补贴,数额为应领薪水的十分之一,一年期满,所有补贴取消。

有权益自然就有义务,身为师傅,自然要为徒弟所犯的错误负责,如果徒弟做的衣服不合格需要返工,厂里只会找到师傅,不会直接找学徒女工。

跑九龙巴士谈包车事宜,两辆丹拿A型双层巴士一天早晚两趟,固定时间在深水埗至屯门之间来回。

动静一闹出来,不等冼耀文去主动联系织布厂,刚开业不久,正到处拉客户的新织布厂老板就摸上门来,他又要抽出时间会见,谈价格、拿布样试工。

主要是拿点免费布样给学徒女工练习所需,谈供货不急,他没打算凭借巨大的需求量压着某一家织布厂低价独家供货,至少需要找三家稳定的供货商,且必须有一家在香港之外。

哪怕这么做不利于压低成本,他依然坚持,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太过危险,被人掐着喉咙死命挣扎的滋味不好受,他要尽可能降低自己落入此等境地的可能。

七九,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

得云茶楼,还是上次三楼的临窗雅间,冼耀文到的时候,黄祖强已经在了,手里捧着一张纸在聚精会神地看着。

几天未见的黄祖强与之前大不相同,精气神不一样,穿衣风格也变了。

第一次见面,黄祖强穿着一身洗到发白的粗布长衫,脚上踩的是布鞋,整个人不修边幅,满是颓废;上一回因购买设备碰面,他换成了清爽整洁的长衫,人看起来精神一点。

这一次,顶着梳得一丝不苟,苍蝇也站不住的大背头,鼻梁上多了一副金丝边眼镜,左脸颊写着“文”,右脸颊写着“化”,人中的“人”画了一个圈,身上是一套崭新的西服套装,脖子上有领带,西服里套着马甲,西服外还配有大衣,派头十足。

黄祖强本就面容清癯,经这么一打扮,知识分子的气质一览无余。

冼耀文在黄祖强对面坐下,见对方依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出现,便出声说道:“黄主编,这一身不错,要不你把一枝笔这个笔名换了,换成云中鹤。”

听到冼耀文的发声,黄祖强连忙把纸搁下,欲站起来打招呼,冼耀文抬手虚按,让他不必起来,黄祖强重新坐好,回话:“冼先生,我哪敢比肩徐志摩先生。”

“没什么好不敢的,就算徐志摩的文学成就再高,照样掩盖不了勾义嫂的事实,单这一事足见其人品之卑劣,黄主编你可比他强,有了情人也没让糟糠妻下堂。”

黄祖强抱拳讨饶,“冼先生,旧事休提。”

冼耀文呵呵一笑,“说正事,设备都拉回去了?”

前些日子,黄祖强在九龙塘金巴伦道相中了一栋楼,冼耀文过去看过,世纪初盖的四层旧楼,单层2800呎左右,还带一个3200呎的院子,他挺中意,就去找房东聊价。

谁知,和房东一见上面就从其身上闻到一股烧焦的酸臭味,那是“追龙”的味道,细心观察又可以发现“走水路”的痕迹,他顿时没了亲自谈的雅兴,遂把事情交给了郑月英,又吩咐其尽量压价。

郑月英把事情做得非常漂亮,一栋价值超过30万的楼以17万的“合理价格”拿下。

“已经组装好调试过了,印刷设备没有问题,送的两台Graflex速度图形相机的性能也很好,打字机也好用,不用再买新的。”

“黄主编这件事办得漂亮,把一个干黄的报社一锅端,一下子省了不少钱。”冼耀文赞了一句,又说道:“接下去你是什么打算?”

黄祖强斟字酌句地说道:“编辑、印刷人员都已经到位,记者我也联系了几个,都是之前认识的朋友,因为想着快过年,没急着让他们报到,这样报社可以节约一点开支。”

冼耀文轻笑一声,“伱的办事进度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来预想你要到正月里才能报设备人员弄妥帖,这才定下元宵开业。既然你的进度够快,那就让大家的新年过得轻松一点、开心一点。

我建议没到位的人员让他们立马到位,不用太在意几天的薪水,年礼该准备的也准备起来,不用吝啬,烟酒、肉、海鲜、干货、糖果糕点,每样都备一点,挑好的,这笔开支我不会记在报社的运营成本之内,我会另行贴补。”

黄祖强颔了颔首,满意冼耀文的态度之余,也把话题紧扣在真正的工作上,“现在设备已经齐全,我打算这几天让大家一起探讨把版式定下来,然后试印几份样刊出来再次研究,争取第一天发行就一炮而红。”

冼耀文不动声色道:“想法很好,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吗?”

“现在市面上的咸湿报纸刊登的文章都以短篇为主,很少有长篇,我准备在《十三幺》上开设连载专栏,专门用来刊登长篇章回体咸湿文,让读者欲罢不能,购买每一期报纸。”

冼耀文被勾起了兴趣,“具体说说。”

黄祖强面露尴尬之色,期期艾艾说道:“还在,构思。”

冼耀文不以为忤,他本来就没指望黄祖强是报业奇才,不需要他操心就能把十三幺办得红红火火。呷上一口茶,不慌不忙地说道:“要不要听听我的建议?”

“冼先生请讲。”

冼耀文点上雪茄,吸上一口,娓娓道来,“我以蒲松龄为例说一说我发现的古代白话文小说的特点,首先,如果没有小说家的光环,大部分小说作家就是穷困潦倒的书生,郁郁不得志,死了也不会有人牵挂,可能就是破席子一卷被扔到乱葬岗。

蒲松龄19岁时接连考取县、道、府3个第一,名震一时,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71岁才援例始成贡生。

读书很失败,工作也很失败,只有中年时期给大户人家做过一段时间的慕客,这个工作还是他隔得有点远的亲家高珩介绍的,若没有这层关系,估计他想当慕客有点难度。

其他时间他都在老家的私塾做塾师,如果没有写小说,大概我们也不会知道有蒲松龄这个人。

再说《聊斋志异》,它的文学价值我没资格评论,但它有让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里面的男主角大多是一贫如洗、屡试不第的穷书生。

就我从几本杂书上看到的几个聊斋故事原型,男主角有樵夫、农夫、员外,就是没有落魄书生,要说这些男主角不是蒲松龄以自己为原型进行创作,根本说不过去。

蒲松龄现实过得非常失败,钱,钱没有,夫人又是黄脸婆,想纳几房小妾也做不到,他只好把对现实的不满和白日梦写进文章里。

在聊斋里,他是漂亮女鬼会主动送上门红袖添香的男主角,很难说那些女鬼不是他在现实里见过却又高攀不起的,在文章里,他都拥有了。”

冼耀文呷一口茶润润嗓子,“蒲松龄就说到这里,我们再说说聊斋的读者群体,毫无疑问,它的读者群体就是以未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为主,其中的大多数应该也是终身无望谋得一官半职的落魄书生。

他们的人生际遇和蒲松龄有相似之处,他们能和蒲松龄产生共鸣,他们和蒲松龄一样,也做差不多的白日梦,聊斋不要太对他们的胃口。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这种共鸣称为‘代入感’,落魄书生很容易把自己幻想成聊斋里的男主角,他们的夫人大概也只有在他们看聊斋看到入迷的那些日子,才能尝到房中趣事之快感。”

“扑哧!”

黄祖强忍不住笑出声来。

“回到现在,咸湿报的忠实读者都是些什么人想要搞清楚很容易,去卖报纸的地方蹲点几天就能搞清楚。”冼耀文睨了还在忍俊不禁的黄祖强一眼,接着说道:“搞清楚读者群的身份,然后分析他们都爱做什么白日梦。

成为大亨?

妻妾成群?

邻家小女初长成的遗憾?

求而不得的女人?

有特别喜欢的歌伶、电影明星,幻想自己成为舅少团的团长和她们靠近?

我们十三幺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圆梦,圆了他们的白日梦,对富家公子的追求不屑一顾的千金小姐,偏偏独爱麻雀馆的伙计,爱的死去活来,拳打脚踢都不愿意走,还会借助家里的势力帮伙计成就一番事业。

三年,仅仅三年,伙计就从一文不名变成香港有数的大亨,何东、周寿臣见了他都要亲切地喊一声小老弟,英国佬……英国佬就算了,写他们容易撞枪口。

成为大亨后,伙计变得花天酒地,夜总会的歌伶、头牌舞女、电影女明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尝遍了天下女人,但尽管如此,千金小姐对他依然痴情不改,不拦着他花天酒地,不拦着他娶姨太太,还会贴心地帮姨太太坐月子。

故事随便编,读者爱看什么就编什么,不用考虑合理性和逻辑性,白日梦嘛,不用考虑这些,只要让读者看痛快,只要他们成为十三幺的忠实读者。

就我这个构思,填充情节把它扩展成大纲写成文章,你觉得读者会喜欢看吗?”

黄祖强点头如捣蒜,兴奋地说道:“读者一定会喜欢,可能只靠这一篇文章就让十三幺大卖。”

“思路的建议给你了,你可以找写手把它创作出来,书名叫‘十三幺’可以,叫‘金鳞岂是池中物’也行,另外想个名字也没关系,如果你决定采纳,我只有一个要求,伙计做生意赚到第一笔钱的故事情节里,一定要把打麻将元素加进去,他能做成生意,就因为胡了一把十三幺。

除此之外,最好能创作一段朗朗上口的十三幺顺口溜,要和赌、运气挂钩,把它推广出去,进而让赌徒把十三幺当成护身符、幸运符,不管是买马、打牌、推牌九、买字花都带着,为了配合推广,我可以找人把顺口溜配上曲,灌制唱片对外发行。”

“冼先生,厉害,真是太厉害了,一篇文章能达到这么多目的。”黄祖强竖起了大拇指。

冼耀文摆摆手,“好了,恭维话就不用说了,我并不喜欢这一套,你以后也不用把心思花在这个上面。建议已经给你一个了,也不差多给一个,看完咸湿报,弄得读者心痒痒,有老婆的好说,没老婆的呢,要么自渎,要么找个鸡档来上一炮。

这里就存在着我们十三幺大卖,也可以赚到不菲广告费的机缘。”

“什么机缘?”黄祖强急切地问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