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金钱玩家 > 第七十七章、鉴鸡达人

金钱玩家 第七十七章、鉴鸡达人

簡繁轉換
作者:鬼谷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02:45:48 来源:源1

“在我们报纸上设立一个版块叫大众点评,第一期联系一家肯花大价钱的鸡档,给他们推介的鸡拍张漂亮的照片,再配上基本介绍和绝活介绍,只要在新闻检查处允许的范围内,照片有多辣就多辣,文字有多淫就多淫。

在版块的底部留出一小块刊登一段广告文字,大意是欢迎读者来信推荐好鸡好档,一旦他们推荐的被刊登,他们就会成为我们十三幺的三级鉴鸡师,将可以免费领取一个月的十三幺报纸。

如果他们的推荐第二次被刊登,就会升级为二级鉴鸡师,不但可以免费领取两个月的十三幺报纸,还将获得‘免费体验卡’一张,可以在我们评选出来的‘信得过鸡档’免费体验一次。

如果超过五次被刊登,就会成为一级鉴鸡师,不但可以免费领取一年的十三幺报纸,还将获得‘试钟卡’一张,可以在‘信得过鸡档’任选一家体验一回试钟。

如果超过十次被刊登,就会获得鉴鸡达人称号……”

说到这里,冼耀文停顿了一下,“黄主编,你去了解一下法国的米其林指南,我们的信得过鸡档就是要学习它的餐厅星级制度,只不过我们的说法要改一下,就叫凤级,一凤两凤三凤这样。

负责评级的工作就由鉴鸡达人负责,他们不但会成为鸡档的贵宾,享受免费的至尊服务,就像去有传承的饭馆吃饭,一般客人过去,只能吃到学徒做的菜,可要是有名气的饕客,比方说谭延闿,他要去了,肯定是老师傅亲自下厨,鉴鸡达人去鸡档也是一样,一定能骑到镇档之鸡。

这是福利之一,福利之二,我们十三幺会按月给鉴鸡达人奉上养精补贴,再不定期的找他们约稿,等香港写的差不多,可以写澳门、台湾,再远一点,河内、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可以写一写南洋风情;

等十三幺上轨道,可以负担得起远途的旅行费用时,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罗马,这些鬼佬有名的红灯区也可以去,顺便还可以写一下历史上的**故事:

罗马帝国时期的贵妇小姐和角斗士的故事,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里奥佩特拉七世与罗马帝国之间的故事,法国波旁王朝**史,诸如此类,可以写的东西很多。

胆子大一点,也可以写墨索里尼和情妇的故事,完全可以闭着眼睛瞎编,墨索里尼的战犯身份已经盖棺定论,意大利人也羞辱过他的尸体,又把他倒吊在灯杆上,没人会出头找我们的麻烦。”

冼耀文摆摆手,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好了,建议已经给你两个,剩下的版面不需要我来告诉你该怎么填吧?”

“不需要,不需要。”黄祖强连连否认,忽又蹙眉道:“只是在报纸上如此公然谈论鸡档,我担心会受到主流报纸的抨击,动静一闹大,万一有太平绅士介入发声,十三幺可能会办不下去。”

冼耀文颔了颔首,“黄主编伱的担心是对的,的确有这个可能,不过呢,现实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是优美的文字下,掩饰的越是肮脏的灵魂,自从民国起,我没听说过一个知行合一的文化人,笔下写的好看,嘴里说的好听,私底下一肚子男娼女盗。

文化人就犹如裤裆,多少都带点屎,谁抨击我们,第一时间找人去挖他的黑料,最好是第二天就能在十三幺上开设一个临时专栏,名字就叫人面兽心,在文章的结尾加上几个字‘请某某先生点评’,不要拐弯抹角,直面而对;

在那帮文化人眼里,我们十三幺就是禽兽,不会选择和我们进行骂战,毕竟赢了,就是比禽兽还禽兽,输了就是禽兽不如,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得不偿失。”

冼耀文在黄祖强脸上扫了一眼,继续说道:“忘了黄主编也是个文化人,那我们可以选择用文化人的方式和他们战斗。那几份中文大报我每天都有看,本港和内地的新闻时效性还不错,延时不太严重,涉及国际新闻,延时就比较夸张了,通常没时效性可言。

遇到有大报抨击,十三幺也可以临时改变风格,咸湿文章先停了,改刊登国际新闻,我在西方也是有朋友的,豁出去不计成本从国际大报的记者手里买第一手新闻,坚持几期在时效性上压倒那些所谓的大报还是不难的。

每一期都留出四分之一的版面写上几个大字:‘万分抱歉,我们是咸湿报,新闻专业性和时效性比不上《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今日刊登之新闻比国际大报延迟3个小时,我们一定会向某报虚心学习,争取早日进步。’”

“哈哈哈,冼先生,这样做是杀人诛心啊。”黄祖强大笑道。

冼耀文依然脸色平淡地说道:“大报和我们走的不是同一条车道,没有利益之争,最好是井水不犯河水,谁想踩着我们升华自己,那就不用客气,报社和具体到个人都在我们的打击范围,而且必须不死不休。

写文章抨击我们的记者必须让他在报刊业混不下去,除非他‘自甘堕落’来写咸湿文,不然就不用靠文字吃饭了,去码头扛包吧。

黄主编,我希望十三幺在敌视我们的人眼里是臭狗屎、疯狗,谁想让我们没饭吃,就该把对方的锅给砸了。”

黄祖强迟疑了一会,说道:“冼先生,太刚会不会不好?”

“汉族被异族欺压数百年,根子上就是因为族中精英,也就是文化人太聪明了,太会权衡利弊,总能找到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活法。

当他们知道与我们作对会让自己没法好好活的时候,他们会用精神胜利法战胜我们,骂孩子,用家法伺候姨太太,总有办法让自己的精神处于胜利状态。

黄主编,我们是咸湿报,立身不正,不刚硬一点就要随人踩,我是一个讲道理、守规矩的人,文化人之事就用文化人的手段解决,不然,无缘无故找我们麻烦,耽误我们赚钱的人,用上好的歙砚砸烂他的右手不过分吧?不会辱没他文化人的身份吧?”

冼耀文拿出一根雪茄递给黄祖强,又亲自给对方点上火,“黄主编,我知道你在大报做过副主编,如果有的选择,自然希望做一份正经的大报。

但是你也说过大报不容易赚钱,我是个生意人,办报用的是港纸,不是草纸,自然不想蚀本,最多等十三幺赚到钱,你把利润拿去办一份大报,我陪着你玩咯。”

黄祖强吸了口雪茄,紧纠的眉头舒展开,“冼先生,你误会了,我虽是文……文化人,不过我也知道赚钱紧要过风骨,你不用宽慰我,我早就想通了,咸湿报就咸湿报,没问题的。”

冼耀文微微错愕,扫一眼黄祖强身上黯淡的文人气质,缓缓说道:“见你之前眉头紧锁,我还以为多苦大仇深呢。”

“不是,不是,我只是在想两个专栏之外,其他的版块要用什么内容填充。”黄祖强说着,抬起头,笑道:“冼先生,你已经给了两个建议,不如再多给几个建议。”

冼耀文也给自己点上一根雪茄,点着,吸了一口,等烟雾慢慢消散才不慌不忙地说道:“你是副社长兼主编,十三幺的社长之位空着,你不要以为我是给自己留的。

其实,我是给将来的关系户预留的,哪家的孩子有当报社社长的兴趣,就让他玩几天咯,不管事,就是耍耍威风,黄主编你呢,委屈几天,给他一点面子,玩腻了,自然就走了。

要是没有关系户看上这个位子,那就一直悬空,等黄主编你成为老板之一的那天,你说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所以啊,黄主编你才是十三幺的灵魂人物。”

黄祖强听懂了冼耀文的潜台词,只能点点头说道:“我回去之后会好好合计,一定让十三幺第一天发行就一炮而红。”

“嗯,不要怕花钱,也不要让以往的思维禁锢住自己,天马行空,什么思路都可以尝试。”

冼耀文对十三幺有完整的发展想法和思路,也确信自己的想法没错,但他不能对黄祖强全盘托出,让黄祖强只当一个没有灵魂的执行者。

黄祖强身为十三幺的主编,十三幺上却没有他的智慧结晶,初始还会因为金钱上的满足不会有什么,等时间久了,金钱的大收益变成常态化,已经不能满足心灵,到时候,思想也该骚动起来,就要做点犯贱的事了。

为了让黄祖强能稳定一点,不要做出不可控的事,在金钱上满足他的同时,也要让他在精神上有满足感、成就感,所以,他才不能只让自己当“聪明人”,除非他想一直兼着十三幺的精神社长。

深谈两个小时,结束后,冼耀文又匆匆忙忙赶去中华制衣,先在脑海里咀嚼一下女工名单,然后进入简易车间表演一下亲和力——能叫出每个女工的名字,也知道她们之前的籍贯,知道今天食堂里做的菜色会符合哪些女工的饮食习惯。

他在车间里不会久待,表演完就走,他就没见过几个愿意一直在老板眼皮子底下干活的工人,他的表现再好,依然属于工人不想常见的角色,没必要时还是躲着点。

下一站是藏在窝棚里的食堂,指手画脚一下,让打菜的往自带的组合搪瓷盆里多打一点,这些是要带回去吃的女工准备的,很显然,既然要带回去,就是打算和家人分享,多打一点,让女工的家人也多得一点实惠。

时间就在真诚与表演间流逝,除夕前,冼耀文的萨博92到了,走快运的缝纫机也到了,之前,罗鹰世帮着改了一下施工顺序,一栋车间楼的一二楼可以先用起来,这也让缝纫机有地方可供存放。

冼耀文很忙,中华制衣和北角、九龙塘两个“上海人”的聚居区三头跑,寻找机修工、电工、领班等等人选,除夕那天,他还坐在一个机修工候选人的家里,就坐在包饺子的砧板前,向候选人推销中华制衣。

等他忙完往家赶时,已经能听见热闹的鞭炮声,也能看到街喉处有不少人在排队打水,过年了,不制水,全天候都有自来水供应,打水的人分流,今天的长龙显得有点短。

嗅着浓浓的年味,赶到家时,见到郑月英在厨房里有条不紊地在准备年夜饭,他的担心也就放下了。

除夕夜,有家可归的都回自己的小家,家里只留下无家可归的光棍们,王霞敏整了几个硬菜后,也回了自己家去团圆,年夜饭只能是郑月英来做,她的厨艺,没槽点,也没有亮点,中规中矩,不需要有太多期待。

除夕了,接下去不谈工作,冼耀文在厨房帮了一会忙,仅是亲自收拾一下有着“发财”寓意的发菜,接着从房间里拿出一沓厚厚的一元纸币,上了天台支开牌九桌坐庄,和其他几个光棍痛痛快快地玩一场。

等陈威廉过来,他也加入了牌局,拼杀进入白热化,冼耀文准备的两百元输了个精光,除了他,其他人都挺开心。

其实,他的运气不错,拿过出现概率极低的至尊宝,也经常拿到天牌,只是他把赌鬼们最喜欢庄家说的“都有”挂在嘴上,大过年还是不添堵了,变相发个小红包让大家开心一下挺好。

年夜饭后,又是打麻将,郑月英身为唯一的女同胞自然要上场,她本来就精通打牌,加上三男对一女的众星捧月格局,一雌压三雄,仅仅打了两圈,牌局就没办法继续了,冼耀文定下的每人最多输五十就停的警戒线触发了。

输的最多的冼耀武非常郁闷,一毫一底,一底十个筹码,五十元等于5000个筹码,一把牌都没胡过,将近4000个筹码出去了,岂能不郁闷。

冼耀文送走陈威廉回到天台时,郑月英坐在一边乐滋滋地点钱,四个男的重开牌局,不带她玩了。

除夕夜就在打牌和守岁中度过。

到了正月初一,深水埗的上空漂浮着浓郁的惆怅,谁家又没几座坟,又有几家在内地没了亲人,思家的情绪在每个人的心头萦绕,年味自然减淡稍许。

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班的冼耀武习惯了更早的时间醒来,当闹钟奏响时,他就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也已经醒来的冼耀文说道:“大哥,我想阿爸阿妈。”

“阿爸运气好,抓阄没有抓到富农,家里没多大的变化,我托人换了两百万人民币也已经送到光秉叔手里,村里过年不会缺肉吃,不用操心。”

来香港前,自然有过商议,冼父冼母都不愿背井离乡,就没跟着过来,这也算是如了冼耀文的意,他只继承了前冼耀文的记忆,情感可没继承过来,两个名义上的长辈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可算不上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真想回村里看看。”

冼耀文从床上爬起,一边套衣服,一边说道:“这个你不要瞎想,光秉叔已经在村里统一口径,说我们两个过海的时候被淹死了,这对阿爸阿妈来说是最好的安排。”

“哦,我们没改名字,被人知道了怎么办?”冼耀武担忧道。

冼耀文呵呵一笑,“你跟我就是一个小小的联防队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没人会把我们当回事抓着不放,就算真有被人重视的一天,我也知道该怎么应付,起来锻炼了,正月初一也不能偷懒。”

“来了。”

冼耀武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站起,迅速穿好衣服,先冼耀文一步抢占了卫生间。

……

正月里,冼耀文也没怎么闲着,与罗鹰世、周裕彤相互拜年之余,又带着冼耀武与洪英东一家踏青,中华制衣初四开工,他一边在工地的窝棚里组建管理架构,一边继续收罗人才。

生产厂长已经到位,郑致平,上海出生的湖州人,家里祖上就是干纺织和印染的,只是到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只能给别人打工,之前在上海就是一家数百人制衣工厂的厂长,拥有多年的管理经验。

能把郑致平网罗到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之前他已经答应给别人当厂长,只是不知为何,“意向东家”忽然没了开设服装厂的心思,在郑致平没着没落的时候,正好遇到冼耀文在他家附近四下乱窜,一个已经谈妥的机修工向冼耀文提起有郑致平这么个人。

机修工基本够了,电工也谈好了两个,其中一个已经到位,领班也找了两三个,再找不到新的也没关系,从底层提拔老带新也能应付,冼耀文现在急需会计人才。

会计这个岗位太重要了,一般二般的人是不能用的,绝对要先找到人品可靠的人,然后慢慢培养、慢慢磨合,变成绝对忠诚,只有这样,才能放心把账和钱托付。

冼耀文现在就在四处打听有会计经验的人,没有绝对可信任的人之前,他打算多找几个会计,组成会计和出纳两套班子,一套班子三四个人,既为了把流程搞得复杂点,形成交叉监督,也为了培养会计团队,将来他的其他产业所需的会计,大概都会从中华制衣这边委派出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