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签到之万物系统 > 第一卷:初入长安 第十三章过元夕

我在大唐签到之万物系统 第一卷:初入长安 第十三章过元夕

簡繁轉換
作者:木火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8 03:08:02 来源:源1

第一卷:初入长安第十三章过元夕(第1/1页)

快到十五了,长安城已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贞观三年的正月十五,月华如练,银辉洒满朱雀大街,两旁灯笼高挂,红光熠熠,宛如火龙蜿蜒。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笑语连连,孩童们手持花灯,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远处,鼓声渐起,那是宫廷中的乐师们在为今晚的元宵灯会调试乐器,旋律悠扬,与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交相辉映,绘出一幅盛世繁华的图景,让人心生向往,沉醉不已。

正当城中百姓沉浸于灯火阑珊的欢愉之时,紫禁城内却是一片凝重。御书房内,烛光摇曳,龙案上铺展着两封来自远方的急信,一封字迹刚劲有力,乃尉迟恭所书;另一封则笔锋稳健,透着魏征特有的严谨。

陛下缓缓展开尉迟恭的信笺,眉头紧锁,信中描绘的河南道地震惨状跃然纸上:房屋倾颓,田地龟裂,难民流离失所,而尉迟恭正率众奋力抢修,字里行间透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坚韧。

未及读完,魏征的信又映入眼帘,提及河北道的旱灾余波未平,加之十二月的突如其来雪灾,更是雪上加霜,字字沉重,令人心生忧虑。

长安城东的一隅,尉迟恭与魏征的家宅内,烛光同样昏黄而温暖。尉迟家,一位妇人轻轻展开丈夫寄回的家书,眼眶渐湿。

信中,尉迟恭简短提及了河南道的艰难,却更多地是安慰家人勿念,言语间满是身为大丈夫的担当与柔情。

画面一转至魏征府邸,书房内,魏夫人手捧家书,借着微弱的灯光,细细品读。

信中,魏征以一贯的沉稳笔触,简述了朝事之余,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并承诺待灾情稍缓,定当归家团聚。

字里行间,仿佛能看见魏征那坚毅面容下隐藏的温情,让魏夫人心中五味杂陈,泪水悄然滑落。

程家村中,程凡家中,一派忙碌而温馨的景象。程凡的母亲正忙着在灶台前煮汤圆,热气腾腾,香甜四溢,小孩们围着灶台转,不时踮脚张望,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院子里,程凡和二妲正忙着挂灯笼,红彤彤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小院映照得喜气洋洋。

程凡的小侄女儿手持一盏精美的兔子花灯,在院子里欢快地奔跑,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洒满整个小院,为这个元宵夜增添了几分童趣与欢乐。

程家村中央的空地上,村民们围聚一堂,共同庆祝元宵佳节。巨大的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每一张喜悦的脸庞。

村民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步伐整齐而有力,笑容灿烂如花。

一旁的孩童们也不甘落后,他们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在人群中穿梭嬉戏,花灯在夜空中闪烁,宛如点点繁星。

空气中弥漫着汤圆的香甜与烟花的硫磺味,交织成一股独特的节日气息,让整个程家村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之中。

不远处,几声清脆的鞭炮声响起,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将节日的氛围推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