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 > 第45章 退亲

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 第45章 退亲

簡繁轉換
作者:烬雪了无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8 14:47:41 来源:源1

第45章退亲(第1/2页)

沈钧钰安坐于马车之中,不禁感慨万千,喃喃自语:“难怪皇上对回时兄青睐有加,他的确才华横溢,非比寻常。”

沈嘉岁闻言微微一笑,接口道:“毕竟出身寒微而能一举夺魁,足见其内有真才实学,底蕴深厚!”

“大哥,明日荫恩科考试,你要加油!”

“包的!”

……

朱漆宫门前积雪未消,各家车马挤得水龙街水泄不通。

辰时三刻,宫门洞开。

勋贵子弟们鱼贯而入时,沈钧钰正握着燕回时赠的狼毫笔出神。

那日燕家小院里,那人指着《盐铁论》说:“荫恩科考的不是学问,是圣心。”

“永定侯世子?”太监尖细的嗓音惊得他笔尖一颤,墨汁在宣纸上洇出个黑点。

与此同时,宫门外已吵得沸反盈天。

荫恩科只考了一个时辰,宫门外却早已挤满了人。各府马车排成长龙,朱门绣户的当家人们个个攥着汗巾子踱步,官靴底子都快把青石板磨出火星子来。

武威侯甩着腰间玉珏踱到人前,声调拔得老高:“我儿早定了锦衣卫的缺,今日不过是走个过场。诸位可别眼红啊!”

这话引得四周哗然,谁不知道锦衣卫虽不入六部,却是天子亲军,俸禄足又清闲,最合纨绔子弟混日子。

“侯爷这话说的,“旁边忠勤伯拿折扇敲掌心,“犬子可是要进京都指挥使司的。”

众人听了更是咂舌,这衙门管着京城戍卫,油水比锦衣卫还厚上三分。

武威侯忽然转向角落里的永定侯,扯着嗓子道:“沈老兄,令郎可寻着门路了?”这话像块热炭扔进冰水里,四周顿时静了下来。

谁不知道永定侯府八代单传,连个打秋风的远亲都没有,哪里攀得上关系?

沈文渊攥紧腰间银鱼袋,硬着头皮道:“沈家儿郎凭本事吃饭。”

话音未落,四下里嗤笑声此起彼伏。

“听听,这是说咱们走旁门左道呢!”

“到底是捐了十万雪花银的主儿,说话就是硬气!”

“待会儿分到交州当县令,看他还嘴硬!”

沈文渊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前些日子为着赈灾捐银,永定侯府在御前露了脸,倒成了这些老狐狸的眼中钉。

七品县令听着体面,可谁不知那是发配岭南的苦差?去年工部尚书的侄儿去了三个月,回来瘦得只剩把骨头。

说话间宫门“吱呀”一声开了,乌泱泱涌出群锦衣少年。

有垂头丧气扯着玉带的,也有眉飞色舞挥着折扇的。

“祖父!孙儿进了尚宝司!”

“爹!孩儿要做中书舍人了!”

报喜声此起彼伏,武威侯早迎上前搂住儿子:“锦衣卫的腰牌可领了?快给为父瞧瞧!”那金腰牌在日头底下晃得人眼晕。

转头见沈家人还立在原地,武威侯踱着方步过去:“令郎怕是还没消息?莫不是真要外放交州当县令?”话没说完,忽听得人群炸开锅。

“沈兄真人不露相啊!”

“皇上亲口夸他对答如流!”

几个同科考生围着沈钧钰出来,少年郎青竹似的立在那儿,绯色官服衬得眉眼愈发清俊。

方才还趾高气扬的武威侯世子,这会儿攥着腰牌直往人堆里缩。

“圣上钦点户部主事,正六品实缺!”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宫门前顿时鸦雀无声。

那些尚宝司、中书舍人的虚职,在这实打实的户部要职面前,活像褪了色的绢花。

武威侯脸皮抽了抽,强笑道:“沈侯爷好手段,瞒得我们好苦。”

沈文渊这会儿腰杆挺得笔直,捋着胡子淡淡道:“犬子不过是碰巧答上皇上问的田亩赋税,比不得令郎锦衣玉食的福分。”

这话像记软钉子,扎得勋贵们脸上火辣辣的。

谁不知道户部主事管着钱粮账册,虽是六品,却是能直达天听的要紧位置。更别说西晋祖制,户部郎官三年一考,拔尖的直升四品也是常事。

议论声像是炸开了锅。

“沈钧钰不过是个绣花枕头,怎配让圣上青眼相待!”

“永定侯府捐了十万雪花银,这银子铺的路能不宽敞么?”

“早知这般容易……”有人捶胸顿足,“可叹咱们府里哪有这般泼天的银子!”

武威侯铁青着脸:“本侯说了这半日,永定侯倒是稳坐钓鱼台,莫不是要当众给本侯难堪?”

沈文渊捋胡须的手微微一抖,他此刻比谁都糊涂——自家那个整日里走马章台的混小子,怎就突然得了户部主事的肥差?

除了掏空家底捐的那十万两,他可是半句话都没往御前递过啊。

沈钧钰憋笑憋得眼角直跳。

今晨上朝时他还紧张得手足无措,谁料考题竟是北地灾情赈济。昨夜大理寺卿燕回时与他秉烛夜谈,从灾民安置到田亩复耕,桩桩件件都掰开了揉碎了讲。

此刻他舌灿莲花,连御座上的天子都听得连连颔首。

“诸位大人恕罪。”少年郎君作了个四方揖,锦袍上的银线云纹在日头下泛着光,“下官还要赶着去户部点卯,先行告退。”

说罢撩起袍角大步流星往外走,气得几位老臣吹胡子瞪眼。

永定侯府正院里,金丝楠木匾额下的红绸还未摘下。

老侯爷捋着花白胡须沉吟:“北地虽不算苦寒,这趟差少说也要三五个月。”话未说完便被孙儿打断:“祖父放心,待明年开春回京,孙儿定能把六品主事的椅子坐热乎了!”

“呸!”沈文渊抄起案上的橘子砸过去,“不过是祖坟冒青烟撞了大运,真当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了?”

见儿子嬉皮笑脸躲开,转头却见女儿沈嘉岁抿着嘴偷笑,沈钧钰忽觉耳根发热——说到底,还是燕大人前日那番指点,才让他捞到这个便宜。

“报——”小厮拖着长音奔进花厅,“晁姨娘带着薛姑娘来贺喜了!”

满屋子说笑声戛然而止。

裴淑贞抚了抚鬓边点翠凤钗,转头吩咐章嬷嬷:“把西厢房收着的樟木匣子取来。”转头对婆子道:“请她们在前厅奉茶。”

晁氏今日穿了簇新的绛红妆花缎,发间十二支金钗明晃晃的。

身后跟着的薛锦艺倒是素净,月白襦裙外罩着天水碧比甲,只是腰间悬着的羊脂玉佩晃得人眼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章退亲(第2/2页)

“给夫人道喜了。”晁氏捏着帕子福了福身,“听闻世子爷高中,妾身特意求了主母恩典,带锦艺来沾沾贵气。”

话锋忽转,“还有个喜讯要说与夫人,三皇子前日派人来……”涂着丹蔻的指尖轻轻划过茶盏边沿,“说是要抬我们锦艺做侧妃呢。”

裴淑贞端起青花盖碗轻啜:“这可是天大的体面。”

转头唤过捧着木匣的章嬷嬷,“当年薛壮士临终托孤,侯爷亲口许下要给锦艺添妆。这匣子里是城西五十亩水田的地契,另有一千两银票并几件头面首饰,权当是锦儿的嫁妆。”

檀木匣开合的瞬间,晁氏眼底闪过精光。待看清匣中物件,嘴角的笑纹却僵住了——赤金头面虽是足金,样式却是前朝的;城外田产听着体面,谁不知去年暴雨冲垮了河堤,那处早成了涝洼地!

“夫人。”晁氏捏着地契的手指发白,“三皇子府里来往的都是贵人,锦艺这嫁妆怕是不太够。”

“姨娘放心。”裴淑贞截住话头,腕间翡翠镯子碰在案几上叮当作响,“咱们锦艺品貌出众,便是荆钗布裙也掩不住通身气度。”说着执起薛锦艺的手轻轻拍了拍,“好孩子,日后若是缺什么,尽管来找婶娘。”

薛锦艺一脸假笑,虚与委蛇。

晁氏盯着案几上那方木匣,喉头仿佛堵着块火炭。

永定侯府随手捐给朝廷的就是十万两白银,轮到自家女儿,竟用这些破铜烂铁来搪塞!

晁氏盯着案几上堆着的红木匣子,指甲掐进掌心才忍住没掀盖子:“夫人给我儿备的嫁妆......就这些?”

裴淑贞慢条斯理拨着茶盏盖,青瓷相击的脆响里,章嬷嬷又抱来几匹云锦:“市面上一匹难求的织金缎,原是给岁姐儿备的嫁衣料子。”绛色绸缎映着日头,金线游龙似的在云纹里忽隐忽现。

“这料子金贵得很,“裴淑贞吹开茶沫,“一匹抵得上寻常人家半年嚼用。”

晁氏盯着那摞银票直喘粗气。

按侯府嫡女份例备的三千两,加上二十亩水田的地契,搁在平常百姓家够娶三房媳妇。可她要送进皇子府的,是将来要当娘娘的女儿!

薛锦艺盯着自己葱管似的指甲,新染的凤仙花汁子红得刺眼。

侯府给的加上她这些年攒的私房,统共四千两——前日听三皇子跟前的嬷嬷说,光是打点侧妃院里的管事妈妈,少说也得这个数。

“晁姨娘莫急,“沈嘉岁忽然开口,少女嗓音清凌凌像檐下冰棱,“元宝哥这些年读书的束脩,还有往后聘礼,娘亲也备齐了。”

章嬷嬷应声抬进口樟木箱子,铜锁“咔嗒”弹开的瞬间,晁氏眼都直了。

码得齐整的官银锭子白花花晃人眼,细算竟有四千两之数。

“侯爷既允诺照拂薛家子女婚嫁,“裴淑贞搁下茶盏,“自然不会短了元宝这份。”

薛锦艺突然伸手按住箱盖:“娘,元宝还小,这些银子先给我添妆罢。”

“你弟弟可是薛家独苗!”晁氏像护崽的母狼般扑在箱子上,镶玛瑙的护甲在樟木上刮出尖响。

她在桑府当姨娘这些年,月例银子还不够买盒螺子黛,这箱银子够她给元宝置办三进宅院。

少女忽然凑近晁氏耳畔,吐气如兰:“娘可知三皇子书房挂的《九州堪舆图》有多大?”染着蔻丹的指尖在银箱上画圈,“那图上标着三十六州府,女儿要的,是能在图上添笔墨的位子。”

晁氏打了个寒颤。

女儿眼里跳动着幽火,像极了她当年爬桑老爷床榻时的眼神。

“等女儿在皇子府站稳脚跟……”薛锦艺握住母亲颤抖的手,“莫说四千两,四万两也使得。”

“当真?”晁氏闻言大喜,顿时露出贪婪的嘴脸,“好,娘都听你的!”

日头西斜时,三皇子府的青帷小轿停在角门。

没有喜乐喧天,连盏红灯笼都不敢挂——宫里熹妃娘娘听闻儿子纳了个寒门侧室,气得摔了最爱的钧窑梅瓶。

薛锦艺抚着轿帘上银线绣的缠枝纹,听着外头婆子议论“比纳妾还不如”的嗤笑,唇角反而翘得更高。

昨夜她借着送醒酒汤进书房,亲眼看见三皇子在折子上勾画的北疆布防——那笔迹,与她在侯府书房“偶然”瞧见的密函,分明是同一人所书。

轿子忽然颠了颠,怀里的银票贴着肌肤发烫。

四千两算什么?等她哄得三皇子把北境盐铁的差事交给永定侯府,沈嘉岁那丫头跪着给她绣嫁衣都来不及。

永定侯府书房里,裴淑贞对着账册叹气:“那匹云锦原是岁姐儿及笄时你外祖托人送来的。”

“娘亲糊涂了,”沈嘉岁将地契锁进紫檀匣,“库房里哪有什么织金云锦?前儿不是都让耗子咬坏了么?”

小姑娘笑得眉眼弯弯,顺手把钥匙扔进熏香炉。

炉里银丝炭“噼啪“爆了个火星,裴淑贞望着女儿尚未褪去婴儿肥的侧脸,觉得自己愈发不懂她了。

……

天渐渐冷了下来,屋檐下的冰棱子结得老长。

沈钧钰收拾好行装,正要启程去北地赴任。

侯府上下张罗着给他办了场送别宴,正厅里炭火烧得旺,铜锅里羊肉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老侯爷拍着沈钧钰的肩膀叮嘱:“到了北地好好当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心里得有数。”

沈文渊往儿子碗里夹了块炙羊肉:“别想着立功,能安安生生不闯祸就是好的。”

“知道知道!”沈钧钰把酒盏往桌上一顿,“等着瞧吧,我定要让咱们沈家门楣更添光彩!”

众人正说笑着,一直低头扒饭的裴彤忽然搁下银箸。

她这些日子忙着酒楼生意,总早出晚归的,这会子脸上还带着熬夜的倦意:“姑母,侄女有件事要说。”

满屋子霎时静了。

裴彤抿了口茶,笑着开口:“当年我与钧钰表哥定过娃娃亲,如今我想把这婚事退了。”

“哐当”一声,沈钧钰的汤匙掉进碗里。

他前些日子还总嚷着要退亲,可这会儿听着这话,心口像被细线勒住似的发紧。抬眼望去,表妹穿着件月白袄子,眉眼间再不见往日的羞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