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舆论攻势(求订阅)
随着蔡希德拿下上党城,姜天骄总算把河东道的籍帐整理出来,官府登记在册百姓七十二万五千户,大约四百二十万人,对比天宝十三载的人口数量增加六万六千户。
河东道战事主要集中在云中郡和上党郡这两个地方,其馀郡县没有受到太大波及,因此各地官府编户齐民明显有所增加。
由于大唐和大燕在关中地区展开拉锯战,所以很多关中百姓逃往河东道谋其生路,其中人数最多莫过于住在冯翊郡的老百姓。
河东郡和冯翊郡仅仅隔着黄河而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指这两个地方。
越来越多的关中百姓对于大唐朝廷不再抱有希望,他们为了活命只能逃亡到河东郡,
大部分人自然在当地落户。
虽然河东道作为大唐帝国的龙兴之地,但是民心逐渐开始归附姜天骄。
以前关中人在天子脚下过着骄傲而幸福的生活,自视甚高瞧不起外地的人,认为他们都是上长安要饭来的,就连洛阳人都被瞧不起,那就更别说河东人。
现在关中人流离失所来到河东道另谋生路,河东人自然少不得要对他们冷嘲热讽,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姜天骄废除苛捐杂税赢得底层百姓的支持,通过拉拢世家大族和土绅豪族巩固地盘,
本地人士凡有一技之长皆可用之,不必考虑其人品德,使得河东人和河北人死心塌地支持着他。
无论是要入任为官振兴家族的,还是通过战争获取功名利禄的,他们都认为可以从姜天骄身上寻回失去的希望。
姜天骄趁此良机招揽大批巧言善辩之人,通过他们发起舆论攻势,大肆向河东人和河北人展开宣传,声称只有自己才能在这乱世中真正做到保境安民。
尤其是在姜天骄保境安民的宣传之下,河东人和河北人自下而上拥戴着他,大部分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不愿看到战火烧到家乡。
太原城,董家酒楼。
这里经常聚集着大量文人墨客,众人在此把酒言欢畅所欲言展开辩论。
王光谦摆下擂台等人上来辩论,他可不是普通的文人墨客,而是来自五姓七望之一太原王氏,更是北魏大臣王琼四子后裔,这是大唐朝廷严令禁止互相通婚的七姓十家之一,
门第清华冠于卿族。
七姓十家分别为北魏陇西李宝之六子丶太原王琼之四子丶荥阳郑温之三子丶范阳卢度世之四子丶卢辅之六子丶卢溥之六子丶清河崔宗伯之二子丶崔元孙之二子丶前燕博陵崔懿之八子丶西晋赵郡李楷之四子,七姓十家士望凡四十四人。
马燧来到太原城的董家酒楼,他看见王光谦摆下擂台等人上去辩论,旋即走上来要跟对方坐而论道。
「不知阁下何许人也?」
王光谦看见马燧器宇非凡明显不是常人,他认为这气质绝对不是普通文人所能拥有。
马燧早就听说王光谦门第清华冠于卿族,他也不好隐藏身份,随即一脸正色说道:「在下马燧,字洵美,扶风马氏子弟也!后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十六世孙,大唐宰相马周的五世孙。」
「汝为名门之后!」
王光谦倒也认可马燧这扶风马氏子弟的名号,他直接开门见山说道:「阁下贵为名门子弟,不知如何看待当下局势呢?」
「眼下正值乱世,大唐朝廷无力,但有大将力挽狂澜,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马燧率先提出自己见解。
王光谦不以为然说道:「阁下认为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然而在我看来胜负已分。」
「大唐朝廷连续两次收复长安以失败而告终,纵使是有大将力挽狂澜,那也是有心报国无力回天。」
「蜀汉时期的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他穷尽一生之力,也未能收复长安还于旧都,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马燧听到王光谦拿着诸葛亮作为例子,他摇了摇头反驳道:「此言差矣,诸葛丞相以巴蜀一隅之地对抗曹魏,从国力上来说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他五次北伐未能建功就在情理之中。」
「反观大唐朝廷仍然拥有半壁江山,江淮钱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西北精兵皆有报国之心,关中百姓亦有单食壶浆之意,收复失地还于长安,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王光谦和马两人展开辩论。
姜天骄刚好伪装打扮来到这董家酒楼,他一进门就听到王光谦和马燧两人正在论战。
「这两人是谁啊?」
姜天骄随便找个人搭话问道李观本来听得津津有味,看见姜天骄在跟自己说话,他一脸微笑说道:「左边那个人是太原王光谦,右边那个人是扶风马燧!」
「扶风马燧?」
姜天骄顿时瞪大眼珠子。
他不就是那个受颜果卿之托,前往范阳郡游说贾循的常山使者吗?
李观还以为姜天骄也是来看热闹的,旋即拉他坐下低声说道:「这个扶风马燧挺有见解的,我颇为认同他的观点。」
姜天骄觉得李观见识与器度不凡,他略微好奇问道:「不知阁下是何许人也?」
「在下李观,河北道赵郡人。」
李观主动跟看姜天骄报上姓名。
姜天骄一脸不动声色说道:「李兄,他们到底在辩论什麽?我怎麽看他们两人吵得面红耳赤的样子!」
「这个我不知道该从哪里讲起—」
李观深沉稳重言语少,他实在不善于总结归纳。
姜天骄嘴角抽搐真不知道该说什麽,他乾脆坐下仔细听着辩论。
王光谦明显已经跟马燧争吵起来,他有些之以鼻讥笑道:「阁下说话真是有意思,
你凭什麽笃定这大燕朝廷会输呢?」
「就凭大燕皇帝是自封的,得位不正焉能不败?」
马毫不留情回道。
「啊哈哈哈!」
王光谦情不自禁开怀大笑,他意味深长追问道:「这大唐江山是怎麽来的?不也是高祖皇帝从别人手上夺来的?古往今来又有哪个皇帝不是自封的?」
「非也非也!」
马燧一脸冠冕堂皇说道:「高祖皇帝接受隋帝禅让而得天下,法理上就是这天下之主,因此才能名正言顺荡平天下各路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