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6章杨国忠的阻挠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6章杨国忠的阻挠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在安禄山离开皇宫后。

李隆基觉得光赏赐金钱好像还不足以弥补,于是准备擢升他为宰相,旋即命令翰林学士张垍草拟诏书。

结果诏书还没来得及发布,杨国忠已经接到消息,他就怕安禄山入朝拜相,随即马上入宫劝谏。

李隆基闻讯面色不悦怒斥道:「杨卿,是你一直在朕耳边说他安禄山即将造反,现在朕准备把他调来长安,你对此又是强烈反对,是何居心?」

本来李隆基都把诏书写好啦,他要加封安禄山为尚书左仆射,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决策军国大事。

这样既能把安禄山调来长安,又能腾出位子让底下将领正常上升,还能拿他跟杨国忠斗法,简直就是一石多鸟。

杨国忠赶紧跟着李隆基解释道:「陛下,安禄山虽然有些军功在身,但是他一介胡人蕃将目不识书,如若让他入朝拜相,四夷诸藩皆会以为我大唐无人,竟要一个外族胡人来担任宰相!」

「更何况契丹和奚人降而复叛尚未平定,范阳军务离不开安禄山,与其把他调来长安入朝拜相,何不让他继续发挥馀热。」

这话一出,李隆基瞬间动摇起来。

他人老了好面子,自然不会做出让人觉得丢脸的事。

最主要的是,李隆基对于安禄山谋反谣言也是半信半疑。

既然安禄山接到旨意便来到长安,那就证明他确实没有多大异心,要不然他岂敢日夜兼程赶来送死。

更何况安禄山的家眷都在长安城中的东平王府,换而言之李隆基手上还捏着人质。

要是安禄山胆敢起兵造反,那他肯定会找藉口把家人接到范阳郡。

然而安禄山似乎没这意思,他一介外族胡人毫无根基,起兵造反只会必死无疑而已。

李隆基不禁陷入深深沉思,他再三考虑过后开口说道:「既然杨卿觉得安禄山不适合入朝拜相,那朕就取消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尚书左仆射。」

「陛下英明!」

杨国忠瞬间喜开颜笑恭维道。

在杨国忠的干预之下,李隆基取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给安禄山一个尚书左仆射的虚职。

当然这时候肯定有人会好奇啦。

尚书仆射好歹也是从二品的官职,诸如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以此官职拜为宰相,那又怎麽能说这是有名无实的虚职呢?

而这就要从太宗皇帝李世民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大唐朝廷是以三省六部为行政制度,起初宰相之位是指三省长官,例如尚书令丶中书令丶门下侍中。

李世民在登基继位以前,他贵为大唐朝廷的秦王,官封天策上将,兼任太尉丶司徒丶尚书令丶中书令丶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丶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丶凉州总管丶雍州牧丶蒲州都督,统领十二卫大将军,授勋上柱国。

其中尚书令在大唐朝廷负责管理尚书省,六部官吏全部都是下属,这权力实在太大,基本已经可以威胁到皇权。

太宗皇帝李世民考虑到尚书令位高权重,他在登基继位以后,不再委任大臣出任尚书令,由此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

尚书仆射本来只是尚书令的副手,分为左右仆射两个官职,彼时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

由于这两个官职是尚书省的实际长官,所以有资格进入政事堂共同决策军国大事。

直到高宗皇帝李治之后,他特地把政事堂从门下省迁到中书省,国家大事和日常政务几乎都在政事堂会议上讨论处理,只有中书令和门下侍中能够固定参与。

其他大臣必须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才能议政,故而凡是进入政事堂皆为宰相。

尚书仆射失去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固定资格,仅沦落为执事官而已。

后来李隆基登基继位以后,他把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从此尚书仆射彻底变成没有实权的虚职。

只不过文武百官依旧还是习惯把中书门下的办公场所称为政事堂。

从这里就能明白尚书左仆射为什麽有名无实。

李隆基命令翰林学士张垍重新草拟诏书。

安禄山在东平王府接到诏书后顿时傻眼,他指着张垍的鼻子怒骂道:「张翰林,你该不会是在耍我吧?」

正好来送诏书的人就是翰林学士张垍,他面色尴尬解释道:「东平郡王,陛下本来都准备让你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决策军国大事,可没想到杨国忠从中阻挠,故而这事才没成。」

「杨国忠,我跟你势不两立!」

安禄山脸色变得铁青无比,他深知自己仕途已经彻底到头,接下来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安禄山在来到长安之前,他已经把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个节度使安排妥当,所以只等他入朝拜相进行举荐。

现在安禄山当不上宰相,那就说明他的承诺已经泡汤。

「东平郡王,那下官先告辞啦!」

张垍见此情形也不敢继续待下去,他赶紧找个藉口溜之大吉。

原本张垍也以为安禄山入朝拜相属于板上钉钉的事情,为此他才把消息泄露给安庆宗,本意是想藉此交好安禄山。

不曾想到杨国忠在这问题上技高一筹,他硬生生把安禄山的仕途斩断。

安庆宗亲自把张垍送出门后,他重新回到屋子里,看见自家父亲失魂落魄的模样,他唉声叹气安慰道:「父亲,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大不了您再回范阳郡而已。」

「儿啊,我等都要死于奸相之手啦!」

安禄山面容憔悴眼神空洞,他好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嗓音略微嘶哑说道:「为父已经把三个节度使的官职许诺出去,而他们也把自己官职许诺出去,你可知道这牵扯到多少人吗?」

「为父能够一人身兼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镇节度使,外人皆以为我是大权在握。可我要是无法喂饱手底下这帮骄兵悍将,那他们首先就会拿我来开刀啊!」

「况且为父这麽多年以来干了不少坏事,一旦让人捅了出去,杨国忠必定会藉机发难。」

「要是再让陛下他老人家知道我养寇自重,放任契丹和奚人在边境上挑起战争,那他更不可能放过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