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69章漕运保卫战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69章漕运保卫战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虢王李巨见到局势糜烂岌岌可危,他挺身而出说道:「启奏陛下,微臣请旨领兵出关征讨叛军,阻止贼将武令珣继续南下威胁南阳郡。」

「从天宝十三载开始,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那年秋天连续下了六十多天的雨,致使关中百姓粮食歉收。」

「西京长安垣屋颓坏殆尽,物价暴贵,人多乏食,陛下曾经调拨太仓粮米一百万石以济灾民,可这仍然是杯水车薪,黎民百姓饿殍满地。」

「本来指望着去年能有个好收成,不曾想到水灾过后又是旱灾,关中百姓年谷不登,加之年底安贼起兵造反祸乱天下,很多江淮粮船还没来得及运到长安便被叛军截下。」

「随着黄河漕运中断,朝廷不得已改道长江航道,江淮粮船沿着长江到达汉水,经由襄阳上溯丹水,接着分批陆运再走武关直达长安,这才勉强运来数十万石粮米。」

「如今叛军驻扎在武关之外,江淮粮米已经无法运至关中,粮船只能沿着汉水上溯至汉中地区,然后分批陆运走褒斜道,翻越秦岭抵达扶风郡,再把粮米装上船只,顺着渭水而下才能到达长安。」

「这条道路耗时耗力路途遥远,就算能够顺利把江淮粮米运到长安,损耗率也会大到令人承担不起,粗略估算运输成本相比以前会增加几倍乃至十几倍。」

「更何况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生死未卜,南阳郡和襄阳郡岌岌可危。」

「其中襄阳郡乃是汉水的漕运枢纽,南阳郡作为屏障万万不可丢失。」

李隆基发现到头来还是自家人能够堪当大任,他面露大喜说道:「爱卿真是勇气可嘉,不愧为宗室子弟。」

「那朕委任你为河南节度使丶御史大夫,同时兼任陈留太守和谯郡太守,统领岭南丶黔中丶南阳三镇兵马讨伐叛军。」

虢王李巨拍着胸脯保证道:「微臣必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希望!」

李隆基非常关心南阳战场,他对鲁炅损兵折将极为不满,可考虑到他是哥舒翰的爱将,故而不敢像高仙芝和封常清那样随意诛杀。

现在为了能够守住南阳郡,李隆基命令颍川太守来瑱接替鲁炅所有官职。

虢王李巨担心鲁炅还活着,他多提一嘴追问道:「陛下,倘若鲁炅退到南阳郡坚守待援,将功补过,那微臣该怎麽处理他呢?」

李隆基思考片刻回复道:「你可以视鲁炅表现灵活处置!」

「遵旨!」

虢王李巨深知李隆基这是把处置权交给自己,他需要承担起漕运保卫战的重任。

杨国忠适当站出来说话:「陛下,自从黄河漕运受到安贼截断以后,江淮粮船改走长江航道仅仅持续半年而已,这半年时间才运来数十万石粮米,杯水车薪难以度日,关中粮仓几乎快要告罄。」

「潼关大军已经开始缺粮,再这麽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理应命令哥舒翰赶快东征,可他总是推三阻四不敢出关。」

「据报贼将姜天骄早已返回河北道,陕郡只有崔乾佑所部几千人马,何不趁此良机大举反攻?」

大部分人总是倾向于自己所愿意相信的,有时候真相和假象并不重要。

李隆基认为安禄山的叛军战线拉得这麽长,他手上兵力肯定没有那麽多。

哥舒翰手上握有二十万大军,这里面还有河西和陇右两大藩镇八万精兵。

就算陕郡的崔乾佑不止几千人马,那他兵力肯定也是比不上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

可是哥舒翰自始至终不愿出关东征,可他根本没考虑到漕运问题。

要是鲁炅此时还能坚守住滍水防线,那麽李隆基绝对不会强逼哥舒翰出关作战,他也不会傻到拿着大唐江山去冒险。

毕竟哥舒翰已经在潼关坚守将近半年,从这里就能看出李隆基并不着急。

可是李隆基又不敢把即将断粮的事情告诉前线将士,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哗变。

或许还有人坚持认为潼关大军根本没有出现断粮,这是李隆基故意微操让哥舒翰去送死。

那麽我们不妨看看高适是怎麽说,他作为当事人在哥舒翰麾下担任要职,几乎把在潼关所见所闻全部写入奏疏中,这道奏疏便是《陈潼关败亡形势疏》。

高适明明白白告诉你五月份就开始缺粮啦,那些固执认为关中地区没有出现缺粮的人,根本不知道一个地方连续两年粮食歉收究竟有多麽严重。

更何况关中地区碍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实际上已经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若是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还算可以应付,一旦碰到天灾就会发生粮食危机,只有依靠江淮地区的漕粮粟米才能活下去。

江淮地区的漕粮粟米运不进来该怎麽办?

那就只有饿死呗!

只要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下来,那麽就不存在饿死人的问题。

尤其是在武令珣突破滍水防线以后,大唐后勤已经难以为继,再也无法跟叛军打消耗战。

江淮地区的钱粮布帛需要通过长江航道运至襄阳郡,再从汉水上溯至汉中地区,然后分批陆运走褒斜道,翻越秦岭抵达扶风郡,再把粮米装上船只,顺着渭水而下才能到达长安。

这条运输线路诸葛亮看见都会头皮发麻,哪里还能跟燕军消耗下去。

反观燕军完全可以利用永济渠和通济渠,通过水运把河北道和河南道连接起来,源源不断把粮草物资输送到东京洛阳。

现在李隆基已经快要无计可施,他只能催促着哥舒翰带兵出关收复陕郡,攻取东京洛阳,以围魏救赵的策略调动叛军。

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南阳郡和襄阳郡,不然武令珣将会完全切断江淮地区向关中长安的漕粮供应。

而这才是李隆基要求哥舒翰出关的根本原因,他看见的是鲁炅麾下五万大军全军覆没。

岭南丶黔中丶襄阳三镇兵马损失殆尽,整个南阳盆地即将落入叛军手上,连同江汉平原跟着岌岌可危。

最要命的是,武令珣带兵拿下南阳盆地以后,他便可以全力攻打武关威胁关中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哥舒翰只能出关作战,无论他是走潼关还是走武关,那他都会遇到崔乾佑和武令珣两位名将。

以哥舒翰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再加上他手底下各个将领勾心斗角,凭他也想打败崔乾佑和武令珣,这无异于是在痴人说梦。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双方将领绝对不能有任何破绽。

鲁炅仅仅是选择在迎风高处安营扎寨,这点微不足道的破绽就让武令珣无限放大,害得岭南丶黔中丶襄阳三镇兵马全军覆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