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104章 第一骁将姜天骄(求订阅)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104章 第一骁将姜天骄(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第104章第一骁将姜天骄(求订阅)

「参见节帅!」

阿史那从礼狼狐不堪来到府衙中拜见史思明。

史思明坐在主位上,他一脸戏谑问道:「阿史那从礼,我明明已经答应举荐你为朔方节度副使,可你总是推三阻四。你现在称呼我为节帅,那是不是代表着你愿意受我节制啊?」

阿史那从礼乾脆匍匐在地求饶道:「罪将以前狂妄自大,这才惨遭失败沦落至此,还望节帅能够饶恕,卑职愿意誓死效劳!」

「那你还有多少兵马啊?」

史思明不置可否反问道。

阿史那从礼只能老老实实说道:「我现在还有两千骑兵。」

史思明不由自主笑道:「你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于我,看来仆固怀恩给你的打击很大,要不然你怎麽可能会向我低头呢?」

阿史那从礼倒是不敢辩驳什麽,他羞愧得低下头颅。

本来阿史那从礼还做梦想着割据河曲之地,没想到仅仅一战就葬送掉所有希望,他的车队在仆固怀恩的猛攻之下溃不成军。

史思明走过来把阿史那从礼扶起来,他略微嘲讽说道:「本帅可以接纳你,但你已经没资格担任朔方节度副使,我最多只能给你到朔方兵马使。」

「节帅愿意接纳卑职,卑职已是感激不尽,哪里还敢讨价还价!」

阿史那从礼赶紧跪在史思明的面前伏低做小。

史思明担心城内粮草不太够,他亲自写信送往太原城,请求姜天骄运来更多粮草,毕竟他是要跟李光弼打消耗战。

李光弼三万河东军分布在中受降城丶东受降城丶振武军城三地,这对史思明来说威胁巨大,他只能依靠智取而不能强攻。

至于朔方军担负着收复长安的重任,必须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因此才把中受降城丶东受降城丶振武军城三地交给河东军去驻防。

所幸史思明从姜天骄这边得到消息,他已经知道李光弼魔下三万河东军的家眷都在太原城,于是派人前去中受降城丶东受降城丶振武军城三地大肆散播消息。

这些河东军将士非常担心家人安危,可他们更加害怕李光弼的军法。

众所周知,李光弼是个治军严整的人,只有他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证军心不乱,不愧为巅峰级别的武庙名将。

要是换做别人估计早就树倒湖孙散。

史思明遇到李光弼真可谓是倒霉无比,他无奈只能选择结硬寨打呆仗。

这种战术有什麽高明之处吗?

答案没有。

双方依靠拼消耗看谁更能坚持,而这就涉及到后勤补给。

史思明之所以敢跟李光弼耗下去,那是因为姜天骄明确告诉他,这是战胜李光弼的最佳办法,自己也愿意提供无限粮草进行支援。

如若史思明不愿意采纳这个方案,那麽姜天骄大可不去搭理他。

史思明深知李光弼不是好惹之人,他只能按照姜天骄的办法结硬寨打呆仗,至少这样还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李光弼和史思明隔河对时,双方互相派遣骑兵进行袭扰,就看谁先坐不住主动攻城。

姜天骄很快接到史思明的求援书信,他立刻从雁门丶定襄丶楼烦三郡抽调二十万石粮草运输到静边军城,待到春暖花开之时通过水运输送到榆林县。

史思明这边有姜天骄给他保证后勤补给。

李光那边只能自己想办法。

关内道,东受降城。

李光弼驻守在东受降城跟史思明隔河对峙,他忍不住喉声叹气道:「这史思明真是学聪明了,我本以为他会趁着军心不稳前来攻城,不曾想到他居然如此从容不迫。」

浑跟随在李光弼的身边,他皱着眉头说道:「节帅,史思明向来是以勇猛而着称,

我看这不是他的做法,就怕背后是有高人指点啊!」

「这话怎讲?」

李光弼想要听听浑城究竟有何看法,他在王承业投降后接任河东节度使的官职。

浑略微忧愁苦笑道:「节帅,您觉得这天底下除了安禄山之外,还有多少人能够使唤得动史思明?又或者是还有谁能让他心甘情愿听从命令?」

「姜天骄!」

李光弼顿时猜到史思明背后的人。

浑城对此微微点头说道:「我记得史思明本来是平卢兵马使,可是安禄山在造反前居然把他调任静边军使,据传这是姜天骄亲自所荐。」

「若非史思明死守在静边军城,河东军和朔方军早就打入河北大地,哪里还会在河东道磨磨蹭蹭,以至于最后功亏一簧。」

李光弼认为浑说得有理,他情不自禁苦笑道:「这姜天骄乃是安禄山魔下第一骁将,他在造反前带兵平定契丹和奚人。」

「他在造反后率兵击败封常清攻克武牢关,而后在陕郡击溃高仙芝十几万大军,害得主帅荣王李琬死于非命。」

「在这之后又是全歼哥舒翰所部二十万唐军,一战攻取潼关拿下长安,威震四方。」

「如若像你所说那样,这史思明背后的人真是姜天骄,那麽我等可要遭殃啦。」

虽然浑早就听说过姜天骄的威名,但是还不知道他有多少本事,随即略微好奇问道:「节帅,莫非这姜天骄比您还要厉害吗?」

浑城认为李光弼是这天底下最出色的统帅,哪怕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无法跟他相提并论。

「这实在不好说啊!」

李光弼从来没跟姜天骄对阵过,他自然不敢随意夸下海口。

浑听到这番言论着实感到非常震惊,他实在有些不解问道:「节帅,我曾经观察过这姜天骄的过往战役,他好像很少有过两军对垒排兵布阵,像他这样的人有什麽值得忌惮?」

李光弼非常清楚姜天骄的可怕之处,尤其是他从对方身上看到王忠嗣的影子,这种对于战场细节精算到极致的人最为可怕。

「这姜天骄自翊为算无遗策,从他担任榆关守捉使开始算起,他从来就没打过一场败仗。」

「哪怕是安禄山在天宝十载讨伐契丹中损兵折将,可唯独他所部人马能够一军独全,

保护主帅平安归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个会打胜仗的将军不算什麽,一个不打败仗的将军才是难得。」

「与其说他很少有过两军对垒排兵布阵,倒不如说敌人在他面前根本没机会排兵布阵!」

浑年轻气盛自然不服气,他同样也是盛唐名将之一。

十一岁跟随父亲浑释之参加例行防秋。

十二岁在朔方军中立下跳荡功。

十四岁随父战伐,破贺鲁部,下石堡城,收龙驹岛,勇冠诸军。

十八岁亲自率领朔方军深入漠北草原大破阿布思部,并且还能做到大胜而归,由此可知这人究竟有多猛,这妥妥就是冠军侯霍去病重现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