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239章 陛下岂非燕主忠臣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39章 陛下岂非燕主忠臣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4:55 来源:源1

第239章陛下岂非燕主忠臣

洛阳城,刘府。

刘晏回到家里后不久,阿史那承庆便已找上门来,他们两人在书房中讨论封爵分土,想方设法应对接下来的风暴。

阿史那承庆唉声叹气说道:「陛下急于消弹兵祸,真可谓是病急乱投医。以我大夏国力,哪里需要跟各路节师以及功臣们这般妥协?」

刘晏倒也能够理解姜天骄的难处,他的眼神浑浊黯淡,声音却依旧有股令人心悸的穿透力:「大令公之言或许不无道理,若是陛下强收兵权,确有激变之危。以食邑安其心,再收各路节帅其兵,待到朝廷」

还没等着刘晏完全说完,

阿史那承庆毫不客气打断道:「尚书令,莫非你也让这眼前之利蒙蔽双眼了吗?饮固然能解一时之渴,可这毒入骨那就必死无疑!」

「陛下此举看似效法汉高帝,实则是肉饲虎!所之肉乃是国之血脉,损害是我大夏朝廷的财赋之根。」

「昔日李唐立国之初四方不宁,唐高祖李渊为了笼络人心,他对李姓宗亲进行大肆封赏,许多血缘关系已经非常远的李姓宗室,没立下什麽功劳也被封王。」

「这些李姓宗室没有功劳而白白享受百姓供养,把应当缴纳朝廷的赋税全给截留下来。」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以后,他直接下令废点五十多名李姓郡王,降其爵位为郡公和县公,再把宗室们占有的封户如数交还朝廷。」

「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仅保留四十六家功臣食封者,所以他在位期间才能创造贞观之治,这才能够复修孝武皇帝的旧迹,并南山至于葱岭皆为府镇,君临天下号令五方之民。」

刘晏眉头紧锁说道:「司徒,你自己不也说了吗?唐太宗李世民也保留有四十六家功臣食封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哪个没有几百户乃至上千户的食邑?」

「既然大唐建国伊始能够封爵分土,那我大夏以食邑安功臣其心,又能不动刀兵收回各路节帅的手中兵权,倒也不失为好办法。」

阿史那承庆见到刘晏思想竟然动摇起来,他当面痛陈利害警告道:「尚书令,你可还记得大唐宰相韦嗣立吗?莫非你忘记他是怎麽劝谏唐中宗李显?」

「韦嗣立!」

刘晏表情微微一惬,他对韦嗣立并不陌生,此人以直言敢谏着称。

「国初,功臣食封者不过三二十家,今以恩泽食封者乃逾百数;国家租赋,太半私门,私门有馀,徒益奢侈,公家不足,坐致忧危,制国之方,岂谓为得!封户之物,诸家自微,僮仆依势,陵州县,多索裹头,转行贸易,烦扰驱迫,不胜其苦」

阿史那承庆直接把韦嗣立的奏疏念出来,他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击在刘晏心头上,

刘晏满脸忧愁叹息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唐太宗去世前食实封者不过四十六家;而到唐中宗在位期间,食实封者增至一百四十家以上,封户多的高达万户,遍布五十四个州。」

「唐太宗时封丁共九万九千九百人,唐中宗时封丁达六十万人,一百四十家食实封者每年收入庸调绢一百二十多方匹,真可谓是富可故国。」

「距离唐太宗驾崩这才仅仅过去五六十年而已,大唐便已出现亡国之兆,国家租赋收入大量流入这些勋爵贵族的私囊。」

「若非大唐朝廷及时进行改革,削减封户和限定封户,变自征为官收,承袭减户,只怕大唐国祚在开元年间就会终结,岂会还能像现在这样龟缩在巴蜀之地苟延残喘。」

阿史那承庆见到刘晏还算能够理解自己良苦用心,他郑重其事说道:「眼下大夏朝廷还没给功臣们赐予封邑和食邑,陛下登基以来仅仅只给燕王封赏食邑两万户。」

「由于燕王禅让退位自降为王,所以陛下赐予他食邑两万户倒也合情合理,严格按照二王三恪的古制待遇,这样也可以彰显我大夏优待大燕皇族,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

「可要是陛下给功臣们封爵分土,此风一开必定后患无穷,受封者必定会远超贞观功臣。几十年前韦嗣立就已看得如此透彻,那麽我朝为何还要重蹈覆侧呢?」

阿史那承庆怎麽想都想不明白,姜天骄何故非要封爵分土。

他认为大夏禁军拥兵高达五十万人,又有河北道丶河东道丶河南道丶都畿道丶淮南道丶江南东道丶江南西道这七个地方,从国家诞生之初就是强干弱枝,对于各路节帅有着压倒性优势,何必要去跟功臣们妥协。

对于姜天骄想要封爵分土这件事情,赞成和反对真可谓是两个极端,双方都能引经据典说出好处与弊端。

虽然刘晏和大宏临两位宰相强烈反对,但是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刘晏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唉声叹气说道:「这件事情由不得我们做主,陛下明显倾向于封爵分土,功臣们同样希望子孙永享膏之利,你我纵使能够看到其中弊端,又有多少人愿意听我们的?」

「事已至此,于事无补,说再多又有什麽用?我敢断定封爵分土之事很快就会传遍天下,届时你我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你我与其再去反对封爵分土,还不如想方设法进行限制,这样也可以减少弊端,毕竟这里面能动手脚的地方多了去了。」

阿史那承庆见状痛心疾首说道:「看来陛下也是糊涂啊,我就搞不懂他为何非要妥协?以他本事横扫天下不在话下,何必效仿汉高帝和唐太宗封爵分土。」

「陛下明明有这麽好的机会却不珍惜,我就不信满朝文武没人看出这些隐患,无非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想要借着改朝换代之际,为自己撰取最大利益。」

「难道大令公和萧侍中真是忠于陛下吗?他们只不过是想藉此机会拉拢功臣,为便于在未来的立储之争中夺得先机。」

「我从来就不相信忠臣这回事,我自漠北草原来到中原大地,深知这忠诚是最脆弱的,人们只会选择效忠强者。」

刘晏脸色大变打断说道:「司徒,你这话未必太过危言耸听了吧?大令公和萧侍中皆为外戚,

对于陛下毫无疑问是忠臣。」

「笑话!」

阿史那承庆情不自禁笑道:「陛下岂非燕主忠臣?因得军心才有禅让!而你刘晏本为大唐忠臣,可怎麽也选择跟随陛下呢?」

这话一出,刘晏瞬间哑口无言起来。

他明白阿史那承庆这是不相信任何人,这才极力反对姜天骄封爵分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