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233章 缓兵之计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33章 缓兵之计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4:55 来源:源1

第233章缓兵之计

神武元年,正月二十。

洛阳城,紫微宫。

姜天骄在含元殿收到崔佑甫的八百里加急,这是他派遣飞骑连夜送来的紧急羽。

「崔佑甫这件事情办得不错。」

姜天骄脸上露出淡淡笑容,他实在没想到崔佑甫还能从吐蕃手上要回陇西丶天水丶同谷三郡之地,这确实有些超乎他的想像。

文武百官对此却是极为不满,他们本来以为最多是在口头上答应吐蕃,没想到崔佑甫竟然跟着尚结息立碑划界。

刘晏顿时喉声叹气说道:「这崔佑甫怎麽能够跟吐蕃立碑划界呢?只用三郡之地就换来我大夏朝廷永世割让秦陇的奇耻大辱,他这如何对得起先辈们路蓝缕所开拓的疆土?」

「这吐蕃说到底也是趁我大夏和大唐打得两败俱伤,这才出来趁火打劫坐收渔翁之利,真不应该卖得这麽贱啦!」

姜天骄看见刘晏满脸失望的样子,他不以为然说道:「尚书令不必如此气绥,这份盟约对于夏蕃两国而言都是缓兵之计,就算我们不会撕破脸皮,那麽吐蕃同样也会撕破盟约。」

「崔乾佑和尚结息仅仅只是讨论陇右道的归属,他们两人为何都选择避开河西道呢?还不是因为河西道仍然在唐军手上,所以眼下谈了也是白谈。」

「虽然朕不害怕跟吐蕃全面开战,但是我们应该集中兵力灭掉大唐朝廷的残馀势力。若是此时跟吐蕃在河陇地区再启战端,难保大唐势力不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现如今大唐势力仍然盘踞在山南东道丶山南西道丶黔中道丶剑南道丶河西道这五个地方。」

「朕准备先对山南东道加紧攻势,同时派遣使者秘密前往黔中道,尝试看看能不能拉拢到黔中节度使赵国珍。」

「只要能够把山南东道和黔中道这两个地方完全拿下来,大唐朝廷那就只能龟缩在巴蜀之地。」

阿史那承庆对此倒是深以为然,他郑重其事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夏蕃两国爆发战争,那就不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不以一朝一夕之荣辱来考量。」

「以往唐蕃两国在边境上交战数十年,绵延时间之久丶战场跨度之大丶调动军队之多丶战场损失之巨,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

「眼下我朝还不宜以举国之力,去跟吐蕃争夺河陇之地。可又不能放任吐蕃持续坐大,那就只能以缓兵之计拖延住吐蕃。」

「微臣不但同意遣使拉拢黔中节度使赵国珍,还应该再派人前往南诏国,藉此说服云南王阁罗凤,使其跟我大夏建立友好关系,从多个方向夹击剑南道的大唐朝廷。」

太常卿郑虔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愿意出访南诏国,游说云南王阁罗凤归顺大夏朝廷」

姜天骄听到郑虔主动请缨出使南诏国,他顿时喜开颜笑说道:「那朕就委任爱卿兼摄鸿胪卿,

持节前往南诏国游说云南王阁罗凤。」

「朕听闻你荥阳郑氏在南诏国也有人,爱卿不妨从这点开始入手,再对云南王阁罗凤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想他绝对不会拒绝我大夏朝廷的善意。」

这话一出,郑虔顿时有点迷糊,他略微不解问道:「陛下,您是怎麽知道荥阳郑氏在南诏国有人为官,微臣对此并不知晓,不知陛下可否给点提示?」

「西泸县令郑回,你可还记得吗?」

姜天骄直截了当提醒道。

郑虔思考片刻微微点头说道:「微臣对于此人确实略有耳闻,不过听闻他在天宝末年便因战乱而死,陛下何以笃定他在南诏国呢?」

姜天骄自然不会说自己是穿越过来,他故意含糊不清说道:「其实朕也是偶然得到的情报,听说有这麽一个县令让南诏军队掳了回去。」

「郑回被虏获后因受云南王阁罗凤的赏识,他在负责教导阁罗凤的儿子凤伽异,现如今应该已经改为郑蛮利,你按照这名字找人肯定就能找到。」

郑虔再三确定荣阳郑氏在南诏国有人为官,这人还是他所认识的郑回,旋即老脸露出微笑说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定然说服云南王归顺大夏朝廷。」

「好,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姜天骄自然知道郑虔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是名誉天下的通儒,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精通天文丶

地理丶军事丶医药丶音律等众多领域。

郑虔出生于五姓七望之一荥阳郑氏,他在弱冠之年便已进士及第,在安史之乱前担任着作郎。

后来姜天骄带兵攻取西京长安,安禄山要求张通儒劫持长安百官回到东京洛阳,强行委任郑虔为兵部郎中,而后又是改为国子司业。

本来郑虔是不愿意给安禄山和安庆绪父子卖命效劳。

可是姜天骄为了寻找世家大族来给自己改朝换代进行背书,他亲自三顾茅庐寻找郑虔帮忙,答应释放从长安劫持而来的大唐百官。

郑虔接受姜天骄所任命的太常卿,由他亲自主持禅让大典。

由于姜天骄释放从长安劫持而来的大唐百官,所以郑虔对他倒也是投桃报李,毕竟他在大唐朝廷始终也是得不到重用。

郑虔是在唐睿宗景云元年进士及第,于开元四年顺利入仕为官,直到天宝十五载,算起来整整已有四十年。

换而言之,郑虔入仕为官四十年这才升到从五品上的着作郎,升迁速度真是堪比龟速,而他还是来自五姓七望之一荥阳郑氏。

当然也不是什麽人都愿意归顺大夏朝廷,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一臣不事二主。

原本姜天骄还想拉拢王维加入大夏朝廷,可这位大诗人死活就是不肯,最后没办法也只能放他离去。

王维和王缙兄弟两人也没有再去投靠大唐朝廷,而是辞掉所有官职回到家乡养老。

现在天下局势彻底明朗,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姜天骄是最后赢家,安庆绪通过禅让退位把大燕天下让给他,这就代表着安禄山所做一切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