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262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6K大章)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62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6K大章)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4 04:27:04 来源:源1

第262章我剑也未尝不利(6K大章)

神武二年,正月初十。

洛阳城,紫微宫。

姜天骄坐在皇位上阅览着八百里加急的紧急羽檄,上面详细记录姑臧城下那场惊天逆转,仆固怀恩雪夜奇袭,达扎路恭五万大军丧失殆尽。

「这仆固怀恩还挺有两下子的!」

姜天骄声音完全听不出喜怒,他嘴角勾起残忍而玩味的笑容:「朕倒是小觑这位大唐猛将,吐蕃在河西之战中折损五六万人。」

阿史那承庆眼中闪烁着精明算计,他郑重其事说道:「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吐蕃军队元气大伤,此刻河西力量真空,正值人心惶惶之际,吐蕃与我朝的盟约,是时候该加点分量了。

「司徒之言深得朕意!」

姜天骄怎麽可能放过这机会,他顿时咧嘴笑道:「吐蕃新败,最惧朕撕毁盟约,此时不让他们割肉,更待何时?」

「金城郡扼守黄河渡口,锁钥河湟;安乡郡和狄道郡控扼洮河,此三郡朕要定了,而且是现在就要,不必等到吐蕃全定河西。」

刘晏眉头微蹙反对道:「陛下,夏蕃两国盟约既定,又在洛水之滨立碑言明,吐蕃全定河西后方交割此三郡。眼下强索恐有毁约之嫌,授吐蕃以口实,亦损陛下天威。」

「毁约?」

姜天骄带着脾睨天下的傲然,他情不自禁冷笑道:「尚书令,这盟约是死的,人是活的。吐蕃连仆固怀恩都收拾不了,五万大军葬送姑臧城下,有何资格跟朕谈全定河西?「

「这本身就证明吐蕃根本没有能力履行盟约中约定的交割条件,那朕提前收复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有何不可?」

「朕准备派遣使者前往陇右道西平郡,告诉他尚结息,朕体谅吐蕃新败,河西多艰,为表大夏诚意,免去其全定河西之苛刻条件。」

「只需即刻交割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朕之大夏非但永不西顾河西,更可酌情提供些许粮秣军械,助其稳定河西局势,剿灭仆固怀恩等叛逆。「

「此乃钝刀割肉之策也,先索要三郡,以观其反应。吐蕃若惧我兵威,忍痛割肉,则三郡唾手可得。若其强硬拒绝,朕亦可借其毁约之名,或增兵陇右施压,令吐蕃首尾难顾,焦头烂额之下,最终仍不得不就范。」

刘晏觉得会挑起全面战争,他略微谨慎问道:「陛下,您就不怕夏蕃两国爆发战争吗?」

姜天骄不以为然反问道:「你相信夏蕃两国会爆发全面战争吗?」

「是的!」

刘晏微微点头说道。

姜天骄漫不经心追问道:「尚书令,是什麽让你认为夏蕃两国会爆发全面战争?」

刘晏脸上露出苦涩笑容,他谨小慎微说道:「陛下,我朝并未按照盟约行事,此番趁着吐蕃大败,提前索要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岂不是会逼得尚结息狗急跳墙?」

「会吗?」

姜天骄满不在平反问道。

「为什麽不会?」

刘晏一脸懵逼不知所措。

姜天骄看见刘晏脑筋还没转过来,他意味深长微笑道:「尚书令,换做你是尚结息,请问你会在这时候铤而走险吗?「

「陛下,在最后关头微臣当然会。」

刘晏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姜天骄耐人寻味问道:「尚书令,请问什麽时候才算最后关头?按照夏蕃盟约规定,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早已是我大夏领土,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朕只不过是提前索要而已。」

「尚结息作为吐蕃东道节度使,他在河西道还没拿下来之前,绝对不敢跟我大夏爆发全面战争,不然的话,他可是会沦为天下笑柄,此前夏蕃两国立碑划界亦会随之失效。「

刘晏瞬间明白过来,他微微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姜天骄见到刘晏脑筋终于转过来,他从皇位上站起身来说道:「传朕旨意,加封崔佑甫为鸿少卿,让他带领使团出访吐蕃亲自走一趟,带上朕的慰问,也带上朕的要求。态度要诚恳,立场要坚定,朕在洛阳等着他的好消息。「

陇右道,西平郡。

尚结息在湟水城的府衙中接到大夏国书,他坐在雪豹皮榻上阅览起来。

这份国书文书措辞非常客气,先是慰问吐蕃在姑臧城下的意外挫折,接着话锋一转,提出鉴于吐蕃目前稳定河西之实际困难,为体现两国盟好诚意,保障后续盟约顺利履行,要求吐蕃即刻交割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予大夏。

「无耻!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尚结息脸色变得越来越铁青,他再也抑制不住胸中的滔天怒火,猛地将国书狠狠拍在案桌上,震得杯盏乱跳,眼中燃烧着屈辱和狂怒的火焰。

「我大蕃六万健儿血染河西,这大夏不思雪中送炭,竞行此釜底抽薪之举!什麽体谅困难?什麽保障履行?这全他妈都是狗屁!无非就是看准大蕃新败,无力东西兼顾,要提前割走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

「这陇右道十六个郡本来是我大蕃打下来的,大蕃为了表示诚意已然割让陇西丶天水丶同谷丶

武都丶和政丶怀道六郡之地。」

「大夏皇帝见到大蕃在河西惨败,随便找个理由就要提早索取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汉人到底是什麽时候变得比胡人还要难伺候啦?这他妈都是什麽世道啊!」

达扎路恭听闻大夏这麽咄咄逼人,他愤愤不平说道:「此举分明是要撕毁盟约的前兆,绝对不能再把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交给大夏朝廷。「

尚结息收敛脸上怒意,他忧心忡忡说道:「若不答应大夏皇帝的要求,他以此为由撕毁夏蕃盟约又该怎麽办?」

「去年大夏军队讨灭漠北草原的回纥汗国,这支虎狼之师若是大举西进,我大蕃能否在安多(河陇)御敌于国门之外?」

而这也是尚结息心中最大纠结,姜天骄这刀精准无比捅在他的软肋上。

最主要的是,尚结息在这件事情上投入太多沉没成本,他也知道自己没有选择馀地,硬抗就是全军覆没,吐蕃在秦陇驻军都会遭到连根拔起。

吐蕃诸将对于抵抗大夏军队都没太大信心,所有将领乾脆选择沉默不语。

尚结息强行压下巨大的屈辱感,他声音沙哑说道:「罢了,请夏使前来议事吧,你们先退下!」

「是!」

吐蕃诸将接到命令后陆续离开。

崔佑甫气定神闲步入尚结息那压抑得令人窒息的府衙,他看到对方强行维持平静的脸,于是面带微笑作揖行礼:「外臣拜见节下。」

「夏使远道来真是苦了!」

尚结息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崔佑甫温润如玉淡淡说道:「节下真是太客气啦,外臣奉吾皇之命,特来慰问贵国之意外挫折,并商讨盟约后续事宜。「

「吾皇心系夏蕃盟好,为免贵国在河西多事之秋再添烦忧,特体恤下情,允诺贵国提前交割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

「交割完毕,吾皇必当遵守永不西顾河西之誓,并可酌情援助粮秣,以助贵国剿灭仆固怀恩等叛逆,稳定河西局势,此乃吾皇天恩浩荡,亦是夏蕃两国永固盟好之基石。「

尚结息听着这冠冕堂皇和颠倒黑白的话语,他只觉得邪火直冲顶门,恨不得立刻拔刀将这崔佑甫砍了,可他为了大局只能强忍着,指甲几乎嵌进掌心肉里。

「砰!!!」

尚结息大手猛地往桌案上一拍,他声音带着压抑的狂怒:「夏使,此议绝无可能!夏蕃两国盟约条款,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需待我大蕃全定河西方可交割。」

「如今河西战事未歇,仆固怀恩猖獗未除,尔等便欲提前索要?此乃公然背弃盟约!视我大蕃如无物乎?大蕃纵有河西之挫,但也绝非任人宰割之辈。」

崔佑甫笑容依旧不变,他眼神却骤然转冷说道:「节下说话言重了,这背弃盟约者,恐怕是贵国吧?盟约精神在于双方履行承诺之能力与诚意。「

「贵国精锐竞被困守孤城的仆固怀恩一战而殁,损兵折将丧师辱国,此等惨败足证贵国根本无力全定河西!既无履约之能,盟约中关于交割三郡之条件,自然也是失效。「

「我家陛下宽宏念及盟好,特允提前交割,免去贵国这无法完成之负担,已是天大的恩典。节下若执意推诿,不肯交割,那便是贵国先行毁约,背信弃义。「

紧接着,崔佑甫向前逼近一步,他声音陡然拔高威胁道:「若贵国执意毁约,拒不交割!那就休怪我大夏为维护盟约尊严而讨还公道。「

尚结息见到崔佑甫居然这麽威胁自己,他面目狰狞怒吼道:「夏使,尔要试试我宝刀是否锋利吗?」

崔佑甫毫不示弱拔剑回道:「我剑也未尝不利!」

虽然崔佑甫属于大夏朝廷的文官,但是他背后站着整个大夏王朝,姜天骄对其也是全力支持,故而态度才敢这麽硬气。

尚结息已经知道崔佑甫是个不怕死的人,他脸色由青转白,气势明显弱了下去,随即唉声叹气说道:「夏使,你我两国何至于此?夏蕃盟好来之不易,战端一开生灵涂炭,非智者所为。「

「为表诚意履行盟约,我大蕃愿先将狄道郡交割贵国,金城丶安乡两郡待到河西全定再给大夏,这是我所能容忍的,还望夏使能够考虑清楚。「

崔佑甫毫不客气说道:「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乃盟约中明确规定为我大夏之领土。我家陛下宽仁,允诺提前接收,已是格外开恩!岂能如同市井商贩般讨价还价?只交一郡是在打发乞丐吗?」

尚结息额角青筋跳动,胸口剧烈起伏,他实在没想到崔佑甫如此咄咄逼人,于是站起身来回击道:「夏使,你该不会忘记了吧?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还是在我大蕃手上。若我大蕃不交出来,你大夏又能奈我何?」

崔佑甫见此情形冷笑道:「既然节下不愿意履行两国盟约,你我也就没有必要再谈下去,让战场上的刀枪剑戟去争论吧!」

「外臣告辞!」

崔佑甫转身就要离开府衙。

「夏使留步!」

尚结息见状急忙拦住崔佑甫,他声音带着哀求意味说道:「金城郡乃是河湟锁钥,安乡郡亦是要冲,仓促交割恐生变乱,不妨你我各退一步如何?我大蕃愿将狄道与安乡两郡先行交割。」

崔佑甫语气变得更加冰冷起来,他直接冠冕堂皇说道:「节下此言差矣,外臣方才已经言明,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依据神圣盟约,其法理主权早已归属我大夏。」

「现在并非我大夏向吐蕃索要新土,而是要求贵国将本属于我大夏领土,提前归还而已,犹如贵国已交割的陇右诸郡,此乃天经地义,合乎盟约法理。「

「鉴于金城郡正是重镇,这才需早日交割纳入大夏治理,方能确保其安定繁荣,避免为仆固怀恩等叛逆所凯觎,或是再生兵戈,徒增贵国负担。」

「交割细节双方官员可即日对接,大夏官员早已在待命,随时可入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接收城池丶府库丶丁籍,而这也是贵国应履的义务。」

尚结息看着崔佑甫那张滴水不漏的脸,知道对方是铁了心要立刻割肉,没有任何回旋馀地,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本来尚结息还想跟着崔佑甫讨价还价,可他事到临头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谈判馀地,而他也无法承担背弃盟约的罪名。

尚结息闭上眼再睁开时,他眼底只剩下冰冷的死寂和深深的疲惫,仿佛用尽全身力气说道:「就依夏使所,即刻交割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具体事宜则由下面的人去办吧!」

「节下果然深明大义,实乃两国苍生之福!」

崔佑甫内心狂喜朝着尚结息深深一揖,他郑重其事说道:「外臣马上禀明我家陛下,并安排接收事宜。只要我朝能够顺利接收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大夏对河陇之地将不会再有任何领土要求。」

尚结息挥了挥手示意崔佑甫退下,他连看都不想再看对方一眼。

崔佑甫非常满意退了下去,他之所以跟尚结息保证,大夏对河陇之地将不会再有任何领土要求,那是因为接下来就要开始抢了。

尚结息望着舆图上那即将被割去的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眼中充满刻骨的恨意和无尽的忧虑他想起完成交割的武都三郡,想起在河西投入的巨大兵力丶死伤的将士丶消耗的钱粮,这些沉没成本害得他无法回头。

原本吐蕃占据着陇右道十六个郡,然而在大夏朝廷的软硬兼施之下,硬生生吐了九个郡出去,如今只剩下合川丶临洮丶宁塞丶西平丶鄯城丶洮阳丶浇河七郡之地。

换而言之,大夏朝廷兵不血刀收复大半个秦陇之地,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名义上的主权归属而已。

随着大夏军队接收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崔佑甫完成任务后带着使团返回洛阳。

神武二年,二月初一。

洛阳城,紫微宫。

姜天骄在含元殿如期召开早朝会议,金碧辉煌的大殿内薰香缭绕,文武百官肃立在阶下,空气中弥漫着诡异的敌意暗流。

崔佑甫立于阶下朗声奏报交割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的详细经过,他的声音沉稳而条理清晰,言语间自然流露出为大夏拓土开疆的兴奋。

虽然姜天骄坐在皇位上面带赞许的微笑,但眼神深处却是深不可测的平静,这让崔佑甫感到非常压抑,平日里关系尚可甚至交好的官员,此刻看向他的目光竟带着不易察觉的冷漠。

崔佑甫奏报刚刚结束,殿内出现短暂的寂静。

户部郎中杨炎手持笏板大步出列,他脸上带着忧国忧民的沉痛表情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崔少卿此行看似为我大夏索回三郡,实则乃是祸国之举,此乃我大夏之耻。「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崔佑甫瞳孔微缩猛地看向杨炎。

姜天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他面无表情问道:「杨卿何出此言?索回国土何耻之有?」

杨炎一脸痛心疾首说道:「陛下明鉴!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地处陇右西陲,民风彪悍,汉番杂处。此番崔少卿以兵威相胁强索而来,看似拓土,实则是为我大夏背上遗祸无穷的包袱。「

紧接着,杨炎环视群臣仿佛在寻求认同,他继续慷慨陈词说道:「其一,治理之难!此三郡远离关中,道路艰险,输送粮秣,派遣官吏,靡费巨大,朝廷每年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和钱粮,这无底洞何时能填满?」

「其二,边防之危!此三郡深入吐蕃势力范围,如同插入敌境的匕首,固然可扼其咽喉,然而吐蕃岂能甘心?日后必以此为藉口,屡屡犯边!为守这三郡,朝廷需常年派驻重兵,耗费巨额军饷,疲于奔命。」

「其三,失信之害!崔少卿以吐蕃毁约无力为名,行威逼强索之实,此等行径虽得一地之利,却失大国之信!四方诸国将会如何看待我大夏?今后谁还敢与我大夏立约?这是自毁长城遗羞后世。」

杨炎这番言论刚刚说完,有十几个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杨郎中所言极是,陇右诸郡实乃鸡肋之地,食之无味,弃之则省心省力。崔少卿为了贪图拓土之功,行威逼强索之实,这是把陛下至于无信无义之地。「

「微臣附议,昔日汉武帝穷兵黩武,虽拓地万里,终致海内虚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此可见拓地非功,守土为累。」

「陛下!吐蕃使节昨日已向臣等泣血陈情,恳请陛下能念及盟约之谊,体恤吐蕃之难,把陇右诸郡归还吐蕃恢复元气,一则显我天朝上国仁德,二则可省下无数边防开支,充盈国库,惠及万民,此乃两全其美之策!」

这些弃地省饷的荒唐言论在庄严的朝堂上弥漫开来,显然尚结息也不是吃乾饭的,他早已指使吐蕃使节暗中在洛阳撒下重金,重点贿赂五品以上官员,让他们在必要时刻出来当喉舌。

自从大夏朝廷开始拿回陇右诸郡以后,姜天骄频繁收到大臣们的奏报,声称大夏历经战乱刚刚建国不久,理应休养生息积蓄国力,效仿大唐宰相姚崇提出的治国纲领,以「为政先仁义」为首要原则,主张回归儒家治国理念,停止边功扩张。

姜天骄猛然意识到文官集团是要争权夺势,他对于这些奏报一概不理,但对奏报之人却是登记在册,准备找个机会把这群大臣一网打尽,故而这才放任他们畅所欲言。

崔佑甫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自己为国虎口夺食,冒着生命危险索回陇右诸郡,竞被朝臣如此颠倒黑白,污蔑为祸国之举和大夏之耻。

更荒谬的是,有人提议要把刚刚到手的陇右诸郡还给吐蕃,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崔佑甫再也按捺不住厉声怒斥:「杨郎中,尔等食君之禄,竟行此卖国求荣丶混淆视听之言!

陇右诸郡乃兵家必争之地,得此地方我大夏则进可威慑吐蕃,控扼河西,退可拱卫关中保境安民,其价值岂是区区钱粮可衡量?」

「尔等口口声声治理之难和边防之危,不过是惧战畏难托词!若依你们这等谬论言论,历朝历代开拓疆土都是错的?难道要将这万里江山全都舍弃,省下军饷让尔等虫豸安享富贵吗?」

「至于失信之害更是无稽之谈,这明明是吐蕃背信在先,河西惨败证明其根本无力履行盟约!

臣据理力争,提前收回本属我朝领土,正是维护盟约尊严!若放任吐蕃占据不还,这才是真正的失地失信!杨郎中等人颠倒黑白,为敌张目,其心可诛!」

朝堂之上顿时吵成一团,支持崔佑甫的官员们据理力争,痛斥杨炎等人弃地论荒谬。

而被吐蕃贿赂或本就持保守绥靖之见的官员则引经据典,夸大治理困难,鼓吹弃地省饷的好处,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虽然尚结息不在殿上,但其重金贿赂的成果和精心散播的言论,已然成功在朝堂上掀起一场针对崔佑甫的风暴。

最主要的是,崔佑甫升官速度实在太快,他从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升到鸿胪少卿(从四品上),短短一年时间官升十五级,这本身就引来大量官员的嫉妒。

姜天骄高坐皇位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他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锐利目光缓缓扫过那些鼓吹弃地的官员,眼神深处掠过不易察觉的杀机,他岂会看不穿这群官员言语背后的贪婪和愚蠢。

这次姜天骄并不准备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是想要把所有人一网打尽,藉此机会来个抄家流放,既可以给国库补充钱财,又可以为边境地区充实人口,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姜天骄眼里文官可没资格享受法不责众,他这天下还没统一,大臣中就有人敢大肆宣扬弃地论。

这已经不是一般文官,不能再犹豫啦,必须要出重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