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263章 先固本後拓边(6K大章)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263章 先固本後拓边(6K大章)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4 04:27:04 来源:源1

第263章先固本后拓边(6K大章)

当朝堂上争吵声在诡辩中渐歌,大臣们目光都聚焦到御座之上那位年轻帝王身上,大殿内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姜天骄并未立刻表态,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御案的边缘,目光缓缓扫过阶下文武百官,那些慷慨激昂支持拓土的,那些闪炼其词鼓吹弃地的,那些沉默观望明哲保身的,每一张脸都清晰映在他冰冷的瞳孔里。

宰相们个个沉默不语没有出来讲话,包括崔乾佑和由乾真两位枢密使也是如此,在他们眼里鼓吹弃地省的人简直就是在找死。

姜天骄看着殿内已然鸦雀无声,他故意表现出一脸为难说道:「诸卿争论,朕已尽知。只是你们吵了大半天,朕也不知道诸卿是何意见。」

「现在朕给你们两个选择,支持弃地省站到左边,支持收复河陇站到右边,各自表明既定立场。」

鼓吹弃地省的官员们纷纷走到左边。

支持收复河陇的官员们则是走到右边。

大夏朝廷在京五品以上职官大概有两百多人,其中超过六成官员明确表示赞同弃地省,而这些人多以文官为主,大部分人还是安庆绪时期遗留下来的前朝官员。

姜天骄眼中充斥着浓郁杀意,他在内心冷笑道:「天下尚未统一,河陇未复,西域未平,这群杂碎就敢在朝堂之上,堂而皇之大肆宣扬弃地论,为敌张目,动摇国本!此风若长,何谈开疆?何谈一统?那我大夏岂不是连大宋都不如?」

一个冷酷而高效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这些蛀虫留着绝对是祸害,毕竞古今中外做蛋糕的人再快,那也快不过分蛋糕的人。

姜天骄看见官员们站队完毕,他从皇位上缓缓站起身来,浑身散发着煌煌天威,空气仿佛都在此刻凝固起来。

「诸卿争论,朕已尽知。然而陇右诸郡是我大夏据理力争而来之国土,其去留归属关乎国体尊严,更关乎朕一统天下之宏图。」

「崔少卿是奉命出使吐蕃,不畏强敌,据理力争,为我大夏提前索回金城丶安乡丶狄道三郡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朕心甚慰。」

姜天骄一上来就给崔佑甫定调,接下来他才好名正言顺进行大清洗。

此言一出,崔佑甫心中郁结的愤顿时消散大半,他眼眶微热躬身道:「此乃微臣分内之事。

姜天骄安抚完崔佑甫后,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裁决命运的冷酷说道:「现在立场分明忠奸立判,尔等鼓吹弃地省之人,表面上打着为民请命,实际上其心可诛,真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麽吗?」

「传朕口谕,将立于左侧官员全部拿下,剥去冠带官袍革职查办,打入天牢,交由刑部丶大理寺丶御史台三司会审。」

这群鼓吹弃地的官员,此刻面如死灰浑身筛糠般颤抖。

「陛下饶命啊!!!」

「微臣知错啦!!!」

「陛下,臣等这是为民请命啊!!!」

左边官员顿时哀豪遍野,求饶声和喊冤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双眼翻白昏死过去,所有官员纷纷吓得跪地磕头如捣蒜。

御前侍卫可不会管他们这麽多,而是扑上去非常粗暴撕扯官袍,摘掉乌纱,直接将哭爹喊娘的官员们像拖死狗一样往外拖拽。

姜天骄非常冷漠看着这一切,待到哭豪声逐渐消失后,大殿上重新恢复平静,他才缓缓开口说道:「此番查抄罪犯家产充入国库,无论罪责轻重,其家属通通流放辽东,遇赦不赦。」

「至于站立右侧诸卿,心向社稷,朕心甚慰,望你们以此为鉴,谨守臣节,锐意进取!在河陇之地尚未收复前,若再有敢言弃地者,今日左列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这道口谕让右侧站着的官员们感到寒气从脊椎升起,这是要彻底榨乾这些人的最后价值,同时也庆幸自己是坚定不移支持收复河陇。

这场由吐蕃贿赂引发的朝堂风波,以姜天骄冷酷高效的大清洗而告终,正好腾出空位提拔有能力的人上来。

此刻含元殿上皆是经过筛选且又立场坚定的主战派官员,姜天骄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他坐回皇位后脸上那冷酷杀意已然收敛,取而代之是掌控全局的平静,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河陇未复,吐蕃之患未除,朕心难安!今日便议一议,如何经略这陇右诸郡,使其真正成为我大夏西进取之基石。」

田乾真深知现在是为皇帝宏图献策之时,他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现今陇右道十六个郡我朝已经收复九个郡,大半个秦陇之地已入版图,然非终点,仅为起点。」

「陇右诸郡事关西睡稳定,得之则大夏西顾无忧,失之则关中侧翼洞开。然新附之地,百废待兴,微臣认为当以固本为先丶拓边为后。」

姜天骄略微好奇问道:「爱卿这是要朕先固本后拓边?」

「是的!」

田乾真立刻切入核心问题,他郑重其事说道:「陛下开拓之志固然可歌可泣,然而陇右诸郡新附不久,民生凋嫩,百业凋零,田畴荒芜。」

「本地所产粮秣,杯水车薪,陇右大军及新迁官吏之口粮,仍需仰赖关中地区进行转运。」

「此路迢迢,翻山越岭,车马劳顿,损耗惊人。十石粮自关中起运,抵达陇右诸郡能存其三四已是万幸。」

「若此时便与吐蕃全面撕破脸皮,势必要增派重兵进驻陇右前线布防,一旦战事陷入胶着,大军云集边塞之地,人吃马嚼皆为天文数字,每日所需粮秣,纵使关中竭泽而渔,恐也难以支撑。」

「眼下我朝王师贸然西进,则如无根之木,无水之舟,纵有大胜,终难持久。」

「虽然吐蕃在河西惨败折损五六万人,但是前线军队仍然还有十几万人,在兵力数量上远远超过陇右藩镇,因此不宜在这时候跟吐蕃撕破脸皮。」

「当务之急,是要在陇右诸郡屯田筑堡,积赞粮草,建立防线,震镊吐蕃,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万不可急于求成,反受其害。」

田乾真这话就像冰水浇头,顷刻间让殿内高涨的拓边热情冷静下来。

姜天骄同样跟着面色凝重,他自然知道无粮不聚兵的道理,空有雄心壮志,若是后勤不继,一切都是空谈。

「爱卿所言字字珠玑,不知可有具体方略?何为固本为先?何以拓边为后?」

面对姜天骄这般提问,田乾真立刻献上可行之策。

「其一,倾力屯田,就地取食。」

「此乃解决粮秣困局之根本,陛下应该命令陇右节度使张忠志,除了留守城堡将士以外,其馀将士按营分地,划片包干,发给耕牛丶农具丶种子,以军法督促垦荒耕种,所产粮食大部分充作军粮,小部分搞赏将士,争取做到且耕且守,自给有馀,此为固本之策。」

「其二,择要筑堡,扼守通道。」

「固本并非龟缩,在屯田积蓄粮草同时,必须扼守要害,修筑坚固堡寨,使其成为钉在交通线上的钉子,进可出兵袭扰,退可固守待援,务必要把漫长的边境线,收缩为若干关键支撑点,极大节省兵力,减轻布防压力,藉此示敌以弱。」

姜天骄听到由乾真这番言论,他对此也是深以为然,这无疑是最稳妥的方略,随即微微点头说道:「爱卿只说固本之策,那接下来的拓边之策?」

田乾真面露微笑道:「陛下,待我陇右诸郡屯田有成,仓渐实,堡寨相连,防线稳固,军民之心归附,后勤转运压力大为减轻之时,便是我大夏王师犁庭扫穴之日。」

「无论是吐蕃所占据的秦陇之地,还是残唐势力所盘踞河西之地,皆可从容图之,或雷霆一击,或分化瓦解,主动权尽在我朝手上。」

虽然姜天骄胸中开疆拓土之火并未熄灭,但是田乾真让他沸腾的热血冷静下来,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根基不稳,再宏伟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在稍微思考片刻后,姜天骄声音沉稳有力说道:「那就依照爱卿之策,经略河陇,固本为先,拓边为后。」

在田乾真提出具体方略后,姜天骄基于现实困境,他从急不可耐的扩张,转而变成稳扎稳打的经营,陇右藩镇以屯田筑堡为核心的大建设,轰轰烈烈拉开序幕。

陇右道,天水郡。

张忠志在成纪县的节度使府接到皇帝诏书。

田乾真的奏疏副本一并送达,上面关于陇右后勤困境的剖析,字字如刀,戳中张忠志心中最大的隐忧,他立刻把陇右诸将召集起来。

张忠志倒也没有废话,他立刻将皇帝诏书当众宣读。

王武俊作为陇右节度副使,他见此情形喉声叹气说道:「关中运粮,十不存四。照此发展下去,不等吐蕃打来,关中百姓会先无以为继。陛下英明,屯田成边,就地取食,这是固本强基的唯一出路。」

虽然王武俊能够理解大夏朝廷的难处,但是其他将领个个都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这是坐失良机,应该趁此良机发兵攻打吐蕃和残唐,一鼓作气收复河陇之地,张忠志目光如电扫过众人,他声音陡然提高说道:「莫非觉得本帅在跟你们开玩笑?眼下陇右藩镇拥兵数量高达六万人马,这人吃马嚼都是天文数字。」

「自即日起,陇右藩镇依令行事,各郡城池按照驻防位置及兵力多寡,就近划定屯垦区域。本帅不管你是骑兵营还是陌刀队,从明天起都给老子拿起锄头去种田。」

「各营校尉直接负责划片地块的耕种,收成与军功挂钩,耕得好的一样升官受赏,懈怠误农的军法从事。」

「屯田期间各营轮番值守警戒和操练武备,其馀时间全力耕作,敢有懈怠农时丶荒芜田地者,棍棒伺候。敢有侵扰百姓丶抢夺耕牛农具者,军法从事。敢有克扣口粮丶私吞收成者,抄家灭族。」

张忠志的屯田军令不容置疑,诸将听到这严厉的惩罚措施,再想想空荡荡的粮仓,心中抵触情绪在现实面前慢慢消散开来。

陇右诸郡迎来前所未有的喧嚣,大量夏军士兵卸下沉重甲胃,在各营校尉的带领下,挥舞着崭新的锄头和铁锹,奋力开垦着板结的土地,铁器破土的闷响取代往日的金戈杀伐之音。

原本荒芜的河谷滩地,很多地方开垦成一片片整齐的田垄,夏军士兵用简易的水车引水灌溉,他们看着脚下亲手开垦的土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就在夏军土兵屯田种地之时,达扎路恭亲自带着精锐斥候潜入大夏境内,他左臂伤处依旧隐隐作痛,提醒着姑臧城下的惨败和耻辱,躲在灌木中死死盯着城外那繁忙的景象。

夏军士兵挥舞着锄头和铁锹奋力开垦着田地,键牛拉着直辕犁,在士兵们略显生疏的吆喝声中,翻起一道道深褐色的泥土,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劳作的喧嚣,而非战争的铁锈与血腥。

达扎路恭眉头紧锁,他眼中也是惊疑不定,内心暗道:「这夏军在搞什麽鬼啊?既不练兵也不筑城,怎麽多人跑去种地。」

正好这时,有两个老农路过灌木,他们两人边走边说话。

「最近官府在到处招人开荒种地,听那些当兵的闲聊说,上头有令,仗打完了。夏蕃两国签订什麽盟约,好像就连边境都划好了,以后这仗不用再打了!让他们安心种地自给自足,省得从关中运粮劳民伤财。」

「不打仗那敢情好啊,咱们这里地处前线,好不容易把大唐和吐蕃送走,希望这大夏别折腾了,再打下去这人都要死光了,只是不知道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我看这消息**不离十,你看那些当兵的除了站岗放哨,可不都下地干活了吗?就连刀枪都收起来不少。前两天还有个当官的说朝廷体恤边民不易,要休养生息,让大家安心过日子,别信谣言,说是什麽与邻修好。」

达扎路恭躲在灌木中听到这些内容,他一脸震惊暗道:「莫非大夏朝廷真的有意遵守盟约?止戈屯田,固守已得疆土,消化陇右,避免再启战端。」

为了确定这消息是否属实,达扎路恭等到夜色降临以后,他带人冒险靠近成堡旁边,听到里面传来夏军士兵的抱怨声。

「哎,这种地可比打仗累多了。」

「上头不是说了吗?这仗已经打完了,以后就靠这地吃饭,种不好田饿肚子的是我们!听说关中那边为运粮吵翻天,咱们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说得也是,不打仗也好,至少能活命。」

「我听说夏蕃两国早已立碑划界,因此这吐蕃人才会把陇右诸郡交给朝廷。」

达扎路恭躲在成堡外面听着谈话,他在亲耳所闻的反覆印证下,误以为大夏朝廷真要遵守盟约,内心不由自主暗道:「看来大夏皇帝倒还信守承诺,这是要关起门来过安稳日子。」

陇右道,西平郡。

达扎路恭骑着快马风尘仆仆返回湟水城,他立刻把这情报告诉尚结息。

「属下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陇右夏军上至将校,下至士兵,皆忙于屯田垦荒,修筑水利,其营中操练之声大减,防务外紧内松。」

「各地官府全力安置流民,极力宣扬与邻修好,这应该不像什麽诈术,或许是夏廷已满足于现有疆土,无意再启边畔,此乃我大蕃喘息之天赐良机。」

尚结息早就接到各地情报,他紧锁眉头在达扎路恭笃定的叙述中舒展开来,步到舆图前嘀喃自语:「此前也有不少斥候来报,在通往大蕃方向的要道上,夏军哨卡盘查更侧重于查验商旅货物,而非如临大敌般搜索奸细。」

「虽然夏军在交通线上修筑坚固堡寨,但是夏蕃两国边境线上的兵力大幅减少,若非得到明确旨意,陇右夏军岂会放下武器拿起农具。」

尚结息眼中精光闪烁,他转过身来说道:「达扎路恭,你的所见所闻非常重要,若真如此,那就代表着大夏朝廷无意撕毁盟约,至少他们需要时间消化陇右诸郡,而我们也需要时间集结兵力攻打河西。」

「传我帅令,收缩防线加固要点,避免与陇右夏军发生任何冲突,非必要不得主动挑蚌,同时派遣使者以睦邻修好之名,接触夏军将领及地方官员,试探其真实态度。」

「只要确定这陇右夏军是要关起门来种地,那我大蕃务必尽快扫清河西唐军,趁大夏无暇西顾之机,彻底把河西诸郡全拿下来。」

达扎路恭毫不犹豫接下军令,他马上去传达尚结息的命令。

尚结息走到窗边向东眺望,他紧拳头冷笑道:「待我大蕃恢复元气平定河西,今日你夏人所种下的粮食,来日未必不能成为我军东进之粮,这短暂和平我大蕃可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在这一刻,尚结息误判大夏朝廷固本为先的真正野心,反而将其视为满足与畏缩,这场围绕时间与效率的无声竞赛,在陇右的屯田号子声与河西的战鼓声中悄然展开。

尚结息在庆幸获得短暂和平的同时,却不知姜天骄正利用这段时间,疯狂积蓄着未来足以摧垮一切的力量。

夏蕃两国在边境上明确休战,这消息很快传到仆固怀恩的耳中。

河西道,武威郡。

仆固怀恩在姑臧城接到最新情报,上面详细记录夏蕃两国在边境上现状。

陇右夏军开始大规模屯田,宣称战争已经结束,就连吐蕃也是收缩防线避免冲突,双方边境贸易似乎也在试探性恢复。

这些消息狠狠刺入仆固怀恩的心头,他声音充满刻骨的恨意:「姜天骄这个窃国大盗,他用我河西军民的血肉做交易,用以换取陇右六郡。」

「如今交易做完便与吐蕃握手言和,把我河西送给吐蕃不顾,无非是要借刀杀人,通过吐蕃的手来消灭我河西唐军。」

仆固场对此倒是有不同看法,他喜开颜笑说道:「父帅息怒,这对我河西唐军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这话怎讲?」

仆固怀恩不以为然反问道。

仆固场郑重其事解释道:「父帅,如若夏蕃两国联合起来进据河西,那对我们来说可就压力太大了,这样我军不但需要防御吐蕃,还要疲于应对夏军。

「眼下夏蕃两国共同瓜溉河陇之地,河西道名义上归麽吐蕃,那麽夏军就没有资格染指这片土地,为此我军只需要专心应付吐蕃大军即可。」

「在吐蕃人眼里我河西就是悬在嘴边即将入口的肥肉,他们绝对不允许夏军踏入河西,难道这对我军来说还不是好事吗?」

仆固怀恩顿时觉得颇有几溉道亲,他微微点头说道:「要是夏军不进据河西,那这确实是好事,毕竟吐蕃大军对我来说倒也威胁不大,仅凭河西与之周旋那是绰绰有馀。」

「今年开春以来,差不多有一万馀帐的回部众通过居延海南下河西,再加上葛逻支那八千馀帐,先后差不多有两万帐回部众进入河西,弦之士高达五万人。」

「自前这葛逻支可是壮得很,十几方回部众散居在张掖都和酒泉郡,不妨就让他发兵伴据祁连城,顺势劫掠吐蕃粮草以及牛羊战马,以战养战解决给养问题。」

「这样吐蕃人肯定会把注意力放到祁连城,误以为我军想要夺回祁连城,藉此打通大斗拔谷。」

「如此吐蕃大军势必会发兵增援祁连城,那我就有机会据下和戎城,彻底把吐蕃埋在武威郡的钉子拔掉。」

随携越来越多的回部众南伏河西走廊,仆固怀恩将其安置在张掖郡和酒泉郡,从中徵调幸弦之士编入河西军的军队体系。

回部众想要在河西走廊长久待下去,那就只能承担起抗击吐蕃的重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