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运筹帷幄(求订阅)
河东道,太原城。
最近姜天骄在太原城收到蔡希德的好消息,他终于把上党城拿下来,至此河东道再无任何唐军。
上党唐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开城投降,倒也没有像鲁灵那样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主要还是蔡希德以攻心为上,他日夜不停派人劝降上党城内的唐军将土,甚至还找来很多上党郡的父老乡亲在城外喊话。
由于上党城缺少程千里这个上党节度使,所以上党城内的唐军将土失去主心骨,没人能出来扛起重任,最后在断粮后自然只能开城投降。
蔡希德派人来给姜天骄送信报捷,顺便问他如何处理这些唐军降卒。
安璇玑见到姜天骄陷入深深思考,一边给他捶肩一边问道:「夫君,莫非您在为上党唐军而忧虑吗?」
「是啊,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上党唐军降而复叛。」
姜天骄对于这群唐军降卒明显不信任,可又不能把他们全都杀掉,这样从今往后再也没人愿意投降自己。
可要是把他们全部放掉,那又无异于放虎归山,难保不会再次降而复叛,
安璇玑看着姜天骄举棋不定,她抿嘴娇笑道:「夫君,妾身有办法让他们不敢乱来。」
「愿闻其详!」
姜天骄倒是想要听听安璇玑有何办法。
安璇玑继续给姜天骄捶肩,她轻启朱唇说道:「夫君不妨把这群唐军降卒迁徙到云中郡屯田种地,但又不把家人迁徙过去,这样他们分居两地必定不敢乱来。」
「最好能够给个时间期限,例如在云中郡屯田种地待够三五年便可重新回家,这样他们为了回家至少会安定一段时间。」
姜天骄觉得安璇玑这主意还算不错,既能惩罚到唐军降卒,又不会使其狗急跳墙降而复叛,还能拿捏住他们家人。
「好,那就照你这办法。」
姜天骄立刻写信回复蔡希德,他再派人通知云中太守高秀岩。
高秀岩巴不得有人能来云中郡种地,他接到姜天骄的通知后马上做好准备。
如今高秀岩完全投靠在姜天骄魔下,他因此得到云中丶马邑丶安边三郡之地。
姜天骄亲自许诺给高秀岩,只要他坚定不移支持自己,云中丶马邑丶安边三郡之地永远是他高家地盘。
高秀岩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他自然死心塌地效忠着姜天骄。
姜天骄说话算话把云中丶马邑丶安边三郡之地交给高秀岩,并且向大燕朝廷举荐他的儿子担任要职。
长子高颂皇为云中长史。
次子高齐皇为马邑太守。
三子高霖皇为安边太守。
只要高秀岩脑子没有坏掉,那他就不可能背叛姜天骄,反而会死心塌地效忠于他,
现在姜天骄势力已经越来越庞大,他坐镇在太原城运筹惟,还把手伸到史思明的身边。
本来姜天骄是没有这个机会,要怪就怪史思明不做人父,逼得长子史朝义走投无路只能投靠于他。
姜天骄在暗中支持史朝义,再加上他性情温顺不容发怒,在军队中很受将士们的欢迎,能够同甘共苦和体恤下属,因此赢得很多将士的同情。
最近史思明在河套地区取得大胜,他发兵攻取新秦郡丶银川郡丶宁朔郡三地,使得兵力数量膨胀到三万大军。
目前史思明占据着关内道的榆林郡丶新秦郡丶银川郡丶宁朔郡。
没有李光弼这头猛虎亲自坐镇,史思明顿时迎来他的高光时刻,他在河套地区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就连浑释之和浑父子两人都要避其锋芒。
姜天骄看到史思明这麽能打,他也乐意放任对方去祸害大唐朝廷。
反正史思明所做一切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已,长子史朝义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对他发难。
史思明在关内道进展顺利。
安庆绪在河南道就不乐观,他弑父篡位后采纳严庄之策,本以为能够快速拿下江淮地区,没想到大军在雕阳郡迟迟未进寸步。
尹子奇大军受阻于睢阳郡,张巡带兵婴城自守死战不降。
然而张巡再厉害也是撑不了多久,大唐朝廷的各方势力都在等着他覆灭。
在安禄山起兵造反后,河南道与河北道非常相似,均缺乏大唐精兵的驻防,地方官员大多选择投降或逃离。
东平太守吴王李祗与济南太守李随等人率先起兵反抗。
其中吴王李祗凭藉其宗室身份产生显着的号召力,河南道郡县中不愿归附燕军的势力,皆以吴王之名作为旗帜。
在燕军主力尚未南下的时候,河南唐军的抵抗取得显着成效。
后来李隆基委任虢王李巨为河南节度使,他率军自蓝田出发,途经南阳郡前往河南道就任。
适逢鲁灵在南阳城遭遇围困,虢王李巨顺势解围,他吸引走武令珣的主力部队。
然而虢王李巨履职后的表现却难以服众,这对河南节度使的权威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把驻地设在位于后方的彭城郡。
结果虢王李巨到任后没几个月,新皇帝李亨委任贺兰进明取代他出任河南节度使。
面对新皇帝李亨的诏书,虢王李巨虽心有不甘,但却不得不遵旨行事。
他在离任之际将其精锐部队悉数调离,仅将老弱残兵留给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出任河南节度使前就跟宰相房管产生嫌隙,房管为遏制其势力扩张,特命许叔冀出任河南都知兵马使。
许叔冀手握重兵拒绝听从贺兰进明的调遣,双方陷入相互敌视的对时状态。
河南唐军明显处于分裂状态,各方势力据地自立,完全脱离河南节度使的统辖体系。
贺兰进明表面虽为河南节度使,但实质上仅为一军统帅,亦缺乏足够实力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势力的唐军将领均采取自保策略,拒绝出兵支援雕阳郡,如此抵御尹子奇大军的重任完全落在张巡肩上。
各方势力之所以胆敢坐视张巡全军覆没,那是因为雕阳郡仅仅作为江淮地区的第一道防线,后面还有第二道和第三道。
第一道防线是雕阳郡第二道防线是彭城郡第三道防线是临淮郡。
从来不存在雕阳郡失守后江淮地区就会沦陷的问题。
贺兰进明这个大唐朝廷的河南节度使,他就是带兵驻守在第三道防线的临淮郡,这边才是江淮地区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