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128章 运筹帷幄(求订阅)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128章 运筹帷幄(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第128章运筹帷幄(求订阅)

河东道,太原城。

最近姜天骄在太原城收到蔡希德的好消息,他终于把上党城拿下来,至此河东道再无任何唐军。

上党唐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开城投降,倒也没有像鲁灵那样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主要还是蔡希德以攻心为上,他日夜不停派人劝降上党城内的唐军将土,甚至还找来很多上党郡的父老乡亲在城外喊话。

由于上党城缺少程千里这个上党节度使,所以上党城内的唐军将土失去主心骨,没人能出来扛起重任,最后在断粮后自然只能开城投降。

蔡希德派人来给姜天骄送信报捷,顺便问他如何处理这些唐军降卒。

安璇玑见到姜天骄陷入深深思考,一边给他捶肩一边问道:「夫君,莫非您在为上党唐军而忧虑吗?」

「是啊,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上党唐军降而复叛。」

姜天骄对于这群唐军降卒明显不信任,可又不能把他们全都杀掉,这样从今往后再也没人愿意投降自己。

可要是把他们全部放掉,那又无异于放虎归山,难保不会再次降而复叛,

安璇玑看着姜天骄举棋不定,她抿嘴娇笑道:「夫君,妾身有办法让他们不敢乱来。」

「愿闻其详!」

姜天骄倒是想要听听安璇玑有何办法。

安璇玑继续给姜天骄捶肩,她轻启朱唇说道:「夫君不妨把这群唐军降卒迁徙到云中郡屯田种地,但又不把家人迁徙过去,这样他们分居两地必定不敢乱来。」

「最好能够给个时间期限,例如在云中郡屯田种地待够三五年便可重新回家,这样他们为了回家至少会安定一段时间。」

姜天骄觉得安璇玑这主意还算不错,既能惩罚到唐军降卒,又不会使其狗急跳墙降而复叛,还能拿捏住他们家人。

「好,那就照你这办法。」

姜天骄立刻写信回复蔡希德,他再派人通知云中太守高秀岩。

高秀岩巴不得有人能来云中郡种地,他接到姜天骄的通知后马上做好准备。

如今高秀岩完全投靠在姜天骄魔下,他因此得到云中丶马邑丶安边三郡之地。

姜天骄亲自许诺给高秀岩,只要他坚定不移支持自己,云中丶马邑丶安边三郡之地永远是他高家地盘。

高秀岩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他自然死心塌地效忠着姜天骄。

姜天骄说话算话把云中丶马邑丶安边三郡之地交给高秀岩,并且向大燕朝廷举荐他的儿子担任要职。

长子高颂皇为云中长史。

次子高齐皇为马邑太守。

三子高霖皇为安边太守。

只要高秀岩脑子没有坏掉,那他就不可能背叛姜天骄,反而会死心塌地效忠于他,

现在姜天骄势力已经越来越庞大,他坐镇在太原城运筹惟,还把手伸到史思明的身边。

本来姜天骄是没有这个机会,要怪就怪史思明不做人父,逼得长子史朝义走投无路只能投靠于他。

姜天骄在暗中支持史朝义,再加上他性情温顺不容发怒,在军队中很受将士们的欢迎,能够同甘共苦和体恤下属,因此赢得很多将士的同情。

最近史思明在河套地区取得大胜,他发兵攻取新秦郡丶银川郡丶宁朔郡三地,使得兵力数量膨胀到三万大军。

目前史思明占据着关内道的榆林郡丶新秦郡丶银川郡丶宁朔郡。

没有李光弼这头猛虎亲自坐镇,史思明顿时迎来他的高光时刻,他在河套地区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就连浑释之和浑父子两人都要避其锋芒。

姜天骄看到史思明这麽能打,他也乐意放任对方去祸害大唐朝廷。

反正史思明所做一切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已,长子史朝义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对他发难。

史思明在关内道进展顺利。

安庆绪在河南道就不乐观,他弑父篡位后采纳严庄之策,本以为能够快速拿下江淮地区,没想到大军在雕阳郡迟迟未进寸步。

尹子奇大军受阻于睢阳郡,张巡带兵婴城自守死战不降。

然而张巡再厉害也是撑不了多久,大唐朝廷的各方势力都在等着他覆灭。

在安禄山起兵造反后,河南道与河北道非常相似,均缺乏大唐精兵的驻防,地方官员大多选择投降或逃离。

东平太守吴王李祗与济南太守李随等人率先起兵反抗。

其中吴王李祗凭藉其宗室身份产生显着的号召力,河南道郡县中不愿归附燕军的势力,皆以吴王之名作为旗帜。

在燕军主力尚未南下的时候,河南唐军的抵抗取得显着成效。

后来李隆基委任虢王李巨为河南节度使,他率军自蓝田出发,途经南阳郡前往河南道就任。

适逢鲁灵在南阳城遭遇围困,虢王李巨顺势解围,他吸引走武令珣的主力部队。

然而虢王李巨履职后的表现却难以服众,这对河南节度使的权威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把驻地设在位于后方的彭城郡。

结果虢王李巨到任后没几个月,新皇帝李亨委任贺兰进明取代他出任河南节度使。

面对新皇帝李亨的诏书,虢王李巨虽心有不甘,但却不得不遵旨行事。

他在离任之际将其精锐部队悉数调离,仅将老弱残兵留给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出任河南节度使前就跟宰相房管产生嫌隙,房管为遏制其势力扩张,特命许叔冀出任河南都知兵马使。

许叔冀手握重兵拒绝听从贺兰进明的调遣,双方陷入相互敌视的对时状态。

河南唐军明显处于分裂状态,各方势力据地自立,完全脱离河南节度使的统辖体系。

贺兰进明表面虽为河南节度使,但实质上仅为一军统帅,亦缺乏足够实力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势力的唐军将领均采取自保策略,拒绝出兵支援雕阳郡,如此抵御尹子奇大军的重任完全落在张巡肩上。

各方势力之所以胆敢坐视张巡全军覆没,那是因为雕阳郡仅仅作为江淮地区的第一道防线,后面还有第二道和第三道。

第一道防线是雕阳郡第二道防线是彭城郡第三道防线是临淮郡。

从来不存在雕阳郡失守后江淮地区就会沦陷的问题。

贺兰进明这个大唐朝廷的河南节度使,他就是带兵驻守在第三道防线的临淮郡,这边才是江淮地区的最后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