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30章姜天骄的分析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30章姜天骄的分析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安禄山面容憔悴坐在虎皮榻上,他好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姜天骄看着安禄山这面如死灰的模样,他眉头紧皱说道:「节帅,您之所以不想起兵造反,无非就是因为陛下对您有恩是不是?」

「是的!」

安禄山微微点头苦笑道:「陛下封我为王,赐我三镇兵权,待我如子,这人心都是肉长的,而我又是病体缠身,何必背着千夫所指的骂名去举兵清君侧。」

「严庄丶高尚丶阿史那承庆三人劝我举兵起事,无非就是想从我这里捞个从龙之功,一举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梦想,可我安禄山也不是傻子啊。」

姜天骄确实没想到安禄山能够看得这麽清晰,他一针见血说道:「节帅,问题在于杨国忠不愿意放过您,就算杨国忠答应放过您,一旦太子殿下登基继位,谁能保证他不会秋后算帐?」

「虽然节帅一时失察导致失去河东军,但是反过来也得到更多将士的支持,正所谓祸兮福所倚。」

安禄山逐渐打起精神来,他略微疑惑问道:「祸兮福所倚?这话怎讲?」

姜天骄一脸正色解释道:「杨国忠以法责众必定不得人心,他跟韦见素两人大肆清算河东军,而这可是会引起众怒。」

「将士们都是从刀枪里滚出来的,又有哪个不是刀口舔血,岂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年李林甫为了除掉王忠嗣,他就不敢清算王忠嗣的部将,反而还要比以前更加重用,即使如此哥舒翰等人依旧不肯放过他。」

「杨国忠相比李林甫更加愚蠢,他把节帅安插在河东军的亲信将领一网打尽,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镇将士会怎麽想?谁敢保证自己一世清白没有把柄落在外人手上?」

「法不责众这个道理人人皆知,然而杨国忠和韦见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纵使坐上宰相之外那又如何?他们这样只会逼得更多将士死心塌地效忠节帅。」

「节帅活着三镇将士尚且受到清算,要是哪一天失去节帅的庇护,谁敢保证自己不会家破人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本来安禄山已经快要摆烂,可他听到姜天骄的分析,旋即高兴得大笑出声:「啊哈哈哈,果然只有你才能看得更加长远,你真不愧是我最信任的人。」

大将权重而群僚无妒,功高过人而主帅不疑。

这句话完美阐释姜天骄在军中的地位,难怪安禄山把他当做藩镇储帅在培养。

安禄山重新打起精神来,他一脸杀气沸腾说道:「既然杨国忠要把我逼上绝路,那我也不介意奉陪到底。」

「我把夫人和大郎留在长安为质,本来是想换取陛下信任,可他明显是信不过我,要不然怎麽会放任杨国忠对我攻讦诋毁。」

「我希望在起兵举事前摆平契丹,明年开春你便率兵出塞讨伐,在这之前争取把卢龙军扩编到三万镇兵,武器铠甲以及战马辎重都会优先供应给你。」

姜天骄听闻安禄山要把卢龙军扩编到三万镇兵,他顿时两眼放光说道:「节帅,今年夏季讨伐奚人,我从三镇兵马中抽调很多精兵强将进行补充,不知能否把他们留下来?」

安禄山稍作修改说道:「校尉以上不能留下,其馀将士划归卢龙军由你统领。」

「多谢节帅!」

姜天骄实在没想到安禄山竟会这麽爽快,这样卢龙军就是平卢藩镇的最强军队。

范阳藩镇的最强军队乃是经略军,驻地就在范阳郡,镇兵数量高达三万人。

河东藩镇的最强军队则是天兵军,驻地就在太原城,镇兵数量高达三万人。

由于杨光翽倒戈相向背刺安禄山,他这个河东节度使已经变得有名无实,根本无法调动太原城的天兵军。

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自然不会把资源倾斜到河东藩镇的天兵军,反而还要暗中克扣军饷刁难杨光翽。

骊山,华清宫。

杨国忠和韦见素两人随驾跟着李隆基来到骊山避寒。

安禄山的奏疏通过快马加鞭送到骊山华清宫,果然就跟阿史那承庆预料的一模一样,杨国忠没有马上交给李隆基,反而将其截留下来。

这份奏疏举荐杨光翽为河东节度使,并且请他明年开春率兵讨伐契丹。

杨国忠立刻找来韦见素进行商讨对策。

「会微兄,这安禄山怎麽不恨他杨光翽?还上奏举荐他为河东节度使?他们两人是不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杨国忠果然开始猜忌杨光翽。

韦见素认为杨光翽没这骑墙的胆量,他皱着眉头说道:「我看不像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反而觉得这是安禄山的阴谋诡计。」

「你看这信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请他杨光翽明年开春率兵讨伐契丹,我就担心安禄山会借着战事陷害于他。」

「右相不妨奏请陛下委任杨光翽为太原尹,让他兼任北京副留守坐镇太原城,这样就有理由名正言顺拒绝安禄山。」

「我们好不容易通过杨光翽控制住河东军,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涉险上战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杨国忠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下来:「那就按照你的办法行事,真是便宜他啦。」

「那麽你我就去面见陛下吧。」

韦见素拉着杨国忠去见正在避寒度假的李隆基。

在杨国忠和韦见素的举荐之下,李隆基提拔杨光翽为太原尹兼任北京副留守。

杨国忠故意把安禄山的奏疏扣下几天,他再呈交李隆基览阅批示。

由于这件事情涉及到河东节度使,所以杨国忠和韦见素两人不能自作主张,必须交给李隆基做出批示。

李隆基已经提拔杨光翽为太原尹兼任北京副留守,那他当然不会答应安禄山的请求,反而要求他速速讨灭契丹。

安禄山通过以退为进顺利保住河东节度使的官职,这为他日后诛杀杨光翽奠定基础。

杨光翽晋升为太原尹兼任北京副留守,他没有如愿以偿当上河东节度使,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跟安禄山虚以委蛇。

河东藩镇的争夺战宣告一个段落。

这场争夺战以安禄山的惨败而告终,但他紧接着又遭遇到沉重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