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喷子 > 第十章 真正的劝学

大宋有喷子 第十章 真正的劝学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天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28 来源:源1

第十章真正的劝学(第1/2页)

起来的人:“我叫田况。”

田况?这人章旷听说过。

他写文章很厉害,上一次科举时期,因为写文章厉害被当做特殊人才单招了,也就是赐同学究出身。

结果田况不屑,转身就进入了学院进学,希望日后能够真正的考中进士,而不是被赏赐这样一个身份去做官。

章旷点头:“你讲吧。”

田况:“文章大概是说,天雄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现在陈尧咨还活着,所以原文不是陈康肃公,而是以天雄代之,原因是陈尧咨目前是天雄军指挥使。

“有一次,一个卖油翁看到他射箭,频频点头,陈尧咨就问他‘你也会射箭吗’他说‘大概和我倒油是一样的’只要熟练了就会了,说这和庄周讲的柔轮、庖丁解牛没区别。”

章旷点头:“那好,你又在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呢?或者你认为作者想要传递什么想法给大家?”

田况也是忍不住夸奖:“欧阳修的确厉害,这个寓教于乐的故事告诉我们了两个道理,其一是多练能提升能力,其二是不要太自负。”

章旷:“没了?”

田况思索了一下,摆了摆头:“没了。”

章旷很失望。

又看向了台下。

田况皱起眉头,章夫子在等待什么样的答案?自己的答案夫子很不满意?难怪自己考不上进士。

马上又有人举手但答案和田况大差不差。

逐渐的,现场鸦雀无声。

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的答案,老师不满意。

老师很失望。

面对章旷失望的神色,大家心理压力非常巨大。

一度抬不起头。

章旷:“这么短的文章,就这么几句话,连作者一共表达了几点意思都看不懂,你们真的有必要学文章吗?”

“还看的津津乐道,满学院都在讨论?”

“你们究竟在讨论什么?”

“这和村口大妈讨论谁家寡妇门前有男人经过有什么区别?”

现场的所有学生都是把头给低了下去。

形势比人强啊。

终于,有人受不了高压,举手。

章旷:“讲。”

这人拱手:“老师,我们都认为文章只写了这些,而您不这么认为,那有没有可能,我们没错,错的是老师您?”

章旷点头:“有这个可能。”

现场的人都不可置信的看向章旷。

夫子承认自己错了?

这在这个时代,太逆天了。

所有人都惊讶于章旷居然承认自己有可能错了。

而章旷却大声反问:“既然你都敢质疑我是否错了,你不敢质疑欧阳修是不是错了?”

这个问题,如同洪钟大吕,瞬间让所有人脑瓜子嗡嗡作响。

很多人拿起文章,重新看了起来。

然后才有人举手。

章旷看是个比其他人看起来更小的少年,也是稍微和善了一点:“讲。”

少年:“我叫司马光。”

“我明白了,《卖油翁》中其实欧阳修一共要讲四点。”

“第一,陈尧咨目中无人。第二,熟能生巧。第三,努力的重要性。第四,射箭不是什么厉害本事。”

“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下意识的无条件的选择了相信欧阳修,所以默认了陈尧咨目中无人,默认了射箭不是什么厉害的本事。”

“实际上,这有可能是错的。”

不少人读书脑子读淤了,这么久了还没反应过来,听到司马光的一番话后恍然大悟。

欧阳修这是拿并没有证据的论点当证据,夹带私货啊!

章旷:“司马光?我听说过你,砸缸的司马光?”

小小的才十四岁的司马光微笑:“都是谣传。”

“不是缸,是砸瓮。”

现场响起了学生们爽朗的笑容。

这小家伙倒是会调节气氛。

章旷点头:“那我问你,你认为陈尧咨自负吗?你认为射箭和倒油有区别吗?”

“你们是不是认为,一个历任诸军,曾经在多地主管军事的人,就是一个自负,骄傲自大的莽夫?”

现场鸦雀无声。

没人知道啊,怎么回答?

在场的人对陈尧咨又不熟悉,谁敢说话?这可是一家三兄弟都当过宰相的存在,是兄弟双状元的存在。

为什么欧阳修敢?

原因很简单,陈家三兄弟合起来都凑不出一个儿子。

虽然陈尧咨的二哥陈尧佐还活的好好的,但是毕竟欧阳修已经等不及了。

至于射箭和倒油有区别吗,众人还真是冥思苦想了起来。

司马光率先举手:“老师。”

章旷点头示意。

司马光:“不一样,我只是简单的思考了一下,就觉得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就比如遇到财狼老虎,如果射箭百发百中,就可以活,还能吃肉。而倒油这项能力似乎没什么用处。”

欧阳修说射箭和倒油一样就一样?

当然不一样,只要动一下脑子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里面的区别海了去了。

章旷:“还有吗?”

大家继续想着。

“这肯定不一样啊,倒油不漏算什么本事,完全可以在葫芦上放个斗,怎么倒都撒不出去,射箭能放个斗帮忙变准吗?那肯定不行啊!经年累月练射箭那是本事,经年累月练倒油那不是纯纯脑子坏掉了吗,买个斗不完事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章真正的劝学(第2/2页)

看有人带头了,站在旁边看戏的狄青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话糙理不糙。

“不一样,倒油完全可以从容不迫,但是需要拉弓射箭时,必定是危机四伏之时。”

“怎么能一样呢,一个国家可以谁都不会往葫芦里倒油不撒,但是能没有一个人会射箭吗?”

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大家在思考这句话对不对。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句话对不对其实是需要辩证思考的。

刘娥刘太后什么都厉害唯独一点,穷苦出身的她对军事一窍不通。

刘娥很聪明,一窍不通那我就不打仗。

依靠政治手段尚能降服西夏不反,用政治手段比如带辽国使臣翻山越岭到处绕路最穷苦的地方,让他们对中原土地不感兴趣。

用了很多手段,才不发生战争。

年轻人就有疑问了,似乎,不打仗也行。

但毕竟这儿都是聪明人,他们依靠刚刚学来的预设场景思考的方法,马上就得出了结论。

不可以没人会射箭。

因为你可以不打仗,但人家一定要打你,你怎么办?

所以你可以不打仗,但你不能不会射箭。

章旷:“你们都是文人,所以不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可笑。”

“这就好像,你们都是文人,所以不知道劝农的文章在农夫听来有多可笑。”

“不过你们也有办法觉得可笑。”

“你们把文章里的陈尧咨改成欧阳修,把射箭改成写文章,再读一遍,你们就知道有多可笑了。”

现场所有学生低头就看,更有甚者真的掏出笔来改。

这一改,满场哗然。

这文章写的太逆天了吧!

“写文章怎么能和射箭一样呢?”

章旷大声:“当然不一样,射箭能射死你,你能写文章写死我?”

“拿上你的笔,出来单挑啊!”

现场鸦雀无声。

当然不会有傻子拿出笔和弓箭单挑。毕竟这又不是《儒道至圣》世界。

武人看《卖油翁》有多逆天,把射箭改成写文章之后,文人就能看出来这文章有多逆天。

蔡高犹豫了一下举手。

章旷:“讲。”

蔡高:“这文章这么看来的确不妥,但是司马光总结的熟能生巧,以及努力论,却是大有裨益啊,我们是否要因噎废食?”

章旷:“世上讲努力讲熟能生巧的故事多了去了,不需要再多一篇了。”

有些事情在有时候能妥协。

比如把《卖油翁》最后一句改了,写在课本上,让学生只学熟能生巧,不学最后来一句。

但眼下是大宋,章旷一定要把《卖油翁》踩得一文不值。

欧阳修可不是不懂军事的人,以他的天才,进入朝堂后,很快就能明白很多军事上的道理。

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以射箭作为主题?

因为偃武崇文是大宋的基本国策,是眼下才刚刚发展出的潮流。

只有这样写,皇帝才会顺势帮忙传播,大家才会顺势认可。

而最最可悲的是,天下之间无一名将,要写这样一篇文章,欧阳修还要冒着得罪当朝大员的风险,从文官里面,选出了个状元公当靶子!

因为天下间压根就没以武力闻名的人了,连个靶子都找不到!

这才是最可悲的!

虽然这事儿一旦成了,就成了文坛领袖,收益巨大。

但是一开始就要扛着巨大的压力。

欧阳修他想吗?他当然不想。但没办法。

这才是大宋如今局面的逆天之处。

周敦实举手。

章旷:“讲。”

周敦实:“老师,如果是您的话,要劝学,会怎么写?”

章旷往前走了一步,思索了一下。

随后开口:“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叫……《应天书院读书示诸生》好了。”

第一句教人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学习,而且不能因为一时挫败而气馁,因为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人是一直坚持努力学习,一直到年老才收获成就的。

第二句教人书上看来的东西只是浅显的道理,要想知道这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需要亲自去做。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词语。

尽力,坚持,思考,实践。

章旷:“下课。”

所有人都还在回味那首诗。

章旷:“记住了,下课要跟老师说再见。”

周敦实:“起立!”

群生:“老师再见!”

一边走,章旷一边笑。

田况,周敦实,蔡高,司马光?真是人才济济啊。

这些报了名字的人都是朝中官员优秀子弟,也是历史上的名人。

那那些没报名字的呢?想来也不会差太远。

大家散客,周敦实才飞速跑向章旷。

章旷:“你还有事?”

周敦实:“老师,油斗可以帮人瞄准油壶,能不能发明出弓斗帮人瞄准帮人省力呢?”

章旷:“你想问弩?”

周敦实:“弩还达不到油斗的辅助功效,除了瞄准,还有射程,还有省力,还有威力……”

章旷笑了:“那你可以努力学习、研究。”

理学创始人……总不能变成力学创始人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