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喷子 > 第六十一章 百姓无油

大宋有喷子 第六十一章 百姓无油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天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28 来源:源1

第六十一章百姓无油(第1/2页)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的人,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抓着黑。

有些原因是因为自己,有些是因为别人。

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早期地域黑。

杞县,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杞人忧天的故事,简直不要太出名。

宋百安就是一个杞县人。

现在叫做雍丘人。

当然了,虽然地处东京下辖县,但实际上宋百安可不敢当自己是京爷。

而他居住的地方,靠近南京桥,也就是汴河虹桥。

宋百安是个幸运的人,也是个不幸的人。

幸运的是,他姓宋,居然和大宋一个姓。

所以,当年他出生时,有茂才老爷讨巧讨喜庆,给他取名百安。

他百不百安不要紧,关键是宋百安。

不幸的是,一个普通人,有了一个不算对付的名字。

于是,宋百安的一生,都处在被过于期望之中。

这么好的名字,孩子怎么能不认识字呢?

没钱不要紧,可以去偷学啊。

宋百安小时候被老母亲鼓动去偷偷学习,扒墙根学认知。

宋百安对天发誓,自己小时候扒过七八个新娘子的墙根,听里面的动静,都没被逮住过,但去偷学认字,去一次,被逮一次。

先生也不赶人,反而鼓励小宋百安学习。

甚至最后,先生说:“孩子,你在窗外怎么能看得清呢,来里面看吧。”

小宋百安很开心啊。

终于可以学习了。

于是,他就进去了里面。

可是,在外面偷看,还能看得清沙盘上的字。

但到了学室里,他被安排在了最前面坐着。

而先生开始在墙上用炭块和白垩写字。

小宋百安扭头去看,先生严声呵斥:“做人,要行得端坐的正!你坐在这里扭来扭去,是不是不想学习?亏得老夫还不收你钱,让你进来听课!”

如此往复几次后,小宋百安再也不去偷听课了。

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只是不理解,打了两顿发现小宋百安不认怂后,也就放弃了。

小宋百安的老爹能结婚,那是因为那时候大宋刚建立,大宋往外扩张,他爷爷当兵掳掠赚了钱。

到了小宋百安这一代,早就花光了。

按道理是接不了亲的。

但是媒人说他名叫宋百安,对方还以为他有过人之处,就算不是家道中落的贵家子,也是个家道早落的未显贵子吧?

还真让他混到老婆了。

可是,人家没老婆的,得过且过,他却需要努力工作,赚钱养家。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

凭借有个好名字,宋百安的日子过的既压力超标,又时常能遇到高看他一眼的人。

今天,宋百安回到家里,看到七岁的儿子有些不开心。

“怎么了?”

宋百安的儿子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因为他爹叫宋百安,所以他叫宋千顺。

宋千顺:“隔壁小二狗子说他爹又钓到鱼了,今天他们家要吃鱼。”

宋百安有些惊讶,村里大部分人是没老婆的,有老婆的人不多。

隔壁和自己情况类似。

他最近是去钓鱼去了,而且收获不错,但他钓到鱼不卖给收鱼的正店?自己带回来吃了?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隔壁小二狗子的爹大二狗子,今天去钓鱼,钓到一条好大的鱼。

就在周围人的喝彩中,他感觉鱼竿一轻,往上一拖,只有半截鱼。

鱼的下半截,被咬断了。

要么是某种超级大的鱼下的口,要么是龙王。

围观的人作鸟兽散,跟龙王抢食儿你是真不怕死啊。

大二狗子却觉得,什么狗屁龙王,真要是有龙王,自己能从龙嘴里抢到吃的?

所以他就把半截鱼带回家了要吃了。

天下哪有不心疼孩子的父母?看到自家儿子不开心,宋百安把他抱了起来,到了家里房梁下:“把篮子取下来。”

宋千顺看爸爸神神秘秘的,也很好奇,就把篮子取了下来。

宋百安掀开篮子上盖着的一块沙眼很大的布,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百姓无油(第2/2页)

里面放着三根油条。

宋千顺睁大了眼睛:“这是什么?”

宋百安得意:“这个单吃叫油条,和别的东西一起吃,叫果子。”

宋千顺马上明白了,激动:“煎饼果子?!”

整个东京的小孩,谁不知道煎饼果子好吃?

那简直是世界上最香最美味的东西!

谁不知道煎饼果子里酥外嫩,谁不知道煎饼果子的酱,酱香十足。煎饼果子的果子,油香四溢。煎饼果子的菜,清香扑鼻?

宋百安得意:“当然就是煎饼果子的果子。”

宋千顺激动:“我们可以吃煎饼果子吗?爹爹,我们要吃煎饼果子吗?那可比鱼好吃一百倍,一万倍!”

宋百安愣了一下摆头:“没有办法做煎饼,但我们可以做油条馒头。”

本来买来油条是准备存着,等需要的时候再吃的。

但还有什么时候,是隔壁邻居吃鱼肉自己儿子整你眼巴巴的看着时,更需要它的时候?

要知道现在香油两百文一斤,普通植物油脂有一百五十文一斤,而猪肉才三十一斤。

炸油条如果不回收油,就一直黑油炸,成本都需要二十文一根,而考虑坏油问题,应天酒楼一根单独的大油条成本就是三十五文左右,卖价高到吓人。

这三根油条,还是宋百安上一次运气好帮阴天书院做事赚了一笔,又是运气好当时酒楼做活动一折的折扣价跟白送似的。

才舍得买的。

现在拿出来吃还真是奢侈一把了。

至于做油条馒头。

在大宋,馒头就是包子。

应天酒楼卖的包子,那也是一绝,大家闻一闻都觉得能多活两年,更不要说吃了。

只是,应天酒楼不卖油条包子。

油条包子,是有人创造出来的。

就是应天酒楼开业那天,有个脚夫送货去附近,挤热闹,抽奖抽到了油条。

他哪儿舍得自己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就要带回家给妻儿老母。

可是,他家老婆带孩子回娘家了,而这段时间正农忙,家里老母亲也跟着农忙队一起去打零工去了。

要是这段时间不多做点工,那接下来一家人等着挨饿吧。

这一等,二等,油条不就回软了吗。

他害怕油条吃不得,就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

稍微干一点后,感觉它不会坏,就犹豫要不要吃。

犹豫许久,还是没吃,把油条给收起来了。

等妻儿老母都回家,拿出油条,还没坏,就是艮啾啾的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油好多都是可以当银子用的。

因为种植油料需要大规模拥有良田才可以种,田土少了根本不可能种植,所以普通人吃不到多少油。

一家人想了一下,就决定拿油条做馅儿,包馒头。

也就是应天酒楼推出的类似的鲜肉包子。

这不吃不要紧,一吃,美味十足。

这样做出来的油条,很耐嚼,油香特别香,比一般包子香太多了。

加上穷人家本来连面都吃的少,这么一顿实在是太享受了。

所以他就把吃法吹嘘了出去。

这样一来,油条存起来当油料放着,等想吃了可以拿出来包包子这事儿,就广泛传播开了。

宋百安也知道了。

宋百安拿出油条,又呼唤老婆切油条切菜,自己去搞些白面来。

到了下午饭时,香喷喷的包子蒸出来了。

两家人家里那叫一个飘香啊。

一边是刚蒸出来的包子,香软宣糯,谷物的香气混杂油香,简直让人食指大动。

一边是掀开锅盖嘭出来的鱼汤香气,让人肚中擂鼓,饥肠辘辘。

小孩子们嘛,就是喜欢攀比。

一边端着鱼汤,一边拿着包子,都臭屁的不行。

两边大人也算和睦,虽然不够分,但给对方孩子拿个包子,乘一块鱼还是够的。

这一天,简直是宋千顺这一年来最开心的一天。

晚上睡觉,已经天黑一个多小时后,宋百安吃了油腥,饱暖思淫欲,正要行动,借着光,看到自家小子瞪着眼睛,吓一跳:“你小子不睡觉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