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喷子 > 第六十九章 毫无可能

大宋有喷子 第六十九章 毫无可能

簡繁轉換
作者:长夜天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28 来源:源1

第六十九章毫无可能(第1/2页)

白季带着人端来了菜肴。

除了清烧王八之外,还有红烧肉。

章旷回头拿酒杯,再回过头来,看到红烧肉,愣了一下才惊喜:“做出冰糖了?”

其实做糖对于章旷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但章旷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想看看章赤到底行不行。

让章旷没想到的是,这么快就出糖了。

要说,在甘蔗种植地区,制作冰糖,那是个简单任务,但是在非甘蔗种植区,用甜菜或者加工过的红糖制作冰糖,那就是超难度任务了,。

几乎毫无可能做出来。

但,狗运气好,是有可能的。

白季摆头:“董事长,这些天,快把二公子折磨死了,您说个话红糖是不是根本没可能做成冰糖?”

看章旷失望,白季才继续:“不过二公子想办法找到了路子,从西京洛阳买到了黄冰糖。”

章旷笑着摆了摆头。

果然啊。

原来是买来的。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办法,让红糖变成冰糖。

但这种方法,不是靠脑子能想到的,而是要靠运气。

这个方法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活性炭给红糖水脱色,多次用活性炭过滤后,把红糖水脱色成浅色的糖液,最后再用结晶法析出冰糖甚至黄砂糖。

甚至如果吸附的够彻底,这个原液,就能做成白砂糖。

做白砂糖的方法是……离心机甩。

然后用白砂糖再化糖水然后再高温结晶,就能成冰糖。

但!这个的难点在于……需要的运气,太逆天。

得刚好有人意外闷烧出了活性炭。

而这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知道活性炭和普通木炭之间的区别的。

他得刚好是制糖商人。

刚好他的活性炭和他的糖液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混在了一起。

并且静置了超长时间。

然后!

他发现糖液脱色,并且思考原因,尝试用这个方法继续脱色,并且成功复刻出活性炭。

最终,才能碰运气发现活性炭可以给红糖脱色的方法。

章旷为什么让章赤和杜康去赌运气?都说糖酒是一家,以杜康的逆天运气居然能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发现细菌的奥秘。

他万一有可能在制糖环境下狗运气好发现活性炭的奥秘呢?

可惜了,这种亿分之一的低概率事件如果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两次,那就不是运气问题了,是真实力强了。

很明显,现在的章赤和杜康,还没有这个实力。

菜都上桌了,柳永夹起一块裙边,吃了一口,感受着芥末油的辣,有些惊讶。

这个真芥末和后世那种模拟出来的芥末不同,它是非常辣,但没有那么冲的味道,准确的说压根不冲,而是有一股清香。

所以做的王八,是妥妥的辣菜,刺激。

柳永喝了一口酒,才开口:“你想要冰糖?做什么用?”

其实柳永知道哪儿有冰糖。

章旷看了一眼柳永,无语:“你只是去成都逛了个街,游玩了一个月罢了,我是成都人,我能不知道哪儿有冰糖吗?”

和陈尧咨的路走通后,陈尧咨手下的人早就和章旷联络好了,已经开始从成都大规模运送冰糖过来了。

历史上从饴糖,到砂糖,制作是一个很艰难的进化过程。

就算是在唐太宗时期,也因为糖的问题苦恼,还曾经派人去天竺学习那边的制糖手艺。

当然了,主要是因为那边在朝贡时,带来了大晶体糖,让唐太宗惊到了,所以才派人去学习。

但……虽然史书记载的头头是道,但实际上毛都没学会。

他们学得会就怪了,人家天竺能制作大块的糖,是因为人家气温高,熬糖的地方更是热的逆天,所以能析出冰糖。

同样的方法直接挪到大唐用,不考虑环境温度问题,失败率百分之百。

真正的黄冰糖的制作最终还是在大宋初期,在成都出现了。

为什么后世的糖酒会开在其他地方没人参加,而必须开在成都?

就是因为全国的酒的基酒基本都是在蜀地生产然后送出去勾兑的。

而糖就诞生在这儿,命运直接绑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九章毫无可能(第2/2页)

为什么最近二十年成都从被疯狂压榨剥削,到隐隐有盖过东京的架势?

就是因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商品,几乎全是在成都生产的。

在白布就是钱能当钱花的时代,蜀锦,直接能当黄金用。

蜀绣更不用说,现代熟知的四大名绣在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而只有蜀绣,蜀绣就代表了古绣这个门类。

茶,大宋的茶叶九成出自于蜀地。

酒,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夸张,但因为粮食原因,综合下来平均每年也有近三成的酒产自于蜀地。

糖,也是产自于蜀地,目前只有少量技术外流现象流到了岭南,后来的产糖地区包括闽浙台都还没学会。

这几个东西抓在手里,能不富裕吗?

柳永愕然了一下,感觉被自己蠢哭了,有点无语:“确实,你是成都人,你怎么会没路子买到糖呢。”

章旷一直就有路子买糖,但没路子运糖,有了陈尧咨后,就已经有了。

范仲淹询问:“这冰糖,居然不是红糖做的?”

章旷点头:“当然不是,他们是甘蔗的两种产物。红糖杂质非常多,而冰糖很纯粹。而形成红糖后,就基本没法还原了。”

红糖,其实已经是很古老的东西了,如果硬要追溯的话,大概楚辞里面就记载了甘蔗。

在汉代,就已经有了砂糖的说法。

所谓砂糖,就是流动的糖蜜里面,有类似于沙砾的晶体,那其实就是没有完全干燥成型凝固的红糖。

而那种红糖糖砂,实际上和白砂糖是一个性质,都是多晶体糖。

只是,红糖里面含有非常多的杂质,是从甘蔗里面榨汁时多留下的杂质。

然后还有糖蜜和糖砂没有分离,混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红糖。

之所以红糖炒糖色会苦,就是因为里面多出来的颜色。

而活性炭制作白砂糖,就是把红糖里面的杂质吸附,进行脱色,然后最后形成无色的糖。

当然,活性炭制作白砂糖还有一个步骤,需要离心机离心。

虽然这玩意儿需要的技术,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准确的说再往前捣鼓一千年前的华夏就有了。

但要想到这个东西能用在离心上,需要非常强的狗运气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章旷刚开始以为章赤真把冰糖做出来了,感觉震惊的原因。

实际上离心机的技术,就是反向的鼓车。

也就是差速齿轮原理。

鼓车的作用原理是,轮子滚一圈,轴上面的齿轮转一圈,而下一级齿轮只转一格,一个一个的齿轮套起来,最终策论转一百圈,最终齿轮就带动敲鼓木人敲一下鼓。

而下一级,每敲十下鼓,就敲一下锣。

把这一套系统反过来转,把把手设计在敲锣的位置来转动,反向带动这一套齿轮,最终落在轮子上,那就是把手转一圈,轮子转一千圈。

当然了,小型手摇式离心机最多放大到五百,再多就不稳定了。

但,这个原理摆在这儿,如果有人往这方面想,并且他熟悉机械的话,就一定会想到这个答案。

如果杜康和章赤想到了这个答案,然后找毕昇帮忙,毕昇是知道这个机械结构的,花些时间,能反推。

不过,还是章旷想多了。

章旷思索了一下:“白季,你把章赤叫过来。”

看看他们做了哪些试验了。

如果他们办法想尽了,那就把真正的方法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做的实验不够多,那就让他们继续去抓瞎。

原因也简单,现在书院最大最明星的产业就是酒楼。

酒楼的危机就是没糖。

如果能解决糖的问题,就能获得很大的荣誉,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就是‘为了装逼’四个字。

章旷故意让他们去想呢。

如果他们实验的够认真,应该会去做很多糖水混合其他物品的实验,这样应该能让他们区分物理和化学变化。

毕竟杜康是有‘化学经验’的。

白季走了,范仲淹又继续问:“你说做成红糖后,就基本没法还原,也没法做成冰糖了?难道冰糖从一开始就和红糖的制作方法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