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五十四章:中军节堂分果果,各方满意齐开

第五十四章:中军节堂分果果,各方满意齐开颜!(第1/2页)

正当神京都中为贾家宁国府受封武安君而掀起波澜时,大同镇一片喜气洋洋。

大同总兵府堂内,所有人已经落座其中,左下首分别是牛继宗、侯孝康、柳芳等开国勋贵,右下首则是大同总兵年羹尧、宣府副总兵岳钟琪等将领。

“虎贲校尉到!”

一声大喝从外间传来,众人不约而同的起身瞩目堂外。

“踏踏...”

映入眼帘的贾琰身形挺拔,剑眉冷目,面如刀削般棱角分明,一席玄色金丝边劲装分外贴身,举手抬足间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威压,那是纵横睥睨的百战杀气。

“虎贲校尉。”

牛继宗等人纷纷注视着他,所有人眼中充满了崇敬。

“嗯。”

微微颌首,贾琰当然不让的走到堂上主位坐下。

十二亲卫纷纷落座下首左侧第二列,牛猛等小辈也只能坐在右下首第二列。

尽管从军职、爵位来说,贾琰只是一个正六品的虎贲校尉,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纵横漠北五千余里,南下夺回平安州,于数十万军中斩杀蒙古大汗,任何一件事都配得上国之大功,何况全部加在一起。

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只要班师回朝,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一跃会成为大乾勋贵第一人,军中的无冕之王,没有人会质疑他的座位,因为主位本来就是牛继宗他们特地给他留的。

“诸位。”

俯瞰众人,贾琰开口道:“自大乾雍平七年二月廿六,我奉皇命出征漠北。”

“历三天三夜,抵达漠东锡林郭勒大草原,降服巴林部。”

“三月初八,全军渡过斡难河畔,战车臣汗部,大获全胜。”

“三月廿一,征服土谢图汗部,廿三于狼居胥山祭天。”

“四月初三,平札萨克图汗部,勒石燕然,而后南下。”

“四月十五,夺回归化城,重定平安州,再到今日大胜,历时近两个月。”

“蒙苍天垂怜,后土照拂,得以功成。”

轰!!!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堂内响起,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令人咂舌。

“虎贲校尉威武!”

身为征北大将军、镇国公府一等伯的牛继宗肃然起敬,第一个起身赞叹。

“虎贲校尉威武!”

侯孝康、柳芳、年羹尧等人齐声附和,每个人心中充满了震撼。

出征不足两月,近乎横扫整个草原,这是华夏几千年来从未有人做到的丰功伟绩。

眼前这个英武少年仅仅十五岁,谁都想不到未来的他能走到哪一步!

“来人。”

牛继宗大喝了声。

“是。”

左右分别出现两名随军文书,将书册递上前去。

“这是...”

贾琰不解其意,看向左下首的牛继宗。

“此乃归化城中一应缴获并此役收获汇总清单,另有我军伤亡及俘虏人数。”

牛继宗解释道:“你是这场仗的最大功臣,该如何安排,还得由你来定夺。”

“正该如此。”

在场所有人都是这个想法,只有贾琰来安排,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毕竟出现在这里的不单单有开国一脉勋贵势力,还有边军、京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四章:中军节堂分果果,各方满意齐开颜!(第2/2页)

“好。”

迎着众人的目光,贾琰翻开了两本册子,细细审阅起来。

大同一役,十万征北军折损过半,十万京营兵只剩下三分之一,五万大同镇兵、驰援而来的五万宣府、山西镇兵折损超过三分之二,三大边镇不可谓不惨重。

俘虏蒙古人三十余万,除了近十万蒙古骑兵,剩下的二十余万人主要是察哈尔部族人,他们本来是打算迁徙至土默川平原,以归化城为大蒙古国国都,放牧牛羊,结果现在成了别人的阶下囚。

主要的缴获都来自于平安州府库,金五十万两,银六百万两,铜钱四百万吊,牛、羊达百万匹、驴骡近十万匹,驮马六万匹,种马近万匹,可用战马十五万匹。

这还不包括山西镇副总兵张广泗正在征服的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两部驻地分别在西套地、居延泽,族人至少有十余万,牛羊马匹暂不计数,像巴林部、漠北三部都没记录在册。

单从账面上来看,这绝对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胜,何止是让北疆安宁数十年,这简直是将蒙古人连根拔起。

“我来分配,尔等都信服?”

合起两本册子,贾琰淡淡道。

“一切听虎贲校尉安排!”

众将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此役,大同镇为主,宣府镇、山西镇为辅,若无三镇军兵舍生忘死,恐怕北疆早就糜烂。”

“征北军、京营虽然是后至,不过,损失一样不小。”

“我认为一应缴获须得分作五份,三镇边军、征北军、京营各领其一。”

“如何?”

“大善!”

听到这话,牛继宗、年羹尧、王子腾等将领都面露满意之色。

“我意上禀朝廷,缴获所得二十万两黄金、三百万两白银全数上交。”

“大同镇、宣府镇、征北军、京营各得铜钱一百万吊,白银五十万两、黄金五万两,牛羊二十万匹,山西镇得白银五十万两、黄金五万两,我部同样得黄金五万两。”

“这些银子、黄金你们怎么分,我不管,四百万吊钱必须全部分给士卒。”

目光凛冽,贾琰沉声道。

“是。”

牛继宗等人心中一肃,立即应声。

四百万吊钱折合白银约320万两,一分为四,大同镇、宣府镇、征北军、京营分别有80万两,看着并不少,但要是分下去,像征北军、京营,普通士卒(包括阵亡的)最多能得到十吊。

一文钱可以买半斤米,这10吊钱对寻常百姓而言,那可是4000斤米,足够一家老小过一年了。

大乾开国70多年,上上下下喝兵血已经成为了惯例,如果贾琰不多说这一句话,也许普通士卒连这10吊钱都得不到。

山西镇并没有得到铜钱、牛羊,这是因为他们独占征服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的缴获,自然没有人会不满。

至于那十几万匹驮马、驴骡完全被他们忽略了,这些必然是要交给征北军、京营,以做班师回朝之用,种马、战马就更不必说了,那都是国朝最为稀缺的资源。

PS:乾制:一两金子=十两银子,一两银子=1000文,一吊钱=800文一斤等于16两,半斤=8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