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二十七章:打造雍平勋贵,皇权博弈进行时

第二十七章:打造雍平勋贵,皇权博弈进行时(第1/2页)

“老四的人还在西山守着?

从回忆中醒转过来的太上皇看着天边出现的鱼肚白,面无表情道。

“太上皇。”

“陛下的人始终没有离开过西山。”

“贾琰一共去了玄真观两次,每一次都只呆了不到半个时辰。”

戴权跪在地上,恭敬的回答道。

“愚蠢。”

听到这话,太上皇口中吐出了两个字,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六年了。”

“朕给了他六年,他做了些什么。”

“为人君者,心性凉薄不重要,重要的是赏罚分明,施恩于下。”

“这一点,老四比老十四差远了。”

“连林如海的夫人都保不住,他又如何能让人为其鞍前马后,不计生死。”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

“何为利,那便是高官厚禄、家族富贵。”

“一个皇帝的空头许诺可以让刚刚参加科举的毛头小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朝堂上那些个官员、武将,他们都是经年的老枭,又怎会被这些空口白话打动。”

‘...........’

戴权的头低得更下了,顺康帝对雍平帝的点评,他可不能肆意插嘴,更不能听。

“想要将开国一脉收为己用,最关键的便是贾家。”

“但凡他懂得礼贤下士,何至于贾赦闭门谢客,贾敬更是被他逼得在都外玄真观出家。”

“他以为贾家人是任他揉捏的软柿子,殊不知,贾敬这些年在他的眼皮底下跟老十四搭上了线,贾家输送给老十四的银子都不止百万。”

“这是多么明朗的局面,硬生生被他用阴谋诡计玩成了这种样子,哼。”

对于雍平帝的行为,顺康帝可以说压根瞧不上,太小家子气了。

贾家一门两公,开国一脉连四大郡王都不及贾家威势。

当年的神京夜变不单单是皇位之争,多少人浑水摸鱼,这才让八爷党杀了太子党一个出其不意,哪怕贾赦、贾敬反应过来,一切都已经晚了。

如若按部就班,无人算计,有着贾家支持的太子必然会成功登上皇位。

贾家附从太祖、太上皇、先太子,三代人的骨血精力几乎耗尽了,难道还不能允许贾敬、贾赦摆烂?

偏偏,雍平帝看不过去,硬生生把贾敬从一个勋贵逼迫到出家,这谁又能忍得住?

这样的行为不单单让贾家人对皇室彻底失望,让贾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对雍平帝而言是一根刺,这才是贾家人选择暗地里向义忠亲王输送利益的原因。

顺康帝退位六载,为什么要一直把持朝政,不把权利交到当今陛下手上,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天下是皇室与勋贵共同打下,雍平帝表面上只对付一个贾敬,实则已经让开国一脉看清楚他的真面目。

勋贵寒了心,这只是其中之一,勋贵要是生了恨,那这个天下可就危险了。

“太上皇。”

“陛下欲召潜邸旧人回京。”

突然间,戴权的一句话让顺康帝脸色一凝。

“六年了,他那些人要么主政一方,要么遍布要害职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打造雍平勋贵,皇权博弈进行时(第2/2页)

“一个两个怀才不遇,肚子里装了一摊子苦水,这些人满脑子想着变法革新,相当张居正。”

“他们有那个本事吗?”

顺康帝面露讥讽之色:“你去告诉张廷玉,一个都不许回京。”

“还有,隐龙卫出面清理那些在西山的人,贾家都是孤儿寡母,人家在前面卖命,你在这里算计,叫怎么一回事?”

“是。”

戴权连忙应声,不过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太上皇,贾府和义忠亲王...”

“不必理会。”

“贾敬已经站出来了,有些事便到此为止。”

“何况,这本就是老四自己弄出来的麻烦,他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干不好,还当什么皇帝。”

拂了拂衣袖,顺康帝有些不耐烦的吩咐道。

“老奴告退!”

戴权脸色大变,脚步匆匆,直接出了大明宫。

................

天色渐渐明亮,乾清宫内,雍平帝正在自鸣得意。

“不错。”

“王子腾还真是一个干才。”

“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把十几万京军整训起来。”

“再加上开国一脉勋贵募集的部分,国朝这二十万大军开赴大同就更有赢面了。”

“陛下。”

邬思道缓缓转动轮椅,一边出言:“除了史家,尚存的开国一脉勋贵大多派出了嫡子领兵。”

“看样子,他们憋了这么多年,一个个都憋不住了。”

‘史家!’

雍平帝眼中浮起阴霾。

先保龄侯史公是跟随太祖起兵的第一文官,尚书令,特授超品侯爵,世袭罔替,二代保龄侯历来身体有疾,跟随顺康帝前往辽东,不幸身陨,这才得了忠靖侯爵。

史家一门两侯,这在国朝勋贵中的声名仅次于贾家,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与义忠亲王交好,让义忠亲王在朝中的声名大涨,给他造成了不少麻烦。

“陛下。”

“或可在这场塞北之战中封赏一批人。“

端坐在轮椅上的邬思道,一身黑衣,面白无血色,给人一种阴恻恻的感觉。

“先生的意思是...”

雍平帝侧首看着眼前这位自己最信任的幕僚。

“开国一脉的目的是为了夺回曾经的权势,他们并不一定会站在陛下身后。”

“且可用之人并不多,远不及一些国朝宿将实力突出。”

“与其指望这些人,倒不如重新培养一批人,牢牢地站在陛下身后,就像元从一脉跟太上皇的关系。”

“陛下为何不能扶持起一批雍平勋贵?”

目光幽幽,邬思道缓缓道来。

“雍平勋贵。”

此时此刻,雍平帝已经对这个提议心动了,开口下令:“苏培盛,搜集一些国朝将领的资料,呈递上来,特别是那些战功显著的人才。”

“是,陛下。”

乾清宫掌宫内相苏培盛大声回应,血滴子搜集这些资料还不是小菜一碟。

几人对话间完全没有人提到贾琰,一个年纪十五岁的稚子如何能让人瞩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