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60章 义愤填膺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60章 义愤填膺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第60章义愤填膺(第1/2页)

“哎呀呀,李供奉,快请,快请,快快有请,你稍坐,我给你拿点好吃的去。”

面对李舜举明显的示好举动,王小仙却是表现得更加热情,甚至是明显热情过了头,主动的翻箱倒柜,又找到了一点盐水煮毛豆,沙琪玛,云片糕等等一大堆的小吃。

“李供奉尝尝,这是我妹亲手给我做的,让我馋了时候吃的零食,元府君和王公我都不舍得给呢,来来来,您尝尝,可好吃了,我妹的厨艺很不错的。”

当然,王小仙不知道的是,王小蝶每样小吃都只给他做了一份,给王雱那边是做了三份的。

“早就想要去拜访李供奉了,若非是供奉神射,当时那般情景,当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说不得当真是要火并一场,若只是我自己的性命那还好说,要是因此而祸乱整个江南,那我得是多大的罪过?当真是多亏了您啊。”

那李舜举见王小仙居然这般客气,登时也是喜笑颜开。

要知道,他出宫办事的次数是很多的,但文官中除了一些没有门路的小官,一般就算是敬他,也很少表现得特别亲近的。

王小仙虽是小官,但在他看来此人风骨,几乎可以说是天下无双了,而且这么样的一个人,就连李舜举都相信,他是不会拍上官的马屁,不会阿谀奉承人的。

那王小仙这种人居然对他表现出了这样的亲近,还能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对他发自内心的尊敬了啊。

要知道尊敬,其实正是他们这些宦官最需要的东西,这又如何能不让他为此而喜笑颜开呢?

要知道他今日登门的时候,心里还是很忐忑,生怕这王小仙自矜清名,不肯和他私交相对,不愿意喝他的酒呢。

“王小官人客气了,王小官人是咱们江宁乃至江宁的民望所在,菱湖疏浚,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实乃当世无双的大才啊,咱家今日特来叨扰,是有两件事,其一,是真心想和您结成朋友,其二么,便是观那竹筒吸泥有感,觉得这样的设计……既然都可以从湖底吸泥,那,井中取水,是否可行呢?”

王小仙闻言一愣,随即,却是真的对这李舜举的科学天赋赞不绝口。

不愧是能够改良神臂弓的人,确实是个当科学家的苗子,他这竹筒抽泥之法都使了这么多天了,从没有人想过利用虹吸原理来抽水的。

当即,王小仙取了纸来,直接画了一个杠杆压力式水井的草图出来,道:“原理上来说,我们将水井做成这,可以直接通过按压这个长杆从地底抽水,当然,实用的话,还需要琢磨,设计等,供奉可以试试。”

按压式水井么,王小仙也是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他小时候住平房,后院就有一个这样的水井,家里都是用这个水井里的水来洗衣服。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王小仙大概知道这东西长什么样,怎么用,也知道这是虹吸原理从而进行一定的原理推导,但这水井是怎么做的,内部结构如何,以北宋的技术基础能不能复刻,他就一概不知了。

毕竟他上辈子就是一个说相声的。

李舜举拿了图纸,一时间双眼放光,嘴角都裂到耳朵根了。

却听王小仙道:“图纸可以给你,但是供奉,朋友这两个字,不可。”

“哦?”

李舜举眼中光芒迅速暗淡,但似乎却是对此已经习惯,也早有了准备,很快的,表情便从失望转变成了不屑。

就听王小仙继续道:“我那竹筒吸泥用了这么久了,只有李供奉看出他的真正用法,听闻您也擅长格物之道,分明便是知己,可谓是一见如故,日前在铜陵,你又有救命之恩于我,李供奉若是不弃,我愿与你结为异姓兄弟,不如咱们斩鸡头,喝血酒,如何?”

“啊?”李舜举愈发的懵了:“和我结拜?可我是宦官啊,王官人您可能有所不知,我在朝廷……”

王小仙打断道:“有何不知?我都问了,听闻供奉长于西陲军事,却也因此常遭人攻讦陷害,我也是这两天才知道的,李供奉改良了神臂弓,大幅度的提高了神臂弓的射程,从而被先帝赏识,结果呢?”

“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傅尧俞说什么‘此曹一旦得志,必覆蹈唐季监军覆辙”,这他妈是人话么?

时御史中丞吕诲说,‘内臣给事宫掖才是本分,岂可假以戎寄?李舜举小慧,安知军国重事’,知谏院范镇说,‘今用舜举,恐边将拱手受制’,他们凭什么这么说?用宦官监军,武将就会受制,用文官就不会么?明明狄青都说过,文官还不如太监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章义愤填膺(第2/2页)

“最离谱的还是司马光,居然说什么‘百工之技当付有司,内臣预之,则机密尽泄’,到底是居于深宫的内宦更容易守护机密,还是他们整日在酒楼里寻欢作乐,四处交友的文人更容易泄密?

西夏的探子只需要派上几个妓女,在他们喝多了的时候套一套话,那还不是什么机密都给人家套去了?”

“一群丝毫不知兵事的文人,一个个的既没去过前线,也没上过战场杀过人,甚至恐怕是和军中士卒接触也无,他们也配妄言兵事,也配非议供奉么?供奉你杀过西夏贼,他们杀过么?”

“我大宋缺马,多是步卒,而且没什么可矫饰的,就是不善于肉搏近战,和西贼也好,辽贼也罢,作战杀敌,大多仰仗弓弩之利,尤以神臂弓为首,

神臂弓的射程每增加一步,则每次交战,我大宋将士至少少死几百人,多杀敌酋几千人,供奉将那神臂弓的射程提高到了二百七十步,增加了至少三十步的射程,

您甚至还改良了箭头增加了弓弩的破甲穿透性,可使神臂弓穿甲胄如穿缟素,如此大功,放在战场上,能挽救多少我大宋将士性命?这功劳我看未必就比破城先登,斩将夺旗要来得更小。”

“可他们凭什么要对你的封赏百般阻拦?凭什么不让你提举军器监?先帝欲以供奉代沈括,又有什么不可呢?

沈括这人固然也是人才,可是公允来说,用人做事,发明创造,他哪一样比得上您?凭什么他就是名满天下,甚至是流芳百世,就因为他写了梦溪笔谈么?”

“此事,我为供奉不值,我这人眼里容不下沙子,这事我既然知道了,我非得抨击他们这群伪君子不可,傅尧俞,吕诲,范镇,司马光,这些个上书反对过供奉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一定要上书骂他们,为供奉鸣放不平!”

说着,王小仙还是一副气呼呼的样子。

要知道他这话也不是瞎说,至少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他对宋史不了解,上辈子是没听说过李舜举这个人,但是他现在知道了啊。

知道这是一位很有名的技术达人,在军事,民生领域都有过很多的技术创新。

王小仙并不知道这人在历史上甚至改良过火药配方,否则他高低也得跟这李舜举对一对暗号,来一句天王盖地虎之类的。

说白了,此人和沈括可谓是一时瑜亮,到底谁的技术更强,不好说,但人家沈括是什么地位呢?那是上了高中历史课本的人物,李舜举呢?

改良神臂弓这么大的功绩,再加上人家之前在西夏战争中确实也有功劳,英宗想升个六品官来当当,还是内侍官,也不跟那些文臣抢位置。

要知道人家本来就是七品啊!这么大的军功官升一级过分么?

结果,却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最终只赏了一千贯钱,五百匹绢了事。

在某些人眼里,改良神臂弓这种小事,都不如苏轼写下一篇好文章来的重要。

王小仙这一番话固然是在投其所好,然而却也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甚至说着说着,他还真觉得自己有点义愤填膺了。

“不说了,越说越气,来,李供奉,你要是不嫌弃,咱俩现在就结拜,从此,你就是我亲大哥!”

说着,王小仙一把抓住了李舜举的手:“大哥,不会嫌弃弟弟吧?”

…………分割线…………

感谢各位书友的指点,书友圈里正的是有高人啊。

原来北宋时同姓只要证明不同宗确实是可以结婚的,我去查了相关资料,北宋元祐七年户部奏请:“五服内同姓成婚者依律断离,非同宗共姓者听从民便”,元丰改制时刑部允许三代内无通婚记录者可提请特批,南宋也能找到同姓结婚的案例。

坚持同姓即**的是理学家程颐,由于二程的特殊地位,后来这个风俗才有所收窄,而主角他们所处的这个年代,二程还不配做意识形态。

那么主角和王安石结亲根本就是被允许的。

也就是根本不用改了。

谢了。

评论区里有高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