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徐吉标传 > 第十九章:投身革命 合肥燃起岁月烽火

徐吉标传 第十九章:投身革命 合肥燃起岁月烽火

簡繁轉換
作者:友源丛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3 15:02:09 来源:源1

第十九章:投身革命合肥燃起岁月烽火(第1/2页)

1931年的冬天,凛冽的寒风伴随着国民党对鄂豫皖根据地日益加紧的围剿,如阴霾般笼罩着这片土地。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央做出重要决策,恢复**皖西北中心县委的工作,以配合苏区有力打击敌人。然而此时,中心县委人员严重匮乏,仅剩下书记程明远、组织部长周绍章、宣传部长李子芬和军委张志一。

12月18日,中央给皖西北中心县委发出关键指示,要求在寿县、凤台、六安、合肥等县的农村,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组织农民加入赤卫队,大力开展游击战争;在城市,则要发动工人群众掀起反帝斗争的热潮,同时加强对民运工作的领导,全力反对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进攻。

面对严重缺少人手的艰难处境,程明远没有丝毫退缩。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依据中央指示精神,迅速投身于紧张的工作之中。在合肥、寿县、颍上、凤台、阜阳、太和、桐城、舒城、庐江等地,到处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程明远深入农村,与农民促膝长谈,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描绘美好未来,激发他们的斗争热情。在他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农民踊跃加入赤卫队。他精心组织训练,传授游击战术,让这些质朴的农民逐渐成长为英勇的战士。

在城市,程明远积极联络工人群众,领导他们开展反帝斗争。他组织工人集会、罢工,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同时,加强对民运工作的领导,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在程明远的带领下,一系列武装斗争如火如荼地展开。春荒斗争中,他们发动群众,向地主豪绅借粮,以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时的生存困境,同时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扒粮斗争中,他们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为保卫群众利益、扩大革命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条件艰苦,人手不足,但程明远和他的同志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在这片土地上点燃了革命的烽火,为保卫鄂豫皖苏区、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一座座灯塔,在黑暗的岁月里,为无数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1931年的寒冬,天地间一片肃杀,而革命的火种却在暗中悄然传递。化名张晓天的张璋,毅然离开北方左联,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故乡肥西张家圩子。一到合肥,他便迅速与皖西北中心县委的程明远取得联系,组织关系也随即转到雷马支部。

彼时,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愈发猛烈,皖西北中心县委急需大量物资支援苏区,尤其是枪支弹药。程明远深知形势紧迫,当即委派张璋与周味韶、徐志友在西乡组织互济会,想尽办法筹集经费、购买枪支。

张璋的父亲听闻儿子从天津回来,又与被他称作“程大叫花子”的程明远搅在一起,干起了共★★的事,顿时火冒三丈,怒声骂道:“这个逆子,不知道吃了共★★什么**药!再这样执迷不悟,迟早把命都玩没了!”在他眼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枪,一切都是空谈,而皖西北中心县委对枪的需求,在他看来简直是“疯了”。

然而,张璋一心为革命事业,他家中恰好有自卫用的枪支。经过深思熟虑,他找到程明远商量,计划让赤卫队配合自己回家搞枪。程明远听闻,深感此计虽险,但值得一试,立刻从赤卫队精心挑选了5名壮汉,跟随张张行动。

回到家中当晚,张璋便佯装大叫肚子疼,在地上痛苦地打滚,嘴里喊着得了绞肠痧,必须马上抬到合肥治疗。家人见状,心急如焚,赶忙准备找人抬他去城里。就在此时,张璋巧妙地将赤卫队队员引进家中,以凉床翻过来当作担架。而早在之前,他就已将15支步枪藏在了凉床之中。就这样,一行人顺利抬着“担架”出了张家老圩。

当走到无人之处,赤卫队队员们迅速背起枪,马不停蹄地回到中心县委,将枪支交到了程明远手中。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此事很快被张璋的父亲知晓。他气得火冒三丈,破口大骂:“这个畜生,吃里扒外!老子迟早要被你气死!来人,把他捆起来,送到合肥县衙大堂去!”好在众多家人纷纷出面求情,张璋这才惊险地混过了这一关。

张璋此次的英勇行动,不仅展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更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在那段艰难的革命岁月中,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革命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家庭,张璋一家也未能幸免。继捐枪事件后,又一场冲突在悄然酝酿。

一日,中心县委游击队获悉张璋父亲将从合肥返回张老圩子的情报,经过商议,决定在小蜀山脚下的王拐岗设伏。起初,有人提议让张张执行此次任务,毕竟他对父亲的行踪更为熟悉。然而,张璋内心痛苦万分,决然说道:“要打你们打,他是我父亲,我实在下不去手。”最终,由张志一带队执行此次伏击行动。

张志一带领队伍早早埋伏在王拐岗两侧,众人屏息凝神,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出现。从清晨等到午后,又一直等到太阳偏西,终于,东边出现了一队人马。只见张璋的父亲骑着一匹白马,威风凛凛地走在中间,前后有二十多个圩丁,个个全副武装,警惕地护卫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投身革命合肥燃起岁月烽火(第2/2页)

当张璋的父亲一行人进入阻击区,游击队果断开枪。一时间,枪声大作,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张璋的父亲应声栽下马来,众圩丁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惊慌失措,但很快便反应过来,一边慌乱地还击,一边护着受伤的主人拼命逃回圩子。

所幸,张璋的父亲伤势并不严重,几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胳膊。躺在榻上养伤的他,越想越气,认定此事必定是混账儿子勾结“程大叫花子”所为。等胳膊稍作包扎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派下人去喊张璋。

张璋得知消息,心中五味杂陈,但还是整了整衣服,硬着头皮来到张家房屋的正厅。只见父亲在正厅上首,正襟危坐,满脸怒容。一见到张璋进来,他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声骂道:“跪下!你这个混账东西!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逆子?你不孝也就罢了,竟然还勾结★★来杀老子!要不是看在你是张家的血脉,我今天就把你送到祠堂,按族规处置!罢了罢了,你既然不认我这个老子,你就给我滚!你们全家都滚!我永远都不想再看到你!你跟着那个‘程大叫花子’,他就是个不顾死活的人,跟着他,你到最后必死无疑!等你死了,也别想进入我张家的祖坟!”

张璋跪在地上,眼中含泪,却又坚定无比。他深知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也明白父亲对自己的恨,但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广大人民的幸福,他没有退路。这场父子间的激烈冲突,不仅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更是革命与旧势力在时代洪流中的碰撞,而张璋,在痛苦与挣扎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革命信念。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岁月里,徐吉标看似只是一个沉浸在篾匠手艺、帮衬舅舅家生意的普通人,然而,在他平凡的生活表象之下,却隐藏着一颗炽热的革命之心。

徐吉标深知,在这动荡的时代,唯有投身革命,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寻得一线生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默默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老表程明远在革命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徐吉标便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主动肩负起传递交通信息的重任。

每一次接到任务,徐吉标都深知其中的风险。敌人的眼线遍布各处,稍有不慎,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更可能危及整个革命组织。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他巧妙地利用自己走街串巷做生意的便利,将机密信息藏在篾匠包裹里,或是缝进衣服夹层中,在看似平常的行程中,悄然穿梭于各个联络点之间。

有一回,风声格外紧张,敌人加大了盘查力度。徐吉标要传递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关乎一场即将展开的行动。他像往常一样,挑着篾匠担子出门,心中却比以往更加警惕。一路上,他遭遇了多次盘查,敌人那怀疑的目光如芒在背。但徐吉彪凭借着过人的镇定和机智,一次次巧妙应对。当他终于将情报安全送达时,才发觉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徐吉标,这个在篾匠默默传递革命希望的人,虽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以自己的坚韧和智慧,在隐蔽的战线上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成为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在那风云诡谲的革命年代,徐吉标和张家三姐,这对看似平凡的亲人,以独特的方式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不仅有着日常的生活劳作,还肩负着传递情报的隐秘使命,而那一艘小船,成为了他们书写革命篇章的特殊战场。

每当接到传递情报的任务,徐吉标与张家三姐便默契地来到河边,解开系在岸边的小船缆绳,撑起船桨,缓缓驶向茫茫水面。小船在他们的操控下,如灵动的鱼儿,穿梭于纵横交错的河道间。

水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两岸不时有敌人的岗哨,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徐吉标站在船头,目光敏锐地观察着四周动静,一旦发现异常,便向张家三姐发出暗号。张家三姐则沉稳地把控着船的方向,将重要情报妥善藏在船板下特制的暗格里,或是巧妙地缝进衣服内衬中。

有一次,他们要运送一份关乎整个地区革命行动计划的关键情报。行至中途,远远便瞧见前方有敌人的巡逻艇驶来。徐吉标迅速示意张家三姐保持镇定,两人佯装成普通的渔民,若无其事地整理着船上的渔具。巡逻艇靠近,敌人大声喝问,徐吉标用熟练的方言应答,脸上堆满朴实的笑容,仿佛只是在为生计奔波的寻常百姓。敌人狐疑地打量一番,最终未发现破绽,缓缓驶离。

待巡逻艇远去,两人长舒一口气,加快船速,向着目的地进发。每一次成功送达情报,都如同为革命的火焰添了一把柴,让希望的光芒愈发耀眼。徐吉标与张家三姐在这看似平静的河上航程中,历经无数风险,却始终坚定地守护着革命的机密,用无畏的勇气和默契的协作,为革命事业铸就了一条隐秘而可靠的交通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