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87章 李治:我要当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87章 李治:我要当太子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8 02:59:48 来源:源1

第387章李治:我要当太子(第1/2页)

贞观十九年腊月二八,巳时初刻。

慈恩寺大雄宝殿的檐角挂着冰棱,阳光穿过琉璃窗,在晋王李治持经的指尖投下七彩光斑。

他正专注地数着佛珠,忽闻廊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便见长孙冲满头是雪,裘衣上还沾着未化的冰晶。

“长孙冲怎邀我来这。”

李治笑着打着招呼,昨夜长孙冲送来拜帖,约在慈恩寺见面。

长孙冲却没有往日的轻松,一脸严肃。

“因为太子不喜佛。”

这话的含义很清楚,太子不喜佛,因而这慈恩寺大概是没有太子的人。

李治皱眉道:“这是何意?”

长孙冲微微摇头,没有说闲话的意思,直接开门见山道:“太子调辽东之兵,假借行商之名,时至今日,已有数万精锐潜入长安。”

“而这其中,为太子掩护者,便是右金吾将军陆仝。”

李治心头一跳,连忙解释道:“长孙兄当知晓,那陆仝是太子麾下,从不听我调遣。”

他是真怕啊,太子调兵入城,难道还要给自己嫁祸一手?

先前抓捕长安官员,太子就用过这手段,把左右金吾卫都给拖下水,现在又来?

长孙冲微微一愣,没想到晋王首先是推脱关系,这让他心里有些失望。

难道晋王就没意识到,太子现有如此之多的精锐,会发生什么吗。

只是父亲已经选定晋王,况且他们也没太多的选择。

只能心中安慰,晋王尚且年轻。

若是长孙无忌在这里,就不会这么想,长孙冲还是太年轻了。

站在长孙无忌的角度,晋王太过聪慧,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臣子需要不那么聪慧的皇帝。

“晋王放心,陆仝是太子的人,这点朝野皆知。”

听到这话,李治顿时心头一松。

随即又浑身一颤,道:“数万兵马潜入长安,太子这是要作甚!”

长孙冲沉声道:“自当是要行换天之事,太子等不及了。”

李治赶忙道:“这等要事,还须尽快禀告父皇才是。”

长孙冲点点头,随后才道:“陛下已经知晓此事,昨日我父跟房相已经入宫,与陛下商议对策。”

说到这里,长孙冲顿了顿,没等李治答话,接着说道:“陛下已经失去对太子的耐心,议定先下手为强。”

“现如今正在暗查太子潜入之兵,待查定属实后,便先行动用禁军突袭,而后以大军围困大明宫。”

“我父已向陛下提议,请晋王调动右金吾卫兵马,协助查探。”

“陛下已然同意。”

话到这份上,李治自然能听明白,顿时心情激荡。

太子谋反,长孙无忌让他一起对付太子,这就是大功勋,凭借着这份功勋,等到日后再议太子人选时,他就有大优势。

且长孙无忌提议,这很明显,长孙家如今是站队了。

这是要支持他当太子的节奏啊。

先前失败那么多次,李治无奈只能选择蛰伏,等待时机。

如今峰回路转,时机成熟,果是落在了他的头上。

不过李治还有些担忧。

“太子火炮犀利,大明宫距太极宫这般近,若是太子强攻玄武门,父皇安危.”

太子的实力太强了,强得可怕。

平定辽东这等功勋,虽说当初李治也去了,但没怎么亲眼见到,感触没那么深刻。

况且在大多数心中,异族也就是那样,太子能赢,仗的是火药骇人,外人初见火药,以是雷霆降世,心胆惧裂,士气全无。

如今火药已明,没了那份神秘未知,自然就没那么恐惧了。

然潼关被迫,是让李治真正感受到,太子军队凶猛,火炮犀利。

那可是李卫公镇守的潼关啊,还有尉迟敬德跟程咬金这等大唐猛将。

如今太子要强攻玄武门,李治感觉玄武门怕是挡不住。

长孙冲解释道:“届时陛下自会暂避锋芒,移驾别处。”

这么一说,李治就放心了。

他真怕父皇碍于颜面,坐镇太极宫。

若是父皇落入太子手中,这输赢就很难说了。

略微迟疑,李治再问道:“魏王可知晓此事。”

太子都反了,当然不考虑夺嫡的事情,剩下来的,就只有魏王了。

很显然父皇平定太子后,魏王就是他夺嫡路上最大的敌人。

长孙冲其实也不知道魏王的情况,毕竟各家有各家的渠道,父亲那边也没说魏王的事情。

魏王勾结突厥这样的事,当然不能明面上说出来,怎么说魏王也是陛下嫡子,且多得偏爱,直接开口说,那岂非是打陛下脸面。

想了想,长孙冲说道:“魏王当是不知晓此事,且魏王手中无兵马,这等事情,也难以参与其中。”

李治一听,觉得也是。

同时庆幸自己有右金吾卫大将军之职,寻常这个职位没啥用,比之魏王差远了,魏王党可是在朝堂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但到这个关键点,手里有兵,才是最实在的。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都没有能参与到平定太子的事件之中。

一啄一饮,似早已注定。

“长孙.舅舅说要我如何做。”

李治也是个聪明的,先前是喊长孙司徒,因为长孙无忌对他向来若即若离,没有过分亲近。

如今长孙无忌要支持他上位,意思已经表现得很是明显,这称呼是要该一该了。

听到晋王这声舅舅,长孙冲就明白,晋王这边稳了。

长孙家跟晋王之间,本就是合作双赢。

不过长孙冲也没有因此要去拿捏晋王的意思,等晋王成为太子,乃至于登基之后,这情况就完全不同。

帝王无情,可不是说说而已。

“晋王只需配合即可。”

李治点点头:“好。”

同时心生欢喜,自从入长安后,他感觉从来没有像是今天这般距离太子位接近,若触手可得。

好心情自当分享。

李治非是个藏不住事的人,但毕竟年幼,突逢喜事,心中难耐。

等长孙冲走后,左右踱步,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入宫去跟媚娘分享心中喜悦,也是想请媚娘查漏补缺,看看在这其中,还能有哪些计较。

这番入宫,李治没有去拜见父皇,借着去弘文馆查阅典籍的名义。

太极殿前设中书省、门下省、舍人院、弘文馆等办事机构。

不一定非得入太极殿内。

然入宫之事,自然会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

“陛下,晋王去了东海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7章李治:我要当太子(第2/2页)

东海池、北海池、南海池。

太极宫内的三泓水池,为帝王、后妃们泛舟之所。

李世民摆摆手:“随他去吧。”

晋王频繁跟武才人接触,哪能瞒过李世民。

很久之前,或许李治跟武媚娘见面一两次的时候,内侍张阿难就已经把此事上禀。

毕竟武媚娘是才人,名义上是陛下之妾。

只是大唐开放,李世民自己也很看得开,对于儿子喜欢上武才人,并没有太多的看法。

譬如韦贵妃,最早嫁于隋朝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下定襄县主。

而后才在武德四年,嫁给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

还有韦昭容,与韦贵妃是堂姐妹,初嫁王世充长子王玄应,后也是在武德四年嫁给李世民。

是以晋王喜欢武才人,这只是个小事。

况且李世民也很看好武才人,他知晓武才人是有几分才华胆识的,若是日后稚奴登基,也能多几分辅助。

李治兴冲冲入宫,约见媚娘,分享喜悦。

这等机密之事,武媚娘自然无从得知,听李治说完后,只感觉前路明亮。

“恭喜晋王,终是等来这天赐良机。”

李治也很是欣喜,道:“还请媚娘助我,看看这其中还有什么缺漏之处。”

武媚娘略微沉吟,而后认真道:“查探太子潜兵之事,晋王一定要万分小心,最好不要亲自出现。”

李治皱眉:“若不亲自出面,岂是畏首畏尾,如何能得父皇欢心。”

武媚娘劝说道:“晋王可不要忘记了,当年玄武门之事。”

李治不太明白:“媚娘这话何意。”

武媚娘神色严肃:“难道晋王忘记了,当初陛下在玄武门,弑兄杀弟,才逼得先皇就犯。”

“是以晋王定要提防,太子狗急跳墙,须知便是陛下,都要暂避太子锋芒,辽东精锐,晋王是见识过的,并不比宫廷禁军差,且太子手中有火炮,陛下都要小心谨慎,先行突袭,再行围困之事。”

“然太子军队初时必然凶猛,届时破玄武门后,太子找不到陛下,那是否会如当初陛下那般行事?”

“若晋王与魏王皆入太子之手,陛下又当如何。”

听到这话,李治突的一慌。

是啊,要是太子抓了他跟魏王,甚至是杀了他俩,父皇会如何选择。

就想他当初在朱雀大街想的那样,等魏王对太子下手,他就对魏王下手,届时父皇嫡子就他一人。

太子就不能这么做?

不,太子一直想这么做。

当初他还没入长安时,太子曾经就让心腹纥干承基,刺杀过魏王,只是魏王刚好躲避开来。

后来太子得势,也没想要放过他们。

在东征高丽之际,太子攻破辽东城,得了大军兵权后,当时他就跟魏王急忙逃回长安,就是怕太子在辽东强行下手。

而在长安,有父皇庇佑,只要没有彻底翻脸,或无法同时杀他二人,太子就不会下手。

可现在不同了,太子要起大军造反,届时数万大军必然横行长安城内,魏王尚且不知,要是他落入了太子手中,肯定性命不保。

“还好媚娘教我,否则将成大错,悔之晚矣。”

李治很是庆幸的说道。

如果不是今天见了媚娘说了此事,到时候查探太子潜兵之际,李治为了向父皇表功,是真打算自己亲自出面的。

现在看来,虽说自己躲避,或许会让父皇有几分不喜。

可至少能保全性命。

没了性命,那就什么都没了,指不定还会让太子得逞。

武媚娘轻声道:“奴家自然要为晋王考虑,且晋王不必为陛下那边心思担忧,太子若是找不到陛下跟晋王,定然要拿魏王出气,那等局势,一气之下斩了魏王,也是寻常。”

“若有那等事,陛下不会因此怪罪晋王,反而会认为晋王懂得识得时务,懂得保全自身。”

这么一说,李治顿时又开心起来。

“还得是媚娘让我欢喜。”

这下都没后顾之忧了,李治反而是期待魏王落入太子手中,那样只要陛下平定太子,连跟他夺嫡的人都没了。

作为父皇唯一嫡子,这太子位,只能是落入他的手中。

李治感觉,这一趟来见媚娘,简直太值得了。

只是李治跟媚娘尚且不知,旁边墙外,一小宦官正在听墙根,听到此处,面色大变,慌忙踮脚匆匆离开。

这小宦官,是魏王的人。

魏王李泰作为李世民偏爱的嫡子,在宫中自有耳目。

李治以为他跟武媚娘的事情隐秘,实则知晓之人已然不少。

李世民知,李泰知,李承乾知。

或是说房玄龄,长孙无忌这等重臣亦知。

只是大家都没当回事,毕竟大唐风气开放,李治勾搭陛下小妾,那是皇家内部事,算不得什么。

然魏王李泰,早就安排人盯着武媚娘。

魏王府中。

李泰自然不知道李世民的谋划,也不知道太子调辽东之兵潜入长安。

现在的李泰其实很尴尬,自从褚遂良的事情发生后,就不怎么得到李世民的重视,甚至后面多次君臣议事,都没有叫褚遂良了。

这意味着褚遂良正在失去李世民的看重。

毕竟强买强卖之事,太不地道,原谅归原谅,可要说心里没有芥蒂是不可能的。

而魏王党看似声势浩大,在陛下近臣这边,却没什么人。

褚遂良还是后边因为五姓七望,才得以支持魏王。

先前房玄龄是有过一段时间,可李泰也不知怎的,房公对他又不怎么感冒了。

尤其是在西突厥入侵后,连房遗爱都几乎不来魏王府了。

这也让李泰意识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看似没证据,但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一样,这让他很是后悔。

不过这些事,只限于少数人知晓。

宫里的小宦官还是对魏王很忠诚的,在多数人看来,魏王是太子最有利的争夺者,关键是魏王给得多啊。

况且他们很早之前,就已经投靠魏王,为魏王探听宫廷消息。

而当小宦官把听到的消息,传到魏王府中时。

李泰顿时慌了神。

他完全没想到,长安局势突然之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这段时间,李泰还一直琢磨着,怎么去得父皇欢心,又怎么去压制太子,再行夺嫡之事。

且根本就没有太把晋王放在心上。

谁知,风云突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