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88章 魏王:我可以输,但晋王决不能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88章 魏王:我可以输,但晋王决不能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8 02:59:48 来源:源1

第388章魏王:我可以输,但晋王决不能赢。(第1/2页)

魏王府。

李泰得知消息后,赶忙把柴令武叫过来商议对策。

“这该如何是好啊!”

李泰感觉一片灰暗,如果不是有小宦官偷听了晋王跟武才人的对话,他到现在还不知道,父皇已经准备跟太子动手了。

最为主要的是,就像是武才人说的那样,太子找不到父皇,肯定要拿他跟晋王开刀。

晋王得知消息逃了,可他呢,就要死在太子手里,成全晋王吗。

柴令武听完魏王讲述,心中思索。

现在的情况,显然是不太妙的。

不管太子输赢如何,似乎魏王都已经成了必败之局。

然柴令武终归是有几分谋算的。

沉吟片刻后说道:“魏王,我这有上中下三策。”

李泰楞了下,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半点想法都没有,柴令武还能有上中下三策。

闻言,顿时感觉自己没看错人。

“快说说上策。”

柴令武讲述道:“既是已经得知太子起兵之消息,魏王自可调动府中亲卫,于太子起兵后,助力陛下。”

“则事后陛下定然对魏王另眼相看,再对太子位徐徐图之。”

“以陛下对魏王之偏爱,未有太子后,争锋晋王不算难事。”

“晋王虽有长孙无忌支持,但最终谁为太子,终究是要看陛下心意。”

李泰听完,觉得这一点确实不错,只是感觉还差点意思。

便继续问道:“中策如何。”

柴令武继续道:“中策便是如同晋王那般,先行保全自身,甚至是暗中探查晋王躲避之点,透露给起兵的太子知晓。”

“晋王不是想让太子对付魏王吗,魏王自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届时太子杀了晋王,太子位自然便是魏王囊中之物了。”

李泰想了想,突的发现这中策比上策似乎要好一些。

就再问道:“下策当如何。”

柴令武眼神变得多了几分锐利,语出惊人:“下策便是将此事,告知太子。”

李泰一惊:“这是何意?”

柴令武凝视魏王,缓缓道:“先前西突厥之事,虽说清河崔氏一力承担,然陛下心中对于魏王,已然有所偏见,不似从前。”

“现今局势,于魏王而言,越早定下越是不妥。”

“无论太子陛下输赢何方,魏王都难以触及太子位,现褚大夫受陛下冷落,暂且难摇帝心,长孙司徒支持晋王,使得陛下让晋王调右金吾卫助力,可见于陛下心中,往后太子,已有定属。”

“若太子败了,则事已是定局,晋王必定趁此机会,一举夺嫡,赢得帝心,魏王再难有返身之机。”

“因此对于魏王而言,最差的便是时间。”

“这时间上,差的是陛下对褚大夫的谅解,差的是魏王再赢得陛下欢心,是以保持陛下与太子之间平稳的局势,才是个中关键。”

李泰有些顿住。

这哪是上中下三策,分明是下中上三策。

然这下策,是说道李泰心头上去了。

父皇对他的态度,李泰怎么能感受不出来,语气之中,分明已经有几分冷淡。

加之褚遂良受到冷落,这个时候去定太子位,对他来说,天时地利人和全失。

反观晋王那边,天时地利人和俱全。

这要他拿什么去赢得太子位。

这么多年的筹划,就是给晋王作嫁衣?

李泰不甘。

换谁谁都不甘心。

他可以输,但晋王决不能赢。

“可要是把此事告知太子,太子提前动兵,又当如何。”

李泰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柴令武闻言,明白这个时候,对于魏王来说,需要的是个台阶。

“若是陛下赢了,则晋王为太子,魏王依旧是魏王,然必定外放藩地。”

“若是太子赢了,则陛下禅位,魏王还是魏王。”

“陛下虽对魏王有所不喜,却必然要太子保全魏王晋王之性命,以太子之能,为保顺利登基,必定不会对魏王晋王出手。”

李泰听明白了。

父皇赢了,太子位是晋王的,他还是魏王。

太子赢了,皇帝位是太子的,他也还是魏王。

既然如此,那他干嘛不赌一手。

柴令武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李泰有了决定。

只见是柴令武继续道:“先前陛下亲身入来庭坊,太子大军在握,已有机会软禁陛下,强取帝位,然太子却未有动手,任由陛下离去。”

“而后太子强占大明宫,有三万神武军精锐,又有火炮在手,若强袭玄武门,陛下如何能挡,然太子一直未有动作。”

“由此可见,太子所谋甚大,欲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自身实力,逼迫陛下禅位。”

“因而当太子知晓陛下之事后,并不见得若率先发难,强取帝位,多半动长安潜兵,掌控长安城,乃至于取代金吾卫,拱卫长安,围困皇城。”

柴令武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见识过神武军的厉害,在朱雀大街,仅仅一千神武军,便可挡上万长安精锐。

虽说有骑兵之利,然这军中士气,以弱对强却未有丝毫退缩,可见一斑。

从前听说太子练兵厉害,不觉得有什么,但在朱雀大街那一次,柴令武的亲眼见识到了。

要知道那些兵将,不过是辽东外族,若无太子操练,莫说以弱胜强,便是一对一,又怎么能抵过久经沙场的长安精锐。

常理来说,当是长安精锐以少胜多,可现实却倒反天罡。

须知那可还是在没有动用火炮的情况下。

诚然玄武门有重兵把守,可三万神武军加之火炮,李卫公,尉迟敬德,程咬金镇守的潼关都挡不住,玄武门又怎能挡住。

明明能夺,太子却不动手,自然是为了更为远大的追求。

所以太子在知晓了陛下准备动手后,很有可能不会选择跟陛下翻脸,而是破开陛下谋划,维持局势,增强自身以不断逼迫陛下。

这里头有很大成分在赌,可对于魏王来说,也就是只能赌了。

毕竟在这个时候出来的输赢,对于魏王都没有任何区别。

李泰一咬牙,道:“好,那就把此事告知于太子,不能让稚奴那小人得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8章魏王:我可以输,但晋王决不能赢。(第2/2页)

如今李泰对李治之恨,尤甚李承乾。

对上太子输了,那是技不如人。

可让稚奴这家伙摘了桃子,李泰身上仿若有一万只蚂蚁在爬,浑身难受。

以前稚奴对他可谓是卑躬屈膝,说什么听什么,还信誓旦旦的保证,绝不会跟他争夺太子位,唯他马首是瞻。

可如今呢,简直是小人得志,便是猖狂无比。

想想勾结突厥的事,难道晋王就没有参与吗,分明他也是同意,参与其中。

可事后却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且西突厥的事情虽然过去,但想想父皇下诏让李靖调兵,实则李靖早已出兵围困西突厥,这等情况,分明是父皇早就知晓西突厥之动作,暗中集结兵力。

一开始李泰还觉得很有可能是父皇从别处得了消息,后来转念一想,觉得极有可能是李治告密。

否则为何父皇对于李治,没有半点怀疑之心?

那段时间,李治可是常来他魏王府的。

至于房遗爱,李泰没有过多怀疑,这憨憨,哪里会有这等心思。

大概是西突厥之事被父皇知晓后,又与房相商议,而后房相禁他再与自己过多来往。

虽是猜测,但李泰依然是认定如此。

是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晋王得逞。

定下计较后,李泰便跟柴令武商议,如何把此事告知太子。

“就怕是太子不信本王。”

李泰有些纠结,他跟太子之间一直敌对,这个时候去给太子告密,太子会相信吗。

柴令武道:“太子不得不信,便是怀疑魏王,也会暗中布局以防变化。”

李泰点头道:“好,那就直接派人去给太子传信。”

未免太子那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李泰当即就派人前往大明宫传信。

很快。

消息就传到了李承乾这里。

信上的话很短。

‘太子潜入辽东之兵,陛下已经知晓,望早做筹谋。’

李承乾见信后,便召来杜荷,李元昌,赵节几人商议。

“诸位且看。”李承乾将信纸往案上一掷,“魏王派人送来这封信,说父皇已知晓辽东潜兵之事。”

李承乾并没有多大的意外,辽东潜兵是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做的事情。

不仅是潜入兵将,还有钱粮兵器盔甲。

要说完全瞒天过海,几乎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新潜入的将士,还是这长安三万神武军,都需要大量的钱粮供养。

朝廷国库,李世民的私库都不可能出钱粮,自然是李承乾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所以从辽东,洛阳运送钱粮,就成了必然之事。

这事李世民其实是知晓的,但不能有所动作,因为一旦截断,便是代表跟李承乾翻脸。

很明显,现在的情况是,在明面上,李世民没有跟李承乾翻脸的能力。

不是说李承乾能稳赢李世民,而是太极宫干不过大明宫。

当然,李世民只要离开太极宫,召天下勤王,李承乾也干不过。

可话说回来,干不过能跑啊。

只要李承乾跑到潼关,抵达洛阳,那就是割据一方。

即便是洛阳守不住,还能回辽东。

要是李承乾回了辽东,那对于大唐来说,就是个大麻烦了。

当初仅仅是东征高丽,就耗费甚大,莫说是征讨整个辽东,更何况太子镇守的辽东跟当年的辽东,完全是两码事。

拼尽大唐国力,顶多跟辽东五五开。

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李承乾后手很多,对于李世民这边,就没有太多忌惮了。

“荒谬!”

李元昌冷喝一声:“李泰那小儿素来与我等为敌,如今突然示警,安的什么心?”

对于魏王李泰,李元昌一向看不过这个胖子。

因此对于李泰传信,完全没有半点相信,觉得这就是李泰搞的阴谋诡计。

赵节想了想说道:“汉王所言,不无道理,魏王向来与我等敌视,自然不安好心,这等传信,其中必有蹊跷。”

“只是这信中所言之事,倒也不见得全是虚假,潜兵长安,毕竟人数众多,有所渗漏,亦是寻常。”

“陛下若知晓此事后,有所动作,也在所难免。”

杜荷对于赵节的话赞同点头,道:“赵兄说的不错,不过依我看,这封信倒未必是诈。”

“魏王如今处境堪忧,陛下因西突厥之事对他已有嫌隙,晋王又得了长孙无忌支持,太子位之争他已是下风。若此时陛下真要对太子动手,李泰最怕的是什么?”

“他怕的是太子跟陛下两败俱伤,让晋王坐收渔利。”

“魏王若想破局,唯有让局势维持混沌。他若真把陛下的计划告知太子,一来可借我等之手牵制陛下,二来若我等与陛下鹬蚌相争,他反倒能在旁伺机而动。此计虽险,却未必没有道理。”

李元昌冷笑:“好个‘未必没有道理’!杜荷啊杜荷,你何时变得如此天真?李泰与太子斗了这么多年,哪次不是刀刀见血?如今突然递来橄榄枝,分明是想把太子拖进泥潭!”

他越说越激动,腰间玉牌随着呼吸起伏。

“再说了,那封信上只说‘潜入辽东之兵’,却没提具体人数、布防地点,分明是虚晃一枪,试探我等反应!”

赵节伸手按住他的肩膀:“汉王莫急。”

李元昌看向太子道:“魏王明知太子与陛下势同水火,却故意送来这么一封模棱两可的信,就是要让我们乱了阵脚!”

说到这里,李元昌目光灼灼:“殿下,,如今我等兵强马壮,神武军三万精锐枕戈待旦,火炮数百尊,既然陛下已经察觉,不如趁此机会,提前举事,杀进太极宫。”

杜荷连忙打断:“不可如此,汉王,你忘了太子的大计?我们要的是‘清君侧’,是让陛下心甘情愿禅位,而非背上谋逆罪名!若此时贸然动手,岂不是给了天下人把柄?”

眼见又其争执,李承乾摆摆手,打断众人话语。

“好了,魏王传信,便证明此事已不是隐秘。”

“既是如此,传令神威军,不再隐藏,全面接管长安城内左右金吾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