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99章:最后的机会,放手一搏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99章:最后的机会,放手一搏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8 02:59:48 来源:源1

第399章:最后的机会,放手一搏(第1/2页)

从内心来说,李勣并不是很想带着自己麾下兵马,攻打大明宫。

对于如今的身份地位而言,李勣已经很满意了。

他已经是站在了大明的顶尖层次,再往上走,无非就是跟李靖差不多。

可真要站到李靖那个地位上去,手里掌控大量兵权,反而更加容易引起忌惮,哪怕是真的成功帮助李治上位去了,反而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

司马懿的回旋镖,把后面朝代都给锁死了。

只是老话说得好,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面对李治期待的目光,最终李勣深吸口气。

“好。”

这个字,彷佛吸干了李勣所有的力气。

不过随即而来,李勣立即振奋精神,开始谋划起来。

都已经定下了,当然要全力而为。

“我麾下左金吾卫有两千飞骑营,皆是心腹。祭祀当日,太子带走东宫精锐,大明宫守军必空,届时强行攻入。”

“另外再可召一些旧部,向来在兵力这块,人数应该是够的。”

“我们的目的并非是打下大明宫,而是火药工坊,只要将其捣毁,便是胜利。”

“余下的,便是交给陛下了。”

李勣的思路很清晰,太子去祭祀,明面上说带三千右金吾卫,实际上兵马更多,只是这些兵马不会去到祭坛里,但肯定要在外部呼应。

一旦祭祀有变,定然会第一时间进行支援。

是以大明宫上,留守的精锐不会超过两万。

对于大明宫的大致情况,李勣还是了解的,因为匠人修建的关系,所以细作很多。

李勣掌控左金吾卫,一直是李世民看重的得力干将,大明宫的情报自然也有所分享。

他很清楚的知道,火药工坊那边,太子常备军只有五千。

这就让李勣有所信心。

最为主要的是,大家的心思都会在祭祀上,要保障太子安危,大明宫这边的防备定然会有所减少。

“一切就拜托老师了。”

李治认认真真躬身作揖。

其实他也清楚,老师帮了他,哪怕是他当上了皇帝,也给不了老师更多了。

顶多是现在长孙无忌的待遇,司徒之名。

司徒听上去是位高权重,可实际上呢,手里头的兵权反而要交出来。

当然肯定要挂个宰相的名头,但李勣并非是处理朝政的能手,本身来说李勣也不是很喜欢去处理朝政要务这些。

这么一对比下来,反而会有种明升暗降的意味。

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于怎么去攻打大明宫,李治也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一块李勣更加专业,他能做的,就是等待结果。

“晋王言重了,臣定然全力以赴。”

李勣没有端着,赶忙上前扶起,而且自称为臣。

这次谋划要是成功,李治得了太子位,未来大唐皇帝,君臣之别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输了,或是性命就丢了,至少也是提前致仕。

事情谈定后,李治便先行告辞。

李勣也要开始准备。

这里最为重要的就是保密,不管是太子还是陛下,在长安城中都有大量眼线,包括李勣身边,大致也是有不少细作。

所以在行动之前,消息肯定不能透露出去。

倒是这点对于李勣来说不算难,征战多年,从隋朝到如今,他旧部不少,心腹也多。

况且这不是造反,只是攻打太子大明宫。

太子跟陛下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方面来说,李勣这样的行为,都可以借着李世民的大旗行事了。

在王朝时代,大多数将士,都是跟着自己将军的,旧部更像是家臣之类的关系所在,哪怕是造反,也都跟着一起干。

况且对于绝大多数武夫来说,他们脑子里可没有什么政治概念,将军说怎么打,那就怎么打,听命便是。

而李治在离开左金吾卫大将军府后。

并没有直接返回自己所在府邸。

反而是去了普宁坊一处幽静的别苑。

别苑内,檀香袅袅。

李治踏入厢房,便见崔盛玉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手持青玉茶盏,正悠然品茗。

见晋王到来,崔盛玉不慌不忙放下茶盏,起身行礼,态度恭敬却又带着几分疏离。

“崔公子不必多礼。”

李治抬手示意,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确认无人偷听后,方才在崔盛玉对面落座。

没有人会想到,作为清河崔氏长公子的崔盛玉,魏王党内绝对核心,现在会跟晋王搅合在一起。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站在崔盛玉的角度来看,他感觉魏王夺嫡成功的几率太过渺茫。

他倒是想投太子一手,可已经表达了多次诚意,太子那边完全没有接受的意思。

尤其是在最近,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门阀几乎默认了对晋王的支持后,崔盛玉又想跟太子谈谈,但连面都没见到,就被直接拒绝了。

很显然,太子上位后,肯定容不下他们这些望族,要延续陛下的策略,打击山东士族。

崔盛玉其实是想不通的,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门阀都要支持晋王了,太子对他们却没有半点想法。

论大唐朝野,最大头的两势力,便是五姓七望跟关陇门阀。

太子两都不要。

这是想要干嘛。

崔盛玉想不通,但还是要给清河崔氏找出路。

左思右想下,便想跟晋王这边聊聊。

却没想到,晋王对他的投诚,竟很是意动。

私底下一来二去,便有了合作意向,这是崔盛玉自己都没想到的,还以为晋王有了关门门阀支持,就一定会站在他们五姓七望的对立面。

没想到峰回路转。

心中思索了一番,崔盛玉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重新斟了两杯茶,推了一杯到李治面前,语气似有深意:“晋王此番前来,可是为了祭祀之事?”

这次是晋王通过密信,约他过来见面。

而对于晋王这次见面,崔盛玉先前也有很多判断,如今最大的事情,便是陛下告天祭祀三熟稻之事了。

李治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眉头微蹙:“崔公子果然聪慧过人。如今天下局势波谲云诡,太子势大,我与魏王处境艰难。此次祭祀,正是关键时机。”

崔盛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缓缓说道:“晋王想必已有计划,不知为何要寻我相助?要知道,在外人眼中,我可是魏王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9章:最后的机会,放手一搏(第2/2页)

李治放下茶盏,目光灼灼地盯着崔盛玉:“正因如此,我才来找你。崔公子乃清河崔氏长公子,身份尊贵,在朝中影响力非凡。若崔公子能为我所用,传递假消息给魏王,定能打乱太子部署。”

这话等于是直接挑明了,让崔盛玉背叛魏王。

在此前,两人之间可一直没有这个说法。

崔盛玉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似笑非笑:“晋王凭什么认为我会背叛魏王,转而帮你?况且,这假消息该如何编造,才能让魏王深信不疑?”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崔盛玉已经是同意了。

背叛魏王对他来说,完全没有心里负担。

李治身子前倾,神情严肃:“崔公子,如今局势你我都清楚。太子若登基,清河崔氏虽能保一时荣华,但未必能长久昌盛。而我若登上皇位,必不会亏待崔氏。至于假消息,我想让你告诉魏王,太子打算在祭祀之时,对我与他痛下杀手,以绝后患,如此他便能成为陛下唯一嫡子,稳坐太子之位。”

李治也是实诚,直接就说出了心里想法。

当然,实际上这个计策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媚娘想的。

媚娘告诉他,单单是李勣一方面可能并不足够,最好还是再用一些其他事情,吸引住陛下跟太子的目光。

魏王这边,就是关键了。

既然已经算计了太子,那么魏王肯定不能漏下,但李治自然不可能说同时对付太子跟魏王,他还没有这个实力。

再说祭祀那天,李治跟李泰都是要到场的。

所以媚娘便想出了一石二鸟之计。

崔盛玉挑眉,脸上露出玩味的神色:“晋王这计策倒是狠辣,可魏王也不是傻子,凭什么会相信我?”

其实心里头是有些失望的,原以为晋王要对太子下手,没想到是对魏王下手。

就如今的关系上来说,晋王魏王唇亡齿寒,联合对抗势大的太子。

现在搞窝里斗,岂非是便宜了太子。

但崔盛玉没有直接说出来,反而是先顺着晋王的话来说。

“崔公子在魏王身边多年,深得他信任。只要你言辞恳切,再拿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魏王定会信以为真。”

李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况且,如今太子势大,魏王心中本就不安,只要稍加挑拨,他定会按捺不住。”

他说的是魏王,同时也是自己。

先前他也考虑过魏王会不信,但媚娘问他,如果他站在魏王的角度,听到太子要杀他跟魏王。

会怀疑,还是害怕。

李治顿时就明白了,即便这消息有所怀疑,但魏王绝对不敢赌。

因为他知道自己会怕,自然魏王也会怕。

崔盛玉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晋王,此事风险极大。一旦被发现,我崔氏满门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你得给我一个足够分量的承诺。”

背叛的名声可不好,这比勾结突厥更为麻烦。

勾结突厥还可以说是族内部分子弟所为,可背叛魏王,意义完全不同。

所以崔盛玉要晋王给他保障。

李治毫不犹豫地说道:“只要我能登上皇位,必封崔氏子弟高官厚禄,进入朝堂中枢。而且,我还会与崔氏联姻,永结秦晋之好。”

让清河崔氏入朝堂,这一点崔盛玉并没有太多在乎,因为这是最为基础的合作条件。

但迎娶崔氏,这概念就不同了。

皇后的位置肯定不用想,但贵妃的位置是要给的。

这让崔盛玉很是心动。

如果晋王真登上了皇位,凭借着联姻这块,清河崔氏必然水涨船高,再现当年崔氏荣耀。

崔盛玉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却仍未松口:“空口无凭,晋王如何让我相信?”

李治沉吟片刻,从怀中掏出一枚刻有晋王印信的玉牌,郑重地放在桌上:“此乃我的印信,崔公子拿着它,日后若有需要,我定会兑现承诺。”

这等于是直接给个把柄交给崔盛玉了。

崔盛玉伸手拿起玉牌,仔细端详,良久才点头:“好,我答应你。不过,这假消息传递出去后,后续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太子身边能人众多,定会有所防备。”

话语中,崔盛玉的态度也认真了几分。

李治松了一口气,神色稍缓:“崔公子放心,李勣将军已答应助我。祭祀当日,他会率领左金吾卫攻打大明宫的火药工坊,只要将其捣毁,太子便会阵脚大乱。而你传递的假消息,会让魏王与太子产生矛盾,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晋王印信都给了,李治也没打算瞒着了,当即说出了对太子的谋划。

崔盛玉若有所思:“原来如此,李勣将军出手,倒是增加了不少胜算。”

只是瞬间,崔盛玉就想明白了。

给魏王假消息,不过是辅助,真正的关键,在于大明宫火药坊。

一旦太子的火药坊被迫,没有了火药的太子,即便有着数万精锐,又怎么去跟陛下对峙。

而陛下定然会趁此机会,卸太子兵权,乃至于废太子。

让崔盛玉有几分惊讶的是,李勣竟然会同意起兵相助。

“李勣将军早已谋划周全。”

李治解释道:“祭祀当日,太子会带走东宫精锐,大明宫守军必然空虚。而且,李勣将军麾下有两千飞骑营,皆是心腹,再召集一些旧部,足以成事。况且,匠人们修建大明宫时,我们安插了不少细作,对里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崔盛玉点头:“如此看来,晋王确实准备充分。只是,这假消息何时传递给魏王为好?”

李治神色凝重:“明日一早,你便去见魏王,将消息告诉他。时间紧迫,不能有丝毫耽搁。”

“祭祀就在三日后,必须让魏王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应对。”

崔盛玉沉默良久,最终点头:“好吧,晋王既然心意已决,我自当全力相助。希望我们此次能大获成功。”

李治起身,再次向崔盛玉行礼:“多谢崔公子。待大事成后,我定不会忘记公子今日相助之情。”

崔盛玉也站起身,回礼道:“晋王客气了。”

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后,李治这才离开。

离开别苑后,李治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即将到来的行动的期待,又有一丝不安。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唯有放手一搏。

不成功,便成仁。

这次之后,若失败,太子必然不会对他再有留手。

哪怕是父皇,也庇佑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