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九章 全职学生

状元郎 第九章 全职学生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7 来源:源1

第九章全职学生(第1/2页)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吊脚楼内外,响彻清朗的背书声。苏录当着全家人的面,一口气就背到‘万俟司马,上官欧阳’才停顿了一下。

大伯不禁微微点头,这已然背了四百字了。秋哥儿白天还挑了一天的高粱,能背下这么多,真的很厉害了。

“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谁知苏录只是松了口气,因为最难背的地方过去了,再往后都是更好背的复姓了。稍事调整,他便一气背到了最后:

“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大伯不由自主张大了嘴巴,这可整整五百六十八个字啊!秋哥儿竟然真就背下来了。“这记性硬是要得!”

谁知还没完!苏录又伸手帮大伯翻了一页,沉声道:“下面是《千字文》!”

他便在全家人呆若木鸡的注视下,继续忘我背诵道: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千字文》的字数虽然是《百家姓》的两倍,背诵难度却只有《百家姓》的一半。

因为它不仅言之有意,条理分明,从自然讲到人文,再讲到处世之道,十分有利于理解记忆。

而且作者还按韵脚分段,比方从‘天地玄黄’到‘器欲难量’,前四十八句整体押‘ang’韵,对朗读背诵特别友好。

再配上鲜明节奏的‘二加二’背诵模式,背起来既过瘾又高效,堪称记忆文本的典范。

在苏录节奏分明的背诵声中,苏家人在苏有才的带领下,享受地打起了拍子。

大伯娘不想捧这个场,但她能控制得了自己的手,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脖子,有节奏地跟着一抻一抻……

苏录也是个人来疯,在家人们的助威下,大脑高度亢奋,记忆无比清晰,全程没有卡顿,再次一口气背到了最后。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全家人却还意犹未尽,默默回味着《千字文》的韵律之美。

“大伯,我背完了。”见大伯还在那呆若木鸡,苏录只好咳嗽一声。

苏家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望向大伯。大伯娘有些结巴地问道:“瓜,瓜娃子不是瞎背的吧?啷么多的字,哪个能记得住嘛?”

“没,一个错都没有……”大伯也结巴了。

砰的一声,老爷子猛地一拍桌子,大吼道:“厉害!”

“好哎好哎。”小姑和苏泰高兴坏了,一左一右,一个劲儿往苏录碗里夹菜。“秋哥儿真棒!”

就连耳背的奶奶和不懂事的金宝,也跟着瞎起哄。

只有小叔低头默默吃饭,彷佛跟他们不在一个世界……

~~

“秋哥儿,你娃儿以前就背过这两篇吧?”待众人从震惊中平复下来,大伯又问道。

“对对,肯定是这么回事。”大伯母赶忙点头。“秋哥儿哪能比春哥儿还厉害?”

“秋哥儿就算以前背过,现在还能记得这么清楚,那也很厉害了。”大伯咳嗽一声,示意婆娘适可而止。

“并没有。好叫大哥知道,这两篇文章都是昨晚我现教的。”苏有才却一脸矜持道:“当时秋哥儿读起来都吃力,还有好些字不认识呢。”

“哎哟,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块料子。”大伯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考书院这事儿,说不定还真有点儿戏呢。”

“那我得专心备考才行。”苏录立马就坡上驴道:“要学的东西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啊,大伯。”

“行,那你明天起别干活了,专心学到年底吧。”大伯便挥手痛快道。

“家里那么多活呢。”大伯娘自然是不愿意的。“再说哪个看孩子啊?”

“秋哥儿的活咱包了。”一直很安静的苏泰开口道:“保准一样不耽误。”

“二哥……”苏录张张嘴,苏泰憨笑着攥了攥他的胳膊道:

“放心,哥有的是劲儿,你只管用功念书。”

苏录重重点头,夏哥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

就连小金宝都奶声奶气道:“俺会乖乖地,不用看。”

这下大伯娘也不好再作梗了,嘴上却依旧不消停道:“什么《千字文》、《百家姓》春哥儿八岁就会背了,根本不算啥。”

“多谢伯母鞭策,孩儿会继续努力的。”苏录心平气和地点点头。得到可以专心学习的许可就够了,没必要再逞口舌之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章全职学生(第2/2页)

“哼,临上轿才扎耳朵眼。”大伯娘也只好怏怏收兵。

~~

晚饭后回到房间,苏有才终于憋不住大笑起来,使劲拍着苏录的肩膀道:

“这些年听你大伯大娘夸春哥儿,耳朵里头都起茧喽。今日我儿终于也给为父长了回脸,这感觉还真是妙啊!”

“这么多东西,你是怎么背过的?”苏泰又点起了松油灯,好奇问道。

“二哥,我用了些技巧。”苏录也不藏私,便将自己的秘诀讲给父兄听,若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就太好了。

可惜苏泰光听他讲各种各样的记忆法,就又眼皮沉重,点头念佛开了。

苏有才却是识货的,知道这些方法对读书人有多宝贵,听完惊讶道:“背东西还有这么多门道?就连走路睡觉都能背?”

“是。”苏录点头道:“当然,这也是因为‘三百千’特别好背。要是换了别的,可能就没这么好的效果了。”

记忆是一个大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苏录认真研究过各种快速记忆法,最后发现真正有效的方法,都是在强化这三个环节。

‘三百千’就是将信息优化编码,组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这法子叫做‘口诀记忆法’,比如二十四节气、元素周期表都是此类,可以显著降低背诵难度,而且记得牢,不易遗漏。

“你这都是从哪学的?”苏有才不解问道。

“那回中暑之后,我脑子里就多了这些法子。背书的时候试了试,没想到还真管用……”这个苏录没法解释,只能含糊道。

“我听说江淹、范质、李太白他们,都梦见过仙人授笔,醒来后便文章精进,才华横溢。”苏有才却欣喜道:“莫非我儿在高粱地里,也得了仙人授笔,一日之间开窍了?”

“这,儿子也说不清。”苏录就知道,老爹会自行脑补的。只是这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也不对,你这手字天真烂漫、质朴如初,可不像身怀妙笔的样子。”他拿起苏录昨晚默写的那摞纸,越看越无语道:“单看这手字,谁敢说你进过学堂?”

“是,儿子不会写字,瞎写的。”苏录忙虚心道:“还请父亲教我。”

“正要好好教你!”苏有才指着乱糟糟的桌面,又教训儿子道:“蒙童入学,先学爽洁。要砚无积垢,笔无宿墨。案上书本需摆放整齐,书中文字休乱点胡批。”

苏录不禁苦笑,感情每一条他都犯了——砚也没刷,笔也没刷,书本散乱在桌上。为了方便背诵,千字文和百家姓上都被他加了句号和逗号……

“按说该把你手板心,揍成蹄花的。不过不知者不罪,下不为例哈。”苏有才板着脸道。

“是,孩儿记住了。”苏录老实应声,赶紧乖乖刷了砚台,洗了笔,将桌子收拾出来。

苏有才这才从研墨开始教他道:“研墨时,须净手正坐。墨得水而活,水必洁净,忌污忌热。直接往砚中加水往往过量,所以要先将清水注入砚滴中。”

所谓‘砚滴’就是一个小水壶,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苏有才用的是个掉了瓷的鹅形水注。

苏有才一边往研上滴水,一边教导道:“每次三到五滴,边研边加。书之优劣,大半关系墨色。过度则干燥滞笔,不及则墨水渗溢,故浓淡以适宜为要。”

说着他拿起墨条,在砚台上演示道:“左手持之,以指抵墨,掌心虚空,重按轻推,环转如规,往复百圈。”

顿一下,他又补充道:“不过咱家用的墨,是夏哥儿烧松烟自制的,有时候胶多墨条过硬,有时候胶少墨条疏松。所以磨的时候别管圈数,只看墨条划过后,墨汁上的痕迹不立即消失为宜……”

苏泰听到自己的名字,一下子睁开眼,不好意思道:“咱太笨了……”

“二哥已经超厉害了!”苏录佩服极了,双手双脚皆竖大拇指,夏哥儿简直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啊。

“夏哥儿确实很厉害,磨出的墨汁乌黑油亮,比镇上卖的还要好,族学里用的都是他制的墨。”苏有才也夸了一句,把苏泰乐得合不拢嘴,还顺势打了个哈欠。

“快去睡吧,瞌睡会传染。”苏有才也跟着打了个哈欠。“别忘了好好洗洗脚,昨晚屋里跟死了耗子似的。”

“哎。”苏泰乖乖起身,端起屋里唯一的洗脸洗脚洗衣盆,打水洗脚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