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二十四章 审判日到来

状元郎 第二十四章 审判日到来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7 来源:源1

第二十四章审判日到来(第1/2页)

腊月十五,戌时三刻。

随着背诵完了《中庸章句》的最后一句——‘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岂可不尽心乎?’

苏录终于以卓绝的毅力、超人的精力,还有科学的方法,在一百天内,背完了六年蒙学的所有教材!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父兄皆陪在他身边。苏泰睡性这么强的人,都坚持到了此时,就是为了见证弟弟这一刻。

二哥紧紧抱住苏录,哭的像个一百六十斤的孩子。“呜呜,秋哥儿真是太不容易了……”

苏有才也鼻头发酸,闷声道:“说实话,当初我根本不相信,你能坚持到最后。更不相信你能完成这一壮举!”

“没有你们全力以赴的支持,我怎么可能完得成呢?”苏录也被父兄的激动感染了,带着浓浓的鼻音道:“谢谢二哥,谢谢父亲,谢谢你们所有人……”

他确实应该好好谢谢家里人。这一百天来,老爹白天教书,每晚还要给他上课。最后这半个月更是舍命陪儿子,眼圈都熬得乌黑。可谓鞠躬尽瘁、居功至伟!

苏泰在酒坊做工之余,还包办了苏录原本所有的活计,又抽空忙闲上山下海给他加营养,给他制作松油灯,松烟墨,蕉叶纸……

此外还得听他讲课,甚至晚上还得给他打呼噜。没有二哥,让他可怎么学吧?

何止是二哥,大哥的贡献同样不小。之前的那些都不必再赘述,单说这最后半个月,苏满非但把房间完全让给了苏录,还给他打了一斤菜油,买了一尺灯芯,让他可以用油灯照明,不至于寒冬腊月还得开着窗学习,弄不好冻出毛病来。

再说小姑,从第一天开始就一天供他一个蛋,足足供了他一百个蛋。这可都是她喂鸡的时候偷偷藏下的。为此,家里‘老不下蛋的破鸡’,不知被大伯娘骂了多少回。

后来大伯娘去县里照顾小婶,小姑终于成了掌勺了。更是可劲儿的给苏录加营养,一天让他吃三个蛋。一个白煮,一个做羹,一个用猪油炒!

还有小金宝,一直很懂事,从不打搅他学习,这对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三岁孩子来说,真是太不容易了。

哦对了,还有大伯,是他发话让自己可以脱产读书的……

苏录在心里感谢了一圈,忽然失声笑道:“我这还没去考试呢,现在激动是不是早了点儿?”

“哈哈,好像是这样。”二哥不好意思道。

“不,一点都不早!”苏有才却双手按住苏录的肩膀,用一双熊猫眼深深望着儿子道:

“不管明天能不能考上,为父都相信,凭你这份毅力和能耐,将来一定可以出人头地!”

“孩儿也是这么想的。”苏录重重点头道:“不过咱们还是尽量考上的好。”

“哈哈,那当然了!我儿这一百天拼命是为了什么。”苏有才大笑道:“不就是为了考上太平书院吗?”

“一定行的!”苏泰振臂低呼。

~~

苏有才又敞开给苏录收拾好的书包,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展示给儿子:“这是当年为父考县试时用的铜墨盒,里头已经装好墨汁了。”

说着他打开一个方形小铜盒,里头装着乌黑油亮的墨汁,且臭味不像平时那么明显。

“这是为父压箱底的头道桐油墨,墨色黑而光,持久不易褪色,研磨后墨汁也不易沉淀。”

“盖子不用要盖紧,用的时候把盒盖翻过来,墨汁倒在盖子上就可以当砚台用了,注意一次别倒太多,不然写字墨太重。”说着他又拿出半根墨条道:

“盒里的墨应该够用,这剩下的桐油墨也一并带上,以备万一。”

“那水怎么办?”苏录问道:“不带个水瓶吗?”

“没必要额外带水。”苏有才道:“事有从权,口水也一样用。”

“倒也是。”苏录点点头,心说如果不嫌恶心的话,那玩意儿确实还挺像水注的……

这时苏有才又拿起一根崭新的毛笔,摘掉笔帽递给苏录道:“这是白云笔,最适合写小楷,我已经帮你开好笔了,试试看。”

苏录忙双手接过来,像考试时那样展开黄土纸,打开墨盒,蘸笔挥毫,只觉如绸缎般丝滑,笔笔正锋,毫无滞塞,写的字都漂亮好多!他不由大惊小怪道:

“原来还有这么好用的毛笔?父亲咋不早拿出来呢?”

“哈哈……”苏有才打着哈哈道:“没办法,穷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呗。”

“也是。”苏录深以为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

后来他才知道,其实秃笔是可以修好的,而且老爹就会修……

“好了,赶紧洗洗睡了,明天咱们还要起个大早呢。”苏有才打个大大的哈欠道。

“是。”苏录应一声,赶紧收拾好书包,却没有立即上床,而是抓紧时间,复习最后半个时辰。

他还有最后一晚的睡眠记忆没进行呢。能多背牢一点是一点,说不定正好就考得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四章审判日到来(第2/2页)

考前的每一秒,都不该浪费……

~~

翌日第一声鸡叫,便唤醒了苏录,入学考试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他昨晚久久难以入眠,居然比当年高考前夜还紧张……其实也很好理解。这年代的出路太少太少了,这是唯一一条前方有光的小路。

若今日落榜,则很可能此生都无缘那光明的前途了……

不过醒来之后,理性便重新控制了身体。苏录又闭目半小时,巩固昨晚的记忆。

半小时后,他彻底平静下来,赶紧起床。

待他洗漱完毕,小姑已经端来了早饭。

考生有特别优待,主食是一碗热腾腾,散着油花的鸡蛋面,还有一块讨彩头的蒸蒸糕。

蒸蒸糕是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用高粱米混着糯米蒸制而成,里头还点了豆沙。

蜀中学子考前都会吃块蒸蒸糕,讨个‘力争高中’的彩头……

就连配菜的炝冬笋,也有‘节节高’的彩头。小姑的苦心可见一斑。

苏录这边吃着饭,小姑又把他要穿的衣服备好了。

今天书院要先口试,口试也是面试,形象上肯定得注意。

苏录直接穿上了过年的衣裳。其实也不是新衣服,而是大哥前年过年做的一件青色棉布直裰。他从小就捡两个哥哥的衣服穿,长这么大,还没穿过新衣服呢……

不过春哥儿穿衣服仔细,小姑又给他好生浆洗过,直裰上身,整理妥贴后,卖相还是很不错的。

小姑又帮他梳好头发,束上黑色软巾,退后两步,打量侄儿一番,啧啧有声地赞道:“这是哪家的俊后生?十里八乡都数得上。”

苏录摸着自己瘦削的下巴,苦笑道:“小姑说笑了,大哥才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我这尊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不信拉倒。”小姑给他整理好了腰间的玉色绢带,又给他打气道:“好好考!等你的好消息!”

苏录重重点头,出了书房到堂屋向爷爷奶奶告辞。

“爷爷奶奶,孙儿去考试了!”苏录深深一揖。

“去吧去吧。”奶奶难得又耳明了一回,慈祥笑道:“考不上也没关系,还是奶奶的好孙子。”

“什么话?”老爷子白了老伴一眼,拍案喝道:“不要怂,怂就别出这个门!”

说着他提高声调问道:“有没有信心!”

“有!”苏录忙提气应道,嘹亮的声音响彻二郎滩。

~~

拜别了祖父母,苏录便转身出了堂屋。

此时天光微亮,启明星寒,苏录深吸一口带着酒糟味的清冽空气,迈步下了吊脚楼。

他父兄和大伯也一起出发,颇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架势。

苏有才是去送考的,今天可不光苏录一个人去考试,族学里也有好些孩子要去。

而大伯是去接春哥儿的……太平书院的学生今天开始放过年假了,空出课堂来正好入学考。

至于为什么不提前一天放假,或者晚一天考试错开时间,当然是为了用学生做免费劳力了。老生们放了假还得多留一天,要帮着组织完了考试,才能回家过年。

只有苏泰是纯粹去给苏录陪考的。他替苏录斜挎着书包,背后的竹篓里还装着四口人的水壶和午饭。

镇子不大,四人抬脚就来到族学门口。就见一大帮人已经等在那里了,男女老少携家带口,热闹的跟过年似的。

苏录不禁讶异:“怎么这么多人?”

“年根儿下地里没活儿,酒坊也停工了,都闲着没事儿想去送孩子考试。”苏有才苦笑一声,这当然不行,他又不是带队去赶集。便提高嗓门道:

“昨天就说了,一家最多一个大人去陪考啊!”

说完他又点了点名,一共九个孩子。加上苏录,今年苏氏一族足足十人去考太平书院……

“族学里不一共才二十个孩子?”苏录不解问道:“怎么一半都要去?”

“太平书院太难考了,哪个会像你一样,等到最后一年才去考嘛?”大伯便道:“人家都是早两年应试,一回生二回熟,多考两回说不定就考上了。”

“有道理。”苏录点点头。能考两回可太幸福了,就算这次考不上,积攒的经验也必可活用于下次。

又听大伯叹了口气道:“再就是,早年间大家送娃娃读书的热情还挺高,可后来发现根本考不上秀才,好多人就不愿意让孩子继续念了。最多上一两年识个字,就下来干活了。”

“所以往后的孩子越来越少,等到这批孩子都不念了,族学能不能开下去都是个问题。”大伯替二弟发愁道。

ps.秋哥儿一百天苦学结束了,开始激动人心的比武大会了!谢谢大家的支持,果然大家宝刀不老,依旧给力啊,继续求月票,求追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