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二十三章 最后冲刺

状元郎 第二十三章 最后冲刺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7 来源:源1

第二十三章最后冲刺(第1/2页)

老爷子又看一眼大儿媳,大伯娘便有些不情愿地捧出个小盒子,里头是些散碎银子和两贯铜钱,还有好些不值钱的宝钞。

“这是全家给你的改口钱,拿去置办点家用。”老爷子将其交给小儿媳,这些都是昨日收到的礼金。

虽说不凑份子,但族人们还真能空着手来吃饭吗?那也太不体面了。所以多多少少都给了点礼金,当然比凑份子少得多。

“是,谢谢爹。”小婶双手接过钱匣子。

“去了县里,别让老三管钱。这小子老改不过少爷脾气来,多少钱都能给你糟践了。”老爷子又嘱咐道。

翠翠颔首,再次表示记下了。小叔也毫无异议,这回一棍子捅出这么大篓子来,他整个人都老实了。

“虽然你爹说,要请个婆子伺候你一年。但光一个外人我不放心,家里再去个人照顾一下吧。”老爷子说着轻叹一声道:“本来你姑姐去最好,可她不合适……”

小姑闻言黯然垂首。她其实比小叔还大几岁,自然早就说过亲事。可头婚还没过门,未婚夫就病死了。前年又给说了个总旗官,谁知临近成婚,播州生苗造反,准新郎随军平叛时不幸阵亡……

这一来二去,小姑便落下了不祥的名声,昨天大喜的日子,她都躲着没出现。生产这种凶险之事,就更不可能让她去伺候了。

“所以还是你大嫂去待个一年半载吧。她这人刀子嘴豆腐心,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你别往心里去。”老爷子最后吩咐道。

小婶儿可能还不了解大嫂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口答应下来。当然,她就算了解也没用。在老苏家,老爷子轻易不发话,发了话就都得照办。

苏录暗暗同情小婶,往后的日子就跟岁月静好无关了……

~~

第二天天不亮,老爷子便带着全家,把小叔两口子送到河滩木栈桥。

栈桥上,靠了条赤水河上常见的‘歪屁股船’,因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个高耸且向右歪扭的船尾,手持巨桨的艄公站在上头,就像凌空而立。

这种设计自然是为了通过赤水河弯弯曲曲的险滩。就算如此,也只有现在这种枯水季才能通航。到了水流湍急,看不到暗礁的丰水季,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程家大爷和他大儿子早就等在船上,他们负责把人送到县里去。

看着艄公撩动那丈许长的巨桨,操着歪屁股船顺流而下,老爷子长长松了口气。

历时一个月,终于给老三把沟子擦干净了……

一放松下来,他的腰又佝偻了,整个人疲惫的要死。

“真是多子多孙多冤家。”老爷子伸手在荷包里摸出个蒌叶卷来,先横在鼻端深吸一口那清新上头的气味,这才送入口中咀嚼起来。辛辣臭香的味道瞬间充斥口腔,继而直冲头皮,让他终于有力气走回家。

回家后,他又恢复了颓废的状态,每天仨饱俩倒,说话不超过十句,不知得修养多久,才能再爆发一次。

他孙子这边恰恰相反,苏录开始燃烧小宇宙,开始最后十四天的考前冲刺了!

~~

念过书的都知道‘临阵磨枪’的重要性,考前是提分最猛的时段,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这时候,苏录仍有五万三千字没学,还有一堆要复习的内容。

苏有才已经慌成了狗,不停念叨着:“来不及,来不及了……”

苏录心里却不慌,这方面他属于惯犯了。当年他念大学时候,除了英语、高数这样的主科,其他科目的复习资料,都是考前一两周才‘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的。

一天背下一门课的考试内容,实属基本操作,虽然一考完试就忘得干干净净,但至少能把考试应付过去……尽管没挂过科的主要原因,还是老师们手下留情,但也不能否认那种短时间、高强度记忆的效果好极了!

他相信自己这具更年轻的身体,在经过三个月的日夜苦学后,记忆力已经达到巅峰状态,一定会有更强力的表现!

当然苏录也没一上来就蛮干,他精打细算,重新规划了时间——首先他的小楷已经堪堪入门。按大哥的说法是,虽然仍旧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但不至于恶心到老师,被扣卷面分了。

苏有才则说,他占了腊月考试的便宜。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节,手都冻僵了。孩子们的基本功还不到家,写字肯定受影响。所以大家的卷面,看上去不会差太多……

于是苏录暂时取消了每天一个时辰的练字时间。以他现在的书写水平,靠抄写文章就能保持手感了,不用再特意练习了。

这样十四天就能节约出十四个时辰来,而且是有效学习时间,等于多出来将近两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最后冲刺(第2/2页)

其次,他把重复复习的次数缩减到四次,只在学完第一遍后的二十分钟、一小时、一天、七天,四个节点复习。考前最后几天更是减少到了三次。通过这种方式,又多出了两天学习新知识的时间。

这样就相当于有十八天的学习时间,平均每天三千字,加起来是五万四千字,时间是正正好好,不多不少!

这份精准把控时间的能力,看得苏有才目瞪口呆,都想拜在这位大师门下,学习时间管理了。

~~

虽然时间终于勉强够用了,但苏录仍然努力提高背诵效率,好再挤一点时间出来,每天复习一下首月背诵的那些内容……

万一阴沟里翻船,连笔试都进不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为此,他每天只睡两个时辰,是醒着也背书,睡着也背书。

最后这些天他杜绝一切干扰,足不出户,连饭都在屋里吃。

小姑每次来送饭,心里都毛毛的,只见桌上、床上、地面上,还有房间四壁,甚至连房顶上都挂满了黄色的蕉叶纸,每张纸上都画着些树枝似的黑线。

秋哥儿就盘腿坐在中间,对着那些纸念念有词,吃饭时眼睛都不挪开。

小姑想帮着收拾一下,却被秋哥儿连声喝止,吓得她赶紧举起双手,踮起双脚,穿越雷区一般退出去。

出门时,正撞见自家大哥当差回来。

“啥子情况?脸煞白煞白,撞邪了?”大伯奇怪问道。

“嘘,秋哥儿好像是在作法……”小姑赶忙做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别吵着他。”

“哦。”大伯赶紧捂住嘴,觉得这很合理。考前临时抱佛脚,人之常情嘛。

说着小声对小姑道:“回头叫老二带他去观音山拜拜,肯定比他瞎拜强。”

“哦。”小姑应一声,心说那不是求子的地方吗?

苏录当然不是在进行什么神秘仪式,他用的这叫‘记忆宫殿法’。

这是一种巧妙的联想记忆法,其原理是通过记忆内容和空间场景相结合,从而帮助记忆和回忆信息。

考试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考察的知识点明明是我们已经背过的,可死活就是回忆不起具体的内容来,这就是在记忆的提取环节出了问题。

记忆宫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操作就是像他这样,将知识点有序固定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此时他正面墙上悬挂的三十三张蕉叶纸,正是三十三篇《中庸章句》。

右数第一张就是《中庸章句》第一篇‘天命谓之性’。

第十二张就是《中庸章句》第十二篇‘君子之道费而隐’。

第二十二张就是《中庸章句》的第二十二篇‘自诚明谓之性’。

另外三面墙上,按同样方法悬挂着《孟子集注》。而《论语集注》占据了天花板和地面。

至于《大学章句》,则按顺序平铺在桌上……

苏录日复一日,持续面壁,就是为了加深这种知识点与空间的联系。他之所以足不出户,就是为了避免信息污染,减弱这种联系。

当他建立起稳固的联系后,这里就成了他的记忆宫殿!

这种方法在需要记忆大量信息时非常有效,当他回忆某些章节时,只需要想象自己回到了这个房间,‘走’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准确地提取出所需的记忆内容。

~~

每天晚上,苏有才会在隔壁房间,随意抽取《四书章句集注》的内容考校他: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老爹说完,苏录便微闭双目,回到自己的‘记忆宫殿’。

首先他知道这句话是出自《论语集注》,所以便看向‘天花板’,这会帮他迅速回忆起,这句话的具体出处——来自卷四之述而第七!

他的‘目光’便落在了‘房梁’上,那里便是悬挂此篇的位置。

这一切说起来复杂,其实只在一念之间,苏录便已经定位到了‘述而第七’,‘看’到了那张蕉叶纸上的思维导图,相应的记忆就涌上心头,脱口而出道:

“纲,以大绳属网,绝流而渔者也。弋,以生丝系矢而射也。宿,宿鸟。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

“嗯,不错。”苏有才点点头,今天一直到睡前,他都会不停的考校苏录。

其实,考教本身也是一种帮助牢固记忆的方法。

PS.感谢老书友小民一个哈打赏的盟主,上架再加更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