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状元郎 > 第一百六十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状元郎 第一百六十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簡繁轉換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5 04:16:07 来源:源1

第161章众里寻他千某度

待到朱璋送客回来,苏录终于见到了,这位名字只比当朝太祖少一个字的朱家三老爷。

只见其天庭饱满,下颌方正,两颊棱角分明,眉骨突出如刀削。一双丹凤眼尾微扬丶双目神光如电!

朱子和小声道:「有人在蜀王府瞻仰过太祖皇帝的御像,说我三叔酷肖呢……」

好家夥,苏录心说可惜大明不拍电视剧,白瞎了个特型演员。

他倒是对『太祖皇帝』没什麽畏惧,上前深深作揖道:「学生苏录,拜见刚山先生!」

「进来吧。」朱璋瞥他一眼,声如金石道。

~~

登堂入室后,苏录再度作揖请罪道:「学生本该年前来拜师的。无奈被县尊抓了公差,忙完已经年底了,所以过完年才来泸州,还请先生恕罪。」

「太不努力了!是过年重要,还是学业重要?你这个态度,我看就不要学了。」朱璋冷哼一声,就连暴脾气也酷肖太祖。

「是,先生教训得是,学生知错了。」苏录老老实实应着,不再辩解。

「三叔,黄兵宪不是跟你说了吗,合江过年剿匪呢。兵荒马乱的,你让他咋来?」朱子和替苏录说话道。

「上课的时候没有叔侄,只有师生!」朱璋瞪他一眼道:「再叫错了,就站着听课。」

「啊?这就上课了?」朱子和错愕道。

「不想上就出去。」朱璋一点不惯他。

「是,先生。」朱子和这下老实了。

「治《礼》要先知礼守礼,守时便是最基本的。」朱璋这才对苏录道:「要不是黄兵宪跟我说,你那里在打仗。又所谓『大时不齐』,今天我就不见你了。」

「是,学生再也不敢了,以后一定惜时守时。」苏录态度无比端正。他是当过老师的,知道怎麽才能让老师消气……

不过这位先生气性不是一般的大,冷哼一声道:

「你先别急着自称学生,虽然是老九推荐你来的,但我还没决定收不收你。」

「叔……先生,」朱子和忙替苏录正名道:「弘之兄诚吾书院之翘楚!资禀超凡,敏而善学,治《礼》必能穷其奥赜,正其统绪,何患不有成乎?」

唯恐再被朱璋挑出毛病来,都给他逼出文言来了。

「四书学得好,不一定能学得好《礼记》,《礼记》跟四书乃至其他四经,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朱璋沉声答道。听这话,倒不是对苏录有什麽成见。

「请先生考我。」苏录便咬牙道。

「你现在什麽都不懂,考你什麽?」朱璋没好气道:「先跟老夫学一段时间,老夫自会视你的表现而定。」

「是!」苏录高兴道。这说明这位刚山先生只是脾气怪,但不像山长一样爱作妖。

「好了,闲言少叙,开始上课吧。」便听朱璋沉声道。

「啊,学生没带书呀。」这下轮到苏录目瞪口呆了。这也太突然了吧?他今天是来拜师的,不是来上课的。

「来我这你都不带书?你还上什麽课?!」朱璋浓眉一挑,又要发飙。

「学生不知道带什麽书啊……」苏录无奈道。

「别的不知道,《小戴礼记》不知道吗?」朱璋冷声道。

「《小戴礼记》的话,实在没必要拿,因为学生已经背过了。」短短一会儿功夫,苏录已经摸清了跟朱先生的相处之道——对这种不讲人情世故的专业学者,跟他直来直往就行。

兜圈子不光累,还会惹他生厌。

「好大的口气。」朱先生冷哼道:「就算你能顺着背下来,老夫跳着讲书你能跟得上吗?」

「先生只要说第几章第几节,学生就可以背出来。」苏录自信道。

「那你背一下第十三章。」朱璋也有意摸摸他的底,便道。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餕,奏而食……」

「我是让你背第九节。」朱璋又道。

「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袪,缝齐倍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

「《郊特牲》第十段。」朱璋再道。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苏录立马背诵道。

朱璋又挑着抽查了几段,苏录都在第一时间背诵如流,毫无滞涩之处,确实不需要带书了。

「嗯。看来这个年假也没有太荒废。」朱璋神色稍霁,略略提高了对这个学生的评价。

「是,学生日日背诵,今早在船上还背了一段。」苏录坦言道。

他这个假期可没闲着,除了教注音就是背书……事实上从决定治《礼记》那天起,苏录就开始背诵《小戴礼记》了。

因为不管拜谁为师,这本书都属于基础教材,背了准没错。

在二哥的鼾声辅助下,他已经把整本书都装在了脑子里,而且按照『宫殿记忆法』分门别类。只要想到哪一章哪一节,思维自动就会把他送到,对应的那面墙前。

那心灵宫殿的墙上挂着蕉叶纸,上头记载着所有《小戴礼记》的内容……

~~

检查完了苏录的掌握情况,朱璋便毫无过渡地开讲第一堂课。

这时书童送来了朱子和的书本和文具,他匀给了苏录一套笔墨和一个空白的作业册。小声道:「知道为啥催你来了吧?老头儿脾气太急了,你再不来他就急死了……」

苏录微微点头,点点头,摊开本子提起笔来,全神贯注听先生讲课。

「我儒家有三礼,《周礼》丶《仪礼》丶《礼记》。《周礼》乃三礼之首,是记载周朝设官分职之政典;《仪礼》详记冠丶婚丶丧丶祭丶朝丶聘等仪节。《礼记》是对前两者的解释与阐发。」

「三者形成『制度——仪节——义理』的三礼体系,而非包含关系。学者治《礼》当三礼并举,不可偏废。具体研学时,顺序正好倒过来,要先学《礼记》明其礼义;再学《仪礼》习仪节;最后学《周礼》通其制度……」

「所以今天就先讲,如何学习《礼记》……」

苏录听了小半个时辰,就感觉到了跟之前上课强烈的不同。也不知是治经阶段都如此,还是朱先生的个人上课风格,总之信息密度极大,一句废话都没有,漏了哪一句都有听不懂的可能……

必须要全程精神高度集中,手脑耳全都飞速运转,才能跟下来……

~~

与此同时,叙泸兵备道衙门。

兵备道初设于洪熙年间,本是为应对武官不熟悉文墨的问题,由文官前往各都司处整理文书丶商榷机密,开了文官参与军务的先河。

土木之变后,文官彻底掌握了中央军权,兵备道便成为他们控制地方军权的重要抓手,在全国范围普遍设立。其主要职责是整饬地方军事,包括管理辖区内的军队丶钱粮丶屯田丶训练。

此外,兵备道还承担了指挥辖区内军事单位,镇压流民丶缉捕盗贼等,原本属于都指挥使司的职责。大大削弱了各省都司的权力,加强了文官对卫所的控制。

比方叙泸兵备道,泸州叙州和三卫一宣抚都归其管辖。基本上没四川都司什麽事儿了……

所以卢知县要借用军队剿匪,不光得跟州里汇报,还得跟兵备道汇报。

去年年根下,他为此又来过一回泸州,专门请示了知州大人,并获得了直接向黄兵宪汇报的许可。

所以剿匪一成功,他就急忙来道台衙门汇报了。

因为是过年期间,黄兵宪并未坐衙,是以通禀之后,门子便将卢知县引至后宅。

「我家老爷说,这几天卢知县会来。若是恰好不在府上,就请卢知县稍候。」管家得了黄兵宪的吩咐,请卢知县到花厅用茶。

来到花厅门口时,卢知县小声吩咐苏泰在门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候着。

他和黄兵宪级别差得太远,不能直接把苏泰带到对方面前。必须要先得到许可才行。

苏泰便老老实实等在外头,结果等啊等等啊等……就是不见黄兵宪回来。

卢知县因为等得太久,不自觉地不停饮茶,结果有了尿意,又怕被黄兵宪的家人笑话,便忍着不去解手,只觉膀胱越来越紧……

倒是苏泰除了等得脚麻,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也不知过了多久,反正卢知县已经开始眼冒金星子了,终于听到了屏风后传来爽朗的大笑声……

廊下,苏泰听到那笑声,也知道黄兵宪可算回来了,便赶紧站直了身子,深吸口气,把精气神调整到最佳。

别看他憨憨的,知道什麽时候该瞪起眼来……

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回廊尽头,一声女子的惊呼:「咦,是你?!」

苏泰闻言茫然转头,便见两个陌生的少女站在通往月亮门的回廊下。

其中一个看着有些眼熟,刚才喊出声的也是她,但他一时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

「俺?」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那少女本来还有些不太确定,一听到他这个独特的自称,便再也不怀疑道:「对,就是你,我可算找到你了!」

ps.感谢大家,拿到万订徽章了。当月过万的历史书极少,所以可以说,我们丢掉的基本拿回来!无以为报,只能继续三更!继续求月票订阅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