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78章 饮酒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78章 饮酒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78章饮酒(第1/2页)

陈老虎将行李搬上牛车,粗犷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族长吩咐了,往后由我护着你,只要我不死,就不能让咱们秀才公掉一根毫毛。”

陈老虎这话可是相当有说服力。

这陈老虎的爹擅打猎,只要进了村里的后山,总能带些野兔野鸡回来。

若是打得多了,就会留下一些自家吃,因此陈老虎从小就力气大。

到了十岁便跟他爹一同上山,学了一身的打猎本领,十五岁那年竟射杀了一头老虎。

当他扛着老虎下山时,往后大家只记得他叫陈老虎,再不记得他的真名。

后来陈家湾与别的村械斗,陈老虎一人冲进对方的人群里,将对方的村长差点打死,可谓勇猛无比。

这些事是陈砚回家后听陈得寿说的。

族长派的人,陈砚是信得过的。

有这样一位能打的人保护,也就不怕再像上回那般遇上劫匪。

族里能将他的后顾之忧解决,他也就能更专心读书。

府学虽放了假,陈砚却并未放假,依旧是背书写文章。

原本陈砚想向以前那般住到杨夫子家中去,到除夕再回来,可杨夫子一到家就去拜访好友,根本找不到人。

陈砚也就住在了家里。

因着陈砚中了秀才,陈家湾的人腰板都挺得比以往更直。

若是有亲戚家办酒席,陈家湾的人去了都能坐首座,旁人都得高看一眼。

整个陈家湾一片欣欣向荣,就连过年都比以往更热闹。

过完元宵,陈砚被陈老虎送去了府学,又过上了专心读书的日子。

偶尔在府学遇见李景明,对方全然没了以往的傲气,竟还有些颓丧。

陈砚想若是因一次岁试就丧失斗志,科举一途便走不远,因此也并未多费心。

今年的会试在二月举行,到四月,周荣已是荣归故里。

周举人高中二甲第七名,进士出身,王知府亲自招待,再着人送回周家湾。

回乡第二日,知县陶都亲自上门,与新晋进士周荣把酒言欢,附近乡绅的礼更是源源不断地往周举人家中送。

周家可谓风光一时。

陈砚休沐日回来时,看到的便是春风得意的周进士。

当晚,周荣便要陈砚和周既白陪他喝一杯,姜氏阻拦:“酒伤身,他们还小,不可饮酒。”

周荣豪爽一笑:“十岁也不小了,浅酌一杯不碍事。”

多少士子终其一生都无法中进士,他周荣也是努力多年,终于改换门楣,如何能不喜,又如何能不让两孩子与他同喜?

大梁朝男子十五岁成丁,他们二人已经十岁,不算小了,父子共饮有何不可?

杨夫子也笑道:“大丈夫不拘小节。”

姜氏见拦不住,只能亲自给父子三人温酒,以防两孩子用五脏六腑暖冷酒。

周荣端起酒杯,主动和陈砚周既白分别碰了一杯,笑道:“今日为父就教你们何为酒,李太白曾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们放开大胆喝,醉了为父就将你们抱去床上睡就是!”

周既白双眼放光,又有些迟疑,深吸口气,凑到陈砚耳边悄悄道;“喝完酒,我们就不是男童,是男子了。”

陈砚看他那激动的模样,在内心感慨,连喝杯酒都这般激动,还是稚气未脱,不像他,能从容端起酒杯,再将杯中温酒一饮而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章饮酒(第2/2页)

从容,不迫,他自认自己很洒脱。

前世的陈砚在成名前为了养活自己当过一段时间的销售,酒量就是在那时练出来的。

也是因为那段当销售的经历,让他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懂了何为人性。

他后来画的漫画,里面的人物就活了,自然也火了。

当时喝的多是高度数的白酒,大梁的水酒在他嘴里跟水差不多。

既然他爹高兴,那他就陪着玩玩。

然后整个酒桌除了他,其余三人全趴下了。

周既白最弱,只喝了一杯,人就坐在椅子上傻笑,再一杯下肚,就趴在了桌子上。

杨夫子稍好点,喝了五杯就倒下了。

至于周荣……

周荣倒是厉害点,喝了足足八杯,双手揉着太阳穴,目光迷离地问陈砚:“你醉了吗?”

坐得板正的陈砚道:“没有,就是肚子太胀了。”

周荣哀嚎一声,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陈砚对着三人嫌弃地摇摇头。

这么低度数的酒竟然都能醉,实在没什么酒量。

陈砚放下酒杯,叹息一声,不尽兴啊。

等陈砚再从府学归家时,周荣已经回京述职了。

因他还未被派官,姜氏并未跟随他而去。

不过如今跟以往不同,周荣中了进士,周族那些惦记他们家产的人都恭恭顺顺,见到周既白和陈砚也都是笑脸相迎。

五月初,东阳府就有今年会试的程文集卖了。

陈砚立即买了本回来,越过状元榜眼等,直接翻到周荣所做的文章。

待通读完,陈砚便深深拜服。

他爹的文章比此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就连杨夫子也道:“茂之的文章已是炉火纯青,不怪能中二甲。”

又对陈砚和周既白道:“你们二人将茂之的文章细细研读,阿砚你的文风与茂之相近,更要好好琢磨。”

陈砚恭敬道:“学生必会逐字逐句研读。”

他将整本程文集都背下来后,又回头读周荣的文章。

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

单论科举文章而言,周荣的文章必是不如状元榜眼等人,可他的文章能让人心绪激荡,全文只有四个字:赤子之心。

陈砚便想到周荣送给他的那幅秋收图,感悟便更深。

多次研读后,陈砚的文章又多了些生气,杨夫子修改的部分越发少了。

陈砚便将自己的文章寄给周荣,周荣每每都会逐字逐句点评,文章的空白处被红字塞得满满当当再被人送回来,再在信后夹书信或邸报。

邸报记载的除了皇家各种事宜外,还有皇帝诏书、颁布政令、官员弹劾以及各官员关于政令的针砭等,除此之外,各地官员政绩考核,各地灾情等也都有记载。

这等邸报只在官员中发行,了解这些,方才能了解国策,了解大梁。

官宦子弟能看到这些邸报,农家子无这等信息,与策论上比官宦子弟差不少。

科举取士,取的是治国之才,策论都写不好,如何治国?

陈砚本以为这一年会在繁忙的读书中结束,腊月的变故却将整个周家彻底推向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