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79章 徐府被围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79章 徐府被围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79章徐府被围(第1/2页)

翰林们到底还是有股子文人气节在,此时听闻徐彰之言,自是怒不可遏。

“陈三元舍命弹劾首辅,如今怎可让他受屈?”

徐彰激愤道:“今日我便要去问问首辅大人,究竟要如何构陷陈三元!”

他大步向前,颇有视死如归之气势。

众翰林被其感染,均是跟随而走:“今日我等必不可让陈三元身死!”

翰林们大步向前,仿若要慷慨赴死。

他们虽会为自己的仕途谋划,然他们终究还是读书人,心有报国大志向,必不可任由素有直名的三元公含恨被冤。

一群翰林齐齐离去,就留彭逸春呆呆站在门口,是进也不行,退也不行。

去首辅宅院?

岂不是自断仕途?

这陈修撰,三元及第,享誉士林,得罪了徐首辅照样下诏狱,这些翰林竟还敢去,真是找死!

彭逸春正在心中暗骂,就见几名翰林同僚转头盯着他,彭逸春脸色一僵,转身冲回了翰林院。

那几名翰林不再理会彭逸春,转身跟上队伍。

如此多官员面露愤慨,又步履匆匆,自是引来不少人的注视。

徐彰听到有人探听,就朗声道:“三元公陈砚因死谏得罪首辅,今日被下了诏狱!”

此言一出,围观百姓们倒是还未有反应,人群中的读书人却是哗然。

“竟如此污蔑忠良,要只手遮天不成?”

“就这般明目张胆陷害三元公,公理何在!”

徐彰拱手对众人恳求:“还望诸位救三元公于水火!”

此话一出,那些意气风发的读书人便斗志昂扬跟上了队伍。

绝不可让三元蒙受不白之冤!

“必要救出三元公!”

一路走来,队伍越发庞大,待到徐府时,徐府门口那空旷的地都站不下,他们就围着徐府而站,竟将整个徐府给围了起来。

徐彰心跳如鼓。

他一心读书科考,入了翰林院后便一直埋头修史,从未干过什么出格之事,今日为了救陈砚鼓动同僚与读书人将首辅的府邸给围了,这等大场面如何能不让他惊惧?

可他只能想到利用陈砚的名声来救陈砚。

能不能成功尚且不知,但必要试一试。

好在陈砚名声大,此时方可聚集如此多人向首辅徐鸿渐施压。

成败在此一举!

徐彰却不知自己此举会有多大影响。

首辅徐鸿渐的马车到了附近,远远瞧见自己的府邸被围,马车当即调头去了顺天府。

首辅亲临,顺天府尹盛嘉良必要迎接,旋即他就被晴天霹雳击中:徐府被读书人给围了。

一边是首辅,一边是得罪后就会遗臭万年的士林,这不是要他老命吗?

徐鸿渐双手撑着拐杖,语气里也多了些往常没有的火气:“本官就在此地等着盛大人做主。”

这是要逼着盛嘉良将此事解决。

盛嘉良怎么解决?让衙役去抓那些个读书人和翰林们?那他必要成史书上的大奸臣,背地里的各种话本子还不知要将他编排成什么样。

可若什么都不做,他这顺天府尹又会失职。

左思右想之后,决定用先派人去查为何会发生此事。

他还在想如何拖延徐鸿渐,那派出去的人就回来了,还带来一个消息:陈三元因得罪徐首辅,刚被锦衣卫带走下了诏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9章徐府被围(第2/2页)

盛嘉良听得脑子“嗡嗡”响。

这首辅还真以为用权势就可堵住悠悠众口了?

也不瞧瞧陈三元在士林中的地位!

这烫手山芋盛嘉良是不敢接了,亲自去找了徐鸿渐,道:“您放了陈三元,那些人自会离去。”

徐鸿渐撩起眼皮,浑浊的老眼中竟露出了一丝惊诧:“本官何时抓了陈三元?”

以陈砚在士林中的名声,他如何会堂而皇之地抓人?

只需陈砚到了宁淮省,有的是法子让他出事。

盛嘉良却与徐鸿渐推心置腹:“下官自是相信宰辅大人所言,只是那些翰林与书生们不信,那陈三元是在翰林院门口被锦衣卫带走的。”

说着还给了徐鸿渐一个了然的神情。

谁干了这等事会承认?同在官场,只要不承认就有转圜的余地,都懂,都懂。

这陈三元在朝堂死谏您老的事儿世人皆知,不是您老动的手,还能是谁?

身居高位多年的徐鸿渐这一刻竟有种瓜田李下之感。

莫非是天子对陈三元动手,让他在史书上背负奸臣之名?

此后如何尚且不知,府邸被围之事若不尽早解决,他必要沦为笑柄。

徐鸿渐压下心中情绪,对盛嘉良道:“能调动锦衣卫者只圣上一人,盛大人该去问问陛下。”

盛嘉良并不信。

陈三元简在帝心,又有大功傍身,陛下为何要动陈三元?

这必定是徐鸿渐的托词。

局面已有些难堪,倒不如上报给陛下,请陛下定夺。

消息递到宫中时,永安帝有一瞬的恍惚。

再看对面的陈砚,就多了几分打量。

此时的陈砚正一手执黑子,双眉紧皱,目光盯着棋局,迟迟不落子。

永安帝今日将陈砚召进宫中,就是为了对弈,不成想竟闹出如此乌龙。

他知陈砚在士林中颇有威名,却不知其有如此大威望,竟能让京师的文人不惜与首辅对抗也要将其救出。、

待陈砚终于落下黑子,永安帝执起白子,不经意道:“徐阁老府邸被人围了。”

陈砚惊诧:“何人如此英勇?”

竟敢直接对权倾朝野的首辅动手,就不怕兵部秋后算账?

既能带人围了徐府,必要手头有人,陈砚自是以为是哪位武将。

正在琢磨是何人,就听永安帝笑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陈砚更惊。

圣上竟直接动手了?

就不怕触怒徐门,给他来个下药、兵谏一条龙?

见陈砚神情不定,永安帝就知陈砚不知情,当即笑容更甚:“神勇之人恰是怀远。”

陈砚愕然:“陛下,臣一直在宫中,什么都没干。”

他就算想干,那也得有人呐。

永安帝近些时日的烦闷一扫而空,眉眼舒展:“怀远还不知你身后已有众多拥趸。”

陈砚这才知竟是那些文人来护他。

他从震惊变为触动。

从平兴县一路走来,士子文人们实在帮他众多。

原以为去地方上又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地方,如今看来他还有无数人相护。

人之所行,必留痕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