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61章 提学官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61章 提学官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61章提学官(第1/2页)

“何若水乃是永安六年一甲榜眼出身,可谓学富五车,文章享誉士林。”

杨夫子提起何若水时,眼中不乏敬佩。

他第一次看何若水的文章就惊为天人。

得知何若水掌管镇江省学政后,他又将其文章都细细品读了一番,心中的钦佩之意更甚。

陈砚听到“一甲榜眼”时也是深深敬服。

周荣在整个平兴县都是有名的才子了,上一次会试就没中。

而何若水不仅中了会试,还在殿试中夺得第二名,除了状元外,他可以傲视天下士子了。

这含金量实在高。

杨夫子将买的有何若水文章的书集搬出来放在桌子上,仿佛一座小书山。

提学官掌管一省学政,可考核选拔生员,也有权利剥夺犯事生员的功名,于生员们而言,提学官比主政官员更让他们畏惧。

像何若水这等名满天下的大文豪,更是能压得一省才子们抬不起头。

等陈砚翻看了此人的几篇文章后,额头已经隐隐有汗。

他抬起头,看向杨夫子:“我等的文章若是送到他面前,岂不是等于班门弄斧?”

周既白的手心也是泛着湿气,颇为紧张道:“我不想去他面前丢人。”

杨夫子宽慰两人:“他任镇江府提学官已有三年,见过无数考生的文章,自是知晓院试考生的水准,你们也别太忧心。”

提学官三年一任,今年过何若水就要离任。

恰恰是最后一年,就让陈砚赶上了。

若是能中院试,往后他们就可尊何若水一声“座师”,也算不错。

不过这何若水的文章实在豪放潇洒,随手一写就是一篇锦绣文章。

用词华丽,却还能言之有物,读之令人心口情绪激荡。

主考官所做文章多半也能代表个人性情,透着个人喜好。

考生们必是要尽力迎合的。

可这对陈砚来说就是一大挑战。

他的文风淳朴,颇“实”。

也是因此,他的诗赋总是做得不好。

如今要他写这等瑰丽文章,实在艰难。

众人都说小三科中府试最难,可于陈砚而言,院试比府试更难。

与府试疯狂将人刷下不同,院试刷下去的人极少。

譬如此前,整个镇江省不到三千名生员赴乡试。

这也就意味着,院试也会刷下一些人。

若府试第二的陈砚在院试被刷下去,那陈砚丢的不仅是自己的脸面,更是丢东阳府的脸面,丢王知府的脸面。

周既白拍拍他的肩膀,颇为同情道:“尽力而为便是。”

陈砚拨开他的手,反唇相讥:“你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周既白道:“我的文章虽没你立意深,比你的终究是华丽些,我只需做好自己的文章,应该不至于被黜落。”

陈砚:“……”

这股憋屈感真让人不喜。

杨夫子道:“既白的文风是有些偏大宗师的文风,这个月多练练。阿砚就莫要变了,按着自己质朴的文风来,再好好精进一番。虽文风不同,大宗师乃是大文豪,文章的好坏还是能分辨的。”

陈砚也觉得这等安排更好。

他之前做出多番努力才能让诗赋能看,一个月内想要将文风彻底改变实在有些艰难。

只要自己的长处足够长,也就能掩盖短处。

不过想要得到文风截然相反的考官赞赏,他的文章必要好到一定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章提学官(第2/2页)

陈砚越发紧迫,鸡鸣而起,背诵数篇大家文章,再做一篇,吃过早饭,又背几篇后,细细琢磨一番,写下一篇文章。午饭后小憩一刻钟,继续背诵文章再写一篇,到了夜间,就是杨夫子点拨他文章中的不足,加以改进。

每每都要改到深夜才睡。

如此坚持一个月,他倒是越发沉迷其中,倒是杨夫子的脑门越发大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要吃杨夫子所做饭菜。

其实杨夫子并不会做饭,不过是将买的菜就着米一同下锅煮,往往饭还是夹生的,菜却煮烂了,实在是糟蹋粮食。

此时天已经渐渐热了,杨夫子就会去农家买一些瓜果回来,用冰凉的井水镇一镇,切了给陈砚两人解暑。

……

提学官掌管一省学政,需巡遍省内各个府州,考核生员,自是被各大家族盯着。

何若水一到东阳,就有不少人家递帖子,他都一概拒了。

此时递帖子,无非就是为了院试。他是学政,理应提高一省文化教育,而非为某些人大开方便之门。

离院试还有些时日,何若水将东阳府各县案首、府试案首的考卷都拿来看了。

当看到高修远的文章时,何若水特意又去查了下,果真是东阳府试案首和平兴县案首,一时冷了脸色。

这等文章,竟能当案首,怕不是高家的人。

这东阳府能有如此全是,又姓高,除了那家人外不做他想。

只是如此案首若果真推去考乡试,可真就是惹人讥笑了。

何若水对东阳府学子不抱什么希望。

朝中臣子虽也会为自家子侄与当地官员打招呼,但还是要脸的,并不强求案首。

如今高家这般行事,就是连脸都不要了,本地的官员们竟就这般屈服了,实在没骨气。

怕不是取中的全是那些大家族之人。

何若水便没了再看下去的兴致,顺手拿起手边的《孟子》来看。

这便是他率先来东阳府的缘由。

最近这漫画《孟子》卖得极好,竟到了一书难求的地步。

四书竟也有被疯抢的一天,何若水自是惊诧,去了书肆好几回也没买到,好在一位好友送了他一本,这一看他就被惊住了。

里面的故事引人入胜的同时,竟将《孟子》的经义都给讲明白了,且对《孟子》的理解极精准,必定是对《孟子》烂熟于心。

何若水一得到就反复翻看,越看越觉得此书实在是幼儿启蒙的神书。

看到“九渊”这个名字,何若水就知道是笔名无疑。

他又找到同一名字下的另一本漫画《论语》,看完后何若水连连称奇。

若此人能入提学道衙门,必定能大大促进整个镇江省的教育发展。

待到院试结束,他要派人去寻此人前来。

……

随着八月的临近,天气渐渐凉快,陈砚背书的速度越发快,文章也是一气呵成。

某一日,陈砚见杨夫子洗头时,盆里飘着满满一层头发,又看了眼杨夫子的额头,心里生出一丝愧疚,终于出门去给杨夫子买了些黑芝麻回来。

杨夫子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喘口气,却发觉陈砚每日要做五篇文章,比此前足足多了两篇。

杨夫子又欣慰又犯愁,日日期盼院试快些到来。

再拖下去,他就要彻底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