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18章 报喜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18章 报喜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18章报喜(第1/2页)

眼看报喜的队伍渐渐走远,谢安脚步一抬便跟了上去。

对面的方邈见状,也跟了上去。

他倒要看看这陈砚究竟是何许人也。

其他士子见状,都默默跟在了报喜队伍之后。

渐渐地,报喜队伍后跟随的人越来越多,反倒成了一道奇观。

锣鼓与唢呐的声音穿透力极强,仿佛要让“陈砚”之名响彻整个镇江府。

庞大的队伍一路到那偏僻客栈门口,舞狮腾空而起,在客栈门口翻滚两圈,方才跳入客栈之内。

艄公们也舞着船进入,在大堂门口扭动着喜庆的舞姿。

锣鼓与唢呐争相比拼,看谁更会贺喜。

到底还是唢呐胜了一筹。

在客栈士子们呆愣的目光下,唱喜人头戴红花,满身喜气地上前,高声唱道:“恭贺平兴县陈砚陈老爷,夺《春秋》魁首,喜中庚午年镇江乡试第一名!”

他一唱完喜,身后的鼓声猛地加快,一个个鼓点横冲直撞入了众人的耳朵,将他们的心也撞得跟着“咚咚”响。

解元竟与他们是同一间客栈!

唱喜人又是朗声问道:“解元郎何在?”

声音落下,众人便见一个黝黑少年郎起身缓缓走向报喜之人,随着少年走动,那身襕衫在空中飞舞,衬得少年郎更是意气风发。

少年郎走到贺喜之人面前,拱手,一副沉稳姿态道:“多谢!”

场中为之一静,就连那些锣鼓声也悄然停下,舞狮与艄公们也尽数愣在原地,满心满眼的不敢置信。

那唱喜之人更是险些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他报喜多年,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什么模样的秀才公没见过?

可他却从未见过如此年幼的少年解元。

他呆愣愣问道:“你是平兴县陈砚陈老爷?”

陈砚不急不缓道:“正是。”

唱喜之人再次哑然,喉咙仿若被什么卡住,话竟怎么也说不出来。

“哗!”

士子们反应过来后就是一片哗然。

客栈外的谢安大步走进大堂,双眼紧紧盯着陈砚:“不知兄台年方几何?”

陈砚拱手,行了个同辈礼:“虚岁已有十四。”

谢安的嘴角便抖个不停。

他再开口,声音已因过于惊讶而多了些哨音:“你实岁只十三?!”

十三岁的解元?!

陈砚道:“今年快过完了,我也可称为十五岁了。”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完就发觉谢安好像要碎掉了。

就连方邈都冲了进来,满脸不敢置信地盯着陈砚,仿若要将他盯出一个洞。

两人从小便是天之骄子,且都是冲着解元来的。

二十岁的解元已经足够震撼人心,可眼前的少年竟只有十三岁。

解元公什么都不用说,只需站在他们面前,就能让他们心生绝望。

他们的天赋才学,在十三岁的解元公面前一文不值!

外面守着的其他士子也是面露惊骇。

他们想过解元是谢安与方邈之中的任何一人,甚至也想过也许会有黑马冲出来将解元夺走,却没想到这头黑马竟只有十三岁。

他们这些人里,读书超过十三年的比比皆是。

三千多名士子,尽数输给一个十三岁的少年!

他太年轻了,年轻到让人绝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8章报喜(第2/2页)

若这位解元不出意外,镇江府如此多士子终身都会被其压着。

在一片惶恐绝望中,李景明站起身,对陈砚拱手,笑道:“恭喜解元郎。”

鲁策紧随其后,大笑道:“恭喜解元郎!”

徐彰也恭贺:“阿砚,恭喜。”

陈砚朝几人回礼,掏了银子塞进唱喜人的手里。

唱喜人仿佛被银子烫了一下,猛得回过神,当即便是一声惊呼:“文曲星下凡呐!”

陈砚顿时觉得赏银给少了。

不愧是吃这碗饭的。

其他士子又是一片哗然。

“如此年轻的解元郎,前途无量啊!”

“三千多名考生,他竟能力压方邈、谢安等大才子独霸一榜,实在恐怖!”

“为何我此前从未听过解元郎的大名?”

“自古英雄出少年,此后解元郎陈砚之名必会响彻整个镇江省。”

一片感慨和赞叹声中,报喜的队伍仿若终于想起自己的职责。

那艄公当即扭着腰挑了起来,两头狮子更是围着陈砚做朝拜之态。

便是陈砚此刻也做不到镇定自若。

寒窗苦读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刻。

举子可以有一百多位,解元郎却只有一个。人生得意,不过如此。

掌柜从未见过如此多人报喜,此刻也有些晕乎。

这天大的富贵总算是轮到他了!

掌柜上蹿下跳,又是让陈砚留墨宝,又是拿出好酒招待。

陈砚并不独饮,而是将酒拿出与客栈士子共享。

行至那中年士子面前,陈砚为其斟满一杯酒。

那士子起身,举起酒杯,颇为落寞道:“有解元郎倒酒,便是不中也值了。”

陈砚道:“三年后,兄台可再折金桂。”

中年士子却是满脸苦涩:“今日得见解元公,方知人与人之差距,我也该谋个出路挣钱养家糊口了。这些年,我的家人太苦了。”

陈砚无能为力,只能对其举杯。

三千多名考生,只一百三十五名举子,能上桂榜者十不存一。

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整个客栈,除了那位韦举人外,其余四名举子均出自陈砚一行人。

这自是让人惊骇。

此事便随着解元郎陈砚的名声一同传了出去。

便有传言解元郎身边的人都能沾上其文气,也跟着中举。

一时间来拜访陈砚的人极其多,陈砚风头无两。

此事很快传到王知府耳中,王知府当即派人打了匾额,又送了赏银去平兴县。

平兴县如今的县令姓秦。

自陶县令因科举一事被罢官后,秦县令就来了。

因陶县令就是被高家给牵连的,秦县令对高家始终避而远之。

此时听说陈砚乃是解元,便大吃一惊。

来上任前他就已经把陈砚和高家的事查清楚了,不过他虽不理会高家,却不敢得罪首辅,也就当不知道,原本该县衙出的赏银,他也自行贪了。

府衙报喜的队伍到陈家湾时,陈家湾的人正在田地里忙活,就连族长也戴着草帽,扛着锄头去地里除杂草。

庄稼需得悉心伺候,收成才能高,若懒上一懒,地里的草不锄掉,来年粮食能颗粒无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