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24章 好日子到头了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24章 好日子到头了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24章好日子到头了(第1/2页)

除了为族里考虑外,陈砚做此事也是为了让自己手里多一张底牌。

陈砚本是跟着何若水学了不少,也觉文章精练了许多,心有所感,便将周既白也给喊了过来。

两个弟子都跟着大宗师四处跑,杨夫子当然也不能闲着,只能跟着一块儿跑。

如此一来,陈砚和周既白在白天随时受大宗师指点。到了晚上,便可熬夜做文章,让杨夫子修改,虽只有两个月,两人却觉得自己精进不少。

陈砚并不想参加来年的春闱。

能跟着大宗师苦学的机会实在不多见,他想多沉淀一番,争取四年后的春闱能一举中第。

可人算不如天算,东阳府的知府王申要回京述职了。

陈砚特意去拜访了王申,得知这调令是从上头下的。

“我本想再在东阳府待一任,攒够政绩再走,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王申颇为感慨,脸上也尽是不舍。

他在东阳府待了十多年,可谓一半的政治生涯皆耗费于此,如今要走了,自是心情复杂。

按王申心中所想,再让他在此留一任,可让东阳府更繁华。

如今那草纸已从京城卖到其他省,正是要铺开的时候,往后必定能大把为东阳府衙赚银子,这些银子除了上交国库外,还可大大改善民生。

如今被调走,就是将一大政绩拱手让人了。

陈砚道:“以府台大人在东阳府的作为,必定能入中枢,大人此乃高升,该贺喜才是。”

王申并未应此话,而是对陈砚道:“新任东阳知府尹高爽与高坚乃是同科,也是宰辅的门生。”

陈砚当即抱拳,对王申深深行一学生礼:“多谢老师提点。”

能提早将此消息告知,实在于他有大恩。

王申意味深长道:“往后怕是不好过了,你早做准备。”

举人虽是仕,却没有官职在身,被当地知府拿捏是极容易之事。

从前朝至今,不少举人因各种罪名被褫夺功名,甚至锒铛入狱。

陈砚这几年能过安生日子,一来是高家韬光养晦,二来也是有王申相护。

王申虽没为陈砚直接与高家对上,至少不会陷害于他。

如今换了知府就不同了。

何况这知府还是高坚的同科,与高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人突然调来东阳府,若说与高家毫无干系,陈砚是万万不会信的。

这也意味着沉寂三年的高家又要出手了,此次一出手就是动四品府台,可谓来势汹汹。

出来时已是傍晚,秋风卷着枯黄的落叶在地上转圈,仿佛要将地面扫个干净。

十一月的秋风带着寒气往衣服里钻,将陈砚冻得一个激灵。

等在外面的周既白几步迎上来,担忧问道;“怎么样?”

陈砚重重呼出一口浊气,道:“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往后不只是高家,首辅大人要出手了。

他虽是一榜举子,在首辅大人面前根本不够看。

不能再等了,他要立刻动身前往京城,参加明年的春闱。

周既白颇为担忧:“此时下场,你把握大吗?”

会试乃是天下才子竞争那三百个名额,多少才子名满天下,却始终无法中会试,只因会试考的不仅是文章,更是治国之才。

陈砚一伸手便抓住了扑到他脸上的一片枯叶,在眼前转动了两下,道:“总要试试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4章好日子到头了(第2/2页)

如今的形势已由不得他慢慢来。

周既白一咬牙,道:“我与你一同去京城,再带上夫子随时指点你,到来年二月,你或许还能精进。”

陈砚给了周既白一个赞赏的眼神:“我与既白想到一块儿去了。”

从陈家湾到京城路途遥远,光赶路就得两三个月,不能白费了。

若带上杨夫子,这路上也可探讨学习。

如今可容不得他白费功夫。

当陈砚和周既白找到杨夫子时,杨夫子沉默片刻,便起身收拾行李:“走吧。”

陈砚看着杨夫子略显憔悴的面庞,颇为好心安慰道:“夫子与两位师兄分别已久,此次正好去京中与他们见见。”

杨夫子撩起早已松垮的眼皮,幽幽道:“他二人早去了地方上。”

陈砚颇为惋惜:“倒是可惜了,竟就这般错过了。”

周既白道:“夫子还有阿砚和我在身边相陪,不必过于伤怀。”

杨夫子又是沉默片刻,方才道:“你们陈氏族学如此多学生,光靠陈青闱一人怕是不够。茂之闲赋在家,不如让他去族学当先生。如此即可让他施展所学,也可让族学里的学生受益。”

进士含金量可是相当高的,莫说县学,就是府学也是举人当教谕。

高氏族学此前多么风光,就是因为先生里有不少举人老爷。

若陈氏族学有位进士当先生,足以吸引无数学子前来求学。

光靠族里小辈们成长实在太慢,倒不如和高氏族学一般笼络其他士子,增强自身的影响。

高家担心平兴县供不出两棵大树,那他陈氏这棵树偏要茁壮成长。

周荣如今闲来无事,多是在家中做文章,偶尔去监督自己捐钱修的桥进度如何。

得知陈砚的来意,看看陈砚,又看看周既白,最终将目光落在杨夫子身上。

“夫子不好过,便也不让我好过吗?”

杨夫子轻轻摸着自己光秃秃的额头,语重心长道:“茂之所言差矣,如今大难当头,自是要各尽所能,两孩子如此搏命,你为人父者,怎能只顾自己舒坦?”

周既白道:“爹,阿砚可是因为你才惹上高家,又为了救你一次次与高家作对,如今只是让你去陈氏族学当先生,你若不肯,岂不是无情无义?”

陈砚对周既白道:“以爹的为人,必会答应,你万万不可如此折辱爹。”

又转头对上周荣:“择日不如撞日,爹今日就去族学吧,我与族长说一声,每个月也给你四百个大钱。”

周荣:“……”

这便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吧?

周荣入了陈氏族学,族长自是欣喜异常。

有进士老爷亲自教导,往后族学里有天分又愿意学的孩子不用再往外求学,族里可省下大笔银钱。

经陈砚提醒,族学可收其他求学士子,还能赚一些束脩,以维持族学开销。

周荣坐在一旁静静听了许久,方才问陈砚:“你光拿我挣钱,你那亲爹呢?”

陈砚:“我让他种土芋去了。”

周荣心里平衡了,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对族长宽和道:“我以前便当过先生,深谙此道,你们可多招些有天资有进取心的士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