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80章 要人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80章 要人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80章要人(第1/2页)

天子落下白子,仿若长辈与家中小辈闲谈:“此去凶险,如今有天下读书人为怀远护航,那些黑手便要收敛,此乃怀远之护身符。”

陈砚道:“即便是龙潭虎穴,臣也不惧。”

今日被召进宫,永安帝一改往常的性子,竟邀陈砚下棋。

天子相邀,臣子必要舍命相陪。

这一坐下,陈砚就让永安帝大开眼界。

堂堂三元公竟不通棋艺,连臭棋篓子都谈不上。

面对永安帝询问的眼神,陈砚很诚恳道:“臣家境贫寒,自幼将精力尽数放于读圣贤书一途,以期能在科考一途有所斩获,君子六艺都未涉猎。”

科考并不考君子六艺,陈砚自是不会花精力在这些事上。

入朝为官这一年,陈砚也是颇为忙碌,更没那闲情雅致钻研这些陶冶情操之事物。

不过他并不惊慌,天子若有心对弈,有的是精通此道之人陪同,不必找他。

他何必用自己之所短,去与他人之所长做对比?

永安帝看着眼前的少年郎,想到他所写文章,又觉对弈不成实在不是什么要紧之事。

永安帝倒是耐着性子与陈砚下起了指导棋:“徐首辅乃是宁淮省人,怀远此去怕是要吃些苦头。”

宁淮省学风并不如江启,在朝为官者也比江启少,却不妨碍宁淮官员登上首辅之位。

宁淮多商贾,有其支持,徐鸿渐想要搞钱就极容易。

焦志行虽掌管户部,然想要收上来足额盐税,还需宁淮商贾与上下官员同心方才可办到。

譬如去年,盐商哭诉私盐猖獗,再让朝廷官员们上下一相护,这盐税就收不上来。

今年徐鸿渐回朝任首辅后,只需提倡捐银,盐商们就可捐赠六十万两,真可谓官商一心。

只是如此行事,永安帝又如何能忍?

此次陈砚想去沿海,永安帝就将其放在了宁淮省。

陈砚就如同一把尖刀,让永安帝直接刺向徐鸿渐的心脏。

他倒要看看这宁淮究竟是个什么光景,倭寇如此懂事,一旦徐鸿渐失势就能及时惹事。这盐商平日穷得吃不上饭,一旦徐首辅振臂一呼,白花花的银子就能往京中运。

陈砚自是知晓此行危险重重,待到永安帝问他有何所求时,陈砚毫不客气道:“臣想向陛下要一人。”

永安帝笑着问道:“何人?”

官员去地方上任,多会带一两位师爷,以便去了地方有人相助。

有了自己人,才不至于被地方官员瞒骗,想要办事也办不了。

何况此次陈砚去的是徐鸿渐的势力范围,自是要带更多人。

永安帝心中已在思索朝中何人可派于陈砚时,就听陈砚道:“臣恳请锦衣卫薛正薛百户与臣一同前往。”

永安帝稍顿,抬眸看向陈砚。

朝中文武百官都是避锦衣卫如蛇蝎,陈砚竟主动请锦衣卫相随……

永安帝静默片刻,方才道:“准奏。”

陈砚拱手谢恩。

即便永安帝再暗示他能索要其他,陈砚也都推辞了。

圣心难测,还是莫要引起无端猜忌了。

反正他去地方后,皇帝也会在他身边安插眼线,倒不如自己主动要一个到身边,以安圣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0章要人(第2/2页)

自己主动要,就是自己懂事,忠诚,还能指使那人办事,可谓多了一个优秀的帮手。

需知锦衣卫连徐鸿渐各种罪行的物证都能拿到手,可见他们的厉害。

到了地方,帮他打探消息,帮他挡冷箭等,都会很好用。

毕竟是天子培养的,不会差到哪儿去。

陈砚去沿海,本意并非孤身闯徐鸿渐老巢,而是为了布局发展,若真自己独自搞,怕是还没弄出什么成果,先就要被天子知晓,到时候圣上头一个要灭了他。

至于徐鸿渐?到底还是臣子,势力再大也是遵圣上为君。

倒不如就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弄,事事都有特务向天子报备,让天子掌控一切。

其实以永安帝的情报系统,陈砚就算想瞒也瞒不住。

他终究还是太循规蹈矩,缺了急智。

陈砚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思。

就在这时,徐府被围的消息传来了。

不过永安帝并不着急,而是与陈砚又对弈了两局,才让陈砚出宫。

陈砚的马车到徐府附近,远远就看到从徐府一直到街上都是人。

最外面应该是看热闹的百姓,中间是顺天府的衙役们,在最里面的才是那些为他出头的读书人。

那徐鸿渐到底是首辅,府邸被围已是让他名声倒地,若一直让事态发展,一旦他狗急跳墙拿几个文人杀鸡儆猴,就成陈砚对这些人不住了。

今天必要让这些为他出头的义士们平安离开。

“砚老爷,我背你挤过去。”

陈老虎将马车往旁边一停,就要如会试前那次一般背陈砚。

陈砚拒绝了。

此次他必要一步步自己走过去,方才不负这些文人的相护。

陈砚身着青色官服,朝着人群而去,陈老虎赶忙冲到前面为他开道,边挤边道:“陈三元来了,让让,都让让。”

今儿个这一出就是因陈三元被抓引起的,外头看热闹的百姓便纷纷后退,等着陈砚走近了探头看大名鼎鼎的陈三元。

有些人去年见过御街夸官的陈三元,此时见到便发觉这位与去年相比变化颇大。去年意气风发,还带了少年的稚嫩,今年穿上官服,人已老成不少,人也比之前白净。

有人一声大喊:“三元公长高了不少。”

陈砚对那声音传来方向点了点头,表示打招呼。

四周倒是响起一片笑声。

实在是这三元公太年轻,让看惯了京官的百姓们生不出太大敬畏。

如此呼喊倒是让那些围了徐府的翰林文人们听见了,众人便纷纷往那边看。

顺天府尹盛嘉良大喜,立刻派人去开道将陈三元迎过来。

首辅徐鸿渐还在顺天府坐着,盛嘉良只能亲自来此处劝告众人离去。

自古书生不可得罪,何况这里还有不少翰林同僚,抓又抓不得,只能劝,可劝又劝不动。

盛嘉良急啊,抓陈三元的是锦衣卫,你们要围也不该围徐府吧?

这话他又不好明说,只能拐着弯的暗示。

领头的那位姓徐的庶吉士只一句:“我等就在此等陈三元被放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