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113章 馒头火了,人还没倒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113章 馒头火了,人还没倒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113章馒头火了,人还没倒(第1/2页)

《柳河十二时辰》的播放量在晨光里疯涨时,小林正坐在镇政府三楼会议室,后颈的汗顺着衬衫领口往下淌,黏腻地贴在脊梁上,像有条湿冷的蛇缓缓爬行。

窗外梧桐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阳光斜切过百叶窗,在他脚边投下斑驳的影子。

他昨晚抱着相机在村委会打地铺,镜头盖还挂在脖子上,此刻被镇宣传办主任老周拍着桌子质问:“谁给你的权限拍这种东西?

镇里备案了吗?“声音像铁锤砸在铁皮桶上,震得他耳膜发麻。

“没造假。“小林喉结动了动,手指无意识抠着椅面的木刺,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木屑扎进指甲缝里,带着陈年油漆的涩味。

他想起昨夜肖锋替他扣下镇政府来电时的眼神——像山涧里沉了千年的石头,压着底下暗涌的溪流。

那眼神沉静,却藏着不容退让的力道,仿佛只要他还在,真相就不会被掩埋。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村民群消息,阿公发了个“挺“字,后面跟着六个红手印的表情包,震动一声接一声,像心跳,又像鼓点。

“没造假?“老周把茶杯往桌上一墩,瓷盖磕出清脆一响,茶水溅湿了小林胸前的工作牌,温热的液体渗进布料,留下一圈淡淡的黄渍,鼻尖掠过一丝陈年茶叶的苦香。“你知不知道现在省级融媒体都在转?

市领导刚在群里问‘柳河村这是要树典型?

‘你担得起这个责任?“

小林突然抬头。

他想起肖锋剪辑视频时,鼠标停在啃冷馒头的镜头上,指尖悬了三分钟才点保存。

那一幕里,肖书记坐在晒谷场的石墩上,风从田埂吹来,掀动他皱巴巴的衣角。

他鼻尖沾着泥,眼睛却亮得像星子,咀嚼时腮帮鼓动,干硬的馒头渣从嘴角掉落,落在裤腿上,发出细微的“簌簌”声。

“每一帧都是真的。”他声音轻,但尾音稳得像钉进墙里的钉子,“晒谷场的账册是周阿公翻了七遍的,纸页边缘都磨出了毛边,指尖一碰就沙沙作响;大棚里的温度计是我蹲守三天拍的,玻璃管里的水银柱随日头一寸寸爬升;肖书记啃的馒头......”

他喉咙发紧,舌尖泛起那夜灶房里残留的焦糊味,“是我从灶房端过去的,凉了四个钟头,咬一口,牙缝都发涩。”

老周的手指在桌面敲了两下,木纹传来沉闷的“笃、笃”声,像倒计时。

突然,他抓起座机拨了个号码。

小林听见电话那头传来镇党委书记的声音:“让那小子接。“

“小林啊。“书记的声音比老周软了八度,像春阳化雪,“刚才我看了视频,拍得不错。“小林差点没站稳,膝盖一软,手撑住桌沿,掌心传来木刺的刮擦感。

手机在裤袋里又震——村民群炸出一片“好“字,滚动得他眼花,仿佛有无数只手在黑暗中为他鼓掌。“以后继续拍,“书记顿了顿,“把柳河村的真东西都拍出来。“

挂了电话,老周扯了扯领带,领带夹磕在桌角,发出轻微的“叮”声。

小林出门时,看见他对着窗台上的绿萝发愣,叶片在晨光中泛着油绿的光,水珠从叶尖滑落,滴进陶盆,发出“嗒”的一声。

老周嘴里嘟囔:“现在的小年轻......“声音轻得像风吹过门缝。

村委会的铁皮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时,肖锋正把写满字的牛皮纸铺在会议桌上,纸页摩擦桌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墨迹未干,散发出淡淡的油墨味。

周阿公的枣木拐杖先探了进来,敲在水泥地上,发出“笃、笃”的闷响,接着是他佝偻的背:“小肖,你说的那套图呢?“

“在这儿。“肖锋摸出个蓝布包,布面粗糙,带着旧布特有的棉絮味,里面整整齐齐叠着五张手绘思维导图。

最上面那张用红笔标着“识局“,旁边配着柳河村账册风波的案例;第二张“布势“下,画着大棚选址时如何用村民代表会破了村主任的阻挠。

“这比我教孙子背《三字经》还难。“周阿公凑近看,老花镜滑到鼻尖,镜片反着光,他呼出的热气在镜片上凝成一层薄雾,“可你看这‘借力‘部分......“他用拐杖头点着“舆情反制“四个字,木头轻敲纸面,“倒比我当年在祠堂训人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3章馒头火了,人还没倒(第2/2页)

肖锋没接话,他望着墙上的村务公开栏,那里还贴着半个月前被人撕掉的“大棚补贴公示“残页,边角卷曲,像被风干的枯叶,风吹过时发出轻微的颤动。

“以后不是我一个人想招,“他指尖划过“藏锋“模块里的“示弱“案例——正是他被周梅嘲讽“废物“后报考选调生的往事,指甲刮过纸面,留下一道浅痕,“是咱们一起用这套法子。“

窗外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响,铁皮雨棚被风掀动,像有人砸了口锅。

王会计浑身湿透地撞进来时,雨水顺着裤脚在地上淌成小水洼,鞋底踩出“啪嗒啪嗒”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湿水泥和泥土混合的腥气。

他怀里揣着个塑料袋,里面塞着一沓泛黄的测绘底稿,纸页边缘卷曲,像被水泡过的旧信。

“他们要栽赃你虚报大棚面积!“声音压得低,却像敲铁皮的锤子,“下周检查团来,会拿改过的图纸比对,我......“

他喉咙发哽,喉结上下滚动,像吞了块石头,“按你说的,在原始底稿上用铅笔标了田埂的弧度,只有用紫光灯才能照出来。“

肖锋接过底稿,指腹蹭过那道几乎看不见的标记,纸面粗糙,铅笔痕极淡,却真实存在,像藏在皮肤下的脉搏。

他想起三天前王会计蹲在村委会门口抽了半夜烟,烟头堆成小山,火星在夜色中明灭,烟味混着露水,呛得人眼酸。

“我闺女住院费还差五千......“现在他盯着王会计发皱的领口,那里别着枚褪色的党员徽章,金属边缘已磨出铜色,像被岁月反复擦拭过的信仰。

“你女儿医药费够了?“

“够了。“王会计低头抠着塑料袋上的水珠,指尖一捻,水珠滚落,发出“嗒”的一声,“昨天镇医院说有好心人捐了三万。“

他突然抬头,眼里亮得吓人,像被火点燃的枯井,“可我现在更怕她长大问我——爸当年是不是帮坏人撒谎?“

肖锋把底稿锁进铁皮柜最底层。

锁扣“咔嗒“一声时,清脆得像一颗心落定。

手机在裤袋里震了又震。

他摸出来,是苏绾的朋友圈:九宫格里截着《柳河十二时辰》的画面,配文只有八个字:“我在你眼里,看到了光。“

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翻出随身笔记本,钢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沙沙声,墨迹蜿蜒如溪流:“光不是用来照亮自己的,是用来照进别人心里的。“

墨迹未干,手机又震——尾号7371的短信:“老段要来采访你,小心他背后有人。“

肖锋笑了,他想起昨夜发布视频前,那个神秘号码发来的“你终于不怕被人看见了“。

现在他回:“不怕有人跟着来,就怕没人愿意看。“

夜色漫进窗户时,村头的大喇叭突然响了。

是小林的声音,带着点没褪去的紧张:“各位乡亲,明早八点......“声音在空旷的夜里回荡,混着电流的杂音,像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肖锋推开窗,夜风裹着露水吹进来,带着草叶的清冽和远处稻田的湿气。

他看见远处山路上亮起两盏车灯,灯光刺破夜色,照出“省电视台“几个字,反光在水洼里晃动,像两条游动的银鱼。

他摸了摸贴身口袋里的U盘,金属外壳冰凉,贴着胸口,像一颗沉默的心脏。

桌上的思维导图被风掀起一角,纸页轻颤。“破障“模块里,他用红笔写着:“当光足够亮时,阴影里的手,总会自己伸出来。“

窗外的车灯越来越近,最终停在村委会门口。

车门打开的声音里,传来个中年男人的笑:“肖书记?我是省台的老段,有人说你视频造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