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七十一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五)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七十一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五)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1 03:50:09 来源:源1

第七十一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五)(第1/2页)

赵虎说道:“陈默此人,虽然是后来加入的,但为人正直,作战勇猛,应该可靠。萧兄放心,我定会尽快切断李成栋的粮草补给,为城中解围。”

李乘风点了点头:“好!那就这么定了。赵虎,你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明日一早便出发,务必在李成栋大军抵达前,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萧琰,你则负责城中的防守,我协助你。”

次日一早,赵虎便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悄悄离开了柳林城,向李成栋大军的后方进发。萧琰则带领士兵们加固城墙,准备守城器械,严阵以待。

然而,萧琰心中始终有些不安。他总觉得,陈默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可靠,但总有些地方不对劲。于是,他便派了一名亲信,暗中监视陈默的动向。

两日后,李成栋的大军果然抵达了柳林城外。李成栋派人向城中喊话,劝李乘风投降,否则一旦攻城,必将屠城。李乘风怒不可遏,下令放箭,将使者射杀。

李成栋见状,大怒,下令大军攻城。顿时,箭如雨下,投石机将巨石砸向城墙,城墙摇摇欲坠。“忠义军”的士兵们奋勇抵抗,用弓箭和滚石反击,双方死伤惨重。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李成栋的大军虽然攻势猛烈,却始终未能攻破柳林城。当晚,李成栋下令撤军,休整兵力,准备次日再次攻城。

萧琰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的敌军大营,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若赵虎能尽快切断敌军的粮草补给,这场战斗或许还有胜算。但如果赵虎未能成功,柳林城恐怕难以坚守。

就在这时,派去监视陈默的亲信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说道:“参军,不好了!陈默将军刚才悄悄派人出城,与李成栋的大军联络,似乎在传递什么消息!”

萧琰闻言,心中一沉。他果然没有猜错,陈默就是那个内奸!

“你确定?”萧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亲信点头道:“属下看得清清楚楚,陈默将军的亲信拿着一封书信,从城墙的密道逃出,直奔李成栋的大营而去。”

萧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对亲信说道:“你立刻去通知苏先生,让他暗中调集兵力,控制住陈默的亲信,同时严密监视陈默的动向,不要打草惊蛇。我去见李将军。”

萧琰匆匆来到李乘风的大帐,将陈默通敌的消息告知了李乘风。李乘风闻言,大惊失色:“什么?陈默竟然是内奸!难怪李成栋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对我们的布防了如指掌!”

萧琰说道:“将军,事已至此,我们必须尽快处置陈默,否则他若在城中作乱,我们腹背受敌,柳林城必破无疑。”

李乘风点了点头:“好!萧琰,你立刻调集兵力,随我一同前往陈默的营帐,将他拿下!”

两人率领一队精锐士兵,悄悄来到陈默的营帐外。此时,陈默正坐在帐中,神色得意地喝着酒,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陈默,你可知罪?”李乘风猛地掀开帐帘,厉声喝道。

陈默见状,心中一惊,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冷笑道:“李将军,不知在下何罪之有?”

萧琰走上前,冷冷地说:“陈默,你暗中与李成栋联络,泄露我军布防,还敢说无罪?我劝你还是束手就擒,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陈默哈哈大笑:“没想到你们竟然发现了!不错,我就是内奸!李成栋许我高官厚禄,只要拿下柳林城,我便是青州知府!你们这些逆贼,还想与朝廷抗衡,简直是痴心妄想!”

“你这叛徒!”赵虎不在,李乘风身边的副将怒喝一声,便要冲上去捉拿陈默。

陈默却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抵在自己的脖子上,冷声道:“谁敢过来?我若死了,我的亲信便会立刻在城中放火,打开城门,迎接李成栋的大军入城!到时候,你们一个也别想跑!”

李乘风和萧琰对视一眼,心中都十分焦急。他们没想到,陈默竟然还留有后手。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厮杀声。苏墨匆匆赶来,高声道:“李将军,萧兄,陈默的亲信已经被我们全部拿下,城中的密道也已被封锁!”

陈默闻言,脸色大变。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他猛地将匕首刺向李乘风,想要鱼死网破。

萧琰眼疾手快,一把推开李乘风,同时拔出腰间的佩剑,刺向陈默。陈默躲闪不及,被佩剑刺穿了胸膛。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萧琰,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解决了陈默,萧琰和李乘风心中都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知道,危机并未解除。李成栋的大军还在城外,赵虎能否成功切断敌军的粮草补给,还是一个未知数。

当晚,萧琰在城墙上巡视,望着城外的敌军大营,心中充满了担忧。他拿出随身携带的酒坛,倒了一碗酒,一饮而尽。酒液入喉,却难以驱散心中的焦虑。他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吟出一首诗:

“内奸潜伏人心险,外有强敌压城边。

忠义将士多磨难,何时才能见青天?

青云之志永不改,哪怕前路再艰险。”

诗句中充满了无奈与坚定,回荡在寂静的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们听到萧琰的吟诗声,心中也都充满了感慨。他们知道,这场战斗,不仅关乎“忠义军”的生死,更关乎天下百姓的未来。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誓要与柳林城共存亡。

次日清晨,李成栋再次率领大军,向柳林城发起猛攻。这一次,李成栋动用了所有的攻城器械,箭雨如蝗,巨石不断砸向城墙,城墙多处出现了裂缝,形势十分危急。

萧琰与李乘风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抵抗。士兵们奋勇杀敌,用滚石、热油反击敌军,双方死伤无数。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柳林城的城墙虽然摇摇欲坠,但始终未能被攻破。

李成栋见久攻不下,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自己的粮草只够支撑五日,若不能尽快拿下柳林城,大军必将不战自乱。于是,他下令加大攻势,务必在今日日落前攻破柳林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一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五)(第2/2页)

就在柳林城即将失守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呐喊声。只见一支骑兵从李成栋大军的后方冲了过来,为首的正是赵虎!

原来,赵虎率领五千精锐士兵,绕到李成栋大军的后方后,发现李成栋的粮草营守卫森严,难以强攻。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计策,派一部分士兵伪装成朝廷的士兵,混入粮草营,然后里应外合,夺取粮草。

昨日深夜,赵虎率领士兵,趁粮草营的守军熟睡之际,发动突然袭击。伪装成朝廷士兵的“忠义军”士兵打开了粮草营的大门,赵虎率领大军冲入粮草营,斩杀了粮草营的守将,将所有的粮草付之一炬。

随后,赵虎又率领士兵,向李成栋的大军发起进攻。李成栋的大军得知粮草被烧,顿时军心大乱,士兵们纷纷溃逃。

李成栋见状,大惊失色。他知道,粮草被烧,大军已无再战之力。他想要下令撤军,却为时已晚。赵虎率领骑兵,如入无人之境,直冲李成栋的中军大营。

萧琰和李乘风在城墙上看到这一幕,心中大喜。他们当即下令,打开城门,率领城中的士兵,向李成栋的大军发起反攻。

“忠义军”的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李成栋的大军腹背受敌,军心涣散,很快便溃不成军。李成栋想要骑马逃跑,却被赵虎追上。两人大战数十回合,李成栋渐渐体力不支,被赵虎一刀斩杀。

斩杀了李成栋,“忠义军”的士兵们更加勇猛,将残余的朝廷士兵全部歼灭。这场战斗,“忠义军”大获全胜,不仅守住了柳林城,还斩杀了朝廷大将李成栋,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马匹。

战斗结束后,柳林城内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迎接凯旋的“忠义军”士兵,为他们送上食物和水。李乘风在城中设宴,庆祝此次大捷。

宴会上,将领们纷纷向萧琰、赵虎、苏墨敬酒,称赞他们的智谋和勇猛。萧琰举起酒碗,望着满座的忠义之士,再次吟出一首诗:

“奇兵断粮破敌军,忠义将士勇绝伦。

斩杀贼将李成栋,柳林城内庆翻身。

青云之志再迈进,天下百姓望太平。”

诗句激昂,满座皆欢。众人纷纷举杯,高声附和,誓言要继续跟随萧琰和李乘风,推翻**朝廷,建立一个清明的新政权,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此次大捷后,“忠义军”声威远播,周边的城镇纷纷归附,兵力很快便扩充到了五万余人。萧琰知道,此时的“忠义军”已具备与朝廷正面抗衡的实力,但要彻底推翻**统治,仅凭一己之力仍显不足。他心中早已谋划着一盘更大的棋——联合天下义军,形成抗元合力。

宴席过半,萧琰起身走到帐中,手持酒坛,目光扫过满座将领,朗声道:“诸位兄弟,今日斩杀李成栋、大破朝廷军,固然值得欢庆,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自满。朝廷根基未动,江南尚有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若想真正解救天下百姓,必须联合各路义军,共举大义!”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将领们面面相觑。苏墨率先附和:“萧兄所言极是。如今江湖上有‘江淮红巾军’‘浙东义军’等多支势力,若能将他们联合起来,形成掎角之势,朝廷必首尾难顾。”

李乘风沉吟道:“只是各路义军素来各自为战,且有些首领对我们‘忠义军’心存疑虑,如何才能说服他们联手?”

萧琰将酒坛重重一放,眼中闪过坚定光芒:“我愿亲自前往江淮、浙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各路首领!赵兄留守柳林城,加固防线;苏兄协助李将军处理政务,安抚百姓。待我归来,便是我们挥师南下之日!”

赵虎闻言,猛地起身:“萧兄,此去凶险,江湖上不仅有朝廷耳目,还有义军内部的纷争,我愿与你一同前往!”

萧琰摇头笑道:“赵兄,柳林城需要你镇守。放心,我虽为书生,却也懂些自保之术,且此次前往是以‘合纵’为目的,非为争斗,定能平安归来。”

三日后,萧琰身着青布长衫,背着书箱与酒坛,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江淮的路途。临行前,苏墨将一封亲笔信交给他:“这是我写给江淮红巾军首领韩林儿的书信,他曾与我有过一面之缘,见信或许能给你几分薄面。”

萧琰接过书信,拱手致谢,随后翻身上马,迎着朝阳疾驰而去。

历经半月奔波,萧琰终于抵达江淮红巾军的营地。红巾军营地建在巢湖之畔,连绵数十里,旌旗上的红色“韩”字在风中猎猎作响。守营士兵见他是个书生,本不愿通报,直到萧琰拿出苏墨的书信,才勉强入内禀报。

韩林儿是个三十余岁的壮汉,满脸虬髯,身着铠甲,正坐在大帐内与将领们议事。他接过书信看罢,抬头打量着萧琰,语气带着几分审视:“你便是‘忠义军’的萧参军?听说你们斩杀了李成栋,倒是有些本事。只是不知,你今日来此,所谓的‘合纵’,究竟是为了联手抗元,还是想吞并我红巾军?”

帐内将领们纷纷拔出佩刀,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萧琰却神色平静,缓缓走到帐中,朗声道:“韩首领此言差矣!如今朝廷**,元兵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我等义军若还互相猜忌、自相残杀,岂不正中朝廷下怀?‘忠义军’虽有几分战绩,却从无吞并之心,此次前来,只为与红巾军联手,共破元军,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韩林儿冷笑一声:“说得倒好听!你们‘忠义军’在北方根基稳固,我们红巾军却在江淮与元军苦战,若联手之后,兵权如何分配?粮草如何供给?”

萧琰早有准备,从书箱中取出一幅地图,铺在案上:“韩首领请看,此乃天下义军分布图。‘忠义军’可从北方出兵,牵制元军主力;红巾军则从江淮南下,夺取扬州、建康等重镇;再联合浙东义军从东部夹击,三路大军成‘品’字形进攻,元军必败!至于兵权,各路义军仍由各自首领统领,只需约定出兵时间与路线;粮草则由各军自行筹备,若遇困境,其他义军需全力相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